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波复合过氧乙酸对腐败菌的抑制
摘要:冷杀菌技术是一种新技术,该技术既能杀灭食品中微生物,又能最大限度保持食品色泽、香味及营养成分。依据冷杀菌作用原理不同,将其分为物理冷杀菌、化学冷杀菌、生物冷杀菌3大类。本实验以实验室多次活化并纯化的炭疽杆菌(C.acutatum)和灰霉(Botrytis cinerea Pers)为实验材料,研究不同浓度PAA和超声波结合,离体培养适宜条件下分别对炭疽杆菌和灰霉的抑制效果,对菌落直径、孢子萌发、菌丝伸长、胞外pH、胞外电导率等数据进行检测,寻找最适的复合条件。为有效解决果蔬采后腐烂损失和品质下降问题
超声波对鸡胸肉糜凝胶特性的影响
摘要:本实验研究了超声波对低盐鸡胸肉糜凝胶特性的影响。结果显示超声波作用于低盐鸡胸肉糜能够显著改善低盐鸡胸肉糜的凝胶特性。低盐(1% NaCl)超声组的凝胶强度和保水性都显著优于2% NaCl未超声处理的对照组(p<0.05)。研究发现超声后的肉糜粘度显著增加(p<0.05)。超声后肉糜的粒径分布也有显著的变化,超声和加盐的顺序对肉糜的粒径分布有着不同的影响。超声组的总巯基含量、自由巯基含量、疏水性都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凝胶特性改善的原因可能是超声波的空穴效应破坏了肌原纤维的结构,促进蛋白的溶
酒酿液对面包品质的影响
摘要:采用经过24h、30h、36h和42h发酵的酒酿液代替传统水来和面,并烘焙面包。对面包的比容、酸度、还原糖、感官、水分和全质构进行测定,以评价其在贮藏过程中对面包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经36h发酵的酒酿液对面包品质的改善最为明显。与传统水和面面包相比,比容增大、酸度增加、还原糖含量增多、水分迁移速率变小、硬度降低、滋味口感也有极大改善。进而为酒酿这种传统食品创新了发展思路,也为深入研究改善面包在贮藏过程中品质劣变现状奠定了理论基础。
酸性电解水对鸡肉减菌效果研究
摘要:本实验比较了乳酸,二氧化氯,次氯酸钠和酸性电解水几种减菌剂对鸡胸肉的减菌效果,优化了电解水的使用时间和温度,并对贮藏期间鸡肉的相关指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电解水的减菌效果明显优于其它减菌剂,与对照组相比菌落总数减少了0.38logCFU/g,最佳作用时间为90s,且随着时间的延长,减菌效果更加显著,而温度对电解水的减菌效果不显著。第7天时,4℃保藏下的对照组已经腐败变质而电解水处理组还处于鲜肉水平,说明电解水处理可以延长冷鲜鸡肉的货架期。本实验结果对于鸡肉减菌的研究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醋中生物胺种类和含量的检测
摘要:醋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传统发酵产品,国内外文献对食醋中生物胺的检测方法研究很有限,因此,本文建立了一种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对食品中生物胺进行检测。该方法可以有效分离色胺、酪胺、尸胺、亚精胺、精胺,其相关系数均能达到0.99以上。尸胺、亚精胺的检测限为0.05 μg/ml,色胺的检测限为0.1 μg/ml,酪胺的检测限为0.15 μg/ml,精胺的检测限为0.25 μg/ml。5种生物胺的回收率分别为色胺104.65%、尸胺95.35%、酪胺102.95%、亚精胺97.3%、精胺100.1%。采用本
银杏奶稳定性研究
摘要:银杏是我国特有的古老珍贵树种之一。银杏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其果仁营养价值丰富,有食用、药用及保健的功效。牛奶的营养成分很高,矿物质种类十分丰富。将银杏果仁与牛奶复合,既可体现牛奶的营养价值又可充分发挥银杏的营养保健作用。银杏奶的稳定性对于银杏奶的研究、生产加工、运输等来说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运用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研究银杏奶饮料的配方和使其离心沉淀率最低的稳定剂及稳定剂的添加量。结果表明,最优的银杏奶的配方为料液比1:10、糖5%、奶粉6%,稳定剂的添加量为:CMC0.08%、海藻酸钠0.06%
阿魏酸重组漆酶对葛根淀粉膜性能的影响
摘要:研究以葛根淀粉为基料,以甘油为增塑剂,研究重组漆酶、阿魏酸以及成膜条件对膜性能的影响。以膜机械性能为指标,得出葛根淀粉膜的最佳制备条件为:葛根淀粉3%,甘油30%(占淀粉含量)阿魏酸添加量1.25%(占淀粉含量),重组漆酶量为2U/100ml,pH为6,糊化温度为100℃,作用时间为5min,干燥温度为25℃,成膜相对湿度RH53%。
高光谱图像对稻谷贮藏中真菌的拟合与区分
摘要:本文利用高光谱成像系统(HIS)获取稻谷贮藏中常见真菌(黑曲霉、米曲霉、杂色曲霉、构巢曲霉、桔青霉)在马铃薯葡萄糖琼脂板上培养期间的高光谱图像,采用400-1000nm全波段的平均值,波峰709nm处的光谱值和全波段内的光谱值的主成分得分三种方法构建真菌生长模拟模型。结果显示,桔青霉基于全波段光谱值PCA分析后的第一主成分得分建立的生长拟合模型R2为0.8029,杂色曲霉波峰数据建立的生长拟合的R2为0.7832,其他高光谱参数建立的模型的R2均低于0.30,另外,主成分分析(PCA)和偏最小二乘法
fabp荧光量子点技术在急性心肌梗死早期诊断中的应用
摘要: 目的 应用量子点免疫层析法,制备检测全血、血浆和血清中心肌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检测试纸条,用于急性心肌梗死(AMI)早期辅助诊断。 方法 将抗H-FABP单克隆抗体1与羊抗鼠IgG多克隆抗体分别包被于硝酸纤维素膜的检测线(Test Line)和质控线(Control Line),用量子点标记抗H-FABP单克隆抗体2,均匀涂被于玻璃纤维膜上制成量子点结合物垫,组装成试纸条后分别进行精密性、特异性、灵敏性、稳定性及临床样品检测。 结果 该检测卡的检测灵敏度为1ng/ml,15m
nacl处理对西兰花芽苗营养与功能品质的影响
摘要:本文研究了在0,40,80,120,160,200 mmol/L NaCl处理下,西兰花芽苗的生长生理、膜脂过氧化程度、活性氧代谢以及抗氧化酶活性,以探明NaCl对西兰花芽苗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NaCl处理显著增加西兰花芽苗丙二醛(MDA)和活性氧含量,增加了细胞膜透性,但能提高抗坏血酸、花色苷等抗氧化物的含量,并提高抗氧化酶活性。在西兰花发芽过程中,喷施40,80 mM的NaCl能促进西兰花芽苗生长,通过提高植株抗氧化物质含量和抗氧化酶活性,从而提高植株的抗氧化能力和对逆境的适应能力,有利于芽苗
uvb胁迫下大豆发芽富集异黄酮的技术研究
摘要:大豆异黄酮是一种重要的生物活性物质,有着抗癌、抗氧化等众多生理功能,在饮食与医药领域都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本篇文章主要通过UV-B辐照大豆发芽,选取了四个大豆品种,对其进行黑暗发芽及UV-B辐照处理,测得其主要生理生化指标、大豆异黄酮含量、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力、查尔酮合酶(CHS)活力,比较研究各种指标的变化,筛选出发芽率高、异黄酮含量高的品种。经比较后,以“天骄”大豆为材料,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优化实验,研究培养温度与光照强度两个因素对异黄酮含量的影响,优化出最利于异黄酮富集的培养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