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大数字阅读行为分析以地区为例【字数:12366】

阅读是当代大学生获得知识,提高自我修养的一个重要渠道。然而,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以及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大学生的阅读方式逐渐从传统阅读向数字化阅读转变。数字阅读不仅使阅读变得更加方便,为我们提供了更为丰富的阅读内容,改变了我们的阅读模式,增加了读者之间的互动性。当然,其不同于传统阅读的阅读方式也给人们带来了不小的挑战,随着数字阅读对生活地渗透,部分大学生出现对数字阅读的“依赖”。本研究着眼于大学生的数字阅读行为,重点分析阅读动机和新媒体的自身特质对大学生数字阅读行为的影响,从而深入理解大学生的数字阅读行为,为大学生合理使用数字媒介,树立良好的阅读态度,提高数字阅读能力提出针对性的意见。
目 录
1绪论 1
1.1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
1.1.1研究背景 1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2
1.2.1国外研究现状 2
1.2.2国内研究现状 2
1.3研究内容及方法 3
1.3.1研究内容 3
1.3.2研究方法 4
2相关概念及理论概述 5
2.1新媒体的概念及特质 5
2.1.1新媒体的概念 5
2.1.2新媒体的特质 5
2.2数字阅读行为相关概念 5
2.2.1阅读的定义 5
2.2.2数字阅读的概念 6
2.3动机和行为关系概述 6
2.3.1动机的含义 6
2.3.3阅读动机和阅读行为的关系 8
3问卷编制 9
3.1问卷测量表 9
3.2调查对象和调查目标 9
3.3调查方法 9
4大学生数字阅读现状及特征分析 10
4.1样本数据 10
4.2数字阅读的现状及特征 10
4.2.1数字阅读基本状况 10
4.3阅读动机 12
4.4与新媒体性质相关的阅读表现 13
5相关讨论和建议 16
5.1对大学生而言 16
5.1.1提高自我认知,调整阅读动机 16
5.1.2了解新媒体性质,合理利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用 16
5.2对数字媒介而言 17
5.2.1优化阅读体验 17
参考文献 18
附录 19
致谢 22
1、绪论
1.1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研究背景
阅读是我们获取信息,增加知识,提高自身修养的重要途径。阿尔维托曼古埃尔曾说过:“我们每个人都阅读自身和周遭的世界,俾以稍得了解自身与所处我们不得不阅读。阅读几乎就如同呼吸一般,是我们的基本功能[1]。”所以从广义上讲,阅读是我们每个人每天必不可少的过程。然而,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移动技术,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人们的阅读方式发生了重大革新——从传统阅读逐渐向数字阅读转变。第十五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显示,超过半数成年国民倾向于数字化阅读,其中49岁以下的中青年群体是数字阅读行为的主要人群[2]。可见数字阅读已成为时代发展的趋势。大学生作为青年群体,他们思维活跃,好奇心强,易于接受新事物,是数字阅读最主要的群体之一。
另一方面,新媒体作为孕育数字阅读的土壤,它的发展、革新是推进数字阅读的基本动力。新媒体改变了往日单向传播的特质,打破时空界限,强有力的交互性,使得人人参与成为可能;并且新媒体还具有存储内容丰富,传递方式多样,传播过程迅速等特点,使得人们能够最快并且最大限度的获得他们需要的信息。然而,新媒体自身特性也给受众的阅读行为带来了不容忽视的负面影响。强有力的互动性分散了人们的注意力,截屏、标记、收藏等快速保存功能强化了受众的惰性等等。因此,不少学者发出了关于大学生思维弱化、功利性以及不能进行深阅读的担忧。然而想要解决这些问题,最重要的还是要理解问题的本质,即行为产生的原因。
本文正是基于这样的背景,来分析和探讨,大学生数字阅读行为的特征,阅读动机与阅读行为之间的关系,以及新媒体介质的特性对行为的影响。
1.1.2研究意义
理论意义:一方面,动机与行为理论是本研究的一个理论基础。近些年来,随着对这一领域研究的深入,研究者越来越关注受众心理的研究。消费者心理是研究消费行为的前提和基础,本研究通过深入分析大学生数字阅读行为的特征,总结归纳其阅读动机,探讨动机与行为的关系,有利于丰富动机与行为理论,为其提供实证研究的案例。
实践意义:通过深入了解大学生数字阅读行为的特征,理解现阶段出现的问题的深层次原因,有助于为上游企业及数字媒体运营商提供有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同时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数字阅读观念,引导他们合理恰当的使用数字媒介,让大学生成为数字媒介的主人。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数字阅读方面的研究起步较早,并且内容广泛。早在1964年,马歇尔?麦克卢汉在《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中就开始强调媒介性质的重要性[3],在传播领域,将西方的研究重心从传播内容的研究转移到传播介质的研究上来。所以,纵观国外数字阅读方面的文献可以发现,其在研究的初期就将重心放在了新媒体的特质、数字阅读的影响等方面。Maryanne Wolf在其撰写的《我们“深度阅读”的大脑:其数字化演进带来的问题》(Our ‘Deep Reading’ Brain: Its Digital Evolution Poses Questions)中指出我们的阅读方式以及从中获取的内容,既受到阅读内容的影响同时还受到阅读使用的媒介的影响。Ziming Liu在《数字环境下的阅读行为:过去十年阅读行为的变化》中对数字环境下阅读行为的变化进行了研究,得出:读者在阅读过程中,集中阅读时间减少,倾向于带有选择地快速阅读、非线性阅读、简单浏览,而不能进行深阅读[4]。尼古拉斯?卡尔在《浅薄——互联网如何毒化了我们的大脑》中深入探究了互联网是怎样重新塑造我们的大脑的,并且他指出互联网中丰富的信息、链接间的跳转等分散了我们的注意力[5]。虽然不少学者提出了数字阅读引起的负面影响,但是其带来的益处也不容我们忽视。Kenton OHara 和 Abigail Sellen 在 《 A Comparison of Reading Paper and OnLine Documents》中对纸质阅读与在线阅读进行比较,得出在线阅读与纸质阅读的不同之处在于有快速导航、在线注释、空间布局灵活。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rwxy/shehuixue/12.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