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果山西游文化旅游产品开发现状及提升对策研究【字数:11162】


目录
1.绪论 1
1.1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1
1.1.1研究背景 1
1.1.2 研究意义 1
1.2 国内外文化旅游研究动态 2
1.2.1 国外文化旅游研究综述 2
1.2.2 国内文化旅游研究综述 3
1.2.3 总结评价 4
1.3 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4
1.3.1 研究思路 4
1.3.2 研究方法 5
2.相关概念与理论依据 6
2.1 概念分析 6
2.1.1 文化旅游产品 6
2.1.2 文化旅游市场 6
2.1.3 花果山与西游文化 6
2.2 文化旅游产品开发 7
2.2.1 基本概念 7
2.2.2 基本原则 7
2.3 要素禀赋理论 8
3.花果山西游文化旅游产品开发现状分析 9
3.1 花果山旅游产品开发现状调查分析 9
3.1.1 景点开发分析 9
3.1.2 项目开展分析 9
3.1.3 旅游功能分析 10
3.2 连云港花果山旅游市场分析 10
3.2.1 地理条件分析 10
3.2.3 客源市场分析 10
3.2.2 交通条件分析 11
4.花果山西游文化旅游产品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13
4.1 目标市场定位不清,体制机制不健全 13
4.2 项目开发不完善,西游文化内涵挖掘不足 13
4.3 企业交流不充分,欠缺整体营销意识 14
4.4 从业人员不专业,缺少文产综合素养 14
5.花果山西游文化旅游产品开发的提升对策 15
5.1 明确市场定位 15
5.2 拓宽开发渠道 15
5.3 加强区域旅游合作 16
5.4 引进复合型人才 16
5.5 提高景区服务水平 17
6.结论 18
参考文献 19
致谢 21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1.绪论
1.1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研究背景
从宏观上看旅游市场发展的变化,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已是必然趋势。如今旅游者的消费需求呈现出普遍化、个性化、多元化的消费特点。从旅游者的消费需求的角度来看,过去国内居民的旅游消费总体需求量较小,呈现出出游目的性强,从众性高的特点,历经多年的发展,国内旅游者的旅游消费趋向于理性化、个性化、分散和自主的新常态。旅游业正经历着从原来的单纯的旅游,转变为专注于寻找差异和经验,从传统的观光旅游转变为旅游和休闲休假结合的深度发展。在这样的背景下,旅游业必须转型升级,以满足旅游消费者进入新常态的需求。
从连云港自身发展潜力看,文化旅游城市的定位极具优势连云港城市位于中国中部的海岸,是新的目的地亚欧大陆桥头堡,中国的第一批沿海放城市,全国优秀旅游城市,极具区位优势,有“东海第一胜境”之名。再加上是《西游记》发源地的人文优势,有花果山景区等12个国家4A级及以上景区,连云港是一个宜游、宜居且极具有开发价值的美丽海滨城市。
从文化底蕴看,山海风韵,西游文化。明朝时,吴承恩在《西游记》中写道:“海外有一国土,名傲来国四季好花常开,八节仙果不绝”[]。吴承恩笔下的花果山是以连云港的花果山为原型的。《西游记》的主题随着时代的发展不但没有过时,而且还能适应不同时期的主流价值观,这就是“西游记文化”的价值体现[]。
1.1.2 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西游记》是传统文化中的瑰宝,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里面传达了坚持不懈,吃苦耐劳的民族精神,因而对西游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具有非凡的意义。对花果山西游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既是充分利用文化资源为连云港的经济发炸做贡献,也是传扬保护传统文化的一种形式。因此,继承和发展西游文化,宣扬传统文化,对文化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和开发,以顺应时代发展是十分重要且有必要的。
2.现实意义
连云港市作为作为孙悟空的老家,是一个极具旅游优势却并不发达的沿海城市,而丰富的西游文化资源可以为连云港撑足底气,让人们通过西游记了解连云港,从而提升连云港的知名度,增强城市的旅游竞争力。西游记文化是连云港的一份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必须对这些文化资源有清晰的认识并加以有效保护利用,才能真正体现出它的价值所在。 因此,本文特此为连云港西游文化产品的开发提出意见和建议,推动花果山旅游产业更好的发展。
1.2 国内外文化旅游研究动态
1.2.1国外文化旅游研究综述
文化是旅游的精神支撑,旅游是文化的经济体现,二者相辅相成。美国罗伯特麦金托什(1977)在《旅游学:要素实践基本原理》一书中,最早对“文化旅游”进行定义,并指出“文化实际上概括了旅游的各个方面,人们可以借助它来了解彼此之间的生活和思想。”杰米森(1994)认为文化旅游应该包括以下的内容:手工艺、语言、艺术和音乐、建筑、对旅游目的地的感悟、古迹、节庆活动、遗产资源、技术、宗教、教育等[]。此后,在《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和《Tourism Management》上发表的众多关于文化旅游的文章,研究者从文化旅游目的地形象、文化资源开发、文化旅游市场等方面对文化旅游产品对的发展进行详细的探讨。沃尔(Wane,1996)认为文化旅游者对他们游览方式的理解影响自身的旅游体验[]。卡利(Kaley,2004)以加拿大渥太华音乐遗产旅游为例,研究了本土化旅游的合理性和意义[]。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rwxy/shehuixue/9.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