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专业实习生需求研究(附件)
摘 要社会工作是一门十分注重实务的专业,同样的,社会工作教育也就十分重视实习问题。然而,目前我国的社会工作实习并非尽善尽美,还有许多方面有待提高,本文着重从满足社会工作专业实习生需求的视角进行分析和研究,旨在为社会工作专业的发展尽自己的一份微小的力量。本文主要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为导论,主要包括研究背景和意义、文献综述、研究设计及过程;第二部分为社会工作实习生需求分析,通过对以往学者所作的研究进行整理和整合的基础上,再对一些社会工作的实习生进行半结构化访谈,进一步了解社会工作实习生需求满足的现状,主要从需要一定的经济支持以解决生活开支,需要一定的知识、理论、技巧开展工作服务,需要有关人员对社会工作的认同以促进工作的开展,需要相关人员的支持等方面展开论述;第三部分为满足社会工作专业学生实习需求的途径探讨,在先前学者研究的基础上,结合访谈,探究出满足社会工作专业学生实习需求的途径,主要从实习生自我支持(端正态度、加强社会工作专业知识理论价值观的学习),学校和督导的支持(加强社会工作实习教育,定期进行督导,创新督导方式),实习机构的支持(改善实习环境,尊重、重视实习生),政府社会的支持(购买更多社会工作服务项目,为社会工作者赋权,提供一定的社会工作实习的岗位)等方面进行论述;第四部分为结论及反思,主要叙述研究结论和研究反思。
目 录
一、 导论 1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1
(二)文献综述 2
(三)研究设计及过程 2
二、社会工作实习生需求分析 5
(一)需要一定的经济支持以解决生活开支 5
(二)需要一定的知识、理论、技巧开展工作服务 5
(三)需要有关人员对社会工作的认同以促进工作的开展 6
(四)需要相关人员的支持 7
(五)其它需求 7
三、满足社会工作专业学生实习需求的途径探讨 7
(一)实习生自我支持 8
(二)学校和督导的支持 8
(三)实习机构的支持 8
(四)政府社会的支持 8
四、结论及反思 10
(一)研究结论 10
(二)研究结论局限性反思 10
参考文献 11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附录 13
致谢 14
一、导论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1.研究背景
自从2006年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做出建设宏大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的决策部署以来,社会工作的专业人才队伍迅速壮大。社会工作者综合运用专业知识、方法和技能,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起来,帮助有需要的个人或群体,整合社会资源,协调社会关系,预防和解决社会问题,恢复和发展社会功能,促进社会和谐,社会工作的价值正日益显现。同时,社会工作的领域在探索中不断扩大和发展,如在灾害社会工作、社区社会工作等领域都取得了较高的成就。
社会工作专业教育也不断蓬勃发展。截至到2019年,开设社会工作本科专业的院校达312所,开展MSW(社会工作硕士)教育的院校达148所。相信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开设社会工作专业的院校会越来越多。
社会工作是一门十分注重实务的专业,社会工作实习在社会工作本科教育中占据了较大的比重。据了解,大多数西方国家要求社会工作专业实习时间不少于800小时。在中国,根据《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2012年)》,社会工作专业实习时间为1416周,大约为600小时,而其他社科类专业一般为612周。
然而,目前许多高校的社会工作专业实习存在着许多问题,导致社会工作专业学生在实习期间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严重影响了实习效果和教育质量。同时,也削弱了他们的专业认同感,使他们在就业阶段没有选择社会工作或者社会工作相关专业,这使大量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流失。由此看来,对社会工作专业实习生需求进行研究尤为重要。
2.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本文以对山东济南部分高校的社会工作专业实习生的研究为例,分析实习生在实习过程中的需要,从实习生的视角并结合需求理论和人本主义理论对社会工作专业实习生的需要进行分析,有利于对社会工作专业实习新模式的探究,丰富了国内社会工作专业实习研究。
(2)实践意义
有利于各高校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对本校社会工作专业实习进行合理安排和规划,有利于社会工作专业实践成果的产出。有利于社会工作专业实习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促进其专业认同及价值观的内化,有利于促进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的培养。
3.研究可行性
(1)主观条件
作为一名社会工作专业本科生,并且已经参加过为期两个月的社会工作专业实习,目前正处于专业实习期,实习范围涵盖了青少年服务、党建服务、社区服务等等,为此研究能够提供信度和效度较高的资料,为论文的撰写奠定坚实的基础。
(2)客观条件
首先,作为研究者的我以及研究对象都是大四的学生,最后这半年是我们的实习时间,我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收集和分析资料投入到此研究中去。
其次,经历过社会工作专业实习的同学和指导社会工作专业实习的老师以及我曾经实习过的机构能给予必要的支持。
(二)文献综述
1.社会工作专业实习现状
社会工作是一门十分注重实务的专业,因此,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的培养不能仅仅局限于理论,更要做到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这就离不开社会工作专业实习。社会工作实习是社会工作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中国社会工作发展的现实背景和特殊路径,社会工作实习同时也是社会工作教育体系中相对薄弱的环节和难点(徐迎春,2013)。另外,郭丁业也认为,社会工作是一门应用型、实践性非常强的专业。在具体培养环节中,除了理论知识的学习以外,专业实习和社会实践也占有很大比重。虽然社会工作属于文科专业,但因为其应用性较强的特点,社会工作专业实习在专业学习中的重要性等同于理工科的实习与实践,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甚至比理工科的实习与实践更重要。
社会工作界的研究者们也研究了社会工作专业实习的现状,分析了目前社会工作专业实习所存在的一系列问题:部分学生对社会工作专业缺乏一定的认同感;学校没有实习前教育,学生对实习没有足够准备;社会上缺少专业性的机构;实习形式过于单一,实习内容不够合理;实习督导专业化水平低,缺乏信任的专业性督导,实习日志的指导和实习意见未完全指导;服务对象及其专业需求的隐性化;社会工作实习制度本身不健全、不规范。针对这些问题他们也都提出了各种相应的对策和建议。(徐迎春,2013;陈引弟,2015;鞠欣逸,李树文2017)
目 录
一、 导论 1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1
(二)文献综述 2
(三)研究设计及过程 2
二、社会工作实习生需求分析 5
(一)需要一定的经济支持以解决生活开支 5
(二)需要一定的知识、理论、技巧开展工作服务 5
(三)需要有关人员对社会工作的认同以促进工作的开展 6
(四)需要相关人员的支持 7
(五)其它需求 7
三、满足社会工作专业学生实习需求的途径探讨 7
(一)实习生自我支持 8
(二)学校和督导的支持 8
(三)实习机构的支持 8
(四)政府社会的支持 8
四、结论及反思 10
(一)研究结论 10
(二)研究结论局限性反思 10
参考文献 11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附录 13
致谢 14
一、导论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1.研究背景
自从2006年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做出建设宏大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的决策部署以来,社会工作的专业人才队伍迅速壮大。社会工作者综合运用专业知识、方法和技能,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起来,帮助有需要的个人或群体,整合社会资源,协调社会关系,预防和解决社会问题,恢复和发展社会功能,促进社会和谐,社会工作的价值正日益显现。同时,社会工作的领域在探索中不断扩大和发展,如在灾害社会工作、社区社会工作等领域都取得了较高的成就。
社会工作专业教育也不断蓬勃发展。截至到2019年,开设社会工作本科专业的院校达312所,开展MSW(社会工作硕士)教育的院校达148所。相信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开设社会工作专业的院校会越来越多。
社会工作是一门十分注重实务的专业,社会工作实习在社会工作本科教育中占据了较大的比重。据了解,大多数西方国家要求社会工作专业实习时间不少于800小时。在中国,根据《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2012年)》,社会工作专业实习时间为1416周,大约为600小时,而其他社科类专业一般为612周。
然而,目前许多高校的社会工作专业实习存在着许多问题,导致社会工作专业学生在实习期间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严重影响了实习效果和教育质量。同时,也削弱了他们的专业认同感,使他们在就业阶段没有选择社会工作或者社会工作相关专业,这使大量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流失。由此看来,对社会工作专业实习生需求进行研究尤为重要。
2.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本文以对山东济南部分高校的社会工作专业实习生的研究为例,分析实习生在实习过程中的需要,从实习生的视角并结合需求理论和人本主义理论对社会工作专业实习生的需要进行分析,有利于对社会工作专业实习新模式的探究,丰富了国内社会工作专业实习研究。
(2)实践意义
有利于各高校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对本校社会工作专业实习进行合理安排和规划,有利于社会工作专业实践成果的产出。有利于社会工作专业实习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促进其专业认同及价值观的内化,有利于促进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的培养。
3.研究可行性
(1)主观条件
作为一名社会工作专业本科生,并且已经参加过为期两个月的社会工作专业实习,目前正处于专业实习期,实习范围涵盖了青少年服务、党建服务、社区服务等等,为此研究能够提供信度和效度较高的资料,为论文的撰写奠定坚实的基础。
(2)客观条件
首先,作为研究者的我以及研究对象都是大四的学生,最后这半年是我们的实习时间,我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收集和分析资料投入到此研究中去。
其次,经历过社会工作专业实习的同学和指导社会工作专业实习的老师以及我曾经实习过的机构能给予必要的支持。
(二)文献综述
1.社会工作专业实习现状
社会工作是一门十分注重实务的专业,因此,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的培养不能仅仅局限于理论,更要做到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这就离不开社会工作专业实习。社会工作实习是社会工作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中国社会工作发展的现实背景和特殊路径,社会工作实习同时也是社会工作教育体系中相对薄弱的环节和难点(徐迎春,2013)。另外,郭丁业也认为,社会工作是一门应用型、实践性非常强的专业。在具体培养环节中,除了理论知识的学习以外,专业实习和社会实践也占有很大比重。虽然社会工作属于文科专业,但因为其应用性较强的特点,社会工作专业实习在专业学习中的重要性等同于理工科的实习与实践,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甚至比理工科的实习与实践更重要。
社会工作界的研究者们也研究了社会工作专业实习的现状,分析了目前社会工作专业实习所存在的一系列问题:部分学生对社会工作专业缺乏一定的认同感;学校没有实习前教育,学生对实习没有足够准备;社会上缺少专业性的机构;实习形式过于单一,实习内容不够合理;实习督导专业化水平低,缺乏信任的专业性督导,实习日志的指导和实习意见未完全指导;服务对象及其专业需求的隐性化;社会工作实习制度本身不健全、不规范。针对这些问题他们也都提出了各种相应的对策和建议。(徐迎春,2013;陈引弟,2015;鞠欣逸,李树文2017)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rwxy/shehuixue/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