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管理专业酒店实习生实习期间心理分析
目录
前言 1
正文 1
一、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实习期心理现状 1
(一)旅游管理专业实习期前心理分析 1
1.理论学习阶段 1
2.理论实践阶段 1
(二)旅游管理专业实习前期心理分析 2
1.多血质型旅游管理专业实习生 2
2.粘液质型旅游管理专业实习生 3
3.胆汁质型旅游管理专业实习生 3
4.抑郁质型旅游管理专业实习生 3
(三)旅游管理专业实习中期心理分析 4
1.旅游业中处于二线工作不与客人直接接触型(行政型) 4
2.旅游业中处于一线工作且与顾客直接接触型(一线型) 4
(四)旅游管理专业实习后期心理分析 4
二、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分析 5
(一)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观原因 5
(二)造成此类现象的客观原因 5
1.社会原因 5
2.家庭原因 5
3.其他原因 5
三、应对实习期心理问题的解决对策 6
(一) 自身 6
(二) 社会 6
(三)社会 6
(四)家庭 6
(五)企业 7
四、总结 7
致谢 8
参考文献 8
前言
21世纪的今天,“人才”一词一直是社会上关注的热点词汇。2014年末,据推算中国总人口数将达到13.68亿,这其中人才资源已经达到1.2亿。表面上看来中国具有非常多的人力资源,可从众多企业频繁爆出的求才需求来看,中国可以被企业聘用且被企业认同人才资源依然很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 5 1 9 1 6 0 7 2
匮乏。人才是第一资源,是企业和社会发展最核心的要素。特别是企业,人才更加重要,企业的职能是“整合资源,创新价值,创造财富”。唯有人才,才能创造。这其中,酒店行业对于人才的需求尤为迫切,与此同时的是,据中国旅游协会人力资源开发培训中心对国内23各城市33家2-5星级酒店人力资源的一项调查表明,近五年来酒店行业的员工流失率高达23.95%。
旅游管理专业在中国历史并不长,但旅游业绝不是一个年轻的行业,在中国绝大多数从事旅游行业的人并没有接受过系统的旅游服务知识教育,而另一方面近些年来学校培养出来的具有旅游管理方面知识的人才最终从事旅游行业的概率非常低,这表示我们很大一部分教育资源是浪费掉的。笔者认为,我们有必要探究其中之原因,并从中寻求解决办法。
正文
据世界旅游组织统计,旅游行业目前已经成为世界最大的产业。光是在中国,早在2003年的时候,旅游业就为社会创造的就业机会就约有6487400个,而且每年都在以两位数增长着。然而学习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最终选择的行业却很少有旅游业,据一位从事酒店业多年的业内人士回忆,当时一个班级51个人,最终选择旅游行业的不多于5个。可想而知,为什么有专业素质的学生最终放弃旅游行业,这其中的原因迫切需要我们去寻找,并希望最终我们能在此基础上为旅游管理专业教育资源的浪费提出相应的建议。
我们会从以下几个时期来反映实习生的心理状态:
一、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实习期心理现状
(一)旅游管理专业实习期前心理分析
(1)理论学习阶段
旅游管理专业在实习期前的主要工作就是学习,主要任务就是学习有关于将来工作中会用到的基本知识。着重于对自身管理学科的基本理论的掌握,着重于掌握旅游业和旅游企业管理问题的定性和定量分析方法,熟悉我国旅游业的发展方针、政策、法规和旅游业的发展趋势,培养自身形体素质,如站姿坐姿各种服务技巧和规范,熟练的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学习新知识的方法。
此时学生的对旅游业的认识在起步阶段,处于外行刚入门的时候,对所有的事物充满新鲜感,逐步认识旅游业在将来大发展中的地位,并纷纷为自身的学业和职业做好规划。这个时间段学生的心态是紧张而期待,一方面有点对于未知事物有些难以适应的害怕,一方面又些许期待,然而实际做的事是为将来进军旅游业的准备。当然,也有许多人有别的想法,这就要追述到他们选择此专业的原因、个中家境以及性格等多方面的原因。
在理论学习阶段,有些校方或者企业会创造各种机会让学生接触到企业的企业文化,企业的工作换环境,这在某种程度上大大明确了学生的努力方向,加强了了学生对未来的信心。
(2)理论实践阶段
实习期前很重要的一个准备环节就是让学生初步了解自己的实习环境和实习内容,并从了解到的实践知识中选择适合自己实习的那一块实习内容。校方和企业会联合为学生创造这样的机会,如专业技能培训,校企合作项目,理论实训等。
学生和企业各取所需,学生能接触到企业一线的工作内容并熟悉,了解到一个行业的最基础的工作内容,为自身以后实习积累经验,打下一定的基础;企业可以传播自己的企业文化且能储备一批具有潜力和高素质的企业员工,并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来增加自己的社会影响力。
在此时期学生的心理变化将会影响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实习生活和工作生活,因为在此阶段学生面临着选择哪种实习方式,旅游方向的有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旅行社、景区、旅游咨询公司等,酒店方向的就是各种部门的选择,有客房部、餐饮部、宴会厅、康乐部、IT部、销售部、前厅部等。从知晓到接触需要各方的努力并要克服众多困难。学生要充分了解一个部门以后的工作内容,职业规划,发展前景,一定意义上,部门与部门之间隔行如隔山,他们的工作内容天差万别。
在此阶段学生的选择往往会由于眼前的工作方式会做出不适合自己的选择,会出现迷茫之类的情绪,且在此阶段往往找不到合适的求助方向。往往会担心入错行,从而对自己以后得人生道路产生不好的影响。最常见的是选择旅游方向还是酒店方向,旅游方向的担心是对自身理论要求较高,青春饭,职业规划没有酒店长;而酒店方向的担心是实践内容过于辛苦,社会地位不高,担心家庭或者舆论的阻碍。追根究底,这种担心的最根本原因是学生自己认为自身对于这两个方向的认识还太低,在众多企业人士的专业眼光下,自身的那点利益和想法被研究的一清二楚,有些人担心被拉去做临时苦力,有些人担心自己坚持不到升职,有些人担心做了这一行,自己的发展前途不如另外一行高。之类的这种想法产生的原因就是学生的不自信,对行业了解不高,所以我的建议是,如果在此之前我们能够让学生更深入的接触各个方向的企业或者单位,了解业内人士对本行业的真实想法的话,这种迷茫、不自信的现象将会大大减少。
(二)旅游管理专业实习前期心理分析
学生在实习前期的心理变化有起伏较大,差异较大的特点。主要是因为刚接触社会上的工作岗位,每个人适应程度和适应能力不同,还有的就是同学之间的对照和比较,会对自身的心情和想法产生不小的影响。在此我们用罗马帝国时期著名的心理学家格林的气质分类方法来对他们进行分类:
(二)社会
实习生具有可塑性强的优势,同时在实习阶段也非常的敏感和脆弱,社会、家庭、学校都要做出很大的努力才能改善此类的问题。
前言 1
正文 1
一、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实习期心理现状 1
(一)旅游管理专业实习期前心理分析 1
1.理论学习阶段 1
2.理论实践阶段 1
(二)旅游管理专业实习前期心理分析 2
1.多血质型旅游管理专业实习生 2
2.粘液质型旅游管理专业实习生 3
3.胆汁质型旅游管理专业实习生 3
4.抑郁质型旅游管理专业实习生 3
(三)旅游管理专业实习中期心理分析 4
1.旅游业中处于二线工作不与客人直接接触型(行政型) 4
2.旅游业中处于一线工作且与顾客直接接触型(一线型) 4
(四)旅游管理专业实习后期心理分析 4
二、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分析 5
(一)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观原因 5
(二)造成此类现象的客观原因 5
1.社会原因 5
2.家庭原因 5
3.其他原因 5
三、应对实习期心理问题的解决对策 6
(一) 自身 6
(二) 社会 6
(三)社会 6
(四)家庭 6
(五)企业 7
四、总结 7
致谢 8
参考文献 8
前言
21世纪的今天,“人才”一词一直是社会上关注的热点词汇。2014年末,据推算中国总人口数将达到13.68亿,这其中人才资源已经达到1.2亿。表面上看来中国具有非常多的人力资源,可从众多企业频繁爆出的求才需求来看,中国可以被企业聘用且被企业认同人才资源依然很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 5 1 9 1 6 0 7 2
匮乏。人才是第一资源,是企业和社会发展最核心的要素。特别是企业,人才更加重要,企业的职能是“整合资源,创新价值,创造财富”。唯有人才,才能创造。
旅游管理专业在中国历史并不长,但旅游业绝不是一个年轻的行业,在中国绝大多数从事旅游行业的人并没有接受过系统的旅游服务知识教育,而另一方面近些年来学校培养出来的具有旅游管理方面知识的人才最终从事旅游行业的概率非常低,这表示我们很大一部分教育资源是浪费掉的。笔者认为,我们有必要探究其中之原因,并从中寻求解决办法。
正文
据世界旅游组织统计,旅游行业目前已经成为世界最大的产业。光是在中国,早在2003年的时候,旅游业就为社会创造的就业机会就约有6487400个,而且每年都在以两位数增长着。然而学习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最终选择的行业却很少有旅游业,据一位从事酒店业多年的业内人士回忆,当时一个班级51个人,最终选择旅游行业的不多于5个。可想而知,为什么有专业素质的学生最终放弃旅游行业,这其中的原因迫切需要我们去寻找,并希望最终我们能在此基础上为旅游管理专业教育资源的浪费提出相应的建议。
我们会从以下几个时期来反映实习生的心理状态:
一、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实习期心理现状
(一)旅游管理专业实习期前心理分析
(1)理论学习阶段
旅游管理专业在实习期前的主要工作就是学习,主要任务就是学习有关于将来工作中会用到的基本知识。着重于对自身管理学科的基本理论的掌握,着重于掌握旅游业和旅游企业管理问题的定性和定量分析方法,熟悉我国旅游业的发展方针、政策、法规和旅游业的发展趋势,培养自身形体素质,如站姿坐姿各种服务技巧和规范,熟练的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学习新知识的方法。
此时学生的对旅游业的认识在起步阶段,处于外行刚入门的时候,对所有的事物充满新鲜感,逐步认识旅游业在将来大发展中的地位,并纷纷为自身的学业和职业做好规划。这个时间段学生的心态是紧张而期待,一方面有点对于未知事物有些难以适应的害怕,一方面又些许期待,然而实际做的事是为将来进军旅游业的准备。当然,也有许多人有别的想法,这就要追述到他们选择此专业的原因、个中家境以及性格等多方面的原因。
在理论学习阶段,有些校方或者企业会创造各种机会让学生接触到企业的企业文化,企业的工作换环境,这在某种程度上大大明确了学生的努力方向,加强了了学生对未来的信心。
(2)理论实践阶段
实习期前很重要的一个准备环节就是让学生初步了解自己的实习环境和实习内容,并从了解到的实践知识中选择适合自己实习的那一块实习内容。校方和企业会联合为学生创造这样的机会,如专业技能培训,校企合作项目,理论实训等。
学生和企业各取所需,学生能接触到企业一线的工作内容并熟悉,了解到一个行业的最基础的工作内容,为自身以后实习积累经验,打下一定的基础;企业可以传播自己的企业文化且能储备一批具有潜力和高素质的企业员工,并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来增加自己的社会影响力。
在此时期学生的心理变化将会影响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实习生活和工作生活,因为在此阶段学生面临着选择哪种实习方式,旅游方向的有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旅行社、景区、旅游咨询公司等,酒店方向的就是各种部门的选择,有客房部、餐饮部、宴会厅、康乐部、IT部、销售部、前厅部等。从知晓到接触需要各方的努力并要克服众多困难。学生要充分了解一个部门以后的工作内容,职业规划,发展前景,一定意义上,部门与部门之间隔行如隔山,他们的工作内容天差万别。
在此阶段学生的选择往往会由于眼前的工作方式会做出不适合自己的选择,会出现迷茫之类的情绪,且在此阶段往往找不到合适的求助方向。往往会担心入错行,从而对自己以后得人生道路产生不好的影响。最常见的是选择旅游方向还是酒店方向,旅游方向的担心是对自身理论要求较高,青春饭,职业规划没有酒店长;而酒店方向的担心是实践内容过于辛苦,社会地位不高,担心家庭或者舆论的阻碍。追根究底,这种担心的最根本原因是学生自己认为自身对于这两个方向的认识还太低,在众多企业人士的专业眼光下,自身的那点利益和想法被研究的一清二楚,有些人担心被拉去做临时苦力,有些人担心自己坚持不到升职,有些人担心做了这一行,自己的发展前途不如另外一行高。之类的这种想法产生的原因就是学生的不自信,对行业了解不高,所以我的建议是,如果在此之前我们能够让学生更深入的接触各个方向的企业或者单位,了解业内人士对本行业的真实想法的话,这种迷茫、不自信的现象将会大大减少。
(二)旅游管理专业实习前期心理分析
学生在实习前期的心理变化有起伏较大,差异较大的特点。主要是因为刚接触社会上的工作岗位,每个人适应程度和适应能力不同,还有的就是同学之间的对照和比较,会对自身的心情和想法产生不小的影响。在此我们用罗马帝国时期著名的心理学家格林的气质分类方法来对他们进行分类:
(二)社会
实习生具有可塑性强的优势,同时在实习阶段也非常的敏感和脆弱,社会、家庭、学校都要做出很大的努力才能改善此类的问题。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lygl/15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