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案工作介入农村丧偶老人再婚问题研究(附件)

摘 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口结构的变化,我国逐渐步入老年社会,社会各界也加大了对老年群体的关注。农村丧偶老人作为农村社区的重要群体,再婚有利于满足其情感需求、提高自我养老的能力、推动农村社区的发展。由于受到传统文化的束缚、子女阻挠、社会支持度低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农村丧偶老人再婚难成为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本文以山东省聊城市Z村一名丧偶老人为案主,从社会工作的专业角度出发研究农村丧偶老人再婚问题,通过访谈的方式了解案主的实际情况,分析案主产生再婚问题的原因,通过个案介入帮助案主解决再婚中遇到的心理障碍和现实困境,使其有一个正确的心态看待再婚并付出行动,幸福的安享晚年生活。
目 录
一、绪论 1
(一)研究背景 1
(二)文献综述 1
(三)研究方法 3
(四)概念界定 3
二、农村丧偶老年人再婚问题的成因分析 5
(一)社会因素 5
(二)家庭因素 5
(三)老人自身因素 5
(四)客观因素 6
三、个案工作的介入过程 7
(一)接案 7
(二)需求评估 8
(三)制定计划 8
(四)介入 9
(五)评估 16
(六)结案 17
四、研究结论和反思 19
(一)研究结论 19
(二)反思 19
参考文献 21
附录:访谈提纲 23
致 谢 24
一、绪论
研究背景
根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数据,全国丧偶老年人口总数为4774 万人,占全国老年人口的26.89%。与1990年和2000年相比,2010年我国丧偶老年人口显著增长,2000—2010年十年增加了862.34万人,同时人口数据预测结果表明,2010—2050 年全国丧偶老年人口的总量会持续增长, 预测到2050 年将会达到 11840万人。由此可见,丧偶老人日益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大群体,社会应当增加对该群体的关注。
相关学者研究表明,婚姻是解释人们晚年身心健康及生活满意度的主要变量,相比有老伴陪伴的老年人,独居老人更容易产生对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生活不满意、失望、无助、悲观、孤独、抑郁等消极情绪。因此,婚姻对老人晚年生活的质量起着积极作用。根据老年学会调查数据显示,有82%的老年人表示有再婚意愿,想找个老伴度过晚年生活,没有再婚意愿的老人只有 18%,但在这种背景下老年人的再婚成功率却只有 1%2%。农村丧偶老人受到传统封建文化的束缚、子女阻挠、社会支持率低等因素的影响,即便再婚需求较高,但再婚率却很低。再婚过程中由于个体的差异,遇到的障碍也不同,在各种障碍和问题的阻碍下,农村丧偶老人再婚难成为普遍存在的问题。本文采用个案工作的方法介入农村丧偶老人再婚问题,以帮助农村丧偶老人解决再婚中遇到的心理障碍和现实困境为目标,将案主的需求作为研究的出发点,切实解决案主的实际问题,提高再婚的可能性,使其幸福地安享晚年生活。
(二)文献综述
国外研究现状
根据相关文献的收集与整理,国外对丧偶老人再婚问题的研究成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关于丧偶对老年人心理和生活状况影响的研究
Manzoli L(2007)指出丧偶老人的丧偶时间对其自身的健康水平影响存在差异,丧偶时间较长的老人产生疾病的风险要低于近期丧偶的老人。学者阿伦斯研究表明老年人参与社区活动的频率受到丧偶的影响,丧偶后老人参加社区活动的次数明显减少。
(2)关于对丧偶老年人再婚问题的研究
Sara Betal(2009)表明再婚已经成为比较常见的社会行为,丧偶后的生活让人们很难维持下去,因为人在满足生存的需求后会产生爱和性的需求,所以人们会选择重新择偶。学者 Ronetal(1990)研究表明,再婚后,双方经常因家务分配问题、经济问题、双方子女、以及对已故配偶的思念等问题而吵架,有的甚至会打架,从而上升为家庭暴力。
国内研究现状
根据相关文献的收集与整理,国内对丧偶老人再婚的研究成果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关于再婚必要性的研究
张翼杰(2017)研究表示情感需求的满足对老年人享有幸福晚年生活具有重要意义。老年人的情感需求,不仅表现在与子女的情感交流上,还表现在对配偶的情感需求上。
朱婧(2018)指出在家庭养老功能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而逐渐弱化的背景下,子女在老年人晚年照顾方面的作用日益式微,配偶更多地承担了相互照料、相互扶持的职责。
关于老年人再婚问题的研究
周建芳(2017)指出一半以上的丧偶老人认为,阻碍他们再婚的主要障碍是子女的反对。如果子女反对再婚,大多数老人会尊重子女的意见;如果同意再婚,老人再婚的意愿会更高。
刘晓冉(2018)研究指出丧偶老年人作为老年人中的特殊群体,他们对再婚有着需求与渴望,但由于受到子女、传统观念、财产、动机不纯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出现再婚难、再婚稳定性差、非婚同居等现象。
关于介入老年人再婚问题的研究
江艳(2012)研究指出解决老年人的再婚问题,需要更专业的社会工作理念和方法。首先,通过个案工作做好老年人的思想工作,改变其不合理的认知,提供个别化服务。其次,通过小组工作将具有同质性的老年人组成一个小组,运用小组工作的专业方法帮助该群体解决再婚问题。最后,可以通过社区宣正确的婚姻理念,缓解老年人的再婚心理压力。
王丽娜(2018)研究指出农村丧偶老人随着身体机能的弱化,应对突发性事件的能力会减弱,导致很多丧偶老人会出现沮丧、低落的负面情绪,在为其提供服务时要尽可能的培养丧偶老人的兴趣爱好,加强人际交往能力,引导他们用积极向上的态度面对生活中的问题,尽快的适应社会。
综上所述,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笔者对国内外丧偶老人的再婚状况以及再婚中遇到的问题有了一定的认识,为本文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借鉴意义。研究显示,国外对丧偶老人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丧偶对老人的影响和再婚存在的问题的研究,认为丧偶不仅给老人带来生理上的危险,还会产生孤独感和抑郁,再婚可以缓解老年人的孤独感,提高老年人晚年生活的质量。国内学者主要集中于对再婚必要性和再婚问题的研究,侧重于对老年人再婚问题的描述和总结,从专业角度提出一些建议或对策,这些建议和对策是否有效则未有实践的验证。因此本文采用个案工作的方法介入农村丧偶老人再婚问题,以帮助案主解决再婚过程中遇到的心理障碍和现实困境为目标,重塑案主在婚姻中缺失的社会角色,提高老人的幸福感。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rwxy/shehuixue/98.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