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办养老机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老年人口增加,特别是失能失智老年人口数量增多,我国逐渐进入老龄化阶段,养老问题成为全社会共同需要参与解决事情。民办养老机构的产生和发展可以帮助缓解社会的养老压力,提高属于老年人独特的生活质量,满足其内在的精神文化需求。通过对民办养老机构的调查,从内部和外部两方面探究了民办养老机构存在的问题,包括资金不足、宣传意识薄弱、人才供给不足、政策不完善。提出了扩大融资途径、加大政府投入力度,宣传力度、引进专业人才、完善法律制度等解决目前面临问题的重要举措。关键词 淮安市,民办养老机构,问题,对策
目 录
目 录
1 引言 1
2 淮安市民办养老机构的问题分析 2
2.1 硬件设施欠缺 2
2.2 专业人才缺乏 3
2.3 宣传力度不足 3
2.4 政策不完善 4
3 淮安市民办养老机构的原因分析 5
3.1 资金不足 5
3.2 职业困境 5
3.3 宣传意识薄弱 6
3.4 政府重视程度低 7
4 淮安市民办养老机构的对策分析 7
4.1 扩大融资渠道 8
4.2 引进专业性人才 8
4.3 加大宣传力度 9
4.4 完善地方制度 10
结 论 11
致 谢 12
参考文献 13
附录:访问提纲 15
1 引言
民办养老机构是指在民政部门登记注册的、由个人、企业或社会团体出资兴办的、其产权归个人、企业或社会团体所有的、不以营利为目的,为老年人提供集中居住、生活照料、康复护理、精神慰藉、文化娱乐等服务的养老机构,其主要服务对象是失能、半失能老年人[1]。
据淮安市统计局发布的《统计分析》显示,2017年,淮安65岁以上老年人比例为12.42%,相较于联合国规定的65周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7%即为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标准,淮安市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老龄化势态严重,养老机构在老年人的养老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对于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失能失智的老人。公办养老机构目前数量少,准入门槛高,面向的人群多是具有生活自理能力的老年人,并且由于公办的体制问题,工作人员相应的缺乏劳动积极性,工作效率低下。民办养老机构的出现弥补了部分公办的缺点,但民办养老机构在历经多年发展后也显露出一系列的问题,问题背后的原因令人深思。
通过研究调查,对淮安市的民办养老机构而言具有经验性示范意义的作用,可以为淮安民办养老机构的发展提供经验,促进民办养老机构的发展,缓解淮安地区的养老压力。为真正改善老年人生活质量作出贡献。并且可以更好地促进民办养老机构的发展,在此基础上提升淮安市民办养老机构服务水平与服务质量,并最终为提高和改善入住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奉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共包括三方面内容,第一部分,实地走访和对相关人员进行提问,了解民办养老机构的困境和问题。第二部分,深层次的总结淮安市民营养老机构现阶段的原因所在。第三部分,为促进淮安民营养老机构的发展,结合国内其他地区的案例和相关政策,针对具体的淮安市民办养老机构的问题提出解决的方案和建议。
此课题的创新之处在于,对研究视角的创新,以淮安市为研究视角,结合本地的民办养老机构的现状和实际情况进行系统的分析,对于淮安当地民办养老机构提出具有实际性和可行性的对策。目前来说全面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提升老年朋友的安定生活质量,是淮安市各级政府及每个公民都需共同努力解决的重要课题。本文为提高淮安民办养老机构的质量提供了一套可供参考借鉴的可行性方案。
本次课题研究主要采用访谈法和文献法两种调查方法。第一,谈法对部分淮安市养老机构的工作人员和老人进行访谈,通过提前拟定好的访问提纲向受访者进行提问收集答案,了解民办养老机构发展目前的实际情况。第二,文献法,翻阅并参考近年来国内外的相关文献与资料,并联系具体实践,借助有代表性的期刊数据,并查看阅读了政府政策条文、各部门涉及此方面的文件以及专家学者的许多学术资料。
2 淮安市民办养老机构问题分析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深入发展,淮安市目前民办养老机构初具规模。虽然在地方政策上政府加以扶持,但是由于自身管理,硬件设施欠缺,专业人才不足加之政策的不完善,民办养老机构的发展也存在一系列的问题,这些不足制约着民办养老机构的发展。
2.1 硬件设施欠缺
个人出资创办养老机构的投入较大,由于各种原因往往导致规模相对较小,设施较为匮乏,很多机构都缺乏大规模的医疗、活动等场所[2]。例如在设置配备方面,由于床位和房间数量有限,民办养老机构多是双人间或者三人间人均占地使用面积小。有研究显示,大多数入住养老院的老人更喜欢住单人房间[3],从成本和安全的方向考虑却没办法达到要求。另外稍好的房间内含有风扇、空调、电视、衣柜、床头柜、卫生间等设施,给老人一种亲切的家庭般的温暖。条件稍差的,屋内仅仅只有床和桌子这样简单的家具,没有独立的卫生间。大多数的民办养老机构活动场所极其有限,几乎没有什么活动设施,主要也是因为民办养老机构大都是失能失智老年人入住,这些老人容易磕着碰着,行走不是特别方便,容易产生危险。
依据科学估算,如果每张床位相配套的面积是20平米,算入建筑费用以及前期投资,大致每张床位的成本在12.7万左右,所以在民办养老机构中,为了在为数不多的占地面积中增加床位,大部分机构都将房间设置为两到三人间以节约成本。占地面积小促使养老机构绿化面积小,只有几个规模稍大的地点具有小鱼池,小树林等。并且部分养老机构缺少老年活动中心,仅有一个小客厅供老年人休息,部分机构有一个专门给老年人做活动残疾人做手工的专门房间,但使用次数较少,平常情况也将这个作为简易医务室,极少使用活动室。
由于资金问题,大多数民办养老机构的装修较为简陋,居住条件差,有些是用废旧厂房搭建,有些屋子也是比较旧的楼房,阳光灯光都比较昏暗,服务档次较差,不适合老人养病入住。
目 录
目 录
1 引言 1
2 淮安市民办养老机构的问题分析 2
2.1 硬件设施欠缺 2
2.2 专业人才缺乏 3
2.3 宣传力度不足 3
2.4 政策不完善 4
3 淮安市民办养老机构的原因分析 5
3.1 资金不足 5
3.2 职业困境 5
3.3 宣传意识薄弱 6
3.4 政府重视程度低 7
4 淮安市民办养老机构的对策分析 7
4.1 扩大融资渠道 8
4.2 引进专业性人才 8
4.3 加大宣传力度 9
4.4 完善地方制度 10
结 论 11
致 谢 12
参考文献 13
附录:访问提纲 15
1 引言
民办养老机构是指在民政部门登记注册的、由个人、企业或社会团体出资兴办的、其产权归个人、企业或社会团体所有的、不以营利为目的,为老年人提供集中居住、生活照料、康复护理、精神慰藉、文化娱乐等服务的养老机构,其主要服务对象是失能、半失能老年人[1]。
据淮安市统计局发布的《统计分析》显示,2017年,淮安65岁以上老年人比例为12.42%,相较于联合国规定的65周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7%即为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标准,淮安市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老龄化势态严重,养老机构在老年人的养老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对于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失能失智的老人。公办养老机构目前数量少,准入门槛高,面向的人群多是具有生活自理能力的老年人,并且由于公办的体制问题,工作人员相应的缺乏劳动积极性,工作效率低下。民办养老机构的出现弥补了部分公办的缺点,但民办养老机构在历经多年发展后也显露出一系列的问题,问题背后的原因令人深思。
通过研究调查,对淮安市的民办养老机构而言具有经验性示范意义的作用,可以为淮安民办养老机构的发展提供经验,促进民办养老机构的发展,缓解淮安地区的养老压力。为真正改善老年人生活质量作出贡献。并且可以更好地促进民办养老机构的发展,在此基础上提升淮安市民办养老机构服务水平与服务质量,并最终为提高和改善入住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奉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共包括三方面内容,第一部分,实地走访和对相关人员进行提问,了解民办养老机构的困境和问题。第二部分,深层次的总结淮安市民营养老机构现阶段的原因所在。第三部分,为促进淮安民营养老机构的发展,结合国内其他地区的案例和相关政策,针对具体的淮安市民办养老机构的问题提出解决的方案和建议。
此课题的创新之处在于,对研究视角的创新,以淮安市为研究视角,结合本地的民办养老机构的现状和实际情况进行系统的分析,对于淮安当地民办养老机构提出具有实际性和可行性的对策。目前来说全面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提升老年朋友的安定生活质量,是淮安市各级政府及每个公民都需共同努力解决的重要课题。本文为提高淮安民办养老机构的质量提供了一套可供参考借鉴的可行性方案。
本次课题研究主要采用访谈法和文献法两种调查方法。第一,谈法对部分淮安市养老机构的工作人员和老人进行访谈,通过提前拟定好的访问提纲向受访者进行提问收集答案,了解民办养老机构发展目前的实际情况。第二,文献法,翻阅并参考近年来国内外的相关文献与资料,并联系具体实践,借助有代表性的期刊数据,并查看阅读了政府政策条文、各部门涉及此方面的文件以及专家学者的许多学术资料。
2 淮安市民办养老机构问题分析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深入发展,淮安市目前民办养老机构初具规模。虽然在地方政策上政府加以扶持,但是由于自身管理,硬件设施欠缺,专业人才不足加之政策的不完善,民办养老机构的发展也存在一系列的问题,这些不足制约着民办养老机构的发展。
2.1 硬件设施欠缺
个人出资创办养老机构的投入较大,由于各种原因往往导致规模相对较小,设施较为匮乏,很多机构都缺乏大规模的医疗、活动等场所[2]。例如在设置配备方面,由于床位和房间数量有限,民办养老机构多是双人间或者三人间人均占地使用面积小。有研究显示,大多数入住养老院的老人更喜欢住单人房间[3],从成本和安全的方向考虑却没办法达到要求。另外稍好的房间内含有风扇、空调、电视、衣柜、床头柜、卫生间等设施,给老人一种亲切的家庭般的温暖。条件稍差的,屋内仅仅只有床和桌子这样简单的家具,没有独立的卫生间。大多数的民办养老机构活动场所极其有限,几乎没有什么活动设施,主要也是因为民办养老机构大都是失能失智老年人入住,这些老人容易磕着碰着,行走不是特别方便,容易产生危险。
依据科学估算,如果每张床位相配套的面积是20平米,算入建筑费用以及前期投资,大致每张床位的成本在12.7万左右,所以在民办养老机构中,为了在为数不多的占地面积中增加床位,大部分机构都将房间设置为两到三人间以节约成本。占地面积小促使养老机构绿化面积小,只有几个规模稍大的地点具有小鱼池,小树林等。并且部分养老机构缺少老年活动中心,仅有一个小客厅供老年人休息,部分机构有一个专门给老年人做活动残疾人做手工的专门房间,但使用次数较少,平常情况也将这个作为简易医务室,极少使用活动室。
由于资金问题,大多数民办养老机构的装修较为简陋,居住条件差,有些是用废旧厂房搭建,有些屋子也是比较旧的楼房,阳光灯光都比较昏暗,服务档次较差,不适合老人养病入住。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rwxy/shehuixue/2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