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务社会工作服务开展的现实困境与对策研究以r某医院社工部为例(附件)

摘 要近些年,随着社会工作在我国内地快速发展以及我国医疗体制的改革,很多医院陆续成立了医务社会工作部,开始社会工作服务。然而,医务社会工作服务的开展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存在很多现实困境。本文以新成立的R医务社工部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研究、访谈法和参与式观察等研究方法,透过服务开展的过程及要素,分析其开展服务困境、原因及对策,以期对新成立的医务社工部开展服务有所启发,完善相关政策的制定。摘 要 3
目录
学院 2
学生毕业论文(设计)诚信承诺书 2
ABSTRACT 4
一、绪论 7
(一)问题的提出 7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7
1.研究情况 7
2.研究评价 8
(三)研究意义 8
1.理论意义 8
2.实践意义 8
(四)研究方法 8
1.访谈法 8
2.文献法 9
3.参与观察法 9
在本次研究中,笔者在实习过程中亲身参与到R社工部的工作中,从而能够收集到与社工部服务相关的最真实的资料。 9
(五)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9
1.医务社会工作 9
2.“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9
二、医务社会工作服务开展面临的困境 10
(一)社会知晓率低,服务难以深入开展。 10
(二)资金人力缺乏,服务力量弱小。 11
(三)专业素质不足,服务专业性难以保证。 11
四、困境原因 13
(一)社工部内部原因: 13
1.专业起点低 13
2.宣传不到位 13
3.独立实践权弱 13
(二)社工部外部原因 14
1.“生理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被忽视 14
2.“效率为本”工作管理原则 14
3.政策、教育制度不完善 14
五、困境对策 16
(一)多渠道提高服务能力 16
(二)平衡服务内容的专业性程度 16
(三)多方式进行全面宣传 17
1.社工部存在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的意义 17
2.社工部的角色定位 17
3.社工部的服务内容 17
4.“生物—心理—社会”新型医学模式 18
(四)链接各方资源,增强服务保障。 18
(五)发挥各方优势,协作开展服务。 18
1.社工部可以与特殊科室先行开展合作,发掘服务对象。 19
2.在服务活动中平衡好与相似部门或组织的关系。 19
(六)完善政策制度,提高教育质量。 19
六、结语 20
参考文献 21
致谢 22
一、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
近些年医务社会工作在我国诸多省市医疗卫生机构得到发展。随着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以提高人文关怀为目的的医务社会工作必将受到更多的关注。然而,由于种种原因,目前医务社会工作的实践中面对很多现实困境,只有全面地归纳总结目前医务社会工作服务过程中面临的困境,并且不断在实践中探索对策,才能提高医务社会工作的效率效果。笔者有幸在专业实习中到医院实习,对于所见所闻思考很多,更是体会到医务社会工作在提供服务过程中的困境重重,希望借此机会梳理所见所闻所想,在已有学者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医务社工在现实服务中面临的困境。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1.研究情况
国内学者对于医务社会工作的研究主要围绕三方面:医务社会工作发展历史、医务社会工作发展现状分析、医务社会工作发展路径分析。在医务社会工作发展现状研究中,诸多学者对于医务社会工作服务开展中的困境、困境成因、对策等进行了相应的总结归纳。
(1)关于医务社工开展服务的现实困境,黄诗雯(2015)以北京市Y医院为例,将医务社工的工作困境分为个案工作中的困境、联合会诊中的困境、医生转介中的困境、患者团体治疗中的困境、社区医疗干预中的困境、项目课题中的困境。张一奇(2018)将实践工作者在服务开展过程中遇到的与理想场景不一致的场景称为非典型场域,并将非典型场域困境分为有限的干预周期、缺乏隐私感的工作场地、充满挑战的工作环境。王文(2018)从组织社会学出发,将实际工作中专业和非专业的界限模糊现象成为"无事件境"。
(2)关于困境成因,杨宇竹(2017)将其总结为缺乏大环境的有力支持、缺乏资源的合理配置、缺乏专业独立实践权、缺乏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先进的实务经验。芦恒(2018)在《优势视角下医务社会工作的创新与实践》中提出医院社会工作部提供的服务流于形式,根本原因在于医务社会工作自身缺乏一种社会工作想象力,并把社会工作想象力定义为一种重新理解社工助人过程的理论视角,一种批判性的处理和分析问题的学术思维。王杰、缪冬敏等人(2018)在《重塑组织边界:深圳医务社会工作的经验与反思》中运用英国学者托赫尼斯组织边界理论,认为制度边界、物理边界及认同边界造成医务社会工作的实践困境。张一奇(2018)认为非典型场域困境成因为医疗场地过于拥挤,医疗条件过于简陋、宏观政策限制较多、医院竞争日趋激烈。
(3)关于医务社工实践工作中困境的应对策略,王杰(2018)等人提出面对医院里的组织边界,院方需要开放边界,社会工作机构需要主动介入。张一奇(2018)认为面对医务社会工作的非典型场域困境,可以采用开放式非结构性小组、混合干预模式、同伴支持战略。黄诗雯(2015)从社工自身、医院、患者及家属、社会四个层面给出对策。
2.研究评价
关于医务社会工作服务的困境,诸多学者从政策、制度、组织等层面对其成因及对策做出研究,但是最终的成果大多倾向于宏观层面,对于操作层面的医务社工实际工作缺乏指导意义。其次,已有研究的研究方法较单一,或采用政策分析,或进行经验总结。再者,已有研究选取的研究对象基本上发展有一定时间的医务社工部,缺少对于新成立的医务社工部的研究。鉴于以上原因,本研究选取刚刚成立一年的R市某医院社工部(下文简称R社工部),基于在医院社工部的实习经历,通过参与式观察、访谈等方法收集实际服务开展的经验,获得自然状态下的真实资料,结合文献研究,融合理论与实务,以期为医务社会工作者开展服务提供操作层面的借鉴。
(三)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本次研究以R社工部开展的服务为基础,系统分析了医务社会工作者开展服务遇到的现实困境,对困境及其成因进行了分类总结,提出了经过实践检验的对策,丰富了医务社会工作发展困境的研究内容。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rwxy/shehuixue/81.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