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户视角下农业生态文明建设水平研究

农业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而农户对农业生产最熟悉,其满意度能直观反映出农业生态文明建设水平。本文在阐述了农户视角下农业生态文明建设涵盖经济发展、资源利用、生态环境、社会科技四个方面的基础上,选取18个指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通过改进熵值法确定指标权重,运用TOPSIS法测度江苏省各地区农业生态文明建设水平,并构建障碍度模型诊断障碍因素。结果表明,江苏省总体水平良好,整体建设水平有待提高;各地区农业生态文明建设水平不同且地区内部不同指标的建设水平也不同;各地区在生态环境治理保护方面面临的障碍度最大。为此,本文提出应当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治理、加快社会科技创新推广、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水平、优化农业产业经济结构的建议。
目录
摘要 1
关键词 1
Abstract 1
Key words 2
一、导论 2
(一)选题背景 2
(二)选题意义 2
1.理论意义 2
2.现实意义 3
3.技术路线 3
二、文献综述 3
(一)农业生态文明内涵界定 3
(二)生态文明建设指标体系 4
(三)生态文明建设水平评价方法 4
(四)文献述评 4
三、基本概念界定与指标体系构建 5
四、研究方法 6
(一)指标赋权方法——改进熵值法 6
(二)建设水平测度方法——TOPSIS法 6
(三)障碍因素诊断方法——障碍度模型 7
五、实证研究 8
(一)区域概况与数据来源 8
(二)确定指标权重 8
(三)建设水平测度 9
1.建设水平等级划分 9
2.TOPSIS方法测度结果 9
(四)障碍因素诊断 10
六、结论与建议 11
致谢 13
参考文献: 13
农户视角下农业生态文明建设水平研究
——以江苏省为例
引言
一、导论
(一)选题背景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着工业化的快速发展以及城镇化的迅速推进,社会经济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但也面临着严重的资源环境问题,人口资源环境不协调发展的矛盾凸显,一味追求经济增长的发展模式导致人口压力增大、资源耗竭、环境破坏,生态质量较差的现状引起了广泛关注,建设生态文明成为必然的选择。党的十七大在2007年将建设生态文明作为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列入“五位一体”中,突出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同等重要地位[1],加快了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生态文明示范区的步伐。2017年党的十九大提出“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重点战略的一部分。
我国自古以来以农业大国著称,农业发展迅速的同时带来的资源环境问题也不容忽视,秸秆焚烧、农业废弃物抛掷、农药化肥使用等引起的环境破坏,将会给资源环境带来不可逆的影响,修复农业资源环境问题、建设农业生态文明也成为迫在眉睫的任务。农业生态文明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农业资源环境问题将是生态文明建设无法回避的,只有加大农业生态文明建设的力度,促进农业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才能提升生态文明建设的整体水平。
农业生态文明建设开展时间较长,成果显著,但仍存在许多问题。农业生态文明建设既是重点也是难点,研究农业生态文明建设水平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二)选题意义
1.理论意义
现有文献中对农业生态文明建设的研究多集中于宏观层次,而这项建设的真正受益者—农户的感受却往往被忽略,基于农户视角对农业生态文明建设的研究尚且不足。因此本文首先对农业生态文明建设理论体系的完善会有一定的推进作用,为今后农业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其次,将农户满意度评价运用到农业生态文明的建设之中,了解调研地区实际情况及当地资源优势,其所获大量调研数据及资料可以为以后研究做好铺垫,从而进一步完善评价体系。
2.现实意义
我国对农业生态文明发展重视程度逐步提升,江苏省政府对农业的健康发展不断加大支持力度与投入,然而江苏省农业生态文明发展问题依然严重制约农村社会及农业的发展,因此积极推进农业生态文明建设,完善农业相关基础设施,不仅可以改善江苏省农民生活,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从农户视角对江苏省农业生态文明建设水平进行研究,可以深入农户了解农民切实需求,及时纠正工作中的错误,推动江苏省农业生态文明的有效进行。
3.技术路线

图1 技术路线图
二、文献综述
(一)农业生态文明内涵界定
虽然目前学界对于生态文明研究较多,但对农业生态文明的研究甚少,缺乏对农业生态文明的内涵界定,不同学者对农业生态文明有不同的界定。梳理现有农业生态文明相关文献观点,对于农业生态文明的内涵界定主要有以下两个视角:
农业生态文明是一种农业经济发展模式。方杰等[2,3]从循环经济理念出发,提出农业生态文明就是改善农业生产过程中人与自然、社会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提高人们的农业生态意识和思想素质,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促进农业系统的协调发展。 农业生态文明就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成果总称。王大明[4]、闻文等[5]认为农业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通过对生态环境友好、资源节约利用的途径,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一系列实践成果的总称。张保伟[6]认为农业生态文明是以农业为载体的生态文明形式,是生态文明在农业领域取得成就的具体表现。
尽管两个视角有所不同,前者更侧重于发展过程,而后者更强调的是发展的成果,但两者都是追求农业环境的保护,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本质上没有区别。
(二)生态文明建设指标体系
学者在对生态文明建设指标体系研究中,主要有单一模式和综合模式两种类型。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rwxy/shehuixue/288.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