连锁超内部控制存在问题的研究以华润万家”为例(附件)
摘 要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加入WTO等一系列政策的实行,我国零售业迅速发展,国际零售巨头包括沃尔玛、家乐福、欧尚、乐购等纷纷走进中国市场,它们在带来外国先进的营销经验的同时,也对国内同行造成了严峻的考验,产生巨大的影响。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下,我国零售市场经过大浪淘沙,产生了诸如华润万家、永辉超市、华联超市、物美超市等本土巨型连锁超市。经过十多年发展,我国很多本土零售企业在与外国巨头竞争中已经占有一席之地,甚至取得优势地位,但是由于经验不足,内控不到位,大多数本土连锁超市依然在经营上存在很大的漏洞和改进空间。本文以目中国零售业规模最大的华润万家超市为例,通过网络获取数据来对国内大型连锁超市内部控制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案例研究,以及试探性的提出一些解决的建议和对策,希望能为我国连锁零售公司在内部控制建设中提供一些建设性看法和意见。
目 录
1 绪 论
1.1 研究背景 1
1.2 研究意义 2
1.3 研究目的 2
2 内部控制的相关理论基础
2.1 内部控制的概念及发展 1
2.1.1 内部控制的概念 1
2.1.2 内部控制的发展 1
2.2 内部控制的基本原则 2
2.3 内部控制的要素 3
2.3.1 控制环境 4
2.3.2 风险评估 5
2.3.3 控制活动 5
2.3.4 信息与沟通 6
2.3.5 监督 6
3 我国连锁超市的内部控制的现状及案例分析
3.1 中国连锁超市内部控制存在问题的现状分析 8
3.1.1 控制环境方面 8
3.1.2 风险评估方面 8
3.1.3 控制活动方面 9
3.1.4 信息与沟通方面 10
3.1.5 监督方面 10
3.2 华润万家连锁超市概况 10
3.3 华润万家连锁超市的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11
3.3.1 控制环境方面 11
3.3.2 风险评估方面 12
3.3.3 信息与沟通方面 13
3.4 华润万家连锁超市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13
4 我国连锁超市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的改进措施
4.1 控制环境方面的建议 15
4.2 风险评估方面的建议 15
4.3 信息系统建设与沟通方面的建议 15
4.4 监督方面的建议 16
结 论 17
参考文献 18
致 谢 20
绪 论
研究背景
近代,在“连锁”这一商业手段的推动下,商业模式产生了巨变,得到了惊人的发展,促进和推动了区域经济的全球化,可以说是人类商业模式的一次革命式创新。
我国的连锁经营的发展曾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突飞猛进,多年来,由于经济的迅速增长,以及国外零售业集团的介入,我国零售业市场已趋于饱和;另外,受电子商务和线上零售崛起的影响,线下零售市场总额正在缓慢萎缩,传统零售公司需要改变来适应新的市场格局。超市快速发展的途径是产生规模效益,这也是市场经济发展的自然结果。做大做强,积极开展连锁经营,可以得到更高的议价能力,降低成本,对于超市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不容乐观的是,我国的连锁企业在经营方面仍存在诸多问题。
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对于企业而言已不言而喻,要在当前线下零售市场趋于饱和、逐渐萎缩、竞争日趋白热化的大环境下发展和赢利,首先要加强公司内部管理,并且控制风险。当下,连锁超市企业零售我国竞争最激烈、变数最大的行业。连锁超市日益增多,市场越来越复杂,大量超市在竞争中倒闭、破产,或是被对手吞并。TESCO PLC是英国一家历史悠久的零售公司,2004年通过与当时拥有25家乐购超市的顶新国际集团合作进入中国市场,2006年进一步购入其股票成为乐购超市的控制方,进而启动其宏大的中国拓张计划,并将“乐购”作为TESCO超市品牌的中文名称使用。2009年,TESCO将乐购超市完全收入囊中。TESCO的计划极其庞大,整个信息系统的容量、管理架构、物流配送、供应链等都按照“千亿销售额”这一目标来构建,并为其投入巨资。然而TESCO对乐购的重视并未能使其盈利。天高皇帝远,再加上不了解中国市场以及内控意识的淡泊,导致TESCO英国对乐购的内部事务难以帮忙,内控无法到位,营销策略水土不服;频繁更换的外国高管难以熟悉乐购内部事务,调来不久,总部见业绩未有好转就再次被调离,更难以了解中国的市场环境,使得乐购长期难以实现盈利,在连续亏损多年不见好转后,TESCO于2014年选择将旗下门店全部转让给华润创业旗下的华润万家,退出中国市场。
经历多种模式的发展后,大型连锁超市企业首当其冲就是在激烈的竞争之中保持活力和优势,并适当进行扩张,要保证优势就必须找准扩张和内部治理之间平衡,而这一问题在内部控制方面尤为突出。
研究意义
长期实践表明,内控对于企业具有非常大的重要性,而当前中国连锁超市的内控依然存在很多的问题。内部控制对于企业规避风险、降低不必要损失以及提高获利能力具有非常积极的作用。因此,研究国内连锁超市的现状、存在问题和解决之道,无论是理论还是实践上都具有十分重要和积极的意义。
研究目的
连锁超市的内部控制较为复杂,死角较多,容易引起被忽视,所以成为连锁超市经营及扩张的重大影响因素。本文希望从多个角度的对此进行探讨并尝试提出解决方法,从而加强我国连锁超市的内控制度,给超市的发展提供一些建设性的意见.内部控制的相关理论基础
内部控制的概念及发展
内部控制的概念
商业公司为了实现经营目标,保证会计信息内容的准确可靠和股东利益的完整.确保决策层的政策能够被正确执行,确保低成本、有效率的经营活动而采取的一些手段和措施,包括规划、调整、约束和控制等制度与手段,这就是内部控制的定义。中国审计准则中也给出了这方面的定义
内部控制作为专有名词和概念,最早是在20世纪40年代提出的。最初在当时美国审计方面的权威著作《蒙哥马利审计学》中以“内部牵制”之名提出,而 “内部控制”一词是在此书1940年第六次再版时才第一次提到。
现在,在萨班斯法的影响下,我国财政部对内部控制标准进行了修订和完善,具体定义是:“内部控制是指各单位内部的管理控制系统,即为了确保单位正常的经济活动所采取的必要管理措施,不仅包括最高管理层对经济活动进行的整体计划、以及为控制和评价而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也包括用于核算、比较、分析各种信息资料及编制报告的程序和步骤,还包括用来授权与指挥经济活动的各种方式、方法。”尽管在理论方面不同人士对内部控制目标的描述多种多样,但是最核心的目标还是保护公司财产的安全、完整;保证会计数据的真实、正确和可靠;提升经营效率;确保贯彻执行既定的管理方针等四个方面。
目 录
1 绪 论
1.1 研究背景 1
1.2 研究意义 2
1.3 研究目的 2
2 内部控制的相关理论基础
2.1 内部控制的概念及发展 1
2.1.1 内部控制的概念 1
2.1.2 内部控制的发展 1
2.2 内部控制的基本原则 2
2.3 内部控制的要素 3
2.3.1 控制环境 4
2.3.2 风险评估 5
2.3.3 控制活动 5
2.3.4 信息与沟通 6
2.3.5 监督 6
3 我国连锁超市的内部控制的现状及案例分析
3.1 中国连锁超市内部控制存在问题的现状分析 8
3.1.1 控制环境方面 8
3.1.2 风险评估方面 8
3.1.3 控制活动方面 9
3.1.4 信息与沟通方面 10
3.1.5 监督方面 10
3.2 华润万家连锁超市概况 10
3.3 华润万家连锁超市的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11
3.3.1 控制环境方面 11
3.3.2 风险评估方面 12
3.3.3 信息与沟通方面 13
3.4 华润万家连锁超市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13
4 我国连锁超市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的改进措施
4.1 控制环境方面的建议 15
4.2 风险评估方面的建议 15
4.3 信息系统建设与沟通方面的建议 15
4.4 监督方面的建议 16
结 论 17
参考文献 18
致 谢 20
绪 论
研究背景
近代,在“连锁”这一商业手段的推动下,商业模式产生了巨变,得到了惊人的发展,促进和推动了区域经济的全球化,可以说是人类商业模式的一次革命式创新。
我国的连锁经营的发展曾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突飞猛进,多年来,由于经济的迅速增长,以及国外零售业集团的介入,我国零售业市场已趋于饱和;另外,受电子商务和线上零售崛起的影响,线下零售市场总额正在缓慢萎缩,传统零售公司需要改变来适应新的市场格局。超市快速发展的途径是产生规模效益,这也是市场经济发展的自然结果。做大做强,积极开展连锁经营,可以得到更高的议价能力,降低成本,对于超市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不容乐观的是,我国的连锁企业在经营方面仍存在诸多问题。
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对于企业而言已不言而喻,要在当前线下零售市场趋于饱和、逐渐萎缩、竞争日趋白热化的大环境下发展和赢利,首先要加强公司内部管理,并且控制风险。当下,连锁超市企业零售我国竞争最激烈、变数最大的行业。连锁超市日益增多,市场越来越复杂,大量超市在竞争中倒闭、破产,或是被对手吞并。TESCO PLC是英国一家历史悠久的零售公司,2004年通过与当时拥有25家乐购超市的顶新国际集团合作进入中国市场,2006年进一步购入其股票成为乐购超市的控制方,进而启动其宏大的中国拓张计划,并将“乐购”作为TESCO超市品牌的中文名称使用。2009年,TESCO将乐购超市完全收入囊中。TESCO的计划极其庞大,整个信息系统的容量、管理架构、物流配送、供应链等都按照“千亿销售额”这一目标来构建,并为其投入巨资。然而TESCO对乐购的重视并未能使其盈利。天高皇帝远,再加上不了解中国市场以及内控意识的淡泊,导致TESCO英国对乐购的内部事务难以帮忙,内控无法到位,营销策略水土不服;频繁更换的外国高管难以熟悉乐购内部事务,调来不久,总部见业绩未有好转就再次被调离,更难以了解中国的市场环境,使得乐购长期难以实现盈利,在连续亏损多年不见好转后,TESCO于2014年选择将旗下门店全部转让给华润创业旗下的华润万家,退出中国市场。
经历多种模式的发展后,大型连锁超市企业首当其冲就是在激烈的竞争之中保持活力和优势,并适当进行扩张,要保证优势就必须找准扩张和内部治理之间平衡,而这一问题在内部控制方面尤为突出。
研究意义
长期实践表明,内控对于企业具有非常大的重要性,而当前中国连锁超市的内控依然存在很多的问题。内部控制对于企业规避风险、降低不必要损失以及提高获利能力具有非常积极的作用。因此,研究国内连锁超市的现状、存在问题和解决之道,无论是理论还是实践上都具有十分重要和积极的意义。
研究目的
连锁超市的内部控制较为复杂,死角较多,容易引起被忽视,所以成为连锁超市经营及扩张的重大影响因素。本文希望从多个角度的对此进行探讨并尝试提出解决方法,从而加强我国连锁超市的内控制度,给超市的发展提供一些建设性的意见.内部控制的相关理论基础
内部控制的概念及发展
内部控制的概念
商业公司为了实现经营目标,保证会计信息内容的准确可靠和股东利益的完整.确保决策层的政策能够被正确执行,确保低成本、有效率的经营活动而采取的一些手段和措施,包括规划、调整、约束和控制等制度与手段,这就是内部控制的定义。中国审计准则中也给出了这方面的定义
内部控制作为专有名词和概念,最早是在20世纪40年代提出的。最初在当时美国审计方面的权威著作《蒙哥马利审计学》中以“内部牵制”之名提出,而 “内部控制”一词是在此书1940年第六次再版时才第一次提到。
现在,在萨班斯法的影响下,我国财政部对内部控制标准进行了修订和完善,具体定义是:“内部控制是指各单位内部的管理控制系统,即为了确保单位正常的经济活动所采取的必要管理措施,不仅包括最高管理层对经济活动进行的整体计划、以及为控制和评价而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也包括用于核算、比较、分析各种信息资料及编制报告的程序和步骤,还包括用来授权与指挥经济活动的各种方式、方法。”尽管在理论方面不同人士对内部控制目标的描述多种多样,但是最核心的目标还是保护公司财产的安全、完整;保证会计数据的真实、正确和可靠;提升经营效率;确保贯彻执行既定的管理方针等四个方面。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cwgl/37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