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转型背景下中小企业融资困境与对策研究以亨伟商贸有限公司为例(附件)

摘 要 随着中国经济的蓬勃发展,我国中小企业获得了极大的发展活力,这为我国经济和科学的持续发展贡献出了非常重要的一份力量。但是如果仔细观察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情况,会发现许多中小企业往往在成立之初就会因为种种原因而无法经营下去,其中融资难的问题就是中小企业发展的一个极大阻力。如何缓解融资困境,是中小企业获得进一步发展的关键因素。本论文采用案例分析法以亨伟商贸有限公司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运用文献研究法对国内外关于中小企业融资的相关理论进行分析,并了解了国内外关于中小企业融资方式和融资风险问题的研究现状。然后对亨伟商贸有限公司的融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解决该公司融资困境的对策。最后总结出在经济转型背景下中小企业如何面对融资问题。
目 录
1绪论
1.1研究背景及意义 1
1.2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
2中小企业融资及经济转型期相关理论概述
2.1中小企业的涵义 2
2.1.1中小企业的定义 3
2.1.2中小企业的特点 3
2.2中小企业融资相关理论概述 4
2.2.1企业融资的定义 4
2.2.2企业融资的特点 5
2.3 经济转型期的涵义 5
2.3.1经济转型期的定义 5
2.3.2经济转型期的对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的影响 5
3亨伟商贸有限公司融资困境及对策
3.1亨伟商贸有限公司融资现状分析 6
3.1.1融资渠道现状分析 6
3.1.2经营现状分析 7
3.1.3负债现状分析 8
3.2亨伟商贸有限公司融资方面存在的问题 9
3.2.1公司管理水平低 9
3.2.2财务核算不详细 10
3.2.3融资渠道单一 10
3.3亨伟商贸有限公司融资困境改善的对策 11
3.3.1提高公司管理水平 11
3.3.2完善财务核算制度 11
3.3.3拓宽融资渠道 12
4经济转型背景下中小企业融资困境及对策
4.1中小企业融资现状分析 12<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br /> 4.1.1中小企业对内源性融资方式高度依赖 13
4.1.2资本市场仍不是中小企业融资的主渠道 13
4.2中小企业融资方面存在的问题 13
4.2.1中小企业内部管理水平低 13
4.2.2中小企业财务核算不详细 14
4.2.3中小企业融资渠道单一 14
4.3中小企业融资困境改善的对策 14
4.3.1中小型企业应加强内部管理 14
4.3.2中小型企业应规范和完善财务制度 15
4.3.3中小企业应拓宽融资渠道 15
结语 16
参考文献 17
致谢 18
1绪论
1.1研究背景及意义
在任何一个国家,无论是怎样的经济体制,中小企业都是国家经济的重要支柱之一,中小企业的存在可以帮助国家大大缓解就业压力、加快国家的科技发展速度、也为社会的经济高速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动力。但是随着经济市场全球化,金融危机的极大影响了全球经济,欧美国家首当其冲,金融机构遭遇了重大打击,紧随其后,世界各地的信贷紧缩政策更是造成了实体经济的大幅度衰退。中国的经济与世界经济市场联系紧密,也在金融危机中受到了严重的影响。自2008年起,国家整体经济增速明显下降,虽然国家针对如何拉动内需制定了庞大的投资计划,也通过货币政策进行了宏观调控,但针对外贸出口企业的效益减退仍然影响有限,对于一些规模较小的中小企业,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融资困难。
我国中央政府根据经济形式提出了经济转型路线,并在此中明确指出针对中小企业的政策改革是我国经济转型成功的重要部分。但中小企业在实际中面临的人才、技术及资金问题,依然困扰着绝大多数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融资困难,极大的限制了中小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在我国,由于民间融资制度还未通过合理合法的手段建立,对于中小企业而言主要还是依靠银行作为主要融资渠道获得企业发展需要的流动资金。但是当经济形式差的时候,由于银行与企业之间信息差异,通常银行是不愿意承担为中小企业放贷的风险。本论文以亨伟商贸有限公司为列,分析了该公司存在的融资问题并提出解决对策。并通过该公司存在的融资问题寻找解决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途径及措施,有较高的现实及社会意义,可以为中小企业摆脱融资困境提供理论依据。
1.2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Macmillan在1931年成为现代金融史上首次研究中小企业融资资源短缺问题的研究者。他为了帮助当地中小企业摆脱经济危机,深入调查研究了英国的金融体系,也对当地的中小企业现状进行了解,为英国政府呈交了一份报告,该报告讲述了中小企业在金融资源短缺的现状下,长期这样就会产生一个很大的资金缺口,并为这种现象命名为“Macmillan Gap”。这一现象最后成为了一个全世界都很难解决的问题,也引来更多研究者展开对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讨论。
Weiss针对信贷市场中,研究了银行和企业之间由于信息的不对称而引起的选择风险问题。该理论进一步完善了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理论,也创造性的加大了中小企业融资困境问题的研究方向与深度[1]。
William D. Bradford针对我国国情研究并提出了适合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的国家型融资项目,使中小企业在我国政府可以得到更多的融资支持[2]。
叶檀(2010)提出应根据地域位置,对国内的商业银行和信用社进行改革,使其成为专门针对中小企业而进行服务的银行,另外也可以通过对小额的贷款公司进行改革来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3]。
屈宏斌(2012)指出中小企业融资困难问题不是单纯的通过国家货币政策就可以解决的,也需要对财政政策做出调整,其中通过降低税收也能极为有效的缓解企业融资压力,总得来说可以将该融资问题理解为综合性问题然后通过多个途径去解决。
樊纲(2014)则认为中小企业可以通过直接融资来解决此融资问题[4]。
2中小企业融资及经济转型期相关理论概述
中国的经济离不开中小企业的支撑,随着我国经济转型的实施,中小企业无论从数量上还是规模上都在不断上涨[5]。而关于中国转型期和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也得到了国内学者的大量研究,并总结出了相关的理论定义。
2.1中小企业的涵义
中小企业是繁荣经济、推动创新的重要力量[6]。无论是发展中国家还是西方发达国家,扩张、兼并是企业发展中的必然过程,而作为国家发展坚实基石的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的发展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其地位不可替代。
2.1.1中小企业的定义
改革开放前后,我国中小企业的标准经历了比较大的发展和变革[7]。改革开放前,我国推行公有制,不存在民营经济及个体经济,经济体制全部为计划经济模式,中小企业的界定标准仅按照资产规模、从业人员数量等单一指标确定[8]。改革开放后,通过政策层面对私有经济由限制到鼓励转变及对国有企业改革,国家公有制形式开始转向民营经济形式,中小企业逐渐成为民营经济的代名词,所以我国中小企业的界定标准发展从侧面也反映了我国政府对于中小企业的政策导向发展。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cwgl/3608.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