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出口品牌现状与对策研究

目 录
1 引言1
2 品牌的作用1
2.1 形成竞争防线1
2.2 提高产品的附加值2
2.3 增加产品的销售额2
3 中国出口品牌现状与国际比较2
3.1 制造大国并不等于制造强国2
3.2 拥有世界知名品牌数量少3
3.3 与世界品牌存在差距5
4 中国企业品牌竞争力弱势分析7
4.1 企业品牌观念认知落后,自我保护意识淡薄7
4.2 企业品牌经营规模较小7
4.3 企业管理模式发展落后8
4.4企业研发严重不足,技术创新能力弱,缺乏核心价值和个性 8
4.5市场不完善,环境不利于自主品牌发展 9
4.6 企业品牌文化竞争力弱9
5 中国出口品牌竞争力提升策略9
5.1对企业的建议10
5.2对政府的建议 11
结论 13
致谢 14
参考文献15
1 引言
约翰?纳什说过:“我们只知道中国的产品,却不认识中国的公司。”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和市场经济的的逐步完善,我国的自主品牌出口所面临的挑战也是与日俱增。对于经济发展而言,品牌成为一种不可忽视的力量,于国、于社会,作用不可小觑。自1978年以来,我国的不管是进口贸易还是出口贸易,形成了良好的态势。特别是2001年我国成为WTO成员国以来,我国的对外贸易发展极为迅速。2005年开始,我国进出口额达到了116921.8亿元,成为世界第三大贸易国。2012年,我国贸易总额已增长到244160.2亿元,初次超越美国,占据世界第一大贸易国的宝座。2015年末,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我国进出口总额高达245849亿元,是2001年末的5.8倍。然而,在如此巨大的对外贸易量中,我国罕有自己的知名品牌,自主出口品牌严重匮乏。创建属于我们中国的品牌这一理念长久以来不遭到关注,我国外贸发展模式总体来说属于粗放型增长,外贸质量的提高和自主品牌的建立工作继续加强外贸发展得模式相对来说还较为粗放,外贸增长质量也急需进一步提高,所以说有关于我国的自主出口品牌方面还是急需提高的,自主出口品牌严重匮乏。
以目前来讲,我国大多数企业的出口商品都是采取的外方品牌的加工贸易或以贴牌为主的订单贸易。通俗一点来讲,也就是所谓贴牌和无牌这样的方法,主要的利润是靠数量获得,产品的价格(附加值)本身并不高。相信大家应该听过这样一件事,我们每出口8亿件衬衫,才只能换回一架波音飞机,这就是“made in China”的弊端所在。就像一位经济学家说的那样,在国际市场里,中国所获得的利润,只是一些面包屑。贴牌、无牌生产的企业利润往往只有只有20%甚至更低。这表明,没有强势品牌,企业获得的收益是非常低的。
因此,把中国的出口品牌现状与对策作为一项课题来研究,无论从理论上还是从政策上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2品牌的作用
2.1形成竞争防线
在广义上来说,“品牌”是一种无形资产,它包含了经济价值在内,可以给拥有者带来一定的价值。一个企业的品牌不能被其他企业仿冒和使用,这样就会增强消费者的信心,而消费者需要这一品牌产品,就不会担心购买到假冒伪劣商品。作为消费者来说,只能从最直观的方面——品牌来感受你们的产品,他们没有条件也不会去花时间调查、参观你们的基地,你们的设施,那就更不会去在意你们的生产技术到底是有多么得先进了,一个企业品牌的确立,会提高该产品的销售量和销售价格。1993年的可口可乐,他的品牌换算为资产是327.14亿美元,而经过了十年的努力,到了2003年,已经到了704.5亿美元。这就是一个品牌的确立从而获得价值的提现。
2.2提高产品的附加值
品牌本身能使商品获得额外的附加值,名牌更是如此。名牌产品与非名牌产品作比较(同类),不管是在品质还是在功能上,消费者有更深的喜好,因此在保证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名牌产品所能出售的价格更高。从这一角度分析,在同种情况下,名牌产品在销售中自然而然的比一般品牌有更高的附加值。经济在进步,人民的消费水平也在进步,产品的质量和功能成为越来越多人关注的重点,这表现为更多的人对名牌有了追求,有了向往,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愿意相对出更高的价格购买名牌产品。更高的价格则意味着在成本差异不大的情况下,普通产品在附加值上而言,比不过名牌产品。
2.3增加产品的销售额
销售时,名牌产品相比普通产品而言,在关注消费者方面而言,是超过普通产品的。质量高、售后服务好又及时的特色更容易引起消费者的共鸣,消费者更偏向于买名牌商品,也有了较之普通商品更强的信心,从而产品的销售额能快速提高,市场占有率也得到了更好地体现,企业便获得了更加丰厚的利润。在联合国发展计划署的一个报告中,表明名牌在所有品牌中所占比例还不满3%,可它的市场占有率却有40%,销售额更是高达50%,某些特定的行业甚至超过了90%。可见,在全球市场上,品牌的作用无疑是巨大的。名牌无疑更容易吸引消费者,为企业增加可观的利润。
3中国出口品牌现状与国际比较<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br /> 3.1制造大国并不等于制造强国
1978以来,我国的企业在出口额方面增长态势十分明显。2001年12月11日,中国成为WTO第143个成员国,随着时间的推进,尤其是2011年以来,中国外贸出口展现出平稳较快的发展。
我国的国际地位也不断加强,但始终不能摆脱中国制造的标签,出口额的增加并不代表我国是贸易强国。第一表现为我国的出口商品相对而言比较低廉。就像前文所提到的那样,商品低附加值,高科技产品所占比例不高,而自身的出口品牌更是低,在这几点上都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第二则是在对外贸易中,我们所能决定价格的主动权一般都不在我们手上,即使在我们手上,定下来的价格也比较低,出口和进口上都有这方面的问题。
由于不注重品牌的建设、没有世界名牌等方面的影响,中国的制造业就如同金字塔额最底部那样,永远是处于最后一级,美国可以制定规则,而日本能掌握技术,中国只能从事最简单的加工。在同等材料的前提下,发达国家生产出来的产品价值是我们的4倍至6倍,这就是自身不注重品牌建设和不加强科研投入所带来的弊端。名牌的匮乏,导致我们在各行各业都面临着品牌的危机。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3年我国商品出口贸易总额为22100亿美元,其中高技术产品出口贸易总额占出口额的29.9%。到了2014年下降到了28.2%。这些数据表明,我国出口贸易中高技术产品的比例相对较少。可见,我国的出口额在世界上名列前茅,制造大国名号当之无愧,但是自主品牌的缺失,导致了品牌竞争力相比国外而言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也是不折不扣的品牌弱国。
3.2拥有世界知名品牌数量少
我国的出口品牌方面发展相较于其他国家而言相对较短,在品牌的意识上尚可,有了一批世界500强品牌。
国际化的进程逐渐加快,日益激烈的国家竞争越来越被大多数企业家所感觉到。大多数都觉得品牌国际化是一个不可逆传的趋势,但是还有一些人的认知比较浅薄。大部分的中国企业家在品牌国际化上的理解不充分,对于品牌自身的理解还是有限的,想当然的把成功企业家等同于买更多的商品,认为没有能力做属于自己的出口品牌。殊不知国内有很多企业家都抱着他们同样的想法,以至于中国品牌国际化的进程因此而变得缓慢、艰难。出于自身的原因和外界的影响,很多企业在最基本的理解上就没有发展规划和意识,用鼠目寸光来形容毫不为过。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jjymy/3441.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