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创业何以成功社会资本视角的个案研究

本文以白领快餐“饭斗云”的创业团队为例,采用半结构式访谈的研究方法,基于社会资本的研究视角,着重分析了社会资本在该团队创业萌芽期、创业准备期、创业发展期这三个阶段中是如何运作并发挥作用的。调查发现,在创业的萌芽期,社会资本的积累影响着大学生的创业动机,这些积累主要有家庭支持、同辈支持以及对媒体信息的获取与理解;而在创业准备阶段,团队成员更多地需要寻求、构建新的社会资本,调动、利用制度资本来处理各种问题;创业发展期是公司快速发展的阶段,同时也是团队成员最艰难的阶段,在这一阶段,公司的继续发展不仅要依靠个体社会资本的运作,更需要团队集体社会资本的运作,这一阶段也是市场淘汰的最重要的一环,对创业的成功与否至关重要。
目录
摘要1
关键词1
Abstract1
Key words1
引言1
一、文献回顾 2
(一)国内外学者关于大学生创业的研究 2
(二)社会资本对大学生创业的影响 3
二、研究设计 4
(一)概念界定 4
(二)研究对象 4
(三)研究方法 5
三、创业萌芽期:社会资本的积累 5
(一)家庭支持与大学生的创业动机 5
(二)同辈支持与大学生的创业动机 6
(三)媒体信息与大学生的创业动机 6
四、创业准备期:社会资本的整合 7
(一)寻找并构建有效的社会资本 7
(二)制度资本的调动与利用 7
五、创业发展期:社会资本的运作 8
(一)个体社会资本的运作 8
(二)集体社会资本的运作 9
六、小结与思考 10
致谢 10
参考文献 11
附录 12
大学生创业何以成功
——基于社会资本视角的个案研究
引言
capital
引言
自高校扩招以来,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就成为了全社会共同关注的热点。不仅因为这涉及到大学生个体社会化过程的顺利过渡,也影响到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高等教育大众化导致大学毕业生激增,大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学生就业也从之前的“统包统配”变为了“双向选择,自主择业”。2014年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视频会议显示,2013年普通高校毕业生将近700万人,2014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较去年增加28万人。毕业就失业,已经成为大学生面临的严峻的现实。伴随着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大学生创业也吸引了社会的关注。我国大学生创业历史要追溯到1998年召开的世界高等教育大会,会上指出:“为方便毕业生就业,高等教育应主要培养创业技能与主动精神;毕业生将愈来愈不再仅仅是求职者,而首先将成为工作岗位的创造者。”指明了当代大学生要成为岗位创造者,不但解决了自己的就业问题,同时还为其他人提供就业机会。1999年,在清华大学举办了首届大学生创业设计大赛,此后,大学生自主创业如雨后春笋般在我国蓬勃发展起来。
大学生创业为创业大军添加了新的力量,其优势在于年轻有活力、敢于尝试、勇于拼搏,而且大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很强,承受的家庭负担较轻。因此,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创业群体,其拥有更多的人力资本和巨大的发展潜力,是我国创业的中坚力量。然而调查显示: 在中国,有创业意愿的大学毕业生比例高达70%,而实际创业者不足1%。[1]那么,大学生创业业何以成功?又或者说,在创业过程中究竟面临着怎样的困难,他们是如何获取社会资本、整合社会资本,又如何应用社会资本最终成功创业的?本研究将借助一个大学生成功创业的案例展开分析。
一、文献回顾
(一)国内外学者关于大学生创业的研究
1.大学生创业的研究概况
本文利用CNKI的检索功能,在“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上以“大学生创业”为“篇名”关键词进行搜索,然后对检索的文献进行了筛选和统计。
一方面,从“学科类别”上来看,教育学方面的相关研究最多,经济学次之。社会学及统计学方面的相关研究仅有二十余篇。这表明了现有的关于大学生创业的研究多是从创业者本身或创业环境的角度进行分析,相对缺乏关于创业者与环境之间互动的研究。从社会学角度来说,用社会资本理论分析大学生创业是因为大学生的社会资本是其创业赖以生存的环境,大学生是否能寻找到、构建起、维系好社会资本直接决定着其创业的成败。
另一方面,从“发表年度”上来看,“大学生创业”的相关研究总体呈现上升趋势,尤其在2000年和2009年呈井喷式增长。两个研究峰值的出现与中国的创业政策息息相关,同时表明了国内创业的政策土壤对大学生创业者的巨大影响;不断上升的研究趋势不仅表明了国人对大学生创业的重视度不断提高、认识不断丰富,同时表明了我国大学生创业存在着不容忽视的各种问题。
2.大学生创业的概念界定与特点
创业是一种社会行为,同时也是一种经济行为,由于创业牵涉到的内容和领域非常广泛,国内外学者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和领域界定创业概念。Hisrich认为创业就是发现和捕捉机会并且由此创造出新颖产品和服务或实现创业者潜在价值的过程。Dollingers认为创业的定义为“在风险与不确定的环境下创造出来的一个新的经济组织”。国内学者如郁义鸿认为,创业是发现和捕捉机会并且由此创造出新的产品或服务的过程,最终实现其潜在的价值。[2]创业是创新成果不断迭加的过程。创业的主体是创业者,通过创业者对商业的洞察、判别和把握,通过自身素质以及创业者个人能力与组织效能的有效融合,不断激发发展潜力,逐步在实现个人价值最大化的基础上完成个人和社会财富的创造和积累。创业过程中会面临众多风险,而完成整个创业过程,则需要多重要素和大量时间的投入以及对其进行管理的。
(二)社会资本对大学生创业的影响
1.社会资本的研究概况
在社会学中领域,“社会资本”这个概念由法国社会学家皮埃尔?布迪厄于上世纪60年代正式提出,在布迪厄看来,所谓社会资本是指个人在履行社会义务时所得到的位置资源。普特南认为,社会资本是指社会组织的特征,例如信任、规范,它们能够通过推动协调行动来提高社会的效率。林南认为,社会资本是从嵌入在社会网络的资源中获得,植根于社会网络和社会关系中,因此,社会资本可以被定义为嵌入于一种社会结构中的可以在有目的的行动中摄取或动员的资源。徐晓军认为,在日常生活中,由于某些行动者的利益部分或全部处于其他行动者的控制之下,行动者为了实现各自的利益,相互进行各种交换,甚至单方转让对资源的控制,其结果就形成了持续存在的社会关系,这种持续存在的社会关系,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社会资本。[5]郑美群等人认为,社会资本是有助于获取稀缺资源的各种社会联系及运用这些联系的能力。[6]胡永远等人认为,社会资本是一种与群体成员资格和社会网络联系在一起的资源,是一种可以吸取某种资源的、持续性的社会网络关系。[7]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rwxy/shehuixue/116.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