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参与农技推广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我国农村建设和经济发展逐渐步入全新的阶段,这也就对我国农业技术推广提出了一个新的要求。我国目前农业推广是以政府为主体的推广体系,然而这种体系在实际运行中显示出越来越多的弊端,新型农业推广模式的建立势在必行。农业高校是我国农业创新的关键力量,不仅有良好的科研创新能力和科研储备,还培养了一批能面向农村推广科技的人才,因此,农业高校为主体的推广模式逐渐成为我国农业科技推广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主要从理论依据入手,分析国内外高校参与农技推广的参与现状,总结出农业推广体系中高校所扮演的角色定位,挖掘各自的特点,并且深入分析在新常态下高校在农业推广中面临的问题与挑战,最后借鉴西方农技推广的成功经验并根据实际问题提出相应建议对策,为进一步完善我国高校参与农技推广新模式提供参考。
目录
摘要 1
关键词 1
Abstract 1
Key words 1
一、绪论 1
(一)研究背景 1
(二)研究意义 2
(三)研究综述 2
1.国外相关综 2
2.国内相关综述 2
3.文献述评 3
二、国内外高校参与情况及角色定位 3
(一)国外高校参与情况 3
1.美国农业高校参与农业科技推广情况 3
2.日本农业高校参与农业科技推广情况 3
3.荷兰农业高校参与农业科技推广情况 3
(二)国内高校参与情况 3
1.湖南农业大学“科技富民双百工程” 4
2.河北农业大学“太行山道路” 4
3.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业科技专家大院” 4
4.东北农业大学“农业专家在线” 4
5.大学“百名教授兴百村” 4
(三)农业推广体系中高校的定位 4
1.以大学为中心的农业推广体系 4
2.农业合作咨询模式下的高校角色 5
三、高校参与农技推广的案例分析 5
(一)河北农业大学“太行山道路” 5
(二)湖南农业大学“双百工程” 6
(三)案例比较分析 6
四、高校参与农技推广的问题 7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1.传统观念和自身理念影响推广进展 7
2.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较低、转化渠道不畅 7
3.各农业高校缺乏沟通、合作,资源分散 7
4.政府资金投入不足,相关法律和激励机制尚不健全 7
5.推广队伍的建立尚不完善 7
五、对策建议 8
1.完善高校参与推广法律制度 8
2.组建高校推广团队 8
3.转变推广理念与方式 8
4.建立集合式网络交流平台 9
六、总结 9
致谢 9
参考文献: 9
高校参与农技推广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农村区域发展 周致远
引言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一直把农业发展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十九大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更是把三农问题又提高了一个层次。然而,由于我国人口众多底子薄特殊国情的存在,决定了我国在农业发展这一块依然面临着巨大压力,因此,我国的农业增长方式迫切需要从资源消耗型的传统生产方式转变为资源良性循环利用的可持续发展方式,从最原始的资源消耗性农业转化为可持续发展农业,这就需要农业技术的改革与创新,只有从技术层面做到创新与应用,才能真正解决三农问题。
我国目前是政府为主体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这种体系已经越来越不能适应新时代农业发展对科技的需求,从而导致我国目前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远低与发达国家,技术的研究、推广和应用链衔接不上,因此,光靠政府是不足以在飞速发展的信息时代完成全面、高效的农技推广工作的,农业推广体系的多元化便应运而生,并迅速发展成为现阶段发达国家的主要推广模式。借鉴发达国家农技推广成功经验发现,只有建立以高校为依托的农业推广模式才能最高效的进行推广,高校参与可以比政府主导更有效率的加快科技信息的集成和传播速度,真正使科技成果得到有效转化,从而实现传统农业到现代农业的飞跃。
(二)研究意义
农业高校是农业科学技术的重要研发场所,有着众多的人才与技术优势,并且拥有浓厚的学术氛围,非常适合农业科技成果研究,在现在经济转型时期,时代赋予农业高校新的内涵,社会需要来自高校的服务性人才为农业做贡献,也需要高校的新科技成果为农业发展做支撑,因此高校自然而然成为农技推广的重要力量,其作用是不可忽视的。从各地推广实践来看,高校所构建出的兴农推广模式,不仅体现出产学研的重要性,更是提高学校名誉与办学质量的必要途径,对新时代下如何促进解决“三农”问题有着重要意义。
(三)研究综述
1.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关于农业推广的研究国外要早于国内,18世纪产业革命时期可以说是最早施行有关农业推广活动的时间。18世纪70到80年代间,匈牙利最早建立了农业院校,随后,欧洲对农业重视程度日益加深,出现了大量的农业相关著作。比如英国,19世纪初,大约有200多名学者从事农业相关著作的撰写。19世纪40年代,英国的剑桥大学和牛津大学首次试用“推广”一词,随后被英国相关教育机构所承认成为主流,后美国的“大学推广”模式也是受欧洲影响。20世纪20年代后,农业推广相关研究逐步深入并最终发展为独立学科。世界农业推广的实践最早是由英国开始实施的,但是作为一门学术来研究的,最早开始于美国,1922年有美国马立士的《先指导员与农民协会》是关于农业技术合作深入研究的代表文献[16],1949年,《合作农业推广工作》由削尔塞与汉尔合著,提出了合作农业推广模式;之后,美国的学者里昂勃格在1960年提出“对于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来说,散播研究的成果有着重要”,这也就为后来的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奠定了基础。这些代表作的出现也说明了西方农业推广逐渐进入了全新的阶段。70年代后,贝诺尔著的《农业技术推广》、邦安著的《农业科学与技术推广》等的出现,农业技术推广的内涵也得到了不断地丰富[17]。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rwxy/shehuixue/301.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