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创投项目中社会工作督导研究以第三方督导项目为例(附件)

随着中国社会工作事业的发展与公益创投项目的兴起,公益创投日渐成为政府购买服务的路径,其中社会工作督导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公益创投是公益领域的创业投资,是政府、企业、社会共同应对发展需求的新尝试。第三方督导是公益创投项目中的重要环节,它可以促进公益创投的效能提高,不断完善公益创投的运行模式。文章主要研究社会工作第三方督导在公益创投项目中的运行现状,在认可社会工作督导在公益创投项目所发挥的作用的同时还从中发现社会工作督导存在的问题,针对所发现的问题提出具体的改进建议,从而改善我国第三方督导存在的问题。关键词 公益创投项目,社会工作,督导
目 录
1 引言 1
2 我国公益创投项目中社会工作督导的现状 2
2.1 起步晚,区域发展不平衡 2
2.2 政府为主导,社会资金甚少 2
2.3 宏观重模式,微观轻实务 3
3 第三方督导项目的运行现状与问题 3
3.1 第三方督导项目的现状 3
3.2 第三方督导督导项目运行中的问题 4
4 公益创投项目中社会工作督导存在的问题 5
4.1 督导意见不被采纳 5
4.2 财务审计不及时 5
4.3 督导评估不客观 6
4.4 专业人才不足 6
4.5 资金来源单一 6
4.6 政策支持不足 6
5 完善公益创投项目中社会工作督导的对策 7
5.1 加强人才建设 7
5.2 拓宽资金来源 7
5.3 健全运行机制 8
5.4 完善配套支持 9
结 论 11
致 谢 12
参考文献 13
1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与社会工作事业的发展,公益创也应运而生,相应的发展第三部门就显得尤为重要。社会工作督导由于其专业针对性强,在公益创投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然而由于我国当前社会工作事业发展不够成熟,专业社会工作机构面临着诸如注册困难、社会公信力不够,社会可用资源少等问题,专业社会工作机构面临问题直接影响公益创投中社会工作督导项目的运行效果与整体发展[1]。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对公益创投项目中的第三方督导项目的问题及对策研究,可以丰富我国在该领域的研究成果,弥补研究不足,促进社会工作督导的发展,促进公益创投事业有条不紊的发展。以往对于公益创投项目的研究主要是研究公益创投项目方面的问题,而对于其中重要环节社会工作督导却研究甚少。由于公益创投在我国的实践时间较短、经验较少、底子较薄,且社会工作专业人才较少,社会工作督导机制不完善,这样使得社会工作督导在实际的公益创投项目中发挥的作用大打折扣。因此如若对能够改善社会工作督导的问题与不足,这样可以提高公益创投项目的整天水平,更加促进我们社会工作事业的发展。
公益创投这一提法首先是被美国提出的。在1969年的美国国会听证会上以“公益风险投资”的面世。一直到了上世纪八十年代,美国的“半岛社区基金会”首次使用“公益创投”这一概念。公益创投作为一种新型的公益伙伴关系和投资模式,资助者与公益组织合作长期参与性是其重要特性[2]。
社会工作督导同样也是最早在欧美发达国家随着社会工作事业的发展而产生的新型督导方式。社会工作督导是由专业社会工作机构中相应督导员对于机构内外的实务进行监督、指导以及传授专业服务,在公益创投项目运行中,社会工作督导以第三方督导的身份,对项目的活动计划进行专业指导、财务进行审计、项目效能评估。
第三方监督制度是指在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以外的一种监督制度,它不受地方管理者的约束,而可以通过相应的社会契约去约束管理者。也就是说做出专业评估结论的督导不是政策制定者,也不是具体项目的承接组织,是一种更加客观的、更加科学、更加合理的社会监督。第三方监督作为监督考核的一种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直接影响着政府及其工作部门监督考核结果的可信度、透明度和政府的公信力。第三方督导在公益创投中,可以非常有效的对项目承接方从项目策划、活动设定、财务等多方面进行监督,也可以节约很多政府资源,减轻政府工作压力,有效的配合政府转变职能[3]。
2 我国公益创投项目中社会工作督导的现状
2.1 起步较晚,区域发展不平衡
对于公益创投研究,由于我国公益创投事业起步晚,社会各界的关注度也相对较低,相关领域的学者研究较少和可参考的研究文献较少,主要的研究成果也多是在近几年才逐渐增多。换句话说,我国公益创投事业处在一个尴尬的发展期,社会发展所需的公益创投水平和不充分、不平衡的发展之间相矛盾。不充分即,相应的配套设施不足,公益创投所需的相关运行机制尚未完善,公益创投项目发展水平低,其实际效能与预期还是存在着一些偏差。不平衡即,受我国不同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影响,相应的政府、政策支持力度差异较大,导致各地的发展水平参差不齐。我国香港地区公益创投中社会工作督导发展较早、水平较高;其次我国大陆内地以广东深圳、上海等地发展较优;江苏、浙江等沿海省份近几年来发展状况也不错;最后在我国广大的中西部地区公益创投项目中的社会工作督导发展缓慢,相应的公益理念滞后。
2.2 政府为主导,社会资金甚少
我国的公益创投项目资金来源绝大部分是来源于政府对于公共服务的购买。政府职能的转型,使得政府更愿意将注入资金进行公益创投,避免对社会公益事物过多干涉,减轻政府的行政压力。这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了公益创投的发展。由于公益创投项目不可避免的问题:投资周期短,增值服务少。企业从赢利角度出发,投资公益创投不符合其发展所需,不愿在公益创投项目中进行投资,从而导致公益创投的社会资金的注入很少。当前我们就可以尝试着引入更多的社会资金来对公益创投项目进行投资,这样不仅可以帮助解决公益创投项目资金困难的问题,还可以帮助促进公益创投项目多样化[4]。
总而言之,我国公益创投发展自身也存在很多问题,本应该是各方面社会资金的注入,促进公益创投事业的欣欣向荣,但实际上却是政府依旧担当公益创投的唯一“金主”,所以需要探讨更多的发展模式。
2.3 宏观重模式,微观轻实务
虽然在社会工作和专业服务机构发展的同时,我国学者对社会工作的关注度也逐渐增强,相应的对社会工作督导的研究也相对增加,但仍然不及欧美发达国家的发展水平。在宏观上,现阶段我国对于社会工作的督导还主要是对于模式以及制度的研究,对于社会工作督导相关的配套运行机制研究甚少。在微观上,社会工作督导主要是在各高校的社会工作专业的实习,对于社会工作专业机构的实务督导研究很少,相应的重视度也不够[5]。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rwxy/shehuixue/206.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