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问题与对策南陈集镇文化志愿服务的调查与思考

文化志愿服务对提高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具有重要作用。通过对淮安市淮阴区南陈集镇进行访谈及问卷调查,并利用SPSS进行数据统计分析,发现文化志愿服务存在诸多问题。从文化精英理论视角出发,发现文化志愿服务折射出的农村公共服务不足主要有公共文化服务人才缺乏、公共文化服务供给脱离群众、公共文化服务活动资金来源单一,使用不当、公共文化服务缺乏群众参与。评估农村居民文化服务需求、吸纳和整合社会文化资源、建立以效能为导向的评价激励机制等是提高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水平的有效途径。关键词 文化志愿服务,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工作
目 录
1 引言1
2 概念界定1
2.1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1
2.2 文化志愿服务2
2.3 两者关系2
3 乡镇文化志愿服务现状分析3
3.1 南陈集镇文化志愿服务基本情况3
3.2 南陈集镇文化志愿服务存在问题3
4 农村文化志愿服务折射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存在的问题8
4.1 南陈集镇公共文化服务基本情况8
4.2 文化精英与公共文化服务的关系8
4.3 文化志愿服务折射出公共文化服务存在的问题9
5 对策11
5.1 评估农村居民文化服务需求11
5.2 吸纳和整合社会文化资源12
5.3 建立以效能为导向的评价激励机制12
结 论13
致 谢14
参考文献15
附录1:文化志愿者访谈调查问卷17
附录2:居民访谈调查问卷22
1 引言
随着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推进,经济生活水平的日益增长,农民需求已慢慢开始向精神需求转变,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逐渐成为必要,而文化志愿服务作为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 “四个全面”重大战略布局的内在要求[1]。要全面实现小康社会,提高基层文化服务水平,必须促进基层文化志愿服务活动的发展。
促进基层文化志愿服务活动的开展,一方面有利于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形式的丰富,另一面有利于农民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积极性。但是当前,农村文化志愿服务和农村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公共文化服务在我国大部分地区还处于起步阶段,因此,笔者在对南陈集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情况进行了解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选择了南陈集镇的文化志愿服务作为研究对象,以小见大,对南陈集镇的公共文化服务进行了研究。
基于上述背景与原因,本次课题研究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通过对南陈集镇10核心文艺人才及50位居民进行调查,了解并分析南陈集文化志愿服务开展的现状和问题及南陈集镇文化志愿服务开展与公共文化服务之间的重要联系,并对南陈集镇10核心文艺人才存在的问题与不足进行探讨,从精英理论视角出发,分析南陈集镇公共文化服务供给面临的问题。最后从社会工作角度进行介入,针对性提出建设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对策,从而增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活力,乃至带动整体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这也是本文的意义所在。
2 概念界定
2.1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
陈威认为公共文化服务是指“公共部门和准公共部门提供的,既给公众提供基本的精神文化需求,也维持社会生存和发展所必须的文化环境与条件的公共产品与服务行为的总称[2]。”闫平认为公共文化服务是指“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形成的普及文化知识、传播先进文化、提供精神食粮、满足人民群众文化需求、保障人民群众文化权益的各种公益性文化机构和服务的总和[3]。”
在此基础进行延伸,本文将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定义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就是由政府主导、多方参与的,为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保障广大农民的基本文化生活权利从而为农民提供的与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相适应的公共文化产品与服务的制度和系统的总称。需要指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还包括在政府和非政府组织引导和帮助下农村群众自己开展的文化活动。
2.2 文化志愿服务
田军认为志愿服务是一种利他行为,是指人们“在正式(非私人)场合中,在一段时间内自愿、无偿贡献自己的时间和专业技术[4]。”
台湾地区的《志愿服务法》中有如下解释:志愿服务是民众出于自由意志,非基于个人义务或法律责任,秉诚心以知识、体能、劳力、经验、技术、时间等贡献社会,不以获取报酬为目的,以提髙公共事务效能及增进社会公益所为之各项辅助性的服务[5]。
文化部、中央文明办《关于广泛开展基层文化志愿服务活动的意见》中指出,“文化志愿服务是志愿服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繁荣发展城乡基层文化的有效途径”。
综上,本文将文化志愿服务定义为:文化志愿服务就是政府主导的,由具有一定时间、文化才能的文化事业爱好者遵循自愿、利他、平等原则在城乡基层或其他公共文化设施场无偿的为社会和他人开展的公益性文化服务及组织的相关文化工作。
2.3 两者关系
首先文化志愿服务是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公共文化服务的主要形式。文化志愿者数量的不断增多,可以很好弥补公益文化服务队伍人才不足的缺陷,缓解当前我国农村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文化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之间的矛盾,不断完善公共文化服务建设。二是农村深入开展文化志愿服务,可以缩小城乡公共服务供给差距,推进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6]。三是加快农村公益性文化服务质量的提升,促进文化服务朝着社会化、常态化、多元化、高品质化发展。四是激发农村居民参与公益性文化服务与文化建设的热情。
其次,随着当今社会文化繁荣,公共文化服务能力不断提高,为广泛开展文化志愿服务提供了物质性与制度性保障。一是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设施不断完善和各级领导对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建设不断重视,都为开展文化志愿服务提供了物质性保证。二是《关于推进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中明确提到,要大力推进文化志愿服务。倡导和鼓励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以志愿服务方式提供公共文化服务,构建广泛参与、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机制健全的公共文化志愿服务体系[7]。这为开展文化志愿服务提供了制度性保障。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rwxy/shehuixue/209.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