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对食品添加剂知信行的调查研究【字数:9749】
目的通过调查青少年对食品添加剂相关知识了解程度及着重调查青少年对防腐剂的认知情况和使用态度,而从达到向青少年普及食品添加剂相关知识的目的,使青少年正确认识食品添加剂。方法本次调查研究采用纸质问卷和网络问卷两种调查形式,对常熟市高中生和大学生进行随机抽样调查,对调查所得结果进行分析总结,并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改善的方法和建议。结果青少年对食品添加剂的认识较为简单,认知水平较深的青少年人数较少,且大部分为大学生。总体来说普遍大学生对食品添加剂知识的掌握程度高于高中生。结论应向青少年普及食品添加剂相关知识,提高青少
食用菌菌丝材料成型工艺探索【字数:9547】
摘 要通过对市场上常见的五种食用菌平菇、金针菇、海鲜菇、杏鲍菇、香菇进行组织分离培养,其长出的真菌菌丝分别与对应的五种不同的生物基模具培养。培养40天后,对菌丝复合材料进行烘干处理并切割成规格样本。用万能试验机AGX-X进行抗压强度检测,通过抗压数据来分析菌丝材料的优越性。
12万吨大豆立筒仓群工程设计【字数:8584】
摘 要本论文进行了12万吨大豆立筒仓群工程设计。大豆是一种高蛋白质、高脂肪含量的粮食。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主要用于加工食用油及豆粕。拟建大豆立筒仓主要是为大豆油厂生产食用油和豆粕服务。确定工艺流程,明确工艺参数。最后根据筒仓选型,推导设备的运转能力,合理开展设备配套和立筒仓群工程设计布局,然后进行图纸的绘制。
1500?d油脂污水处理车间工程设计【字数:7697】
摘 要本文开展了1500?/d油脂污水处理车间工程设计。由于随着我国环境保护要求的日益严格,植物油脂加工企业对污水处理环节高度重视。油脂污水具有化学耗氧量、生物耗氧量、油脂含量高的特点,需要采用物理、化学、生物等多种综合处理手段,出水达到当地排放标准后才能排放。本论文以大豆油脂加工企业为对象,进行1500?/d油脂污水处理车间工程设计,满足企业生产需要。污水处理车间的工艺流程主要保证污水处理量和废水排放标准。本车间污水主要来自油脂生产车间的污水,以及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水,和每日清洗工厂车间和设备的污水。
4.8万吨豆粕仓和打包发放站工程设计【字数:7019】
摘 要本文进行了4.8万吨豆粕仓和打包发放站的工程设计。豆粕是大豆经压榨或者浸提后得到的产物,多种氨基酸种类丰富,是水产及畜禽饲料中的优质蛋白源。但豆粕在存储过程中,由于水分的变化和其不易散热的特点,造成结块、霉变等变化,豆粕仓的设计旨在满足油脂加工企业的需求,降低生产、加工成本,服务于养殖业。确定工艺流程,明确工艺参数。工艺流程分豆粕接收作业、发放及倒仓作业、菜粕(兼具)接收作业、菜粕(兼具)发放作业四个部分。接收运输而来的豆粕进入混泥土立筒仓暂时仓储,适时的倒仓防止豆粕发热结块变质;菜粕接收作业处理
一定温度条件下克氏原螯虾体幼体对密度的适应性分析【字数:8268】
本文以克氏原螯虾幼体(Proclarus clarkii larvae)为研究对象,探讨不同温度、密度生长环境下对其生长速率的影响。一是通过恒温水浴锅设置不同的温度(20、25、30℃),以及在烧杯中提高养殖密度,测定克氏原螯虾幼体的生长速率情况,结果表明温度是影响其生长速率的重要影响因素,在一定的范围内,适当的提高幼体的生长环境温度,可以有效的促进幼体的生长发育,为保证较高的生长速度和较低的死亡率,控制其生长环境温度在25℃左右时是比较适合其生长发育的温度,密度提高到20倍的情况下也能保持很高存活率;二
三种洋槐种子蛋白的流变性质研究【字数:8484】
摘 要以洋槐种子为原料,采用碱溶酸沉、醇法、酸法三种工艺制备洋槐种子蛋白,应用紫外、荧光分光光度计分析了三种洋槐种子蛋白的部分结构信息,应用流变仪分析了三种洋槐种子蛋白的部分流变性质。结果表明不同的制备方法对洋槐蛋白的结构有明显的影响。酸法、分离与醇法浓缩蛋白的紫外吸收峰分别位于268nm、196nm和217nm;三种蛋白280nm与350nm激发的荧光光谱最大发射波长均为362nm。结构恢复试验表明,相比于酸法浓缩蛋白,分离和醇法浓缩蛋白的零剪切粘度均较高;醇法浓缩蛋白和酸法浓缩蛋白溶液的滞后现象较明
三种洋槐种子蛋白的胶凝性质研究【字数:7625】
摘 要本课题采用碱溶酸沉、醇法、酸法三种工艺制备洋槐种子蛋白,应用紫外、荧光分光光度计分析了三种洋槐种子蛋白的部分结构信息,通过质构仪等分析了三种洋槐种子蛋白的部分胶凝性质,紫外分析表明浓缩、分离蛋白280 nm附近的吸收峰强度逐步地衰弱;而酸法蛋白280 nm附近的吸收峰逐步地增强。荧光分析表明在280nm激发光谱上,浓缩、酸法蛋白溶液的λmax向短波方向发生了移动;在350nm激发光谱上,酸法蛋白溶液的λmax向长波方向发生了移动。质构分析表明,三种洋槐种子蛋白胶凝前的硬度、稠度指标比较依次为酸法蛋
BABA对桃果实腐烂和抗病及抗氧化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摘要:以“septemberfree”桃果实为材料,研究了BABA处理对桃果实在常温(20℃)贮藏时果实腐烂和抗病及抗氧化相关酶活性的影响。以不同浓度BABA溶液处理桃果实,常温下接种根霉菌(R.stolonifer),筛选得到最佳控制病害的浓度,再以最佳浓度处理桃果实,接种根霉菌(R.stolonifer)并于室温下贮藏。每天取样,用于测定抗病相关酶(几丁质酶和β-1,3葡聚糖酶)活性和抗氧化酶相关酶活性,同时,测定BABA对R.stolonifer体外生长的影响,综合评价BABA对桃采后抗病和抗氧化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