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港物流的冷链配送模式研究

日期: 年 月 日摘 要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民众对于农产品,冷藏药品的需求不断增加。此类商品在运输过程中对于温度十分敏感,对于冷链物流企业来说,既是机会,也是挑战。由于国内冷链物流行业起步较晚,整个行业尚未形成一个成熟的体系,产供销未能有效进行整合,冷链技术较为落后,在运输过程中货品常会产生较大的损耗,也带来了货品腐败,产品附加值降低,无法按时交付等问题,进而造成供应商及生产商的损失。本文以南京御港物流为研究对象,探讨御港物流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就如何提高企业配送效率,配送路径的改善,配送成本的控制及配送质量等问题展开研究并提出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Ⅰ
目 录
AbstractII
第一章 绪论1
1.1选题的背景1
1.2选题的意义2
第二章 相关理论概述4
2.1冷链物流4
2.2冷链物流的配送4
第三章 御港物流冷链配送模式分析6
3.1御港物流介绍6
3.2御港物流的冷链配送模式分析6
第四章 御港物流的冷链配送模式优化策略8
4.1配送路径优化8
4.2整合冷链资源,应用先进技术8
4.3提高管理效率,降低物流成本9
4.4改善配送技术10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11
5.1未来冷链物流发展趋势11
5.2行业法律法规逐渐健全,政府加大投入11
5.3地方冷链设施逐渐完善化12
致谢14
参考文献15
第一章 绪论
1.1选题的背景
随着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冷链物流的需求越来越大。单就食品行业来说,目前,我国已成为全世界生鲜产品需求量最大的国家之一,常年平均需求量超过1亿吨,增长速率同样居世界前位,随之而来的,是商品的运输问题。生鲜产品,瓜果蔬菜等产品对温度敏感的商品极易腐烂,在日常的流通中,必须以低温运输才能保证产品质量,然而,目前国内的冷链物流企业并不能满足这一需求,就目前来看,绝大多数的生鲜产品往往是在常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温环境下进行运输,以致于产品损耗十分严重。日韩欧美等发达国家在冷链物流方面已经取得了相当的成果,在运输过程中可以保证绝大多数的生鲜产品处于低温环境,实时监控车厢温度,使得配送产品的质量能够得到有效的保证。
表1: 国内外冷链发展情况对比
国外状况
国内状况
原因分析
预冷保鲜率
发达国家:80%~100%
低于30%
缺乏冷链技术和管理方法;运输基建落后;缺乏冷链意识,生鲜产品多采用常温流通
冷藏仓储能力
美国:7074万m3
世界总量2.477亿m3
6137.39万m3,
人均低
冷藏运输率
发达国家:80%~90%
15%
损耗率
发达国家:低于5%
20%~30%
除去冷链的不足外,国内的物流成本也相对较高,不论是在配送时或是在运输途中所产生的费用都比西方平均水平要高,这一现象导致产品的最终价格不得不提升。在欧美国家中,冷链物流已有数十年的发展史,相关的行业规则以及法律法规相对完善,因此其冷链物流行业有统一的规范,冷链物流企业在政府以及行业协会监管下进行商业活动。我国冷链行业发展时间短,相关的行业规范以及法律法规尚不完善,冷链物流企业成立时间短,技术水平不高,缺乏相关行业人才,在具体实施操作时没有行业协会进行监管,出现短链现象十分常见。
为了有效保证居民生活质量,维持经济不断发展,冷链企业需要打开自身视野,寻找更好的营销方式以及策略,在当前的社会需求不断增加的环境下,就现有的冷链配送体系,进行一系列的优化,降低配送中的成本以及产品损耗,提高配送的竞争水平以及安全因素。在当前的市场状况下,以御港物流为代表的部分冷链物流企业开始认识到该市场的发展前景,并不断加大在有关方面的人员、资金投入,开展自己的冷链运输业务。
国内关于冷链物流的研究主要围绕配送模式建立,配送中心选址,路径优化,提高配送效率,降低配送成本等环节展开。比如王阳军,朱荣荣,胡大伟等人在其研究中,以目前国内已经建成的各配送中心作为研究对象,建立数据模型,通过模拟演算的方式推算物流中心所产生的效益,并综合当地交通情况,场地租金,生鲜产品需求状况等进行综合的评价,最终得出中心选址的最佳方案。又如文晓巍及达庆利等人在共同配送方面的研究,其研究中心是配送模式的优化,如何改进车辆配送路径,降低空车率,最终达到配送效率提高的目的。
国外关于冷链物流的研究围绕冷链配送智能化,恶劣条件下的冷链物流等方向进行研究。例如S.Smith与Vander共同撰写的论文中,研究了冷藏疫苗运往非洲贫困地区中的温度控制,在恶劣条件下通过现有的技术手段保证运输的物品不发生变质。研究目的是能够以低廉的配送成本以及完善的质量控制来确保能够在贫困地区大量地运送需冷链配送的货物。同时还有Dittmer与M.Veigt等研究者关于智能集装箱在冷链配送中的应用的研究,以集装箱运输的香蕉为观察对象,研究智能集装箱在冷链物流中能够发挥的作用,对产品品质以及配送成本的影响。
目前国内关于冷链物流的研究相对来说还处在比较早期的阶段,主要围绕提高效率等方面,国外在冷链物流方面已经开始考虑运输中的智能化,由此可见,国内外冷链物流在研究方向上尚且存在一定差距。
1.2选题的意义
随着食品工业的高速发展,与之配套的运输环节显得愈发重要,冷链物流在其中就扮演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同时,冷链物流对于疫苗,医药保健品等特殊物品的保存,运输同样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这两个行业都是与普通民众息息相关的行业,如何做好这当中的冷链物流工作,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例如,在前段时间发生的疫苗冷藏事故,导致了相当一部分不符合医疗标准的不合格产品流入市场,对相关企业造成了严重影响,并因此而产生了重大的群体性事故。
每年在果蔬行业由于商品腐烂所产生的损失就多达3.7万吨,绝大多数损失都是由于运输或储存过程中缺乏足够的冷藏环境,就目前的市场需求来看,有相当一部分的食品需要进行恒温恒湿运输,但最终只有极少数的货物能够在适当的运输条件下得到运输,同样的,在国外类似的情况并不经常发生,超过八成的商品是在恒定条件下进行配送运输的,由于运输中产生的损耗,最终的商品不得不提高价格,并且转移到消费者身上。
如果我们的物流龙头能够联合在各地建立一个完善的冷链物流体系,那么未来在冷链物流方面的支出将大大减少,也有利于直接从农户收购产品,进行再加工并进行销售,减少中间环节,降低损耗,提高冷链物流效率。当前国内物流企业尚未形成集成化、标准性、一体性的冷链物流体系,远远达不到生产企业以及进出口行业的需求。对于物流企业来说,发展冷链运输,不但能够减少在运输过程中产生的产品损失以及损耗,减少产品腐烂,还能够推动当地相关产品跨区域、反季节流动,对于承运方及托运方均有裨益。因而,加强冷链体系建设,对于社会而言,具有提高消费者权益,改善人民生活,提高产品价值,减少不必要的浪费等作用。对企业来说,它又有着提高配送效率,减少运输损耗的作用,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wlgc/801.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