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虚拟养老院运营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以秦淮区元本虚拟养老院为例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文明水平的快速提高,我国逐渐步入了老龄化社会,形势愈加严峻,老年人口数量的急剧增加对我国养老服务体系的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虚拟养老模式,一种依托于现代科学技术,能够降低养老成本、扩大养老范围的新型养老模式便应运而生。自从兰州市城关区与苏州市沧浪区相继试点建立起虚拟养老院以来,国家便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大力推广虚拟养老院。本文通过对南京市秦淮区元本虚拟养老院的实证研究,探索其运营模式与运营状况,发现其中问题并提出相关的思考和建议。
目录
摘要1
关键词1
Abstract1
Key words1
绪论2
一、研究综述2
(一)发展虚拟养老服务的意义2
(二)虚拟养老院运行模式2
(三)当前虚拟养老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2
1.法律体系不完善2
2.运营结构单一3
二、元本虚拟养老院的基本情况及运营模式3
(一)基本情况3
1.运营目标3
2.服务对象3
3.人员规模3
(二)运营模式3
1.服务资金3
2.服务流程3
3.服务监管评估4
(1)服务人员准入与培训4
(2)服务质量反馈与监督4
4.服务收费4
5. 服务特色4
(1)统一呼叫器4
(2)二维码刷卡业务4
(3)网上商城4
三、元本虚拟养老院运营过程中遇到的困境5
1.工作场地与时间受限5
2.人力资源供给不够5
3.各项服务的知名度有待提高5
4.运营资金不足,产业链不完整5
5.参与机构效率低下,服务人员积极性不高5
6.缺少法律规范与高新技术研发6四、解决问题的对策与建议6
1.明确运营流程中政府、虚拟养老院、社区服务中心所扮演的角色6
2.鼓励第三方机构加入,完善虚拟养老产业链6
3.健全养老保障法规,加快高新技术研发7
五、总结7<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br /> 致谢7
参考文献8
附录 访谈提纲9
南京市虚拟养老院运营中的问题与对策建议
——以秦淮区元本虚拟养老院为例
引言
引言
所谓虚拟养老,就是老年人居住在家中,有需要时就拨打虚拟养老机构的服务热线,或是从网络服务平台订购上门服务,机构会根据老年人的需求,有针对性的为老年人提供相关服务,政府出资支持机构运营,同时也对机构的服务质量进行监督的一种新型养老模式。而这种由虚拟养老机构提供的,为了满足老年人物质和精神基本需求的必要的生活服务,就是虚拟养老服务。
元本虚拟养老院位于秦淮区社区服务中心,为秦淮区近20万老年人提供虚拟养老服务,调查方便且具有典型性,此外,元本虚拟养老院被评为2017年南京市3A级养老服务机构,能够为其他地区虚拟养老院的运营与发展提供较为先进的经验。
一、研究综述
(一)发展虚拟养老服务的意义
虚拟养老是智慧养老模式中的一种,是由政府建立信息服务平台,服务企业(虚拟养老院)提供服务内容与服务项目的一种养老服务。
卜谦祥等认为在因为农村财政危机而养老机构发展凋敝的现状下,发展虚拟养老院是一种积极的探索;朱江认为,由于传统的家庭养老的功能已经逐渐丧失,而我国庞大的人口基数使得机构养老不能覆盖所有老年人,因此,虚拟化养老是未来养老服务的主流。
(二)虚拟养老运行模式
胡广阔认为,虚拟养老院的平稳运营离不开政府、虚拟养老机构、老人、企业、第三方评估机构的共同合作;李丽君认为虚拟养老院的发展应该走社会化、公共化道路,坚持政府为主导,由政府提供资金支持与人才培养,发挥制度的规范和保障作用;张国平以苏州市沧浪区的虚拟养老院为例说明了这种政府主导、其他方参与,信息化处理老年人需求的虚拟养老模式值得推广。
蒋文则认为,我国既有三种养老模式构成的养老体系,在这种情况下,养老体系的转变就尤为艰难,养老金空账风险大,虚拟账户现金流的不足为虚拟养老的发展带来了极大的不确定性。
(三)当前虚拟养老模式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虚拟养老以其高效便捷的特性,能够解决当前传统社会化养老所出现的种种困境与不足,是养老模式改革的一种极为积极的探索,但在实际运营过程中,还存在着诸多问题。
法律体系不完善
高祖林从政策网络角度分析了我国目前虚拟养老模式的发展状况,并提出当下我国虚拟养老服务的发展缺乏完整的政策网络。
20世纪90年代末,英国颁布了《全民健康服务质量》与《全民健康服务与社区照顾法案》,不仅提出政府应当为老年人提供上门照顾,还对上门照顾的标准、频率在法律层面做了规定;美国在2010年的医改中提出一项《保护病人和负担得起的照护法案》,其中重点规范了看护与护工上门服务的行为准则,为老年人呼叫虚拟服务提供了安全保障。日本自1959年开始,便颁布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对养老服务体系进行补充和完善,保障老年人的合法权益。
运营结构单一
高兰峰探索了兰州市城关区虚拟养老院从建设到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总结分析了其经验,提出城关区虚拟养老院在运行过程中过于依赖政府的调控与资金支持;葛林慧宇通过对成都“长者通呼援中心”的运行状况进行调查研究,分析了其中的不足。孙文恒则通过一系列模型分析了老年人对虚拟养老院的需求满意度以研究当前我国虚拟养老院的服务质量;左显兰以宁波市为例,分析了在该市发展虚拟养老院的可行性与必要性,并根据国外先进的成功经验,对改进我国虚拟养老院的运行模式提出了一系列对策与建议。
在社区养老与居家养老服务体系中,大部分发达国家都是政府在其中占主导地位,通过颁布法律、提供资补贴、监督养老服务机构来确保养老服务体系能安全高效的运行。与此同时,第三方盈利机构、社会组织与民间志愿者也在其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国内研究基本围绕运营结构、政策架构等方面展开,对于虚拟养老相关人才培养与硬件软件的研究相对较少。
国外在虚拟养老方面的研究重点集中在各项数据库、检测系统的建立。弗吉尼亚大学医疗设备自动化研究中心于2002年开展了一项智能家庭监测系统的研究,该系统使用实时监测传感器来追踪老年人的活动;日本国立长寿学院老年医学研究所提出了实施无人监控的老年人健康监测模式;此外,法国的系统架构分析实验室正在为独居的老年人开发具有多传感器的远程监测系统。
目录
摘要1
关键词1
Abstract1
Key words1
绪论2
一、研究综述2
(一)发展虚拟养老服务的意义2
(二)虚拟养老院运行模式2
(三)当前虚拟养老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2
1.法律体系不完善2
2.运营结构单一3
二、元本虚拟养老院的基本情况及运营模式3
(一)基本情况3
1.运营目标3
2.服务对象3
3.人员规模3
(二)运营模式3
1.服务资金3
2.服务流程3
3.服务监管评估4
(1)服务人员准入与培训4
(2)服务质量反馈与监督4
4.服务收费4
5. 服务特色4
(1)统一呼叫器4
(2)二维码刷卡业务4
(3)网上商城4
三、元本虚拟养老院运营过程中遇到的困境5
1.工作场地与时间受限5
2.人力资源供给不够5
3.各项服务的知名度有待提高5
4.运营资金不足,产业链不完整5
5.参与机构效率低下,服务人员积极性不高5
6.缺少法律规范与高新技术研发6四、解决问题的对策与建议6
1.明确运营流程中政府、虚拟养老院、社区服务中心所扮演的角色6
2.鼓励第三方机构加入,完善虚拟养老产业链6
3.健全养老保障法规,加快高新技术研发7
五、总结7<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br /> 致谢7
参考文献8
附录 访谈提纲9
南京市虚拟养老院运营中的问题与对策建议
——以秦淮区元本虚拟养老院为例
引言
引言
所谓虚拟养老,就是老年人居住在家中,有需要时就拨打虚拟养老机构的服务热线,或是从网络服务平台订购上门服务,机构会根据老年人的需求,有针对性的为老年人提供相关服务,政府出资支持机构运营,同时也对机构的服务质量进行监督的一种新型养老模式。而这种由虚拟养老机构提供的,为了满足老年人物质和精神基本需求的必要的生活服务,就是虚拟养老服务。
元本虚拟养老院位于秦淮区社区服务中心,为秦淮区近20万老年人提供虚拟养老服务,调查方便且具有典型性,此外,元本虚拟养老院被评为2017年南京市3A级养老服务机构,能够为其他地区虚拟养老院的运营与发展提供较为先进的经验。
一、研究综述
(一)发展虚拟养老服务的意义
虚拟养老是智慧养老模式中的一种,是由政府建立信息服务平台,服务企业(虚拟养老院)提供服务内容与服务项目的一种养老服务。
卜谦祥等认为在因为农村财政危机而养老机构发展凋敝的现状下,发展虚拟养老院是一种积极的探索;朱江认为,由于传统的家庭养老的功能已经逐渐丧失,而我国庞大的人口基数使得机构养老不能覆盖所有老年人,因此,虚拟化养老是未来养老服务的主流。
(二)虚拟养老运行模式
胡广阔认为,虚拟养老院的平稳运营离不开政府、虚拟养老机构、老人、企业、第三方评估机构的共同合作;李丽君认为虚拟养老院的发展应该走社会化、公共化道路,坚持政府为主导,由政府提供资金支持与人才培养,发挥制度的规范和保障作用;张国平以苏州市沧浪区的虚拟养老院为例说明了这种政府主导、其他方参与,信息化处理老年人需求的虚拟养老模式值得推广。
蒋文则认为,我国既有三种养老模式构成的养老体系,在这种情况下,养老体系的转变就尤为艰难,养老金空账风险大,虚拟账户现金流的不足为虚拟养老的发展带来了极大的不确定性。
(三)当前虚拟养老模式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虚拟养老以其高效便捷的特性,能够解决当前传统社会化养老所出现的种种困境与不足,是养老模式改革的一种极为积极的探索,但在实际运营过程中,还存在着诸多问题。
法律体系不完善
高祖林从政策网络角度分析了我国目前虚拟养老模式的发展状况,并提出当下我国虚拟养老服务的发展缺乏完整的政策网络。
20世纪90年代末,英国颁布了《全民健康服务质量》与《全民健康服务与社区照顾法案》,不仅提出政府应当为老年人提供上门照顾,还对上门照顾的标准、频率在法律层面做了规定;美国在2010年的医改中提出一项《保护病人和负担得起的照护法案》,其中重点规范了看护与护工上门服务的行为准则,为老年人呼叫虚拟服务提供了安全保障。日本自1959年开始,便颁布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对养老服务体系进行补充和完善,保障老年人的合法权益。
运营结构单一
高兰峰探索了兰州市城关区虚拟养老院从建设到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总结分析了其经验,提出城关区虚拟养老院在运行过程中过于依赖政府的调控与资金支持;葛林慧宇通过对成都“长者通呼援中心”的运行状况进行调查研究,分析了其中的不足。孙文恒则通过一系列模型分析了老年人对虚拟养老院的需求满意度以研究当前我国虚拟养老院的服务质量;左显兰以宁波市为例,分析了在该市发展虚拟养老院的可行性与必要性,并根据国外先进的成功经验,对改进我国虚拟养老院的运行模式提出了一系列对策与建议。
在社区养老与居家养老服务体系中,大部分发达国家都是政府在其中占主导地位,通过颁布法律、提供资补贴、监督养老服务机构来确保养老服务体系能安全高效的运行。与此同时,第三方盈利机构、社会组织与民间志愿者也在其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国内研究基本围绕运营结构、政策架构等方面展开,对于虚拟养老相关人才培养与硬件软件的研究相对较少。
国外在虚拟养老方面的研究重点集中在各项数据库、检测系统的建立。弗吉尼亚大学医疗设备自动化研究中心于2002年开展了一项智能家庭监测系统的研究,该系统使用实时监测传感器来追踪老年人的活动;日本国立长寿学院老年医学研究所提出了实施无人监控的老年人健康监测模式;此外,法国的系统架构分析实验室正在为独居的老年人开发具有多传感器的远程监测系统。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rwxy/shehuixue/1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