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现代物流业中的产业融合问题研究
南京市现代物流业中的产业融合问题研究[20200105145422]
产业融合是产业发展的重要途径,在信息技术、媒体、通讯等产业发展中得到了广泛地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代物流业作为发展国民经济、提高国民生活品质的重要产业之一,深入开展产业融合问题的研究,积极推进产业融合技术的应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文以南京物流产业作为研究对象,以国内外产业融合基本理论为基础,结合现代物流业的特点,具体分析了南京物流产业融合现状及融合度情况,根据南京物流产业融合问题,分析原因,提出合理化建议。 *查看完整论文请+Q: 351916072
关键字:物流产业,产业融合,AHP,融合度
目 录
1 引言 1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
1.2 国内外研究的现状 2
1.3 主要内容及结构 3
2 现代物流产业融合的基本理论 4
2.1 现代物流业中产业融合的概述 4
2.2 物流业中产业融合的表现形式 5
2.3 物流产业融合的模式 5
3 物流业中产业融合的动因分析 6
3.1 物流产业融合的外部原因 6
3.2 物流产业融合的内部原因 7
4 南京市现代物流产业的融合度分析 9
4.1 南京市物流产业融合现状 9
4.2 南京市物流业相关性分析 9
4.3 南京物流产业融合度分析 11
5 南京物流产业融合度低的原因及建议 17
5.1 主要原因 17
5.2 对南京物流企业的建议 17
结论 20
致谢 21
参考文献 22
1 引言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的背景
在20世纪90年以前,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是作为各自产业独立存在的,相互之间存在着明显的边界,他们有着独立的技术,专门的设备,且按照其特定的技术标准做相应的服务。但随着政府管理机制不断的放松,高新科技的不断利用,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90年代以后的服务产业、仓储产业,运输产业,传媒产业等等其他产业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融合现象,例如技术融合,产业融合等。当产业融合这一种新的经济现象逐渐产生后,就引起了人们广泛的关注,许多专家学者根据自身专业就不同行业对产业融合问题展开了研究。
物流产业是人类生活品质的重要保障,与企业生产销售活动密不可分。根据物流产业内在和外在的自身特性分析可知,其自身就具备了产业融合这一特点,其发生及发展过程也还原的表现出物流产业融合的特质。尽管国内外研究对物流产业发展过程呈现出不同的观点和看法,但物流产业融合过程的研究需结合传统物流与现代物流发展来谈。从基础层面来看,现代物流产业是在优化了指导理念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形成以物的流动过程为中心、相互联系相互支持,以节约成本,创造新的产业价值为目标,逐渐系统化集成化融合化的过程。从产业层面上来看,现代物流又具备复合型产业的特点,它表现为物流管理和物流政策的融合,物流服务方式间的融合,物流服务与商业活动间的融合。
随着产业融合的不断出现,产业融合的研究已经不能直接用于解释现代物流产业融合问题的研究,在众多集中在信息技术,媒体,通讯与其他产业融合的研究中,现代物流产业融合问题的研究却寥寥无几。“十二五规划”后,物流产业成为发展国民经济,提高国民生活品质的重要产业之一,因此,研究现代物流产业融合问题已不容忽视。
1.1.2 研究的意义
产业融合起源于服务业,并逐步延伸至制造业、农业、金融业、运输业、旅游业等其他产业领域,一场全新的产业变革从产业融合开始,逐步推动全球经济趋于服务化的道路发展。作为一个与国民经济发展息息相关的重要产业,现代物流业是各产业部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主要手段,也是提高经济水平的重要途径,并且在物流产业活动中,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已成为评价国民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
现代物流产业发展推动和影响着我国各行各业的发展,因此研究物流产业融合问题成为研究现代物流发展趋势中不可避免的重要过程,其研究的理论价值可以更好推动寻求现代物流发展的动因、方式和规律,而其实践价值则可以更好地指导物流企业时间和产业政策的制定。
1.2 国内外研究的现状
1.2.1 国内研究综述
李玉红在《产业融合现象成因分析》中认为,产业融合是技术创新,政府放松,经济性管制和企业跨产业并购,组建战略联盟以及四者之间的相互作用产生的[1]。
林坦在《产业融合背景下的物流服务创新》中认为,物流产业融合的动因主要有信息技术与传统物流技术相互融合,形成物流信息技术,发达国家放松对运输业的经济性规制,进行邮政改革,降低了这几个产业之间的政策性壁垒,物流企业间的相互并购进一步促进了物流产业的融合[2]。
周振华在《信息化进程中的产业融合研究》中认为,产业融合是在信息化进程中产生的一种新的经济现象,是以互联网的产生与成熟为标志的信息技术为背景,于上世纪 90 年代出现的固定化产业边界的模糊与消失的融合现象[3]。
厉无畏在《中国产业发展前沿问题》中认为,产业融合从广义上看是不同产业或同一产业的不同行业的相互交叉,相互渗透直至融为一体,形成新产业的过程[4]。
王述英、王青在《试论物流产业的属性及组成》中认为,产业融合的发生必须存在三种主要驱动力[5]。
马健在《产业融合论》中认为,产业融合的内在原因和外在原因分别是技术的创新和管制的放松[6]。
张圣中在《物流产业组织理论研究》中认为,物流产业是一种“物”的流动过程的服务[7]。
胡汉辉、邢华等认为,产业融合首先要经过技术融合,再到业务融合,最后才到市场融合,只有经过这三个环节才能完成产业融合的整个过程[8]。
1.2.2 国外研究综述
Yoffie(1997)认为,产业融合是通过采用数字技术把原来独立的产业整合起来的过程,因此企业若要实现融合必须在技术战略和企业发展战略上进行创新,同时他还提出了一个主要适用于在位企业和创业公司的CHESS 模型[9]。
Greenstein、Khanna(1997)认为,产业融合是为了适应日益增长的产业需求而使产业边界收缩乃至消失的一种经济现象[10]。
Lind(1998)认为,“融合具有广泛性”,并将他原来仅用于定义信息通讯业产业融合的概念进行了扩展,即融合既是对以往分离的市场间的一种汇合或者合并,也是跨市场进入壁垒[11]。
Geradin(2001)将研究的范围拓展到具有网络特征的电信、能源、邮政和运输业,认为融合是这些网络产业发展的主要趋势,并且指出融合发生的三个层面:网络设施、服务和商业战略和产业边界进入壁垒的消除[12]。
Bae H S认为,物流需求的增长,物流业自身的特性,科技的发展,管制的放松等是物流产业发生融合的主要原因[13]。
HU K等认为,物流产业融合不但有助于增加国民生产总值,调节和平衡市场供,促进市场发育和完善以及更好地满足社会消费需求,而且会推动和影响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的发展进程和发展水平.[14]。
Romano P、赵维平、钟俊娟认为,物流产业融合分为物流产业的内部融合和物流产业的外部融合,其中内部融合指的是传统物流产业通过应用先进的信息技术,使得产业内部业务边界变得模糊,从而实现产业渗透与融合的模式,物流产业的外部融合指的是物流产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强调物流产业与第一、二产业间的融合[15]。
产业融合是产业发展的重要途径,在信息技术、媒体、通讯等产业发展中得到了广泛地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代物流业作为发展国民经济、提高国民生活品质的重要产业之一,深入开展产业融合问题的研究,积极推进产业融合技术的应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文以南京物流产业作为研究对象,以国内外产业融合基本理论为基础,结合现代物流业的特点,具体分析了南京物流产业融合现状及融合度情况,根据南京物流产业融合问题,分析原因,提出合理化建议。 *查看完整论文请+Q: 351916072
关键字:物流产业,产业融合,AHP,融合度
目 录
1 引言 1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
1.2 国内外研究的现状 2
1.3 主要内容及结构 3
2 现代物流产业融合的基本理论 4
2.1 现代物流业中产业融合的概述 4
2.2 物流业中产业融合的表现形式 5
2.3 物流产业融合的模式 5
3 物流业中产业融合的动因分析 6
3.1 物流产业融合的外部原因 6
3.2 物流产业融合的内部原因 7
4 南京市现代物流产业的融合度分析 9
4.1 南京市物流产业融合现状 9
4.2 南京市物流业相关性分析 9
4.3 南京物流产业融合度分析 11
5 南京物流产业融合度低的原因及建议 17
5.1 主要原因 17
5.2 对南京物流企业的建议 17
结论 20
致谢 21
参考文献 22
1 引言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的背景
在20世纪90年以前,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是作为各自产业独立存在的,相互之间存在着明显的边界,他们有着独立的技术,专门的设备,且按照其特定的技术标准做相应的服务。但随着政府管理机制不断的放松,高新科技的不断利用,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90年代以后的服务产业、仓储产业,运输产业,传媒产业等等其他产业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融合现象,例如技术融合,产业融合等。当产业融合这一种新的经济现象逐渐产生后,就引起了人们广泛的关注,许多专家学者根据自身专业就不同行业对产业融合问题展开了研究。
物流产业是人类生活品质的重要保障,与企业生产销售活动密不可分。根据物流产业内在和外在的自身特性分析可知,其自身就具备了产业融合这一特点,其发生及发展过程也还原的表现出物流产业融合的特质。尽管国内外研究对物流产业发展过程呈现出不同的观点和看法,但物流产业融合过程的研究需结合传统物流与现代物流发展来谈。从基础层面来看,现代物流产业是在优化了指导理念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形成以物的流动过程为中心、相互联系相互支持,以节约成本,创造新的产业价值为目标,逐渐系统化集成化融合化的过程。从产业层面上来看,现代物流又具备复合型产业的特点,它表现为物流管理和物流政策的融合,物流服务方式间的融合,物流服务与商业活动间的融合。
随着产业融合的不断出现,产业融合的研究已经不能直接用于解释现代物流产业融合问题的研究,在众多集中在信息技术,媒体,通讯与其他产业融合的研究中,现代物流产业融合问题的研究却寥寥无几。“十二五规划”后,物流产业成为发展国民经济,提高国民生活品质的重要产业之一,因此,研究现代物流产业融合问题已不容忽视。
1.1.2 研究的意义
产业融合起源于服务业,并逐步延伸至制造业、农业、金融业、运输业、旅游业等其他产业领域,一场全新的产业变革从产业融合开始,逐步推动全球经济趋于服务化的道路发展。作为一个与国民经济发展息息相关的重要产业,现代物流业是各产业部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主要手段,也是提高经济水平的重要途径,并且在物流产业活动中,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已成为评价国民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
现代物流产业发展推动和影响着我国各行各业的发展,因此研究物流产业融合问题成为研究现代物流发展趋势中不可避免的重要过程,其研究的理论价值可以更好推动寻求现代物流发展的动因、方式和规律,而其实践价值则可以更好地指导物流企业时间和产业政策的制定。
1.2 国内外研究的现状
1.2.1 国内研究综述
李玉红在《产业融合现象成因分析》中认为,产业融合是技术创新,政府放松,经济性管制和企业跨产业并购,组建战略联盟以及四者之间的相互作用产生的[1]。
林坦在《产业融合背景下的物流服务创新》中认为,物流产业融合的动因主要有信息技术与传统物流技术相互融合,形成物流信息技术,发达国家放松对运输业的经济性规制,进行邮政改革,降低了这几个产业之间的政策性壁垒,物流企业间的相互并购进一步促进了物流产业的融合[2]。
周振华在《信息化进程中的产业融合研究》中认为,产业融合是在信息化进程中产生的一种新的经济现象,是以互联网的产生与成熟为标志的信息技术为背景,于上世纪 90 年代出现的固定化产业边界的模糊与消失的融合现象[3]。
厉无畏在《中国产业发展前沿问题》中认为,产业融合从广义上看是不同产业或同一产业的不同行业的相互交叉,相互渗透直至融为一体,形成新产业的过程[4]。
王述英、王青在《试论物流产业的属性及组成》中认为,产业融合的发生必须存在三种主要驱动力[5]。
马健在《产业融合论》中认为,产业融合的内在原因和外在原因分别是技术的创新和管制的放松[6]。
张圣中在《物流产业组织理论研究》中认为,物流产业是一种“物”的流动过程的服务[7]。
胡汉辉、邢华等认为,产业融合首先要经过技术融合,再到业务融合,最后才到市场融合,只有经过这三个环节才能完成产业融合的整个过程[8]。
1.2.2 国外研究综述
Yoffie(1997)认为,产业融合是通过采用数字技术把原来独立的产业整合起来的过程,因此企业若要实现融合必须在技术战略和企业发展战略上进行创新,同时他还提出了一个主要适用于在位企业和创业公司的CHESS 模型[9]。
Greenstein、Khanna(1997)认为,产业融合是为了适应日益增长的产业需求而使产业边界收缩乃至消失的一种经济现象[10]。
Lind(1998)认为,“融合具有广泛性”,并将他原来仅用于定义信息通讯业产业融合的概念进行了扩展,即融合既是对以往分离的市场间的一种汇合或者合并,也是跨市场进入壁垒[11]。
Geradin(2001)将研究的范围拓展到具有网络特征的电信、能源、邮政和运输业,认为融合是这些网络产业发展的主要趋势,并且指出融合发生的三个层面:网络设施、服务和商业战略和产业边界进入壁垒的消除[12]。
Bae H S认为,物流需求的增长,物流业自身的特性,科技的发展,管制的放松等是物流产业发生融合的主要原因[13]。
HU K等认为,物流产业融合不但有助于增加国民生产总值,调节和平衡市场供,促进市场发育和完善以及更好地满足社会消费需求,而且会推动和影响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的发展进程和发展水平.[14]。
Romano P、赵维平、钟俊娟认为,物流产业融合分为物流产业的内部融合和物流产业的外部融合,其中内部融合指的是传统物流产业通过应用先进的信息技术,使得产业内部业务边界变得模糊,从而实现产业渗透与融合的模式,物流产业的外部融合指的是物流产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强调物流产业与第一、二产业间的融合[15]。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wlgc/16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