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造船有限公司质量竞争力研究
经济全球化趋势日益加强的当代社会中,竞争的焦点从数量转向了质量,企业质量竞争力的水平决定了企业的未来发展方向,对自身质量竞争力进行不断地改进已经成为企业发展的首要任务。本文以江苏新时代造船有限公司为研究对象,运用APH-Fuzzy模型,对公司的质量竞争力现状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根据影响企业质量竞争力的因素确定企业评价指标体系,对质量竞争力水平进行评价。就公司研发能力、过程能力、企业体系等方面提出不足,分析原因,提出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完善人力资源体系,优化企业体系等对策。关键词 江苏新时代造船有限公司,质量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层次分析法,对策
目 录
1 引言 1
2 质量竞争力相关理论 1
2.1 质量竞争力概念 1
2.2 质量竞争力发展条件 2
2.3 质量竞争力具体特性 3
2.4 质量竞争力层次 3
2.5 质量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4
2.6 综合评价法 5
3 江苏新时代造船有限公司质量竞争力现状 8
3.1 公司简介 8
3.2 公司质量竞争力体系分析 8
4 公司质量竞争力体系的不足 11
4.1 研发能力不足 11
4.2 顾客满意度不高 11
4.3 过程能力薄弱 12
4.4 企业体系过于老旧 12
4.5 先进设备使用率较低 12
5 质量竞争力不足产生的原因 12
5.1 自主创新能力低,人才缺失 12
5.2 市场选择增多,员工满意度低 13
5.3 生产过程缺少秩序性,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不完善 13
5.4 忽视企业管理体系的更新 13
5.5 未能定期对设备进行更新 14
6 提高质量竞争力的相关对策 14
6.1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引进专业人才 14
6.2 关注顾客需求,扩大市场 14
6.3 制定具体的生产过程规范和人力资源管理条例 15
6.4 加强企业管理建设 15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6.5 对先进设备选择性引进 15
结 论 16
致 谢 17
参 考 文 献 18
1 引言
随着《中国制造2025》的正式发布,质量成为了人们关注的对象,我国将重心放在从“中国制造”到“中国质造”的转型。现代社会经济飞速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政府、企业和顾客对于产品的质量的关注逐渐超过成本。《中国制造2025》的发表体现了我国打造制造强国的强烈意愿。分析现有的研究成果,我们可以发现目前在质量竞争力方面,并没有一个相对明确的定义,质量竞争力的评价体系一直处于不断完善的阶段,现有的大多数的研究,主要还是将重心集中在质量和企业竞争力上,探讨其对于质量竞争力的影响及作用,从全局角度进行质量竞争力的构建的现象也很常见。总之,质量竞争力评价体系仍需要不断地创新与完善,基于此,本文以江苏省新时代造船有限公司为例,在对其质量竞争力现状研究的基础上,对企业各因素进行评价。总结各因素的不足,分析原因,对企业竞争力体系进行优化,为企业的继续有效经营和政府的正确决策提供参考。
2 质量竞争力相关理论
2.1 质量竞争力概念
质量竞争力的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50年代,在对国际贸易中出现的竞争力问题进行研究时,发现质量因素对英国贸易竞争力有重要的影响,自此以后,世界各国学者相继展开了对于质量竞争力的研究。日本学者KANO提出的KANO模型,比较早地提出了较为系统的质量竞争力模型,这一模型将按照消费者的不同需求,将消费者需求分为基本型、期望型和兴奋型3个层次,并且根据企业对于这些需求的满意度,来衡量企业的绩效指标[1]。
在对企业质量竞争力的定义进行分析研究时,通过大量的研究内容可知,质量竞争力主要对以下四点进行集中研究:竞争主体、竞争优势、竞争能力以及竞争要素。在此基础上,可以质量竞争力定义为:竞争主体以其卓越的质量来赢得竞争优势的能力即为质量竞争力[4]。该定义不仅能够体现出竞争力的基本特征,还能够强调质量竞争力是以质量作为核心要素的。
在中国,质量竞争力可以根据行业分为服务业质量竞争力和制造业质量竞争力。根据质量竞争力评价对象,分为产品和服务的质量竞争力和在企业整个运行过程中实施质量管理形成的最终质量管理竞争力。其中产品和服务质量竞争力就是指企业所提供产品或服务所相关的所有内在属性,能比其行业相关的竞争对手,更能满足顾客、其他相关方及法律法规要求的程度。企业质量管理竞争力指从产品生产立项,到设计、开发、生产、验证和确认、放行,直至产品交付的整个运行过程中,实施质量管理而使企业获得的竞争优势,该竞争力也将最终体现于产品、服务竞争力中[3]。
??本文所涉及的质量竞争力即为第二类,是企业运营过程中执行质量管理形成的最终质量竞争力。
2.2 质量竞争力发展条件
竞争力的核心要素之一就是质量,质量是目前国内研究的竞争力的主要考虑对象,主要是以在生产过程中注重质量提高并且时刻关注顾客满意度为基础,质量竞争力就是将竞争力理论与质量理论融合发展。
质量竞争力是在企业发展进程中培育和形成的,但其最终成果体现在市场上,市场的现实状况决定了该产品的交换形式以及内容,从而决定质量竞争力的实现。市场的现实状况是由许多因素决定,如社会需求,管理等。一个没有良好质量环境的社会,是不具备实现质量竞争力的条件的。从市场条件出发,要想实现质量竞争力,包含以下两个方面:质量的社会需求和实际的市场竞争[5]。
a)社会对质量的需求
目 录
1 引言 1
2 质量竞争力相关理论 1
2.1 质量竞争力概念 1
2.2 质量竞争力发展条件 2
2.3 质量竞争力具体特性 3
2.4 质量竞争力层次 3
2.5 质量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4
2.6 综合评价法 5
3 江苏新时代造船有限公司质量竞争力现状 8
3.1 公司简介 8
3.2 公司质量竞争力体系分析 8
4 公司质量竞争力体系的不足 11
4.1 研发能力不足 11
4.2 顾客满意度不高 11
4.3 过程能力薄弱 12
4.4 企业体系过于老旧 12
4.5 先进设备使用率较低 12
5 质量竞争力不足产生的原因 12
5.1 自主创新能力低,人才缺失 12
5.2 市场选择增多,员工满意度低 13
5.3 生产过程缺少秩序性,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不完善 13
5.4 忽视企业管理体系的更新 13
5.5 未能定期对设备进行更新 14
6 提高质量竞争力的相关对策 14
6.1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引进专业人才 14
6.2 关注顾客需求,扩大市场 14
6.3 制定具体的生产过程规范和人力资源管理条例 15
6.4 加强企业管理建设 15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6.5 对先进设备选择性引进 15
结 论 16
致 谢 17
参 考 文 献 18
1 引言
随着《中国制造2025》的正式发布,质量成为了人们关注的对象,我国将重心放在从“中国制造”到“中国质造”的转型。现代社会经济飞速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政府、企业和顾客对于产品的质量的关注逐渐超过成本。《中国制造2025》的发表体现了我国打造制造强国的强烈意愿。分析现有的研究成果,我们可以发现目前在质量竞争力方面,并没有一个相对明确的定义,质量竞争力的评价体系一直处于不断完善的阶段,现有的大多数的研究,主要还是将重心集中在质量和企业竞争力上,探讨其对于质量竞争力的影响及作用,从全局角度进行质量竞争力的构建的现象也很常见。总之,质量竞争力评价体系仍需要不断地创新与完善,基于此,本文以江苏省新时代造船有限公司为例,在对其质量竞争力现状研究的基础上,对企业各因素进行评价。总结各因素的不足,分析原因,对企业竞争力体系进行优化,为企业的继续有效经营和政府的正确决策提供参考。
2 质量竞争力相关理论
2.1 质量竞争力概念
质量竞争力的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50年代,在对国际贸易中出现的竞争力问题进行研究时,发现质量因素对英国贸易竞争力有重要的影响,自此以后,世界各国学者相继展开了对于质量竞争力的研究。日本学者KANO提出的KANO模型,比较早地提出了较为系统的质量竞争力模型,这一模型将按照消费者的不同需求,将消费者需求分为基本型、期望型和兴奋型3个层次,并且根据企业对于这些需求的满意度,来衡量企业的绩效指标[1]。
在对企业质量竞争力的定义进行分析研究时,通过大量的研究内容可知,质量竞争力主要对以下四点进行集中研究:竞争主体、竞争优势、竞争能力以及竞争要素。在此基础上,可以质量竞争力定义为:竞争主体以其卓越的质量来赢得竞争优势的能力即为质量竞争力[4]。该定义不仅能够体现出竞争力的基本特征,还能够强调质量竞争力是以质量作为核心要素的。
在中国,质量竞争力可以根据行业分为服务业质量竞争力和制造业质量竞争力。根据质量竞争力评价对象,分为产品和服务的质量竞争力和在企业整个运行过程中实施质量管理形成的最终质量管理竞争力。其中产品和服务质量竞争力就是指企业所提供产品或服务所相关的所有内在属性,能比其行业相关的竞争对手,更能满足顾客、其他相关方及法律法规要求的程度。企业质量管理竞争力指从产品生产立项,到设计、开发、生产、验证和确认、放行,直至产品交付的整个运行过程中,实施质量管理而使企业获得的竞争优势,该竞争力也将最终体现于产品、服务竞争力中[3]。
??本文所涉及的质量竞争力即为第二类,是企业运营过程中执行质量管理形成的最终质量竞争力。
2.2 质量竞争力发展条件
竞争力的核心要素之一就是质量,质量是目前国内研究的竞争力的主要考虑对象,主要是以在生产过程中注重质量提高并且时刻关注顾客满意度为基础,质量竞争力就是将竞争力理论与质量理论融合发展。
质量竞争力是在企业发展进程中培育和形成的,但其最终成果体现在市场上,市场的现实状况决定了该产品的交换形式以及内容,从而决定质量竞争力的实现。市场的现实状况是由许多因素决定,如社会需求,管理等。一个没有良好质量环境的社会,是不具备实现质量竞争力的条件的。从市场条件出发,要想实现质量竞争力,包含以下两个方面:质量的社会需求和实际的市场竞争[5]。
a)社会对质量的需求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gsgl/1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