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志愿者组织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以留香青年团为例(附件)
近年来,在参与意识不断提升和社会需求的动员下,大学生志愿者组织迅速成长。大学生拥有专业知识技能和较高文化素质,逐渐成为青年志愿者中的主体力量。通过阐述大学生志愿者组织的现状及特点,以留香青年团为例,通过实地调研与访谈法收集资料,从个体,组织与社会三个层面对大学生志愿者组织在运行过程中面临的问题进行探讨,在实践基础上提出将志愿服务与教学目标相结合,社工+志工+义工,三工联动及激活志愿者个体等解决对策,研究成果直接继续反馈用于该志愿队伍,创造性的为大学生志愿者组织健康发展提供现实参考。关键词 大学生志愿者组织,问题,对策
目 录
1 引言 1
2 大学生志愿者组织的现状 2
2.1 对大学生志愿者认识不明确 2
2.2 志愿者活动参与度不一 2
2.3参与志愿者活动动机明确 3
2.4 组织志愿者活动认同感强 3
2.5 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存在多重问题 4
3 大学生志愿者组织面临的问题 4
3.1 大学生志愿者层面 5
3.2 大学生志愿者组织层面 6
3.3 社会组织层面 7
4 大学生志愿者组织面临问题的原因分析 7
4.1 外部环境因素分析 7
4.2 内部运行体制分析 10
5 促进大学生志愿者组织健康发展的对策分析 11
5.1 政府方面:发挥作用,提供资源支持 11
5.2 高校方面:将志愿服务与教学目标相结合 12
5.3 大学生志愿者组织方面:社工+志工+义工,三工联动 12
5.4 大学生志愿者方面:激活个体 13
结 论 15
致 谢 16
参 考 文 献 17
附录A:访谈对象基本情况 18
附录B:访谈提纲 19
附录C:调查问卷 21
1 引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在大学生积极参与和社会需求的动员下,大学生志愿者组织迅速成长壮大,在扶老、助残、济困、支教、环保、大型社会活动等范畴发挥巨大作用,并成立了富有中国特色的大学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生志愿者组织和成长模式。大学生拥有专业知识技能和较高文化素质,逐渐成为青年志愿者中的主体力量。[1]在网络飞速发展的时代,无论是个体还是组织,交流与联系都会变越来越频繁与快速,大学生志愿者组织在这种跨校际的社区形式下将面临怎样的问题以及需要做出怎样的应对策略,是本文需要解决的问题。
查阅关于大学生志愿者组织的文献发现,已经有不少学者对大学生志愿者组织进行过研究。首先在志愿者组织概念上学者对其的表述不尽相同,但要点不外乎:志愿者必须出于志愿;志愿者要具有较高的道德素养和社会责任感[2];志愿者服务是奉献社会等几点内容。
通过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对我国大学生志愿者组织面临的问题及解决对策的研究现状有了大致的了解。学者们对于大学生志愿者主要从志愿者组织 、志愿者自身、社会、学校等角度出发研究了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障碍,对大学生志愿者组织从组织发展的基本情况入手,探讨了大学生志愿者组织保障机制、服务质量、激励与评价体系等方面问题;对于大学生志愿者组织面临的问题主要从政策、价值观、组织建设、人才资源以及社会支持系统等方面进行研究并提出解决对策[3]。
大多文献为研究大学生志愿者组织出现的问题提供了可参考的理论基础,学者分析了大学生志愿者组织存在的共性问题,并给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大多数研究具有政策性,理论讲述过强,宏观且缺乏数据的支持,对策建议显得大而空泛,缺乏实际操作性[4]。实践证明,大学生志愿者活动的开展在促进社会的稳定与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当前的大学生志愿者活动越来越在社会上形成良好的影响,获得来自各方的关注、重视与赞赏。
本次调查利用问卷调查,半结构化访谈及参与观察法相结合收集资料,区别于多数学者单一采用的问卷调查法,同时,进行亲身参与与深度访谈,这将有利于制定符合大学生志愿者组织发展规律的政策体系,从社会学学科视角出发开展基础性研究,深层次分析大学生志愿者组织面临的问题及问题产生的原因,在实践基础上提出解决对策,力求管理模式规范化,以理论研究为基础,着眼于解决实际问题的对策,以一支大学生自主创立的志愿者团队为典型案例,研究成果直接继续反馈用于该志愿队伍,创造性的为大学生志愿者组织健康发展提供现实参考。
2 大学生志愿者组织的现状
据了解,目前共有大学生志愿者组织18支左右,以挂立在学院名下为主,其中校级的志愿者组织为:青年志愿者总队,每届维持在200人左右,是最大的志愿者组织。本文主要通过对留香青年团志愿者组织进行问卷调查,半结构式访谈和观察法,其中收集63份有效问卷,访谈10位留香青年团成员,总结出了留香青年团大学生志愿者参与活动自主性高,服务领域较专业且广,志愿者满意度高等特点。尽管大学生志愿者组织在填补政府职能、协助社会组织、奉献社会爱心、倡导志愿精神、实现个人价值等多方面都做出过巨大贡献。但由于学生身份的特殊性,组织内部运行机制的传统,其在服务和发展过程中都还存在着很多问题。经过调查、亲身参与及访问,主要现状有以下几部分:
2.1 对大学生志愿者认识不明确[5]
表1 对大学生志愿者的认识
选项
人数
比例
响应社会号召,在统一带领下参与志愿活动的人
40
63.49%
以个人为单位,在课余时间自行参与志愿活动的人
13
20.63%
具有一定的专业性、技能性、长期性服务的人
9
14.29%
其他
1
1.59%
总计
63
100%
从表1可以看出,63.49%的人认为大学生志愿者是“有统一带领且响应社会号召”,多数人认为大学生志愿者需要有一定的组织跟领导,20.63%的人以为,大学生志愿者是“在课余时间自行参与志愿活动,以个人为单位的人”,14.29%的人认为大学生志愿者是“具有一定的专业性、技能性、长期性服务的人”,可以看出小部分人认为大学生志愿者是具有专业性与技能性的,与一般人群志愿者做了区分。
目 录
1 引言 1
2 大学生志愿者组织的现状 2
2.1 对大学生志愿者认识不明确 2
2.2 志愿者活动参与度不一 2
2.3参与志愿者活动动机明确 3
2.4 组织志愿者活动认同感强 3
2.5 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存在多重问题 4
3 大学生志愿者组织面临的问题 4
3.1 大学生志愿者层面 5
3.2 大学生志愿者组织层面 6
3.3 社会组织层面 7
4 大学生志愿者组织面临问题的原因分析 7
4.1 外部环境因素分析 7
4.2 内部运行体制分析 10
5 促进大学生志愿者组织健康发展的对策分析 11
5.1 政府方面:发挥作用,提供资源支持 11
5.2 高校方面:将志愿服务与教学目标相结合 12
5.3 大学生志愿者组织方面:社工+志工+义工,三工联动 12
5.4 大学生志愿者方面:激活个体 13
结 论 15
致 谢 16
参 考 文 献 17
附录A:访谈对象基本情况 18
附录B:访谈提纲 19
附录C:调查问卷 21
1 引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在大学生积极参与和社会需求的动员下,大学生志愿者组织迅速成长壮大,在扶老、助残、济困、支教、环保、大型社会活动等范畴发挥巨大作用,并成立了富有中国特色的大学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生志愿者组织和成长模式。大学生拥有专业知识技能和较高文化素质,逐渐成为青年志愿者中的主体力量。[1]在网络飞速发展的时代,无论是个体还是组织,交流与联系都会变越来越频繁与快速,大学生志愿者组织在这种跨校际的社区形式下将面临怎样的问题以及需要做出怎样的应对策略,是本文需要解决的问题。
查阅关于大学生志愿者组织的文献发现,已经有不少学者对大学生志愿者组织进行过研究。首先在志愿者组织概念上学者对其的表述不尽相同,但要点不外乎:志愿者必须出于志愿;志愿者要具有较高的道德素养和社会责任感[2];志愿者服务是奉献社会等几点内容。
通过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对我国大学生志愿者组织面临的问题及解决对策的研究现状有了大致的了解。学者们对于大学生志愿者主要从志愿者组织 、志愿者自身、社会、学校等角度出发研究了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障碍,对大学生志愿者组织从组织发展的基本情况入手,探讨了大学生志愿者组织保障机制、服务质量、激励与评价体系等方面问题;对于大学生志愿者组织面临的问题主要从政策、价值观、组织建设、人才资源以及社会支持系统等方面进行研究并提出解决对策[3]。
大多文献为研究大学生志愿者组织出现的问题提供了可参考的理论基础,学者分析了大学生志愿者组织存在的共性问题,并给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大多数研究具有政策性,理论讲述过强,宏观且缺乏数据的支持,对策建议显得大而空泛,缺乏实际操作性[4]。实践证明,大学生志愿者活动的开展在促进社会的稳定与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当前的大学生志愿者活动越来越在社会上形成良好的影响,获得来自各方的关注、重视与赞赏。
本次调查利用问卷调查,半结构化访谈及参与观察法相结合收集资料,区别于多数学者单一采用的问卷调查法,同时,进行亲身参与与深度访谈,这将有利于制定符合大学生志愿者组织发展规律的政策体系,从社会学学科视角出发开展基础性研究,深层次分析大学生志愿者组织面临的问题及问题产生的原因,在实践基础上提出解决对策,力求管理模式规范化,以理论研究为基础,着眼于解决实际问题的对策,以一支大学生自主创立的志愿者团队为典型案例,研究成果直接继续反馈用于该志愿队伍,创造性的为大学生志愿者组织健康发展提供现实参考。
2 大学生志愿者组织的现状
据了解,目前共有大学生志愿者组织18支左右,以挂立在学院名下为主,其中校级的志愿者组织为:青年志愿者总队,每届维持在200人左右,是最大的志愿者组织。本文主要通过对留香青年团志愿者组织进行问卷调查,半结构式访谈和观察法,其中收集63份有效问卷,访谈10位留香青年团成员,总结出了留香青年团大学生志愿者参与活动自主性高,服务领域较专业且广,志愿者满意度高等特点。尽管大学生志愿者组织在填补政府职能、协助社会组织、奉献社会爱心、倡导志愿精神、实现个人价值等多方面都做出过巨大贡献。但由于学生身份的特殊性,组织内部运行机制的传统,其在服务和发展过程中都还存在着很多问题。经过调查、亲身参与及访问,主要现状有以下几部分:
2.1 对大学生志愿者认识不明确[5]
表1 对大学生志愿者的认识
选项
人数
比例
响应社会号召,在统一带领下参与志愿活动的人
40
63.49%
以个人为单位,在课余时间自行参与志愿活动的人
13
20.63%
具有一定的专业性、技能性、长期性服务的人
9
14.29%
其他
1
1.59%
总计
63
100%
从表1可以看出,63.49%的人认为大学生志愿者是“有统一带领且响应社会号召”,多数人认为大学生志愿者需要有一定的组织跟领导,20.63%的人以为,大学生志愿者是“在课余时间自行参与志愿活动,以个人为单位的人”,14.29%的人认为大学生志愿者是“具有一定的专业性、技能性、长期性服务的人”,可以看出小部分人认为大学生志愿者是具有专业性与技能性的,与一般人群志愿者做了区分。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rwxy/shehuixue/2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