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城农民个体户经营活动中的社会资本运作研究以北京市京源景阳市场为例(附件)
本文采用质性研究方法,对进城农民个体户经营活动中的社会资本运作进行了深入研究。通过调查发现,在创业阶段,关系型社会资本为进城农民个体户进城创业提供了有效信息并提供了资金、供货商、客户等重要资源,为进城农民个体户创业成功奠定了基础。在规模扩张阶段,进城农民个体户通过运用在经营过程中结成的关系网络借钱解决了经营过程中的资金短缺问题,通过借货防止了客户流失,实现了经营的正常运行。通过运用礼物交换等的规范型社会资本,防止客户流失,给其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通过遵循不抢同行客源的非制度性规范,拉近了进城农民个体户彼此间的关系,防止恶意竞争的出现。在进城农民个体户整个经营过程中,组织型社会资本的运作功效未能有效发挥,可以通过加大政府的介入和引导,有效发挥社会组织的功效,进而提升进城农民个体户整体的市场竞争力。
目录
摘要1
关键词1
Abstract1
Key words1
引言1
文献回顾2
(一)国内外学者关于社会资本的研究概况2
(二)国内学者关于进城农民个体户社会资本的研究概况2
(三)目前研究不足之处3
二、研究设计4
(一)核心概念的界定4
(二)调查地点概况4
(三)研究方法4
(四)研究目标5
三、创业阶段的社会资本运作5
(一)关系型社会资本运作5
(二)规范型社会资本运作6
四、规模扩张阶段的社会资本运作7
(一)关系型社会资本运作7
(二)规范型社会资本运作8
五、组织型社会资本的运作功效未能有效发挥9
(一)进城农民个体户社会组织参与度低9
(二)政府主导的社会资本形同虚设9
(三)进城农民个体户自组织较少10
小结10
致谢11
参考文献11
附录:访谈提纲12
进城农民个体户经营活动中的社会资本运作研究
——以北京市京源景阳市场为例
引言
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城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乡差距越来越大,使得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涌向城市。对于这些农民来说,从熟悉的农村来到陌生的城市,这意味着他们要把原来的背景放到一边,开始建立自己在陌生的城市的未来。但是如果仅凭借他们自身微薄的人力资本就想在城市生存无疑是件困难的事情。于是,如何利用仅存的人力资本在城市里重构自己的关系网络就显得尤为重要。
社会资本对于进城农民个体户的经营活动有着重要的作用。从进城农民个体户来到城市谋求发展到进城农民个体户选择行业,寻找经营场所,办理各种许可证,寻找合适的供应商,稳定和扩大自己的客户每个部分都对进城农民个体户提出了挑战。面对诸多的现实问题,进城农民个体户可以利用的唯一渠道便是自己的关系网络,通过运用关系网络,使进城农民个体户在经营过程中获得各种帮助。
本文选取进城农民个体户这一群体进行研究,了解其在经营过程中社会资本运作的内容,旨在通过对社会资本运作内容的分析的基础上,总结了一定的社会资本运作策略,为自身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帮助。
一、文献回顾
本文主要探讨的是进城农民个体经营过程中的社会资本运作问题。本文的文献回顾主要从两个部分展开:一是国内外学者关于社会资本的研究概况;二是国内学者关于进城农民个体户社会资本的研究概况。由此对国内外学者有关社会资本和进城农民个体户社会资本的研究做个简要的回顾。
(一)国内外学者关于社会资本的研究概况
1.国外学者关于社会资本界定的相关研究
国外学者在社会资本定义的界定与表现形式探讨上,以科尔曼、布迪厄和普特南的观点为代表。
科尔曼认为:社会资本是个人拥有的表现为社会结构资源的资本财产,由构成社会结构的要素组成,主要存在于人际关系和社会结构之中,并为结构内部的个人行动提供便利。在科尔曼看来,社会资本有六种表现形式:1.义务与期望,A与B提供一定服务,并确信B会为此而对自己承担特定义务,A就拥有了一种社会资本,相当于持有一张可以要求他人在一定时期内偿还的“义务赊欠单”;2.信息网络,个体可以从他的社会关系网络中获取对自己行动有用的信息,这种社会关系构成社会资本;3.规范和有效惩罚,某一社区内的有效规范能够通过内在和外在的惩罚,引导和制约人们行动,从而成为对个人行动有影响的社会资本;4.权威关系,这种社会资本帮助人们解决共同性问题;5.多功能社会组织,指因一种目的而创建的社会组织服务于其他目的的现象;6.有意创建的组织,指行动者投资的直接产物,最突出的例子就是金融资本家为获取利润而建立的商业组织。[1]
布迪厄认为:社会资本是资本的三种基本形态之一,是一种通过对“体制化关系网络”的占有而获取的实际的或潜在的资源的集合体。这种“体制化网络关系”是与某个团体的会员制相联系,获得这种身份就为个体赢得“声望”,进而为获得物质或象征的利益提供保证。[2]
普特南认为,社会资本是一种组织特点,如信任、规范和网络等,像其他资本一样,社会资本是生产性的,它使得实现某种无它就不可能实现的目的成为可能,并能够通过推动协调行动来提高社会的效率。[3]
2. 国内学者关于社会资本界定的相关研究
国内学者对社会资本的定义主要有以下三种代表性观点。张其仔认为,社会关系网络是社会资本的主要表现形式。[4]丘海雄等认为,行动主体与社会的联系以及通过这种联系摄取稀缺资源的能力便是社会资本。[5]李春玲认为,社会资本指的是个人成长时期的一些社会、社区和家庭等环境因素,并且在多项指标中,在城市生活还是在农村生活是公认的最为重要因素,几乎所有国家的信息已经证实,在社会资本上处于不利地位的人大都来自农村。[6]
(二)国内学者关于进城农民个体户社会资本的研究概况
有关个体户社会资本的类型研究方面,进城农民个体户在经营活动中的社会资本在不同时期有一定的不同。刘东辉通过研究发现进城经商农民在经营过程中运作的社会资本可以分为关系型、组织型、规范型三种类型。在创业阶段进城经商农民所运作的关系型社会资本并没有局限在血缘关系范围内,非血缘关系在进城经商农民创业阶段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对于组织型社会资本,进城经商农民运作更多的是自发建立的组织型社会资本;对于规范型社会资本,在这些进城经商农民头脑中,传统人情观念与现代市场意识并存。经营三年后,进城经商农民关系型社会资本中,非亲缘关系的比重上升,亲缘关系的比重下降,且变化比较显著。进城经商农民所能运作的政府主导下的组织型社会资本有逐渐增多的趋势。进城经商农民自发创建的组织型社会资本,和创业阶段相比,合作约束方式和合作对象结构都有改变。以传统人情规范为核心的第一类规范型社会资本所占比例在下降,以现代市场规范为核心的第二类规范型社会资本所占比例相对较大。[7]关丹在对上海某纺织市场调查后发现,外来个体户的初级关系网络为其创业提供了一个有利的环境。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社会网络提供了外来个体户经营必要的资金,设施,信息和劳动力资源。外来个体户在经营过程中通过直接和间接的方式建立了新的关系。外来个体户通过运作一系列带有互惠性质的策略,使新成立的网络关系得到有效巩固。在这个过程中,扩大基于经营过程的关系网络,外来个体户的关系网络呈现不断扩大和异质性增加的趋势。外来个体户在经营过程中发展的新的关系网络促进了其经营规模的扩展。[8]
目录
摘要1
关键词1
Abstract1
Key words1
引言1
文献回顾2
(一)国内外学者关于社会资本的研究概况2
(二)国内学者关于进城农民个体户社会资本的研究概况2
(三)目前研究不足之处3
二、研究设计4
(一)核心概念的界定4
(二)调查地点概况4
(三)研究方法4
(四)研究目标5
三、创业阶段的社会资本运作5
(一)关系型社会资本运作5
(二)规范型社会资本运作6
四、规模扩张阶段的社会资本运作7
(一)关系型社会资本运作7
(二)规范型社会资本运作8
五、组织型社会资本的运作功效未能有效发挥9
(一)进城农民个体户社会组织参与度低9
(二)政府主导的社会资本形同虚设9
(三)进城农民个体户自组织较少10
小结10
致谢11
参考文献11
附录:访谈提纲12
进城农民个体户经营活动中的社会资本运作研究
——以北京市京源景阳市场为例
引言
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城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乡差距越来越大,使得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涌向城市。对于这些农民来说,从熟悉的农村来到陌生的城市,这意味着他们要把原来的背景放到一边,开始建立自己在陌生的城市的未来。但是如果仅凭借他们自身微薄的人力资本就想在城市生存无疑是件困难的事情。于是,如何利用仅存的人力资本在城市里重构自己的关系网络就显得尤为重要。
社会资本对于进城农民个体户的经营活动有着重要的作用。从进城农民个体户来到城市谋求发展到进城农民个体户选择行业,寻找经营场所,办理各种许可证,寻找合适的供应商,稳定和扩大自己的客户每个部分都对进城农民个体户提出了挑战。面对诸多的现实问题,进城农民个体户可以利用的唯一渠道便是自己的关系网络,通过运用关系网络,使进城农民个体户在经营过程中获得各种帮助。
本文选取进城农民个体户这一群体进行研究,了解其在经营过程中社会资本运作的内容,旨在通过对社会资本运作内容的分析的基础上,总结了一定的社会资本运作策略,为自身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帮助。
一、文献回顾
本文主要探讨的是进城农民个体经营过程中的社会资本运作问题。本文的文献回顾主要从两个部分展开:一是国内外学者关于社会资本的研究概况;二是国内学者关于进城农民个体户社会资本的研究概况。由此对国内外学者有关社会资本和进城农民个体户社会资本的研究做个简要的回顾。
(一)国内外学者关于社会资本的研究概况
1.国外学者关于社会资本界定的相关研究
国外学者在社会资本定义的界定与表现形式探讨上,以科尔曼、布迪厄和普特南的观点为代表。
科尔曼认为:社会资本是个人拥有的表现为社会结构资源的资本财产,由构成社会结构的要素组成,主要存在于人际关系和社会结构之中,并为结构内部的个人行动提供便利。在科尔曼看来,社会资本有六种表现形式:1.义务与期望,A与B提供一定服务,并确信B会为此而对自己承担特定义务,A就拥有了一种社会资本,相当于持有一张可以要求他人在一定时期内偿还的“义务赊欠单”;2.信息网络,个体可以从他的社会关系网络中获取对自己行动有用的信息,这种社会关系构成社会资本;3.规范和有效惩罚,某一社区内的有效规范能够通过内在和外在的惩罚,引导和制约人们行动,从而成为对个人行动有影响的社会资本;4.权威关系,这种社会资本帮助人们解决共同性问题;5.多功能社会组织,指因一种目的而创建的社会组织服务于其他目的的现象;6.有意创建的组织,指行动者投资的直接产物,最突出的例子就是金融资本家为获取利润而建立的商业组织。[1]
布迪厄认为:社会资本是资本的三种基本形态之一,是一种通过对“体制化关系网络”的占有而获取的实际的或潜在的资源的集合体。这种“体制化网络关系”是与某个团体的会员制相联系,获得这种身份就为个体赢得“声望”,进而为获得物质或象征的利益提供保证。[2]
普特南认为,社会资本是一种组织特点,如信任、规范和网络等,像其他资本一样,社会资本是生产性的,它使得实现某种无它就不可能实现的目的成为可能,并能够通过推动协调行动来提高社会的效率。[3]
2. 国内学者关于社会资本界定的相关研究
国内学者对社会资本的定义主要有以下三种代表性观点。张其仔认为,社会关系网络是社会资本的主要表现形式。[4]丘海雄等认为,行动主体与社会的联系以及通过这种联系摄取稀缺资源的能力便是社会资本。[5]李春玲认为,社会资本指的是个人成长时期的一些社会、社区和家庭等环境因素,并且在多项指标中,在城市生活还是在农村生活是公认的最为重要因素,几乎所有国家的信息已经证实,在社会资本上处于不利地位的人大都来自农村。[6]
(二)国内学者关于进城农民个体户社会资本的研究概况
有关个体户社会资本的类型研究方面,进城农民个体户在经营活动中的社会资本在不同时期有一定的不同。刘东辉通过研究发现进城经商农民在经营过程中运作的社会资本可以分为关系型、组织型、规范型三种类型。在创业阶段进城经商农民所运作的关系型社会资本并没有局限在血缘关系范围内,非血缘关系在进城经商农民创业阶段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对于组织型社会资本,进城经商农民运作更多的是自发建立的组织型社会资本;对于规范型社会资本,在这些进城经商农民头脑中,传统人情观念与现代市场意识并存。经营三年后,进城经商农民关系型社会资本中,非亲缘关系的比重上升,亲缘关系的比重下降,且变化比较显著。进城经商农民所能运作的政府主导下的组织型社会资本有逐渐增多的趋势。进城经商农民自发创建的组织型社会资本,和创业阶段相比,合作约束方式和合作对象结构都有改变。以传统人情规范为核心的第一类规范型社会资本所占比例在下降,以现代市场规范为核心的第二类规范型社会资本所占比例相对较大。[7]关丹在对上海某纺织市场调查后发现,外来个体户的初级关系网络为其创业提供了一个有利的环境。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社会网络提供了外来个体户经营必要的资金,设施,信息和劳动力资源。外来个体户在经营过程中通过直接和间接的方式建立了新的关系。外来个体户通过运作一系列带有互惠性质的策略,使新成立的网络关系得到有效巩固。在这个过程中,扩大基于经营过程的关系网络,外来个体户的关系网络呈现不断扩大和异质性增加的趋势。外来个体户在经营过程中发展的新的关系网络促进了其经营规模的扩展。[8]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rwxy/shehuixue/1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