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消费行为问题及社会工作介入(附件)
本文采取定性的研究方法,利用问卷调查对大学生进行研究资料的收集,来了解大学生消费现状。研究表明受访者月消费水平总体合理,但在娱乐,通讯方面消费占比较高,在学习资上消费不足。同时,消费来源主要来自父母亲戚给予,对消费较少做记录。从调查中可以发现大学生消费问题有重娱乐消遣性、轻知识性消费;人际交往性消费偏高;缺乏经济独立与理财意识;非理性消费心理日益显现。而这些消费问题的形成因素主要有社会、家庭、学校和个人的影响。因此本文采用社会工作中的个案工作方法,挑选合适的服务对象进行专业介入,对其消费行为做出指导调整。关键词 大学生,消费,社会工作
目 录
1 引言 1
2 大学生消费行为概况 1
2.1 调查对象的特征 2
2.2 大学生消费行为的现状分析 4
2.2.1 经济来源 4
2.2.2 月消费水平 4
2.2.3 是否做消费记录 4
2.2.4 通讯费用 5
2.2.5 娱乐费用 5
2.2.6 学习资料费用 5
2.2.7 电子产品消费 6
2.2.8 购物考虑因素 6
2.3 大学生消费问题分析 7
2.3.1 重娱乐消遣性、轻知识性消费 7
2.3.2 人际交往性消费偏高 8
2.3.3 缺乏理财意识 8
2.3.4 非理性消费心理日益显现 9
2.4 大学生消费问题的形成因素 9
2.4.1 社会因素 9
2.4.2 家庭因素 10
2.4.3 学校因素 10
2.4.4 个人因素 11
3 社会工作介入大学生消费问题 11
3.1 社会工作介入的可行性 11
3.2 社会工作的具体介入 12
3.2.1 服务对象的基本情况 12
3.2.2 初步接触与建立关系 12
3.2.3 资料收集与评估 13
3.2.4 制定服务目标与计划 13
3.2.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5 服务计划的实施过程 14
3.2.6 评估总结 16
3.2.7 结案 16
结语 17
致 谢 17
参 考 文 献 18
附录A:访谈对象基本情况 19
附录B 大学生消费问题访谈提纲 19
附录C 大学生消费问题调查问卷 20
1 引言
广义消费指的是生产消费与个人消费,其中生产消费指生产过程中原材料、燃料、人力、工具等生产资料和活动消费;个人消费指人们为了满足自身的需求对各种物质生活资料、劳务及精神产品的消耗。狭义上的消费指的是个人消费[1]。 个人消费具有自然过程和社会过程两重性:一方面人们通过消费来满足自身生理和心理的需求,另一方面它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下进行的,不能独立存在,因此人类的消费活动同时具有社会性。理论家布迪厄用“惯习”、“品位”、“社会风格”和“文化资本”等范畴对消费进行了精辟的社会学分析,他把消费看作是一种实践,这正是大学生所需要的能力[2]。
消费作为人类生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社会再生产中起到重要作用。大学生属于当今社会中活跃群体,其消费行为与其健康人格的形成具有重要关系。在当今经济社会的急剧转型期,人们的生计生活方式、价值观念都日益多样化、个性化、超前化。大学生属于社会中的特殊群体,他们的消费意识和消费行为都会对当今社会产生一定影响。经过调查,其中既有合理积极的消费观和消费行为,亦存在一些非理性的消费行为,例如炫耀式消费、超前式消费等。罗伯特?巴洛在《生活中的经济学》曾指出,当代美国大学生每年要有3000多万人出国旅游,超过了人口总数的12%,其中三分之二欧洲和加拿大,剩下的多数去了美洲来中国有三十万,占出国旅游人数的1%[3]。并且,大学生消费观念的缺失常常被教育领域所忽视,随意性消费、无计划消费层出不穷。目前,关于大学生消费问题的研究多将视角放在大学生非理性消费的原因分析和消费引导方面,对策并不十分具体且缺乏可操作性。例如发挥高校正确引导作用,充分利用高校德育教学的主阵地,对大学生消费观进行教育;充分利用高校师资优势,将消费教育纳入学校教育计划;发挥消费知识专题讲座、社团作用;制定具有约束力的行为准则和规章制度。其次发挥家庭的积极引导作用以及大学生要自我教育,树立正确消费价值观,提高“财商”[4]。因此,本文通过在校大学生为例,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客观分析大学生的消费行为,并以提出社会工作介入大学生消费问题的方案。
2 大学生消费行为概况
本研究对象是在校大学生。地处江苏淮安,是苏北重要中心城市,在同等水平的城市里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与省内苏南发达城市相比,淮安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具有自身特点,市内大学生消费行为也就具有一定比较意义。本次调查以问卷法和访谈法为主,共发放问卷200份,实际回收有效问卷188份,回收率为94%,不同的性别、专业、年级都有所涉及。另外,问卷采用匿名形式,删除敏感信息等方式为研究对象保密,因此调查资料具有一定可信度。以下是对相关数据的具体分析。
2.1 调查对象的特征
第一,调查对象的性别分布情况。在回收的有效问卷中,男生有86人,女生102人。调查结果如表1.1。
调查对象性别分布情况表1.1
性别
频数
占比
男
86
46
女
102
54
总计
188
100
第二,调查对象的学院分布情况。通过回收的有效问卷中,机械与材料工程学院21份,占11.2%;交通工程学院17份,占9.0%;电子信息工程学院20份,占10.6%;人文学院26份,占13.8%;数理学院12份,占6.4%;外国语学院23份,占12.2%;设计艺术学院22份,占11.7%;;自动化学院14份,占7.4%;生命科学与食品工程学院16份,占8.5%;商学院17份,占9%。如表1.2。
目 录
1 引言 1
2 大学生消费行为概况 1
2.1 调查对象的特征 2
2.2 大学生消费行为的现状分析 4
2.2.1 经济来源 4
2.2.2 月消费水平 4
2.2.3 是否做消费记录 4
2.2.4 通讯费用 5
2.2.5 娱乐费用 5
2.2.6 学习资料费用 5
2.2.7 电子产品消费 6
2.2.8 购物考虑因素 6
2.3 大学生消费问题分析 7
2.3.1 重娱乐消遣性、轻知识性消费 7
2.3.2 人际交往性消费偏高 8
2.3.3 缺乏理财意识 8
2.3.4 非理性消费心理日益显现 9
2.4 大学生消费问题的形成因素 9
2.4.1 社会因素 9
2.4.2 家庭因素 10
2.4.3 学校因素 10
2.4.4 个人因素 11
3 社会工作介入大学生消费问题 11
3.1 社会工作介入的可行性 11
3.2 社会工作的具体介入 12
3.2.1 服务对象的基本情况 12
3.2.2 初步接触与建立关系 12
3.2.3 资料收集与评估 13
3.2.4 制定服务目标与计划 13
3.2.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5 服务计划的实施过程 14
3.2.6 评估总结 16
3.2.7 结案 16
结语 17
致 谢 17
参 考 文 献 18
附录A:访谈对象基本情况 19
附录B 大学生消费问题访谈提纲 19
附录C 大学生消费问题调查问卷 20
1 引言
广义消费指的是生产消费与个人消费,其中生产消费指生产过程中原材料、燃料、人力、工具等生产资料和活动消费;个人消费指人们为了满足自身的需求对各种物质生活资料、劳务及精神产品的消耗。狭义上的消费指的是个人消费[1]。 个人消费具有自然过程和社会过程两重性:一方面人们通过消费来满足自身生理和心理的需求,另一方面它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下进行的,不能独立存在,因此人类的消费活动同时具有社会性。理论家布迪厄用“惯习”、“品位”、“社会风格”和“文化资本”等范畴对消费进行了精辟的社会学分析,他把消费看作是一种实践,这正是大学生所需要的能力[2]。
消费作为人类生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社会再生产中起到重要作用。大学生属于当今社会中活跃群体,其消费行为与其健康人格的形成具有重要关系。在当今经济社会的急剧转型期,人们的生计生活方式、价值观念都日益多样化、个性化、超前化。大学生属于社会中的特殊群体,他们的消费意识和消费行为都会对当今社会产生一定影响。经过调查,其中既有合理积极的消费观和消费行为,亦存在一些非理性的消费行为,例如炫耀式消费、超前式消费等。罗伯特?巴洛在《生活中的经济学》曾指出,当代美国大学生每年要有3000多万人出国旅游,超过了人口总数的12%,其中三分之二欧洲和加拿大,剩下的多数去了美洲来中国有三十万,占出国旅游人数的1%[3]。并且,大学生消费观念的缺失常常被教育领域所忽视,随意性消费、无计划消费层出不穷。目前,关于大学生消费问题的研究多将视角放在大学生非理性消费的原因分析和消费引导方面,对策并不十分具体且缺乏可操作性。例如发挥高校正确引导作用,充分利用高校德育教学的主阵地,对大学生消费观进行教育;充分利用高校师资优势,将消费教育纳入学校教育计划;发挥消费知识专题讲座、社团作用;制定具有约束力的行为准则和规章制度。其次发挥家庭的积极引导作用以及大学生要自我教育,树立正确消费价值观,提高“财商”[4]。因此,本文通过在校大学生为例,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客观分析大学生的消费行为,并以提出社会工作介入大学生消费问题的方案。
2 大学生消费行为概况
本研究对象是在校大学生。地处江苏淮安,是苏北重要中心城市,在同等水平的城市里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与省内苏南发达城市相比,淮安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具有自身特点,市内大学生消费行为也就具有一定比较意义。本次调查以问卷法和访谈法为主,共发放问卷200份,实际回收有效问卷188份,回收率为94%,不同的性别、专业、年级都有所涉及。另外,问卷采用匿名形式,删除敏感信息等方式为研究对象保密,因此调查资料具有一定可信度。以下是对相关数据的具体分析。
2.1 调查对象的特征
第一,调查对象的性别分布情况。在回收的有效问卷中,男生有86人,女生102人。调查结果如表1.1。
调查对象性别分布情况表1.1
性别
频数
占比
男
86
46
女
102
54
总计
188
100
第二,调查对象的学院分布情况。通过回收的有效问卷中,机械与材料工程学院21份,占11.2%;交通工程学院17份,占9.0%;电子信息工程学院20份,占10.6%;人文学院26份,占13.8%;数理学院12份,占6.4%;外国语学院23份,占12.2%;设计艺术学院22份,占11.7%;;自动化学院14份,占7.4%;生命科学与食品工程学院16份,占8.5%;商学院17份,占9%。如表1.2。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rwxy/shehuixue/2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