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型物流园模式构建与探讨
随着我国的物流园区开发建设速度越来越快,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也暴露出很多环境、社会等方面的问题。这些问题导致园区效率低下、资源浪费,造成环境污染,因此,构建生态型物流园是全球物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主要以物流园区相关理论为基础,并将一些关于生态环保、可持续发展的理论运用于生态型物流园模式的构建当中。分析了我国物流园区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影响生态型物流园区建设的因素,并且提出构建园区的几种模式,还介绍了实施的途径。最后对生态型物流园的研究作出评价及展望。关键词 生态型物流园 可持续发展 发展模式
目 录
1 引言 1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2
1.3 研究内容与思路 4
2 生态型物流园的相关理论 5
2.1 物流园区理论 5
2.2 工业生态学理论 6
2.3 可持续发展理论 6
2.4 生态经济学理论 7
3 生态型物流园区的功能及特征 8
3.1 生态型物流园区的功能 8
3.2 生态型物流园区的特征 9
4 生态物流园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影响因素 9
4.1 国内物流园区发展存在问题 10
4.2 生态型物流园区的影响因素 11
5 构建生态物流园区实施途径 12
5.1 树立环保观念,制定环保战略 12
5.2 制定物流政策,树立行业标准 13
5.3 规划物流活动,融入现代技术 13
5.4 实施环保物流,提高环保意识 13
5.5 加强人才培养,提供人才保障 14
6 生态物流园区的模式选择 14
6.1 构建生态物流园区的原则 14
6.2 生态物流园区构建模式 15
6.2.1 经济开发区模式 15
6.2.2 企业主导模式 16
6.2.3 工业地产商模式 16
6.2.4 综合运作模式 17
7 生态型物流园区综合评价 17
结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论 18
致 谢 19
参 考 文 献 20
1 引言
近年来,雾霾出现的次数越发频繁,空气污染和交通堵塞日益严重,影响了居民的健康安全的同时,也影响了物流业的运作效率。根据统计的资料显示:在2016年,我国汽车尾气排放量达到了1.2亿吨,碳排放量130亿吨,占比达到全球排放量的30 %,其中物流业就占据将近20%。李克强总理在2017年两会期间强调,我们国家需要加强对大气污染的治理,优化能源与产业结构,实现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排放量的稳步下降,逐步提高清洁能源消耗比重。从最近几年的发展趋势来看,“供给侧”改革、经济低迷、市场结构调整,导致高耗能、高污染的产业正面临严峻考验。另外,前几年有新闻报道,有人提议将物流业作为国家“第四产业”,虽然最后没有申请成功,但是足以看出物流业的重要性,而物流园区作为物流业发展的重要一环,建设“生态型物流园区”是物流业向“智能、节约、环保”方向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研究背景
加入WTO之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已经有了很大的提高,随之发展起来的物流业在国民经济中占的比重也越来越高,物流园区的经济效益对整个城市或地区都带来了很大的有利影响。因此,最近几年国内一直在推进园区建设进程。但是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发达国家在贸易上已经有了绿色壁垒的概念,外来的一些先进物流企业在整体发展水平上领先于本国的物流水平,给我国物流业带来巨大压力,而且我国的物流园区本身开发起步就比较晚,对于园区的运作、管理方面还有很多不足的地方,开发建设途中并没有考虑如何与城市发展相协调,导致大量资源的浪费。另一方面也没有遵循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原则,环境污染已经是一个无法忽视的重要问题。因此,21世纪以来,生态型物流园区的不断涌现已经不断的在证明自己是一种改变物流业的新型物流节点。这不仅仅满足了经济、社会与环境发展的要求,也是社会发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1]。
2、研究意义
首先,生态型物流园区的建设与我国物流业的发展相契合。它的建立不但能够节约物流资源和降低物流成本,更重要的是在这种发展模式下,物流园区的效率会得到大大提高,对环境的污染也会得到很好的限制。其次,新世纪物流业的发展与物流园区的建立离不开当地的经济,因此在物流园区研究中引入“生态物流”的概念是完全可行的。从而更好地实现经济、生态环境与社会三方面和谐发展。最后,对于物流企业原料利用、废弃物处理、技术创新等方面的不足,生态物流园区能够起到积极解决的作用。
本文将物流园区理论,生态学、可持续发展等多种理论知识应用于物流园区的研究,充分借鉴、参考国内外关于物流园区的相关研究文献资料,在此基础之上,找到创建效率高、合作强、能源省、节奏快的物流园区的途径。要做到不仅从理论和实践上找到并解决物流园区如何协调经济、社会与生态三方面的问题,相比于大部分物流园区,生态型物流园区在人员、设施等方面配置更加合理,使园区内各部门构成一个有机整体。因此,建设符合生态发展的生态型物流园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外研究现状
生产运作就会带来成本,物流园区也不例外,为了能够实现对资源的回收利用,物流园区的研究中首先涉及到了精益物流和逆向物流两方面。麻省理工学院的Daniel教授(1990)应该是最早提出精益物流的学者,他的观点是解决物流活动中的浪费问题。因此,精益物流研究的起点就是识别出浪费节点所在[3]。在1981年,Lambert和Stock首先提出“逆向物流”这个词语。他们主要介绍了如何在逆向物流中处理废弃物。另一位学者Kopicki对此深入研究,将废弃物循环利用方面进行了更深层次的探讨。他指出企业可以将逆向物流运用到自身发展当中,可以为企业带来收益,为逆向物流的推广作出了贡献[4]。Abdelkader和Richard(2007)两位学者则对前人研究内容进行了融合,着眼于废弃物处理与车辆路径规划的优化研究。新加坡国立大学的DerHormg Lee和Meng Dong(2009)等人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设计出了一种物流网络,具体测验了在逆向物流下,物流运作可能出现的随机性。S.Ubeda、F.J.Arcelus和J.Fauli (2010)三位学者的研究更具有实际性,他们以超市物流为基础,以找到能够加以实施的绿色、生态方面的改进,为以后生态物流的研究打下了实践基础[5]。M.S.Pishvaee和S.A.Torabi(2011)等人建立了一套数学模型,一方面研究物流网络,一方面以数据的形式记录物流活动的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为绿色物流实践提供了有力的参考。
目 录
1 引言 1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2
1.3 研究内容与思路 4
2 生态型物流园的相关理论 5
2.1 物流园区理论 5
2.2 工业生态学理论 6
2.3 可持续发展理论 6
2.4 生态经济学理论 7
3 生态型物流园区的功能及特征 8
3.1 生态型物流园区的功能 8
3.2 生态型物流园区的特征 9
4 生态物流园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影响因素 9
4.1 国内物流园区发展存在问题 10
4.2 生态型物流园区的影响因素 11
5 构建生态物流园区实施途径 12
5.1 树立环保观念,制定环保战略 12
5.2 制定物流政策,树立行业标准 13
5.3 规划物流活动,融入现代技术 13
5.4 实施环保物流,提高环保意识 13
5.5 加强人才培养,提供人才保障 14
6 生态物流园区的模式选择 14
6.1 构建生态物流园区的原则 14
6.2 生态物流园区构建模式 15
6.2.1 经济开发区模式 15
6.2.2 企业主导模式 16
6.2.3 工业地产商模式 16
6.2.4 综合运作模式 17
7 生态型物流园区综合评价 17
结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论 18
致 谢 19
参 考 文 献 20
1 引言
近年来,雾霾出现的次数越发频繁,空气污染和交通堵塞日益严重,影响了居民的健康安全的同时,也影响了物流业的运作效率。根据统计的资料显示:在2016年,我国汽车尾气排放量达到了1.2亿吨,碳排放量130亿吨,占比达到全球排放量的30 %,其中物流业就占据将近20%。李克强总理在2017年两会期间强调,我们国家需要加强对大气污染的治理,优化能源与产业结构,实现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排放量的稳步下降,逐步提高清洁能源消耗比重。从最近几年的发展趋势来看,“供给侧”改革、经济低迷、市场结构调整,导致高耗能、高污染的产业正面临严峻考验。另外,前几年有新闻报道,有人提议将物流业作为国家“第四产业”,虽然最后没有申请成功,但是足以看出物流业的重要性,而物流园区作为物流业发展的重要一环,建设“生态型物流园区”是物流业向“智能、节约、环保”方向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研究背景
加入WTO之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已经有了很大的提高,随之发展起来的物流业在国民经济中占的比重也越来越高,物流园区的经济效益对整个城市或地区都带来了很大的有利影响。因此,最近几年国内一直在推进园区建设进程。但是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发达国家在贸易上已经有了绿色壁垒的概念,外来的一些先进物流企业在整体发展水平上领先于本国的物流水平,给我国物流业带来巨大压力,而且我国的物流园区本身开发起步就比较晚,对于园区的运作、管理方面还有很多不足的地方,开发建设途中并没有考虑如何与城市发展相协调,导致大量资源的浪费。另一方面也没有遵循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原则,环境污染已经是一个无法忽视的重要问题。因此,21世纪以来,生态型物流园区的不断涌现已经不断的在证明自己是一种改变物流业的新型物流节点。这不仅仅满足了经济、社会与环境发展的要求,也是社会发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1]。
2、研究意义
首先,生态型物流园区的建设与我国物流业的发展相契合。它的建立不但能够节约物流资源和降低物流成本,更重要的是在这种发展模式下,物流园区的效率会得到大大提高,对环境的污染也会得到很好的限制。其次,新世纪物流业的发展与物流园区的建立离不开当地的经济,因此在物流园区研究中引入“生态物流”的概念是完全可行的。从而更好地实现经济、生态环境与社会三方面和谐发展。最后,对于物流企业原料利用、废弃物处理、技术创新等方面的不足,生态物流园区能够起到积极解决的作用。
本文将物流园区理论,生态学、可持续发展等多种理论知识应用于物流园区的研究,充分借鉴、参考国内外关于物流园区的相关研究文献资料,在此基础之上,找到创建效率高、合作强、能源省、节奏快的物流园区的途径。要做到不仅从理论和实践上找到并解决物流园区如何协调经济、社会与生态三方面的问题,相比于大部分物流园区,生态型物流园区在人员、设施等方面配置更加合理,使园区内各部门构成一个有机整体。因此,建设符合生态发展的生态型物流园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外研究现状
生产运作就会带来成本,物流园区也不例外,为了能够实现对资源的回收利用,物流园区的研究中首先涉及到了精益物流和逆向物流两方面。麻省理工学院的Daniel教授(1990)应该是最早提出精益物流的学者,他的观点是解决物流活动中的浪费问题。因此,精益物流研究的起点就是识别出浪费节点所在[3]。在1981年,Lambert和Stock首先提出“逆向物流”这个词语。他们主要介绍了如何在逆向物流中处理废弃物。另一位学者Kopicki对此深入研究,将废弃物循环利用方面进行了更深层次的探讨。他指出企业可以将逆向物流运用到自身发展当中,可以为企业带来收益,为逆向物流的推广作出了贡献[4]。Abdelkader和Richard(2007)两位学者则对前人研究内容进行了融合,着眼于废弃物处理与车辆路径规划的优化研究。新加坡国立大学的DerHormg Lee和Meng Dong(2009)等人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设计出了一种物流网络,具体测验了在逆向物流下,物流运作可能出现的随机性。S.Ubeda、F.J.Arcelus和J.Fauli (2010)三位学者的研究更具有实际性,他们以超市物流为基础,以找到能够加以实施的绿色、生态方面的改进,为以后生态物流的研究打下了实践基础[5]。M.S.Pishvaee和S.A.Torabi(2011)等人建立了一套数学模型,一方面研究物流网络,一方面以数据的形式记录物流活动的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为绿色物流实践提供了有力的参考。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wlgc/4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