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京绣的保护与开发【字数:13711】
摘 要“京绣”又叫“宫绣”,为“燕京八绝”之一,在历史上,和现在的苏绣、湘绣、顾绣共同被称为“四大绣”。2009年11月,京绣被列为北京市级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学者和社会各界也更为重视对京绣的保护传承与开发。但是“京绣”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其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共同遭遇了相同的困境,日渐缩小的传承规模和日益扩大的传承压力都使得京绣的生存发展空间受到大大的压缩,加之京绣技艺要求高、传承难度大,这些问题导致阻碍着京绣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本论文通过对京绣文化的传承现状以及解决策略进行考察与研究,思考现阶京绣的传承障碍及其映射出的“非遗”传承症结,通过介绍京绣的相关概念、传承现状以及在其保护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一系列问题的方法对策,为京绣的发展与传承提供尽可能多的帮助,从而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开发工作的进一步发展。
目录
1绪论1
1.1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
1.1.1选题背景 1
1.1.2研究意义 1
1.2国内研究动态及文献综述 1
1.2.1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路径研究 2
1.2.2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路径研究 3
1.2.3京绣的保护与开发研究 3
1.2.4总结评价 4
1.3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4
1.3.1研究思路 4
1.3.2研究方法 5
2.相关概念阐析7
2.1非物质文化遗产 7
2.1.1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 7
2.1.2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点 7
2.1.3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类型 7
2.2京绣的概念及特点 8
2.2.1京绣的概念 8
2.2.2京绣的特点 8
3.京绣的保护与传承概况 10
3.1京绣的保护与传承概况 10
3.2京绣文化的传承人及相关情况 10
3.3京绣的主要传承方法及特点 11
4.京绣在保护与开发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2
4.1政府的扶持力度不够 12
4.2专业人才队伍缺失 12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4.3传承有违原真性原则,文化内涵流失12
4.4传承体系不够规范 13
4.5创新不够,难以符合市场潮流13
4.6 传承门槛高,传承难度大13
5.京绣的保护与开发策略 14
5.1政府层面 14
5.1.1加大财政扶持力度 14
5.1.2扩大宣传力度 14
5.1.3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保护 14
5.2市场层面 15
5.2.1构建多元市场主体 扩大市场空间 15
5.2.2协调好非遗文化和市场经济的关系 15
5.3职业教育和人才培养层面 15
5.3.1开设专业课程 进行系统化学习 15
5.3.2创办大师工作室 建立联合培养模式 16
5.3.3加强人才之间沟通与交流 16
结语 17
6.1结论 17
6.2不足 17
参考文献18
致谢 19
1.绪论
1.1选题背景及选题意义
1.1.1选题背景
近年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与开发在国内日渐得到人们重视,政府、学界和社会各界人士在各方面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做出了大量努力。京绣作为北方地区手工刺绣流派的一种,于2014年11月11日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京绣”又叫“宫绣”,和景泰蓝、玉雕、牙雕、雕漆、金漆镶嵌、花丝镶嵌、宫毯并称为“燕京八绝”,在历史上,和现在的苏绣、湘绣、顾绣共同被称为“四大绣”。但是“京绣”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其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共同遭遇了相同的困境,日渐缩小的传承范围以及规模和日益扩大的传承压力都使得京绣的生存发展空间受到大大的压缩。由于京绣曾经作为专供皇室使用的宫廷御用刺绣,民间是不可使用的,一方面,这使得京绣的珍贵程度大大上升,而另一方面,也导致其技艺传承远比其他民间可使用的刺绣要困难得多,因此针对京绣的保护传承与开发更加有着更重要的研究价值和紧迫性,因为如果不及时采取相对应的保护措施解决问题,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京绣在未来的发展很可能会受到阻碍。
1.1.2研究意义
京绣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保护传承与开发具有较大的研究意义。
从经济价值来说,京绣相关的生产发展可以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可以将其看作是传承的附带效应,不仅推动了京绣的继承与发展,也可以为产业提高曝光度。
从文化价值来说,通过研究京绣的保护传承与开发,可以对丰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开发这个大课题进行具体案例补充。且京绣具有较高的文化内涵,通过研究京绣的保护开发对于传承京绣文化有着重要意义。
从样本价值来看,由于京绣在历史上的特殊地位和服务人群的特殊性,京绣的保护传承现状远比其他的民间刺绣要严峻许多,因此也更加具有研究意义和代表性。本论文从京绣的传承发展现状方面进行调查研究,思考现阶京绣的传承障碍及其映射出的“非遗”传承症结,并提出相关策略措施,以此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开发相关工作的进一步发展。
1.2国内研究动态及文献综述
在中国知网上分别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为主题进行检索,检索结果分别是11203条和1330条,足以可见学界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视程度,并且其研究成果也是十分丰富的。但在中国知网上以“京绣”为主题进行检索,相关文献仅有47篇,可见学界对于京绣的传承与开发仍然是相对匮乏的。因此本文拟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以及京绣的保护传承与开发三个方面分别进行研究并总结各自现状成果。
1.2.1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路径研究
我国学者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路径研究总体上是较为丰富的。
目录
1绪论1
1.1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
1.1.1选题背景 1
1.1.2研究意义 1
1.2国内研究动态及文献综述 1
1.2.1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路径研究 2
1.2.2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路径研究 3
1.2.3京绣的保护与开发研究 3
1.2.4总结评价 4
1.3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4
1.3.1研究思路 4
1.3.2研究方法 5
2.相关概念阐析7
2.1非物质文化遗产 7
2.1.1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 7
2.1.2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点 7
2.1.3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类型 7
2.2京绣的概念及特点 8
2.2.1京绣的概念 8
2.2.2京绣的特点 8
3.京绣的保护与传承概况 10
3.1京绣的保护与传承概况 10
3.2京绣文化的传承人及相关情况 10
3.3京绣的主要传承方法及特点 11
4.京绣在保护与开发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2
4.1政府的扶持力度不够 12
4.2专业人才队伍缺失 12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4.3传承有违原真性原则,文化内涵流失12
4.4传承体系不够规范 13
4.5创新不够,难以符合市场潮流13
4.6 传承门槛高,传承难度大13
5.京绣的保护与开发策略 14
5.1政府层面 14
5.1.1加大财政扶持力度 14
5.1.2扩大宣传力度 14
5.1.3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保护 14
5.2市场层面 15
5.2.1构建多元市场主体 扩大市场空间 15
5.2.2协调好非遗文化和市场经济的关系 15
5.3职业教育和人才培养层面 15
5.3.1开设专业课程 进行系统化学习 15
5.3.2创办大师工作室 建立联合培养模式 16
5.3.3加强人才之间沟通与交流 16
结语 17
6.1结论 17
6.2不足 17
参考文献18
致谢 19
1.绪论
1.1选题背景及选题意义
1.1.1选题背景
近年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与开发在国内日渐得到人们重视,政府、学界和社会各界人士在各方面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做出了大量努力。京绣作为北方地区手工刺绣流派的一种,于2014年11月11日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京绣”又叫“宫绣”,和景泰蓝、玉雕、牙雕、雕漆、金漆镶嵌、花丝镶嵌、宫毯并称为“燕京八绝”,在历史上,和现在的苏绣、湘绣、顾绣共同被称为“四大绣”。但是“京绣”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其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共同遭遇了相同的困境,日渐缩小的传承范围以及规模和日益扩大的传承压力都使得京绣的生存发展空间受到大大的压缩。由于京绣曾经作为专供皇室使用的宫廷御用刺绣,民间是不可使用的,一方面,这使得京绣的珍贵程度大大上升,而另一方面,也导致其技艺传承远比其他民间可使用的刺绣要困难得多,因此针对京绣的保护传承与开发更加有着更重要的研究价值和紧迫性,因为如果不及时采取相对应的保护措施解决问题,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京绣在未来的发展很可能会受到阻碍。
1.1.2研究意义
京绣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保护传承与开发具有较大的研究意义。
从经济价值来说,京绣相关的生产发展可以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可以将其看作是传承的附带效应,不仅推动了京绣的继承与发展,也可以为产业提高曝光度。
从文化价值来说,通过研究京绣的保护传承与开发,可以对丰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开发这个大课题进行具体案例补充。且京绣具有较高的文化内涵,通过研究京绣的保护开发对于传承京绣文化有着重要意义。
从样本价值来看,由于京绣在历史上的特殊地位和服务人群的特殊性,京绣的保护传承现状远比其他的民间刺绣要严峻许多,因此也更加具有研究意义和代表性。本论文从京绣的传承发展现状方面进行调查研究,思考现阶京绣的传承障碍及其映射出的“非遗”传承症结,并提出相关策略措施,以此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开发相关工作的进一步发展。
1.2国内研究动态及文献综述
在中国知网上分别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为主题进行检索,检索结果分别是11203条和1330条,足以可见学界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视程度,并且其研究成果也是十分丰富的。但在中国知网上以“京绣”为主题进行检索,相关文献仅有47篇,可见学界对于京绣的传承与开发仍然是相对匮乏的。因此本文拟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以及京绣的保护传承与开发三个方面分别进行研究并总结各自现状成果。
1.2.1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路径研究
我国学者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路径研究总体上是较为丰富的。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rwxy/shehuixue/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