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纺股份财务舞弊的剖析及防范措施(附件)

摘 要在我国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现象层出不穷,这种行为不但影响我国经济发展,还给投资者带来利益上的损害。虽然国内外学者对财务舞弊的研究已卓有成效,但是,结合南纺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南纺股份)舞弊案进行研究,并提出相应对策的学者并不是很多。因此,通过结合南纺股份的案例来阐述财务舞弊的手段及防范措施,以便更好的遏制财务舞弊现象。本文的第一部分主要概述了财务舞弊的研究背景以及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本文采用的研究方法。第二部分概括了财务舞弊的动因、手段以及影响力。第三部分结合南纺股份案例来具体分析财务舞弊的手段以及防范措施。从而得出,若想防范财务舞弊的发生,不但要加强财务人员或者审计人员廉洁自律的意识,还要加大奖惩力度,举报者重奖,舞弊者重罚,从而杜绝舞弊的意识。
目 录
1 绪论
1.1研究背景及意义 1
1.1.1研究背景 1
1.1.2研究意义 1
1.2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1
1.2.1国外研究现状 1
1.2.2国内研究现状 2
1.2.3文献评述 3
1.3研究内容和方法 4
1.3.1研究内容 4
1.3.2研究方法 4
2 财务舞弊的相关理论
2.1财务舞弊的动因 5
2.2财务舞弊的手段 5
2.3财务舞弊的影响 6
3 南纺股份财务舞弊案剖析
3.1南纺股份财务舞弊案简介 7
3.2南纺股份财务舞弊的动因分析 8
3.2.1根本动因 8
3.2.2直接动因 8
3.3南纺股份财务舞弊的手段 9
3.4南纺股份财务舞弊产生的影响 11
4 南纺股份财务舞弊的防范措施
4.1强化信息披露 12
4.2加强投资者保护,加大处罚力度 12
4.3树立中介机构的诚信,加大处罚力度 12
4.4加强对地方政府的监督 12
4.5设立独立监管机构加强审计审查 12
4.6重奖举报者 13
结论 14
参考文献 15<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br /> 致 谢 17
1 绪论
1.1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研究背景
伴随着经济的发展,财务舞弊现象也不断出现。无论对其如何控制或是处罚都不能遏制这种行为,我们必须找出财务舞弊行为的真正原因,才能更好的防治财务舞弊。通过研究南纺股份财务舞弊这个案例,进而提出财务舞弊的防范措施。虽然在我们周围仍然存在财务舞弊现象,但是通过相关机构的以身作则和法律的约束下,会计行业将会变得更规范,更好的为人民群众以及国家提供服务,这也是本文选题的背景。
1.1.2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上个世纪九十年代财务舞弊现象就被我们所熟悉,美国的《审计准则公告第一十六号》文件提出,舞弊就是故意编制虚假的财务报表。中国的《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八号》中明确表明舞弊定义为导致会计报表产生不实反映的故意行为。财务舞弊行为使投资者的利益受到损害。充分了解财务舞弊现象的理论知识,可以更好的让我们提出预防财务舞弊的有效措施。
(2)实践意义:本文对财务舞弊的手段、动因、治理的研究借鉴了一些优秀的理论,并结合南纺股份财务舞弊的案例进行分析,以期望能更好的了解财务舞弊。通过寻找财务舞弊的治理手段,希望能够更好的遏制财务舞弊现象,减少投资者们经济损失。
1.2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1.2.1国外研究现状
以美国为首的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对财务舞弊现象是极为重视,在财务舞弊方面,以美国为代表的国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来对其研究。例如美国注册舞弊审查师(ACFE)、美国注册公共会计师协会等都对财务舞弊有专门的研究,因为美国的证券市场比我国的证券市场成熟的早,所以其理论知识比我国的都要成熟。
2010年John Kingston,Burkhard Schafer, Wim Vandenberghe探讨了在检测和预防舞弊采取的是欧洲委员会部分资助的FF波洛研究的现状(财务舞弊预防为主的信息资源利用本体技术)项目[1]。
2014年Norazida Mohamed,Moorison HandleySchachelor探讨了潜在的手段,对公司管理人员,审计人员和监管机构的预防,检测和应对财务报表舞弊[2]。
2011年Beasley,M[3]认为持股比例越大,其财务舞弊可能性越大。因为大部分人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往往会伪造财务报表。
2012年G. Stevenson Smith探讨核数师是否可以作为第一反应的金融欺诈行为的问题[4]。也就是说审计人员在财务舞弊方面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审计人员应该秉承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执行审查工作。
2015年Shelly L. Jackson提出了更高的定义清晰,围绕金融开发理念的必要性,并认为至少必须区分金融开发与财务舞弊[5]。
1.2.2国内研究现状
在我国经济不断发展,利益诱惑的前提下,各行各业不断出现财务舞弊的现象。如何有效避免财务舞弊行为是我们研究该问题的重中之重。目前我国对于财务舞弊方面的各项研究还处于发展的阶段,理论方面和实际操作经验还有待不断的提高。我国学者对会计舞弊的研究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在财务舞弊的原因上:陈少华(2011)认为,企业进行舞弊主要有内部和外部两方面原因,内部原因包括:信息不对称、信息披露、追求自身利益和公司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外部原因包括:不健全的市场机制、信息需求者的漠视、审计缺乏独立性、监管机制不健全和社会道德水准的退化[6]。张改玲(2012)认为在会计舞弊方面,其主要的利益者包括了:公司经营的最高管理层、会计师事务所、证券监管部门这几个方面[7]。所以应该加强这几个部门的监管。
在外部原因方面:杨清香、俞麟、陈娜(2011)提出董事会规模与财务舞弊呈"U"型关系;公司领导权结构和董事会稳定性与财务舞弊负相关 [8]。也就是说公司内部结构越是健全稳定,其舞弊可能性越小。刘明辉、韩小芳[9](2011)分析了因财务舞弊被证监会批评的几家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运用配对样本T检验探讨后续治理中董事会成员和审计师如何变更,并建立模型研究董事会的变动对审计师变动的影响,从而得出审计人员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预防财务舞弊现象的发生。曹利 [10](2012)对我国公司的财务舞弊进行了探究,从而得出上市公司公开的财务信息对投资者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尤其是公司的运营能力和盈利状况对投资者极其重要。洪荭、胡华夏、郭春飞(2012)基于GONE理论,剖析了财务报告舞弊诱因的影响机理和舞弊行为的决策权衡机理 ,分析了贪婪、机会、需要以及暴露四种因素与财务报告舞弊的关系,从而发现:在一定条件下,管理者的贪婪欲望越大,管理体制越不完善,进而获得更多舞弊的机会。当审计制度越完善,企业财务舞弊暴露的可能性越大,因此企业舞弊的可能性越小[11]。陈亮,王炫(2013)认为财务舞弊并不是无迹可寻,检查舞弊现象可以从财务外部指标、审计指标风险比较大的方面进行[12]。
在内部原因方面:余玉苗,吕凡(2011)指出上市公司内部治理的完善程度与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密切相关[13]。对治理财务舞弊在股权结构、董事会及监事会职责与运行方面提出了有意义的讨论。邵志高和邱玉通(2011)过对财务舞弊的制造者和受益者进行分析,拥有股权较多的股东不但是财务舞弊的制造者,往往也是最大的收益者 14]。刘晓波和王玥(2013)认为上市公司从自身经济利益考虑,虚增利润,导致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现象频频发生,通过对上市公司的公司财务舞弊手段、原因的分析,可以对预防上市公司财务舞弊,加强上市公司监管提出更好的办法[15]。孟冰岚(2014)提出管理者也要重视内部控制,加强对内部员工的培训,培养员工的职业道德,强力防止财务舞弊以及经济违法现象[16]。而韩小芳 (2011)从公司董事会人员对外部审计人员的影响进行了探讨[17]。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cwgl/4051.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