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晨宝马生产线配送物流运作方案设计

华晨宝马生产线配送物流运作方案设计[20200101141758]
优化汽车生产线零部件配送是降低生产成本、改善工作效率和提高市场竞争力的重要砝码,汽车生产线零部件配送改革刻不容缓。论文将针对汽车生产线零部件需求作业的特点,分析当前汽车零部件与生产线的对接现状、存在问题。同时将借鉴公交规划系统的方法,对配送车辆停靠工位配送作业进行研究,最终给出生产线配送物流运作的建设方案。  *查看完整论文请+Q: 351916072 
关键字:厂内物流,工位,发车频率,线路优化
目 录
1 绪论 1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目的及意义 1
1.2 研究内容与思路 1
2 配送概述 2
2.1 配送的相关理论 2
2.2 汽车生产企业供应物流管理的一般模式 4
2.3 生产线物流配送的主要作业方法 9
3 企业物流运作分析 11
3.1 华晨企业规模及生产概况 11
3.2 企业生产物流 12
3.3 企业供应物流 12
3.4 企业销售物流 13
3.5 企业回收物流 13
4 华晨厂内物流分析 14
4.1 华晨厂内物流的特征分析 14
4.2 华晨厂内物流存在的主要问题 15
5 生产线配送物流运作方案设计思路与重点 16
5.1 生产线配送物流运作方案设计思路 16
5.2 配送模式 17
5.3 作业方法 19
5.4 保障措施 23
5.5 小结 23
结 论 25
致 谢 26
参 考 文 献 27
1 绪论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目的及意义
企业间竞争很大程度上体现为供应链管理的竞争。在全球市场的激烈竞争中,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必须实施供应链管理,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增强自身和整体竞争力,快速响应市场需求变化。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实施供应链管理的基础,实施供应链管理是加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途径。供应链管理强调合作及充分发挥链上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以创造供应链整体的竞争优势。在供应链管理模式下,企业的根本目标是加强企业额核心竞争力,在此基础上通过整合供应链中的有效资源,实现整体成本最小化。每个企业为了在供应链中长久发展,必须通过实施供应链管理,不断加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保持自己在供应链中的优势地位。
作为汽车生产企业来说,涉及零部件种类多,管理复杂。汽车生产企业为了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实现零库存,往往要求汽车零部件实施“直送工位”的JIT配送。目前汽车零部件配送到生产线上作业比较混乱,盲目无序,没法实现共同配送的便利性,以至于作业效率降低,成本反而增加了。因此要对厂内物流配送的运作方式进行研究,从而找出厂内物流配送管理的新思路。
本文从厂内物流入手,通过对现有企业问题的剖析,借鉴先进经验,提出可供同类企业参考应用的做法,提高企业运作效率,促进企业健康发展。
1.2 研究内容与思路
1.2.1 研究内容
本课题将对汽车生产企业生产线的零部件配送(即厂内物流)进行研究,主要针对汽车生产线零部件需求作业特点,分析当前汽车零部件与生产线的对接现状、存在的问题,最终设计方案、提供对策。具体研究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1)对配送进行概述
(2)华晨厂内物流配送现状分析
(3)生产线配送物流运作方案的设计思路与重点
(4)给出生产线物流运作的具体方案
1.2.2 研究思路
本文的研究思路如下:
第一章首先分析研究背景,提出研究问题,阐明研究的目的和意义,接着阐述研究思路,然后介绍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二章主要介绍了本文的研究理论,先后阐述了配送的相关理论以及汽车生产企业的供应物流。
第三章介绍对华晨的企业物流进行分析,阐述了华晨公司的企业规模、生产概况以及华晨企业物流分类。
第四章对华晨厂内物流进行分析,阐述了华晨厂内物流的特征以及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
第五章借鉴公交系统规划,建立厂内物流配送线路优化模型,进一步分析厂内物流配送存在的问题,并给出解决方案。
第六章总结。
本文的研究思路图如图1-1所示:
图1-1 研究思路图
2 配送概述
2.1 配送的相关理论
2.1.1 配送的概念
配送是指在经济合理区域范围内,根据客户要求,对物品进行拣选、加工、包装、分割、组配等作业,并按时送达指定地点的物流活动。 配送是物流中一种特殊的、综合的活动形式,是商流与物流的紧密结合。
总的来说,配送是物流活动中一种非单一的业务形式。从物流来讲,配送几乎包括了所有的物流功能要素,是物流的一个缩影或在某小范围中物流全部活动的体现。一般的配送集装卸、包装、保管、运输于一身,通过这一系列活动完成。
随着我国生产和流通企业的结构调整,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市场竞争的加剧,物流配送也会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社会的发展对物流和配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需要建立更为先进、科学的物流体制。配送方式是现代物流的一个核心内容,可以说是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现代科学技术和系统物流思想的综合产物,与人们一般所熟悉的“送货”有本质上的区别。当然,配送对于经济发展的意义,更重要的是--在于它是企业发展的一个战略手段。
2.1.2 配送的一般模式
物流配送模式是指构成配送活动的诸要素的组合形态以及其运动的标准形式,它是根据经济发展需要并根据配送对象的性质、特点、工艺流程而相对固定的配送规律。我国企业按照组织方式主要有自营配送、第三方配送、共同配送三种。
1)自营配送模式
自营配送模式是指企业物流配送的各个环节由企业自身筹建并组织管理,实现对企业内部及外部货物配送的模式。这种模式有利于企业供应、生产和销售一体化作业,系统化程度相对较高。即可满足企业内部原材料、半成品及成品的配送需要,又可满足企业对外进行市场拓展的需求。其不足表现在,企业为建立的配送体系的投资规模将会大大增加,在企业配送规模较小时,配送的成本和费用也相对较高。
一般而言,采取自营性配送模式的企业大都是规模较大的集团公司。又代表性的是连锁企业的配送,其基本上都是通过组建自己的配送系统来完成企业的配送业务,包括对内部各场、店的配送和对企业外部顾客的配送。
2)共同配送模式
共同配送模式是物流配送企业间为了提高配送效率以及实现配送合理化所建立的一种功能互补的配送合作。共同配送的核心在于充实和强化配送的功能,共同配送的优势在于有利于实现配送资源的有效配置,弥补配送企业功能的不足,使企业配送能力的提高和配送规模扩大,更好地满足客户需求,提高配送效率,降低配送成本。
3)第三方配送模式
第三方配送模式就是指交易双方把自己需要完成的配送业务委托给第三方来完成的一种配送运作模式。随着物流产业的不断发展以及第三方配送体系的不断完善,第三方配送模式应为工商企业和电子商务网站进行货物配送的一个首选模式和方向。
2.1.3 厂内物流的概念
厂内物流就是加工制造型企业在采购物料时,物料入库的以及送到生产线的物流管理。包括:入库验收、入库质检(含退货),仓位管理,保管,发料到产线。
长期以来中国的汽车产业比较重视整车生产企业的发展,而忽略了与其配套的零部件物流的发展。由于汽车零部件种类繁多,数以万计,同时,零部件物流,尤其是零部件的厂内物流不仅涉及的环节多,而且不同零部件的配送方式具有很大的差异,因此汽车零部件厂内以其复杂性和专业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wlgc/1652.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