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回流前后社会养老保险参保行为差异研究
基于“农民工回流视角下的农村养老保障研究”课题组于2016年10月-2017年8月在安徽省、河南省和四川省的调查数据,研究了农民工回流前后社会养老保险参保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的差异,发现农民工在回流前后,社会养老保险参保率分别是32.49%、67.93%,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新农保)参保率分别是18.24%、64.31%,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分别是14.26%、3.62%。基于Logit和Multinomial Logit模型的计量检验显示,已婚、身体越健康、拥有较高的收入水平将导致农民工参加社会养老保险的概率显著上升,子女个数与参保之间存在着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且回流前工作性质、回流后工作、养老观念也对参保产生了显著影响。除以上因素,文化程度、外出务工时长也对具体险种参保情况产生了显著影响。此外,地区制度不统一、转移接续困难等根本原因,以及年龄的影响、劳动力市场的规范性、家庭的重视程度不同等客观因素导致农民工回流前后的参保具有一定差异。最后,从三个方面提出政策建议养老保险制度设计层面——整合统筹、模式创新与转移接续;农民工就业层面——规范农民工就业与改善就业;农民工自身认知层面——提升认知水平与观念进步。
目录
摘要 3
关键词 3
Abstract 3
Key words 4
一、引言 4
二、农民工回流前后社会养老保险参保行为 5
(一)资料来源与样本特征 5
1.资料来源 5
2.样本特征 5
(二)农民工回流前社会养老保险参保情况 6
(三)农民工回流后社会养老保险参保情况 6
(四)回流农民工社会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情况 6
三、农民工回流前后社会养老保险参保行为的影响因素 7
(一)模型选择与变量设置 7
(二)模型运算与结果分析 8
1.是否参加社会养老保险的估计结果 8
2.社会养老保险具体险种参保情况的估计结果 11
四、农民工回流前后社会养老保险参保行为差异比较 14
(一)参保行为 14
(二)影响因素 15
1.总体样本 15
2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新农保)样本 15
3.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样本 15
五、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 17
(一)主要结论 17
1.参保现状 17
2.影响因素 17
3.回流前后参保差异 17
4.回流农民工社会养老保险参保行为的特点 17
(二)政策建议 18
1.养老保险制度设计层面——整合统筹、模式创新与转移接续 18
2.农民工就业层面——规范农民工就业与改善就业 18
3.农民工自身认知层面——提升认知水平与观念进步 19
致谢 19
参考文献 20
农民工回流前后社会养老保险参保行为差异研究
引言
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大量的农村劳动力流入城市务工,但受城乡二元结构和户籍制度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也存在农村劳动力返乡或回流的现象。有研究表明,在20世纪90年代,农民工返乡率是38.4%[],受2008年金融危机的影响,农民工返乡率约是22%[],近年来,伴随着中国经济的转型以及“新常态”下经济增速的换挡回落,外出农民工增速下降,回流到本地就业的农民工占比逐步提高。2016年农民工总量虽然继续增加,但增量主要来自本地农民工。从20112016年数据来看,外出农民工增速分别为3.4%、3%、1.7%、1.3%、0.4%和0.3%,其占农民工总量的比重也由2011年的62.8%逐渐下降到2016年的60.1%。随着农民工回流规模加大,一方面返乡农民工面临着抗风险能力较弱、生活水平不高等生存困境[],另一方面部分回流农民工因社会保险关系无法转移接续,面临着保障缺失的境地[];而回流后农村长期保障能够为农民工提供稳定的生活来源,参加社会养老保险可以促进返乡农民工的再市民化[]。那么,在外出农民工总量增速放缓、回流到本地就业的农民工数量逐步增加的新形势下,面临保障缺失与养老风险的回流农民工社会养老保险参保行为是怎样的、受哪些因素影响,以及回流后参保是否会发生变化、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成为值得关注的研究课题。
从20世纪80年代治理整顿时期、到20世纪末国企改革时期因大量员工下岗失业而排挤农民工、再到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时期以及2009年后主动回流时期[],农民工的回流问题是多年来相关理论和实际工作者关注的焦点。一些文献运用反拉推理论[]、新劳动迁移理论[]、社会网理论[]、社会资本理论[]等去解释农民工回流的现象;从禀赋角度[]、家庭角度[]、社会保障与环境角度[]研究农民工回流意愿决策;在回流后的就业、创业方面,研究发现农民工回流后工业和服务业方面的创业趋势愈发明显[]。创业意愿主要受个人家庭禀赋[]、外界环境[]等因素影响;在回流效应上,一方面农民工回流缓解了城市人才压力、为回流地带来了新的人力资源[]、帮助振兴农村经济2 above,另一方面农民工回流也造成了务工地“用工荒”、加剧了养老金支付压力[]、回流地的农业就业压力等不良效应15 above。
关于农民工社会养老保险的参保问题,我国研究者从多方面进行了一定的研究探索。在参保现状方面,截至2014年,仅有17.92%的农民工参加了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仅有5.35%的农民工参加了城镇居民养老保险,而48.29%的农民工参加了新农保。仍有将近30%的农民工没有参加任何基本养老保险。基于城市融合角度,韩俊强研究发现,67.3%的农民工参加了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而参加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的农民工比例只有9.3%[]。王翠琴指出对于参保种类的选择,多数农民工选择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和新农保,参加城镇居民养老保险的农民工较少[]。在影响因素方面,郭庆研究发现,性别、受教育程度、居留时间、收入水平等自身条件影响农民工养老保险参保的行为[];而许秀川根据调查研究发现,收入差异尚不是影响农民工参与养老保险决策的显著因素,农民工参保决策主要受生活宽裕程度以及个人风险偏好、对未来不确定性的预期等非收入因素的影响[]。汪华等研究认为农民工的基本特征和就业状况并没有对参保行为产生较大影响,而对养老风险的认知与信任度、留城意愿和养老方式的选择则对参保行为具有显著影响[]。
综上所述,关于农民工回流与社会养老保险的问题,大量文献关注的是农民工在外出务工时社会养老保险的参保状况,对农民工回流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回流的原因、影响回流决策的因素、返乡就业创业的影响因素以及回流产生的效应等问题上,几乎没有涉及农民工回流前后社会养老保险参保状况及影响因素的对比研究,而系统研究回流农民工回流前后社会养老保险的参保行为可为政府完善回流农民工养老保障相关政策提供重要参考。本文基于实地调研数据,尝试回答以下两个问题:第一,农民工回流前后社会养老保险参保现状如何以及哪些因素会影响回流前后的参保行为?第二,农民工回流后社会养老保险参保与回流前相比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以及各种因素对回流前后参保产生了怎样的不同影响?余下章节安排如下:第二部分为回流农民工回流前后参保情况的描述性统计;第三部分为影响参保行为因素的实证结果与分析;第四部分为回流前后参保差异分析;最后总结全文并讨论政策含义。
目录
摘要 3
关键词 3
Abstract 3
Key words 4
一、引言 4
二、农民工回流前后社会养老保险参保行为 5
(一)资料来源与样本特征 5
1.资料来源 5
2.样本特征 5
(二)农民工回流前社会养老保险参保情况 6
(三)农民工回流后社会养老保险参保情况 6
(四)回流农民工社会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情况 6
三、农民工回流前后社会养老保险参保行为的影响因素 7
(一)模型选择与变量设置 7
(二)模型运算与结果分析 8
1.是否参加社会养老保险的估计结果 8
2.社会养老保险具体险种参保情况的估计结果 11
四、农民工回流前后社会养老保险参保行为差异比较 14
(一)参保行为 14
(二)影响因素 15
1.总体样本 15
2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新农保)样本 15
3.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样本 15
五、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 17
(一)主要结论 17
1.参保现状 17
2.影响因素 17
3.回流前后参保差异 17
4.回流农民工社会养老保险参保行为的特点 17
(二)政策建议 18
1.养老保险制度设计层面——整合统筹、模式创新与转移接续 18
2.农民工就业层面——规范农民工就业与改善就业 18
3.农民工自身认知层面——提升认知水平与观念进步 19
致谢 19
参考文献 20
农民工回流前后社会养老保险参保行为差异研究
引言
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大量的农村劳动力流入城市务工,但受城乡二元结构和户籍制度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也存在农村劳动力返乡或回流的现象。有研究表明,在20世纪90年代,农民工返乡率是38.4%[],受2008年金融危机的影响,农民工返乡率约是22%[],近年来,伴随着中国经济的转型以及“新常态”下经济增速的换挡回落,外出农民工增速下降,回流到本地就业的农民工占比逐步提高。2016年农民工总量虽然继续增加,但增量主要来自本地农民工。从20112016年数据来看,外出农民工增速分别为3.4%、3%、1.7%、1.3%、0.4%和0.3%,其占农民工总量的比重也由2011年的62.8%逐渐下降到2016年的60.1%。随着农民工回流规模加大,一方面返乡农民工面临着抗风险能力较弱、生活水平不高等生存困境[],另一方面部分回流农民工因社会保险关系无法转移接续,面临着保障缺失的境地[];而回流后农村长期保障能够为农民工提供稳定的生活来源,参加社会养老保险可以促进返乡农民工的再市民化[]。那么,在外出农民工总量增速放缓、回流到本地就业的农民工数量逐步增加的新形势下,面临保障缺失与养老风险的回流农民工社会养老保险参保行为是怎样的、受哪些因素影响,以及回流后参保是否会发生变化、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成为值得关注的研究课题。
从20世纪80年代治理整顿时期、到20世纪末国企改革时期因大量员工下岗失业而排挤农民工、再到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时期以及2009年后主动回流时期[],农民工的回流问题是多年来相关理论和实际工作者关注的焦点。一些文献运用反拉推理论[]、新劳动迁移理论[]、社会网理论[]、社会资本理论[]等去解释农民工回流的现象;从禀赋角度[]、家庭角度[]、社会保障与环境角度[]研究农民工回流意愿决策;在回流后的就业、创业方面,研究发现农民工回流后工业和服务业方面的创业趋势愈发明显[]。创业意愿主要受个人家庭禀赋[]、外界环境[]等因素影响;在回流效应上,一方面农民工回流缓解了城市人才压力、为回流地带来了新的人力资源[]、帮助振兴农村经济2 above,另一方面农民工回流也造成了务工地“用工荒”、加剧了养老金支付压力[]、回流地的农业就业压力等不良效应15 above。
关于农民工社会养老保险的参保问题,我国研究者从多方面进行了一定的研究探索。在参保现状方面,截至2014年,仅有17.92%的农民工参加了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仅有5.35%的农民工参加了城镇居民养老保险,而48.29%的农民工参加了新农保。仍有将近30%的农民工没有参加任何基本养老保险。基于城市融合角度,韩俊强研究发现,67.3%的农民工参加了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而参加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的农民工比例只有9.3%[]。王翠琴指出对于参保种类的选择,多数农民工选择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和新农保,参加城镇居民养老保险的农民工较少[]。在影响因素方面,郭庆研究发现,性别、受教育程度、居留时间、收入水平等自身条件影响农民工养老保险参保的行为[];而许秀川根据调查研究发现,收入差异尚不是影响农民工参与养老保险决策的显著因素,农民工参保决策主要受生活宽裕程度以及个人风险偏好、对未来不确定性的预期等非收入因素的影响[]。汪华等研究认为农民工的基本特征和就业状况并没有对参保行为产生较大影响,而对养老风险的认知与信任度、留城意愿和养老方式的选择则对参保行为具有显著影响[]。
综上所述,关于农民工回流与社会养老保险的问题,大量文献关注的是农民工在外出务工时社会养老保险的参保状况,对农民工回流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回流的原因、影响回流决策的因素、返乡就业创业的影响因素以及回流产生的效应等问题上,几乎没有涉及农民工回流前后社会养老保险参保状况及影响因素的对比研究,而系统研究回流农民工回流前后社会养老保险的参保行为可为政府完善回流农民工养老保障相关政策提供重要参考。本文基于实地调研数据,尝试回答以下两个问题:第一,农民工回流前后社会养老保险参保现状如何以及哪些因素会影响回流前后的参保行为?第二,农民工回流后社会养老保险参保与回流前相比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以及各种因素对回流前后参保产生了怎样的不同影响?余下章节安排如下:第二部分为回流农民工回流前后参保情况的描述性统计;第三部分为影响参保行为因素的实证结果与分析;第四部分为回流前后参保差异分析;最后总结全文并讨论政策含义。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rwxy/shehuixue/2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