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人犯罪预防的社区服务探索(附件)

未成年人担负着完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荣使命,要保证未成年人身心健康成长,必须重视未成年人犯罪问题。社区是未成年人犯罪预防工作的一线阵地,为进一步提升未成年人犯罪预防社区服务水平,本文以黑龙江省鹤岗市z社区为实地调查研究地点,以观察法为研究手法,分析了该社区未成年人犯罪预防社区工作的现状及问题,并从家庭教育,社区环境,家庭学校联动机制等角度出发,提出引入专业社工团队,打造家庭学校社区联动机制,明确政府指责,建立完善的未成年人犯罪预防资金体系等解决措施,希望能够借助z社区的实地调研经验帮助其他社区开阔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社区工作的思路,推动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社区工作发展。进一步降低未成年人犯罪率,维护社会稳定和谐。 3
目录
学院 2
学生毕业论文(设计)诚信承诺书 2
一、绪论 6
(一)研究背景 6
(二)文献综述 6
(三)概念界定 8
(四)研究方法 9
二、未成年人犯罪预防社区工作的现状及问题 9
(一)现状 9
(二)问题 10
三、 未成年人犯罪预防的社区服务探索 12
(一) 创造优良的社区环境是保障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基础 12
(二) 打造家庭、社区、学校联动机制是提高未成年人犯罪预防工作成效的关键 12
(三)政府是推动未成年人犯罪预防工作发展的主要动力 14
(四)完善的未成年人犯罪预防社区工作资金来源体系是未成年人犯罪预防体系化发展的关键 15
参考文献 16
致 谢 17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
少年强则国强,未成年人是未来之光,担负着完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然而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未成年人的犯罪率却居高不下,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根据我国2016年发布的《中国法律年鉴》中,未成年人犯罪人数为35743人,我国未成年人犯罪形式严峻。
关于未成年人犯罪的危害,对未成年人自身而言,违法犯罪的经历会对未成年人成长过程造成不可逆转的负面影响。其同学、家人和朋友对他们的一些负面评价和看法会给他们造成严重的心理负担,从而使未成年人产生自卑、消极、排斥社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会等负面情绪。对家庭而言,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会给家庭増加不必要的经济负担,还会使得家庭面临舆论负担。对社会而言,未成年人犯罪问题无疑是一枚定时炸弹,随时威胁着社会秩序与公共安全。因此,必须重视未成年人犯罪问题,从源头开始,做好预防工作,才能有效控制。
社区是未成年人犯罪预防的一线阵地,但是当前我国缺乏明确的制度性规定和人、财、物等配套机制,未成年人犯罪预防的社区服务成效不明显。因此,本文为提升未成年人犯罪预防社区工作的效果,以黑龙江省鹤岗市Z社区为实地调研对象,研究了当前社区工作在预防未成年人犯罪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些解决方案,希望能够为未成年人犯罪预防社区工作的研究添砖加瓦。
(二)文献综述
关于国内学者对于未成年人犯罪现况的研究,大致可分为三类。
1.关于未成年人犯罪特征的研究
关颖曾经提出,从2001年至2010年10年间,我国未成年人犯罪特征发生了变化,不满16岁、农村、闲散未成年人犯罪人数直线上升,侵财犯罪仍是主要犯罪,性犯罪、杀伤犯罪也逐渐占据主流,重新犯罪总体比例大幅下降。预防未成年人犯罪需特别关注辍学、留守儿童,建立同伴教育机制,改善未成年人生存环境。(2012)
牛凯,姚建龙认为,今天的孩子日益“非儿童化”,成人社会关于孩子是天真的、纯洁的、顽皮的等印象已经不再适用了,就连未成年人犯罪的手段模式行为,也向成年人靠拢。未成年人的身心发育不完整,很容易容易被影响被诱惑而走上犯罪道路,但同时也容易教育改造。(2013)
2.关于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以及预防对策的研究
张蕾在经过研究后提出关于未成年人犯罪的主客观原因,以及相应的预防对策要从以下因素考虑,未成年人正处于身体与心理的发育阶段,任何不良因素都会对其人格的健全、品行的培养产生不利影响。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各方面力量的共同努力,从源头上遏制未成年人犯罪现象的发生。(2018)
赵学刚,张玲认为基础教育的功利性、单一性、对春青期特殊关注不够、失足未成年人社会帮教、救助不到位是造成未成年人犯罪的主要原因。同时,聚众性或共同未成年犯罪多发,为黑恶犯罪、暴恐犯罪向未成年人群发展埋下隐患,应引起高度重视。未成年人犯罪集中于辍学未成年人,凸显基础教育功能的功利性和单一性。犯罪年龄相对集中,折射出家庭和社会对青春期特殊教育缺失。未成年人犯罪集中于再犯未成年人,反映出社会帮教成效不明显。(2018)
3.未成年人犯罪预防的社区矫正工作
苏琴认为目前我国未成年人犯罪的社区矫正工作取得了一定的发展,未成年人的犯罪率有了一定的下降,但我国对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社区工作的研究和投入尚不足。我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社区工作主要存在着缺乏专门从事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社区工作人员,未形成科学的完善的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社区工作体系,缺少针对预防未成年人犯罪项目活动以及缺少专门运用于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项目资金等问题。(2018)
何国强、谭杰、罗阅文指出,社区矫正是未成年人矫正的有效手段,但目前我国暂未就未成年人社区矫正开展专门工作,缺乏符合未成年人身心特点的矫正方案和项目,缺乏明确的法律条文指导,关于未成年人社区矫正的统一领导工作也不到位。(2017)
关于国外学者的研究,本文选取了比较新颖的两篇文献作为参考,Ryan C. Meldrum,George M. Connolly,Jamie Flexon,和Rob T. Guerette在《Parental Low SelfControl, Family Environments, and Juvenile Delinquency》一文中研究了家庭环境与未成年人犯罪之间的关联,美国东南部少年司法评估机构提出,家庭凝聚力,家庭冲突和父母的关系会影响未成年人犯罪,父母的自我控制能力与未成年人犯罪之间的关联息息相关。Debbie Schepers在《Causes of the causes of juvenile delinquency: Social disadvantages in the context of Situational Action Theory》一文中,使用应用情景行为理论来解释未成年人犯罪行为,重点关注未成年人犯罪与社会消极方面信息之间的关系,该研究指出,未成年人的犯罪倾向与其周围的社会环境有关联,消极的社会因素会加剧未成年人犯罪的可能性,因此,改善未成年人所接触的社会环境是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工作的重中之重。
综上,国内外学者对于未成年人犯罪问题都很重视,有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是目前未成年人犯罪预防的社区服务研究中仍然存在不足。在研究方法上,国内学者较少参与到未成年人犯罪预防社区工作的具体实践中。缺乏具体观察,对于最直观的问题与困境研究不足。因此本文将通过观察Z社区未成年人犯罪预防社区工作的问题,探索解决措施,以丰富未成年人犯罪预防社区工作的研究。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rwxy/shehuixue/55.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