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产业集群转型升级路径研究(附件)【字数:10643】
产业集群转型升级所具有的强大竞争优势早就引起了国内外的关注,在业界和学术界已经形成了广泛的共识,从上个世纪末开始美国等16个国家就积极开展了关于产业集群的讨论和研究,产业集群转型对我国的企业也很重要,它是我国经济转型的内生动力,而长三角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长三角地区的产业集群转型升级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我国经济转型的发展速度。本文在阐述产业集群转型升级重要性的基础上,通过研究相关问题的界定以及长三角地区现在产业集群的现状、制约因素和转型的必要性,在这基础上提出一些关于长三角产业集群转型升级路径的意见。关键词长三角地区;转型升级;特征;路径
目 录
0 引言 1
1 产业集群的概述 1
1.1 产业集群的定义和外延 1
1.2 产业集群的相关理论 3
2 长三角产业集群的概况 4
2.1 长三角各省市产业集群发展现状 7
2.2 长三角典型产业集群发展现状 10
3 长三角产业集群转型升级存在的问题 16
3.1 长三角产业集群普遍存在的问题 16
3.2 长三角典型产业集群中存在的问题 18
4 长三角产业转型升级的路径选择 20
4.1 长三角产业集群间转型的路径 20
4.2 长三角产业集群内转型的路径 21
4.3 长三角产业集群升级的路径 21
4.4 长三角产业集群间转型升级的路径 22
结论 23
致谢 24
参考文献 25
长三角产业集群转型升级路径研究
0 引言
任何国家和地区在发展的过程当中都难免会遇到产业转型和升级的问题,这不仅是企业不断发展壮大的有利契机,也是整个国际经济形势的发展趋势。自08年的金融危机之后,欧美等西方国家在经济上遭遇了滑铁卢,长三角也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困境,这就使得长三角地区的产业集群升级和转型迫在眉睫。面对这种形势,长三角地区的政府和企业也积极的采取了措施,他们积极探索了产业集群转型升级的可行路径和模式,因此研究长三角地区产业转型问题对于长三角的集群转型和升级有着深远的意义。
在目前国际社会发展的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趋势下,城市竞争力主要体现在城市集群之间的综合经济实力,而长三角地区的经济实力在我国也是首屈一指的,由于目前我国正是经济发展的特殊叠加时期,在这种情势下,就必须发挥长三角的带头作用,推进长三角产业集群转型升级就势在必行。
产业集群的转型升级也就是经济结构组成要素特征的变化过程,产业集群转型升级的基本路径有两个:产业集群间转型升级和产业集群内转型升级。产业集群间的转型升级主要是三大产业之间的转型即从第一产业为主导地位向第二、三产业为主导的转变,产业集群内的转型升级主要是同一产业集群内部实现的技术和价值链的升级等。这几种升级当中更具体、直观的是产品升级,产品升级也就是增加出口产品的附加值和复杂性。
1 产业集群的概述
1.1 产业集群的定义和外延
集群(cluster)是属于生态学中的种群概念,是指一组在一起发育相似的事物,英国著名经济学家马歇(Marshall,1891)最早提出了关于集群的概念。马歇尔的集群具体含义如图1:
/
图1:马歇尔产业集群示意图
资料来源:马歇尔经济学原理
哈佛教授迈克尔波特在1990年出版了《国家竞争优势》,在这本书中他首次提出更加明确具体的产业集群概念[1]。他认为产业集群是指在某一特定区域下的一个特定领域,是一种社会发展的运行理论,也是一种产生变化的手段。它为政府组织、供应商、公司和协会等提供一种便捷的舞台,从而使我国产业集群成为经济发展的引擎。
产业集群是一种社会经济现象。它是产业的空间聚集和专业化分工的发展过程中企业基于自身利益最大化而选择的一种方式,也是对传统产业发展方式的创新。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产业集群不但能够避免由于信息的不对称而引起的投资风险和逆向选择,产生规模经济;而且还能够借助集群式的技术创新,切实的降低技术创新的成本,刺激当地的经济增长,通过组织的创新,培育出一批可以在市场中与大企业并驾齐驱的组织体,进而有效增强产业的优势,促进经济发展。作为一个集企业、社区和周围环境于一体的共生的生态系统,产业集群也是一种显著的社会变化。它的社会性一方面表现在领导者的行为受地方文化“规则”等社会资本影响之外,另一方面也受产业集群中领导者、消费者、地方政府的制度约束等,这就使得产业集群能够有效的满足人类高标准的需求,作为未来产业的发展趋势,产业集群给我们经济社会带来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也远远的超出了经济的范畴。
产业集群是一种动态的系统,是能够体现其共同特征物本质的集合,也是不同发展阶段集群经济抽象概括的一种动态产业集群,用坐标展示如下图2:
/
图2:产业集群组织演进示意图
资料来源:产业集群分析报告理论
1.2 产业集群的相关理论
产业集群的概念最早是由国外学者提出的,在历史不断的演进过程中,产业集群研究的关键点在不断的变化,所以不同时期相关的产业集群理论也不同,比较典型的理论有以下三种:
1.2.1 马歇尔的集聚理论
马歇尔从新古典经济学的角度,阐释了企业为追求规模经济而产生的集群效应,他把规模经济分为两类:第一类是产业发展的规模即外部规模经济,第二类是单个企业的组织和管理效率即内部规模经济[2]。他认为,外部规模经济是指相关企业利用地理位置上接近的优势,通过规模经济来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使得无法在内部获得规模经济的单个企业可以通过外部的合作获得规模经济,所以他认为产业集群是由外部规模经济所导致的。
目 录
0 引言 1
1 产业集群的概述 1
1.1 产业集群的定义和外延 1
1.2 产业集群的相关理论 3
2 长三角产业集群的概况 4
2.1 长三角各省市产业集群发展现状 7
2.2 长三角典型产业集群发展现状 10
3 长三角产业集群转型升级存在的问题 16
3.1 长三角产业集群普遍存在的问题 16
3.2 长三角典型产业集群中存在的问题 18
4 长三角产业转型升级的路径选择 20
4.1 长三角产业集群间转型的路径 20
4.2 长三角产业集群内转型的路径 21
4.3 长三角产业集群升级的路径 21
4.4 长三角产业集群间转型升级的路径 22
结论 23
致谢 24
参考文献 25
长三角产业集群转型升级路径研究
0 引言
任何国家和地区在发展的过程当中都难免会遇到产业转型和升级的问题,这不仅是企业不断发展壮大的有利契机,也是整个国际经济形势的发展趋势。自08年的金融危机之后,欧美等西方国家在经济上遭遇了滑铁卢,长三角也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困境,这就使得长三角地区的产业集群升级和转型迫在眉睫。面对这种形势,长三角地区的政府和企业也积极的采取了措施,他们积极探索了产业集群转型升级的可行路径和模式,因此研究长三角地区产业转型问题对于长三角的集群转型和升级有着深远的意义。
在目前国际社会发展的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趋势下,城市竞争力主要体现在城市集群之间的综合经济实力,而长三角地区的经济实力在我国也是首屈一指的,由于目前我国正是经济发展的特殊叠加时期,在这种情势下,就必须发挥长三角的带头作用,推进长三角产业集群转型升级就势在必行。
产业集群的转型升级也就是经济结构组成要素特征的变化过程,产业集群转型升级的基本路径有两个:产业集群间转型升级和产业集群内转型升级。产业集群间的转型升级主要是三大产业之间的转型即从第一产业为主导地位向第二、三产业为主导的转变,产业集群内的转型升级主要是同一产业集群内部实现的技术和价值链的升级等。这几种升级当中更具体、直观的是产品升级,产品升级也就是增加出口产品的附加值和复杂性。
1 产业集群的概述
1.1 产业集群的定义和外延
集群(cluster)是属于生态学中的种群概念,是指一组在一起发育相似的事物,英国著名经济学家马歇(Marshall,1891)最早提出了关于集群的概念。马歇尔的集群具体含义如图1:
/
图1:马歇尔产业集群示意图
资料来源:马歇尔经济学原理
哈佛教授迈克尔波特在1990年出版了《国家竞争优势》,在这本书中他首次提出更加明确具体的产业集群概念[1]。他认为产业集群是指在某一特定区域下的一个特定领域,是一种社会发展的运行理论,也是一种产生变化的手段。它为政府组织、供应商、公司和协会等提供一种便捷的舞台,从而使我国产业集群成为经济发展的引擎。
产业集群是一种社会经济现象。它是产业的空间聚集和专业化分工的发展过程中企业基于自身利益最大化而选择的一种方式,也是对传统产业发展方式的创新。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产业集群不但能够避免由于信息的不对称而引起的投资风险和逆向选择,产生规模经济;而且还能够借助集群式的技术创新,切实的降低技术创新的成本,刺激当地的经济增长,通过组织的创新,培育出一批可以在市场中与大企业并驾齐驱的组织体,进而有效增强产业的优势,促进经济发展。作为一个集企业、社区和周围环境于一体的共生的生态系统,产业集群也是一种显著的社会变化。它的社会性一方面表现在领导者的行为受地方文化“规则”等社会资本影响之外,另一方面也受产业集群中领导者、消费者、地方政府的制度约束等,这就使得产业集群能够有效的满足人类高标准的需求,作为未来产业的发展趋势,产业集群给我们经济社会带来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也远远的超出了经济的范畴。
产业集群是一种动态的系统,是能够体现其共同特征物本质的集合,也是不同发展阶段集群经济抽象概括的一种动态产业集群,用坐标展示如下图2:
/
图2:产业集群组织演进示意图
资料来源:产业集群分析报告理论
1.2 产业集群的相关理论
产业集群的概念最早是由国外学者提出的,在历史不断的演进过程中,产业集群研究的关键点在不断的变化,所以不同时期相关的产业集群理论也不同,比较典型的理论有以下三种:
1.2.1 马歇尔的集聚理论
马歇尔从新古典经济学的角度,阐释了企业为追求规模经济而产生的集群效应,他把规模经济分为两类:第一类是产业发展的规模即外部规模经济,第二类是单个企业的组织和管理效率即内部规模经济[2]。他认为,外部规模经济是指相关企业利用地理位置上接近的优势,通过规模经济来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使得无法在内部获得规模经济的单个企业可以通过外部的合作获得规模经济,所以他认为产业集群是由外部规模经济所导致的。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gsgl/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