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不良人情消费现象分析及社会工作介入策略研究以x高校为例(附件)
摘 要中国是一个人情大国,从古至今,人情往来都是人们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是人们人际交往的重要仪式。大学生人际交往比较自由,过程中避免不了进行人情消费。当前由于部分大学生缺乏理性人情消费的意识,超前、过度、盲目的人情消费情况凸显,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严重影响学业和家庭和睦。本研究旨在通过对山东某高校大学生人情消费现状进行调查,进一步发现大学生人情消费的问题,并在符号互动理论的支持下,分析大学生进行不合理人情消费的原因,在社会工作专业方法的指引下,针对问题出现的愿意提出相应的介入策略,从而指导大学生更加合理的应对人情消费议题,对大学生的健康、理性人情消费观的教育提供实践参考依据。
目 录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1
(一)选题背景 1
(二)理论及实践意义 1
二、理论概述与概念界定 2
(一)符号互动理论 2
(二)不良人情消费 2
三、研究现状 3
(一)国内研究现状 3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4
(一)研究思路 4
(二)研究方法 5
五、大学生人情消费现状 5
(一)人情消费过程中,心理压力较大 6
(二)性格内向者,人情消费数额较高 6
(三)追求数额、数量上的公平,忽略了压力、情感等的公平 7
(四)不对等的人情消费导致双方关系的疏离 7
(五)人情消费观受同辈群体、家庭和社会人情消费趋势影响较大 8
六、符号互动理论视角下大学生人情消费现象的原因分析 8
(一)对他人行为的解释和定义存在偏差 8
(二)过度追求与同一情境中其他人的做法、想法相一致 9
(三)对符号的理解较为浅显,忽略了其背后的深意 9
七、社会工作介入大学生不良人情消费策略 10
(一)提升大学生对于“思政课程”这一符号的认可度 10
(二)追求与同辈群体的共性,保持自己的个性 10
(三)倡导家长与孩子沟通人情交往的相关事宜 11
(四)其他方面 11
结语 13
参考文献 14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附 录 16
致 谢 20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人情是指人与人之间的感情,人情消费主要是指人们为了维持双方之间的感情,进行的一些消费行为,比如请吃饭、送礼物、随份子等。这是一个相互的过程,有来有往,你来我往,人们在进行人情消费的过程中增进了感情,拉近了双方之间的距离。在我国,人情消费是一个普遍的现象,并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要面子、攀比之风的盛行,人情消费的数额上涨,名目逐渐增多,给人们造成了较大的经济负担。
大学是社会的缩影,学生的消费理念和消费方式受到社会的影响,当人情文化传入大学校园,大学生逐渐被人情礼仪思想渗透,人情消费也就在此盛行。根据《中国民航报》报道,武汉长江工商学院新闻中心对武汉部分高校200名“95后”大学生的生活费进行调查,结果显示,他们的月平均生活费达到1500元,其中人情消费占大部分。
大学生大都没有收入,需要靠父母给予生活费维持日常生活,较高的人情消费显然是不合理的。除了传统上“礼尚往来”和社会上“人情风”对大学生的人情消费产生影响,还有没有其他的影响因素导致大学校园中出现不合理的人情消费现象?大学生不惜省吃俭用,甚至借钱来进行人情消费,其目的仅仅是维持与朋友之间的感情,还是有其他的目的?针对大学生不良人情消费,社会工作可以从哪些方面进行介入,使大学生能够健康的进行人情消费?通过研究大学生不良人情消费及社会工作介入,可以较好地把握大学生不良人情消费的现状和原因,对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情消费观、进行合理的人情消费具有重要意义。
(二)理论及实践意义
1.理论意义
当前针对大学生人情消费的理论,主要是从社会学、教育学和心理学的视角来研究的,本研究可以丰富从社会工作相关理论的视角下,观察和分析大学生不良人情消费的相关理论。
2.实践意义
(1)丰富大学生人情消费的研究视角。
大学生人情消费是一种社会现象,究其本质来说,没有利害。但在人情消费的过程中,部分大学生出现了过度、盲目等不合理人情消费,这需要我们去研究,了解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运用符号互动理论,可以在新的视角下,探讨人情消费对于大学生的象征意义,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2)提升社会各界对于大学生消费的重视,促使大学生进行合理的消费。
大学生在消费方面具有较大的自主性,但是他们并没有收入来源,大都依靠父母给予的生活费维持日常开支。他们年轻有活力,易于接受新鲜事物,但又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因此需要引起社会各界的重视,为其营造一个良好消费氛围。
(3)研究提出的方法措施,可以为各大高校进行大学生合理人情消费教育提供借鉴。
二、理论概述与概念界定
(一)符号互动理论
符号互动理论是由库利、托马斯和米德等人创立,符号互动理论指出,人类相互之间对对方的行为作出自己的解释和定义,并以此为依据而进行互动。人的行动总是有目的的,人们在行动时,必须使自己的所作所为与同一环境中的其他人正在做的或者想的一致。在行动过程中,符号发挥了重要的功能,它使人们能够预先知道他们自己与他人的行为,在互动发生之前调整或者选择自己即将采取的行动,还能使人们评估自己的行为对他人的结果以及人们之间行为的结果。米德的符号互动理论以两个假设为前提,第一,人类在生理上的脆弱迫使他们在群体中互相合作,以求生存;第二,存在于有机体内部或有机体之间的有利于合作因而最终也有利于生存与适应的行为将被保存下来。
(二)不良人情消费
“人情”是指人的感情表现,出自出自《史记太史公自序》:“人情之所感,远俗则怀。”和《新唐书杨瑒传》:“帝封太山,集乐工山下,居丧者亦在行。瑒谓起苴絰使和钟律,非人情所堪,帝许,乃免。”。由此可知,人情一词最初的含义是人的感情,后来逐渐演变,其含义多样化,出现了后来的“人与人之间的情分”的含义。
目 录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1
(一)选题背景 1
(二)理论及实践意义 1
二、理论概述与概念界定 2
(一)符号互动理论 2
(二)不良人情消费 2
三、研究现状 3
(一)国内研究现状 3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4
(一)研究思路 4
(二)研究方法 5
五、大学生人情消费现状 5
(一)人情消费过程中,心理压力较大 6
(二)性格内向者,人情消费数额较高 6
(三)追求数额、数量上的公平,忽略了压力、情感等的公平 7
(四)不对等的人情消费导致双方关系的疏离 7
(五)人情消费观受同辈群体、家庭和社会人情消费趋势影响较大 8
六、符号互动理论视角下大学生人情消费现象的原因分析 8
(一)对他人行为的解释和定义存在偏差 8
(二)过度追求与同一情境中其他人的做法、想法相一致 9
(三)对符号的理解较为浅显,忽略了其背后的深意 9
七、社会工作介入大学生不良人情消费策略 10
(一)提升大学生对于“思政课程”这一符号的认可度 10
(二)追求与同辈群体的共性,保持自己的个性 10
(三)倡导家长与孩子沟通人情交往的相关事宜 11
(四)其他方面 11
结语 13
参考文献 14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附 录 16
致 谢 20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人情是指人与人之间的感情,人情消费主要是指人们为了维持双方之间的感情,进行的一些消费行为,比如请吃饭、送礼物、随份子等。这是一个相互的过程,有来有往,你来我往,人们在进行人情消费的过程中增进了感情,拉近了双方之间的距离。在我国,人情消费是一个普遍的现象,并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要面子、攀比之风的盛行,人情消费的数额上涨,名目逐渐增多,给人们造成了较大的经济负担。
大学是社会的缩影,学生的消费理念和消费方式受到社会的影响,当人情文化传入大学校园,大学生逐渐被人情礼仪思想渗透,人情消费也就在此盛行。根据《中国民航报》报道,武汉长江工商学院新闻中心对武汉部分高校200名“95后”大学生的生活费进行调查,结果显示,他们的月平均生活费达到1500元,其中人情消费占大部分。
大学生大都没有收入,需要靠父母给予生活费维持日常生活,较高的人情消费显然是不合理的。除了传统上“礼尚往来”和社会上“人情风”对大学生的人情消费产生影响,还有没有其他的影响因素导致大学校园中出现不合理的人情消费现象?大学生不惜省吃俭用,甚至借钱来进行人情消费,其目的仅仅是维持与朋友之间的感情,还是有其他的目的?针对大学生不良人情消费,社会工作可以从哪些方面进行介入,使大学生能够健康的进行人情消费?通过研究大学生不良人情消费及社会工作介入,可以较好地把握大学生不良人情消费的现状和原因,对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情消费观、进行合理的人情消费具有重要意义。
(二)理论及实践意义
1.理论意义
当前针对大学生人情消费的理论,主要是从社会学、教育学和心理学的视角来研究的,本研究可以丰富从社会工作相关理论的视角下,观察和分析大学生不良人情消费的相关理论。
2.实践意义
(1)丰富大学生人情消费的研究视角。
大学生人情消费是一种社会现象,究其本质来说,没有利害。但在人情消费的过程中,部分大学生出现了过度、盲目等不合理人情消费,这需要我们去研究,了解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运用符号互动理论,可以在新的视角下,探讨人情消费对于大学生的象征意义,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2)提升社会各界对于大学生消费的重视,促使大学生进行合理的消费。
大学生在消费方面具有较大的自主性,但是他们并没有收入来源,大都依靠父母给予的生活费维持日常开支。他们年轻有活力,易于接受新鲜事物,但又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因此需要引起社会各界的重视,为其营造一个良好消费氛围。
(3)研究提出的方法措施,可以为各大高校进行大学生合理人情消费教育提供借鉴。
二、理论概述与概念界定
(一)符号互动理论
符号互动理论是由库利、托马斯和米德等人创立,符号互动理论指出,人类相互之间对对方的行为作出自己的解释和定义,并以此为依据而进行互动。人的行动总是有目的的,人们在行动时,必须使自己的所作所为与同一环境中的其他人正在做的或者想的一致。在行动过程中,符号发挥了重要的功能,它使人们能够预先知道他们自己与他人的行为,在互动发生之前调整或者选择自己即将采取的行动,还能使人们评估自己的行为对他人的结果以及人们之间行为的结果。米德的符号互动理论以两个假设为前提,第一,人类在生理上的脆弱迫使他们在群体中互相合作,以求生存;第二,存在于有机体内部或有机体之间的有利于合作因而最终也有利于生存与适应的行为将被保存下来。
(二)不良人情消费
“人情”是指人的感情表现,出自出自《史记太史公自序》:“人情之所感,远俗则怀。”和《新唐书杨瑒传》:“帝封太山,集乐工山下,居丧者亦在行。瑒谓起苴絰使和钟律,非人情所堪,帝许,乃免。”。由此可知,人情一词最初的含义是人的感情,后来逐渐演变,其含义多样化,出现了后来的“人与人之间的情分”的含义。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rwxy/shehuixue/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