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介入大学新生人际适应问题的服务模式探究(附件)

摘 要大学是人生中的一个新的起点,大一新生初入大学面临着新的环境、新的变化会产生一系列的不适应,而人际交往的适应问题尤为重要。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助于大学生培养良好健全的人格、增强自我意识、保持身心健康,所以,解决大学新生人际适应问题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作用。本研究以J市S大学2018级大一新生作为研究样本,采用访谈法,调查了当前大学新生人际适应方面存在的问题,得出S大学大一新生在人际交往层面存在以自我为中心、自卑心理和社交恐惧等问题,并从大学生自身、家庭、社会等方面进行了原因分析,在此基础上对大学新生人际适应的需求进行了预估。基于大学新生人际适应能力提升的需要,本文以社会工作为研究视角,从个案工作模式和小组工作模式两个方面入手,探究大学新生人际适应问题的服务模式,探寻解决大学新生人际适应问题的有效办法。
目录
引言 6
一、问题提出 6
二、研究设计 7
(一)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7
(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8
(三)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9
三、大学新生人际适应所存在的问题及需求预估——以J市S大学为例 9
(一)J市S大学大学新生人际适应所存在的问题 9
(二)J市S大学新生人际适应的需求预估 11
四、社会工作介入大学新生人际适应问题的服务模式探究 12
(一)社会工作介入大学新生人际适应问题的必要性 12
(二)社会工作介入大学新生人际适应问题的服务模式探究 13
结语 15
参考文献 16
附录1 17
附录2 17
致谢 19
引言
大学是人生中的一个新的起点,大一新生初入大学面临着新的环境、新的变化,因此,较快的适应大学生活、顺利完成从高中到大学相关角色的转变是至关重要的。由于这种环境以及学习氛围的改变,大学新生们面临着一系列的适应问题,其中包括对于生活环境、学习方式、人际关系的适应问题。但是人际交往的适应问题又尤为重要。在“镜中我”理论中也体现出人的行为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自我的认识,而这种认识主要是通过与他人的社会互动形成的,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态度等等,是反映自我的一面“镜子”,个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人通过这面“镜子”认识和把握自己,所以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对于大学生培养良好健全的人格、增强自我意识、保持身心健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我们应该重视大学新生的人际适应问题。
同时,大一新生刚刚步入大学,对于环境的陌生感和同学的陌生感使得他们很容易就会出现人际适应方面的问题,他们往往封闭自己并且会和同学之间出现距离感,不能很好的融入这个新的环境,所以大学新生的人际适应问题应该引起我们的关注。本研究旨在以社会工作的方式来介入大学新生的人际适应问题,并且对介入的服务模式进行探究。
一、问题提出
针对大学新生的人际适应问题,我国各大院校主要是通过传统的入学教育以及心理测试、咨询等形式来对大学新生进行入学适应教育,新生的人际交往技能也主要是通过班主任和辅导员的指导来获得,这些方法尽管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没有深入的去发掘深层次原因,而且对于解决一些人际适应困难的案例实际效果并不明显。
在大学新生适应问题的测量工具研究中,国外最早通过编制适应性问卷,对大学生适应大学环境的总体情况进行测量的是荷兰,荷兰有关学者分别从大学生的学习适应、社会适应、情感适应以及对学校的依附性四个方面对大学生适应性问题进行评估并分析原因,除此之外,也有其他学者针对这些问题编制了一些有实用性的测量问卷。我们国内目前对于大学生适应的测量也开展了许多研究,并形成了一些有实际操作意义的量表。
在学校社会工作方面近年来也有一些探索。有的学者探索学校社会工作的三大专业方法在介入初中适应不良学生群体的解决模式;有的学者探索将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三者结合的工作方式来解决大学生新生入学适应问题。除此之外,在具体的实务探索层面,华东理工大学、香港许多大中专院校也率先开展了一系列的大学新生入学适应小组活动,随之各大高校也纷纷在校园内对大一新生展开了适应主题的成长小组。
综上所述,大学新生适应问题的严重性已经引起了国内各大高校的重视,也引起了相关领域学者的重视,但是在目前的学术研究层面针对大学新生人际适应问题产生的原因以及大学新生的心理特点和需求方面的研究还是比较少的,尤其是对社会工作介入大学新生人际适应问题的服务模式的探究更是少之又少,仅有的文章也只是探究社会工作个别专业方法的介入,缺乏系统的社会工作理论指导下的社会工作专业方法的应用研究。
二、研究设计
(一)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1.相关概念界定
人际适应的概念:适应是一个人通过不断调整自身,使其个人需要能够在环境中得到满足的过程,适应也是自我与环境和谐统一的一种良好的生活状态。
大学新生:笔者所认为的大学新生应该是指大学入学以后3个月以内就被称之为大学新生。因为在这个阶段他们还没有适应大学的环境,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没有适应大学的学习生活,所以说对于这个学校而言他们是新的,对于他们而言,学校也是新的,所以这个阶段称之为新生阶段。
而本研究主要是通过调查J市S大学大一的学生,通过他们对于大学新生阶段的回忆了解他们新生阶段的问题、需要,经验。提出针对未来大学新生的人际适应问题的解决方案,促进他们的人际交往,解决人际适应问题。
2.理论基础
(1)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
马斯洛把人的需要分为了五个层次,主要包括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马斯洛认为某层次的需要得到满足后,另一层次的需要才出现,未被满足的需要是行为的主要激励源。通过了解大学新生在人际适应方面的问题来了解大学新生的需要,从而进一步可以通过满足他们的需要来达到解决问题的效果。
(2)优势视角理论
优势视角认为每个人都有自己解决问题的力量与资源,并具有在困难环境中生存下来的抗逆力。优势视角认为在社会工作助人实践过程中关注的焦点应该是案主个人及其所在的环境中的优势和资源。利用优势视角的理论,可以使有自卑心理或者具有社交恐惧症的同学能够发现自身的优势,建立信心,从而解决他们在人际适应方面的问题。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rwxy/shehuixue/46.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