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参与社区活动的意愿研究(附件)

摘 要社区是青少年群体的生存环境,是青少年生活资源和文化背景的载体,因此社区社会工作在促进青少年发展、帮助青少年解决问题等方面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这些社区活动青少年真的喜欢吗,哪些因素会影响青少年的参与意愿呢,这是当前许多学者的疑问,也是本文的研究重点。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和参与式观察法来调查和研究青少年参与社区活动的意愿及影响青少年参与意愿的内部和外部因素,其中青少年自己的年龄、性格特点、需求是影响参与意愿的内部因素;活动的设定、有无朋友参加、父母是否支持、社工人员的素养等是影响青少年参与意愿的外部因素,并对这些因素进行分析,运用社会工作专业的知识和方法,提出完善社区活动的对策。
目 录
一、绪论 6
(一)研究缘起 6
(二)文献综述 6
(三)概念界定 8
(四)研究方法 9
二、 青少年参与社区活动的现状分析 9
(一)青少年参与社区活动的样本情况 9
(二)青少年获知社区举办活动的途径 10
(三)青少年参与社区活动的满意程度分析 11
(四)青少年社区活动的问题分析 11
(五)青少年参与社区活动的意愿分析 12
(六)青少年参与社区活动的动力分析 12
(七)青少年希望参与社区活动的类型分析 13
三、影响青少年参与社区活动意愿的因素分析 14
(一)影响青少年参与社区活动意愿的内部因素分析 14
(二)影响青少年参与社区活动意愿的外部因素分析 14
四、完善青少年社区活动的对策 16
(一)从活动的设计和宣传角度 16
(二)从青少年的家庭支持角度 18
(三)从社区工作人员自身能力、素养角度 18
参考文献 20
附 录 20
一、绪论
(一)研究缘起
近年来随着社会工作的迅速发展,社会工作已渐渐被人们所了解、接纳。社区是青少年群体的生存环境,是青少年生活资源和文化背景的载体,因此社区社会工作作为社会工作的三大方法之一在促进青少年发展、帮助青少年解决问题等方面也起到了越来越重要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的作用。在社区工作中有效的社区活动不仅可以帮助青少年了解社区、感受社区文化、增长知识开阔眼界,还可以解决自身存在的一些问题、挖掘潜能、促进发展,而对于社区乃至社会来讲,社区活动还可以加强社区凝聚力、促进社区的进步,甚至可以有计划有目的地预防社会问题、调整和改善社会关系、促进社会和谐。但是目前看来,有些社区活动存在着许多问题使社区活动不能发挥出自身的价值,如活动设计出来青少年根本不愿意参与,或者是活动过程中青少年的参与度不高等。要想让社区活动发挥作用,就必须需要青少年有效的参与其中,这不禁让人想到一个问题:什么样的活动是青少年愿意参与的呢,青少年的参与意愿受什么因素所影响呢?本文通过调查青少年参与社区活动的意愿和影响青少年参与意愿的一系列因素,并进行分析,从而找出完善社区活动的方法,使青少年愿意、喜欢参加社区活动,享受参加的过程,真正的能够从活动中学到有用的知识、技能,促进自身的发展,这样社区活动才能彰显出它的价值。
(二)文献综述
1.国外研究综述
搜索国外文献,发现对于青少年参与社区活动的研究非常丰富。对于社区活动来说,国外一些学者认为在社区活动中保持青少年的主导地位非常重要。如索尼亚伯恩(Sonia Byrne)在《Youthled activities associated with positive competence changes in communitybased program for adolescents》(2018)中提出青少年主导的活动对自身参加活动的积极性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并且可以提升青少年自身面对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萨拉埃文斯(Sarah Evans)在《Youth Activism Through Community Engagement》(2018)中阐述了开展青年活动社区的注意事项,研究中提到开展活动应注意当地社区的实际情况、检查活动的规范和制度是否阻碍了青少年的参与、活动要为青少年提供其自身发展的机会等。
还有学者认为社会工作者的能力同样影响着青少年的参与,如乔斯特朗(Joe strong)在《Understanding human behavior: What social workers need to know about animal research》(2018)认为社会工作者自身能力、知识、经验是十分重要的,社会工作者要想解决问题,最根本的就是要提升自己的工作能力。
2.国内研究综述
虽然以青少年参加社区活动的意愿为主题的研究比较少,但是关于青少年参加休闲活动、志愿活动的意愿,青少年社区教育以及活动对策的研究相对较多,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因此这些研究成果为本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理论依据。
(1)关于青少年参与意愿的研究
青少年参与社区活动意愿的研究,多数学者运用了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谭龙、梁祖强在《中小学生余暇时间体育锻炼参与状况研究》(2018)中提出访谈法首先确定访谈提纲,在进行访谈时采用随机抽样的形式,以便于更加全面的掌握研究的相关资料。
豆雪姣等人在《居住流动性对青年社会参与意愿的影响》(2019)中认为影响参与意愿的因素可分为两种:一种是个人因素,如性别、年龄、心理需求、预期等;另一种是环境因素,如制度、参与渠道、参与机制等。
范卉颖在《上海市青少年运动运动意愿及其影响因素》中强调了社区因素和家庭因素的重要性。如家长陪伴的频率、陪伴的积极性,社区中活动组织完善情况、活动的频率、活动设施等都会影响青少年的参与意愿。
(2)完善青少年社区活动对策的研究
青少年是介于童年和成人之间的群体,仍带着稚嫩。因此对于完善活动对策的研究许多学者从兴趣出发,认为提高活动的乐趣,使之更符合青少年的兴趣,青少年可以被活动吸引,真正的参与到活动中来,这样的活动才有意义。汪中妹在《社区教育中青少年活动的有效开展探研》(2018)中也认可了兴趣的重要性,她认为要把兴趣作为组织活动实施的基础,选择青少年喜欢的活动内容,并将兴趣爱好进行扩展,满足发展的需求,又能让社区和生活联系成一个整体。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rwxy/shehuixue/24.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