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ctobacillusplantarumJla9产细菌素的分离纯化及抑菌谱研究
摘要:本研究的目的是以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 Jla-9)为研究对象,探究植物乳杆菌中产的细菌素的分离纯化技术及其抑菌能力的鉴定。本研究中对细菌素的分离纯化研究包括三个步骤:硫酸铵沉淀、Sephadex LH-20和R-HPLC纯化。然后以枯草芽孢杆菌、多粘类芽孢杆菌、凝结芽孢杆菌、短小芽孢杆菌、巨大芽孢杆菌、嗜热脂肪地芽孢杆菌、蜡样芽孢杆菌为指示菌,通过其抑菌谱的研究鉴定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 Jla-9)细菌素的抑菌能力。实验表明
pH对血浆蛋白高浓度乳化物质构及流变性质的影响
摘要:本文以猪血浆蛋白、水、大豆油为原料加工高浓度乳化物,分析乳化体系在不同pH(5.0、5.5、6.0、6.5、7.0)条件下乳化物粘度、贮存稳定性、质构特性和流变性质。结果表明:随着乳化体系pH的增大,乳化物粘度和贮存稳定性均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在流变加热终点处,其储能模量、损耗模量和相位角也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当体系pH为6.5时,乳化物粘度(δ=2 s-1)、贮存稳定性、加热终点储能模量、加热终点损耗模量均达到最大值,且都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加热终点相位角、硬度、胶性、咀嚼性、胶
β氨基丁酸对甜樱桃采后生理和品质变化的影响
摘要:本文研究了BABA处理后对甜樱桃果实采后主要生理和品质指标的影响。甜樱桃果实采用30mMBABA浸泡十分钟后,于20℃,储藏 5天,定期取样测定果实的色差、总酚、MAD、PPO、DPPH、APX和CAT活性等指标。结果表明BABA可显著抑制果实生理生化指标下降,延缓果实表皮亮度、颜色饱和度等的下降,还可以提高抗氧化酶的活性。这些结果表明,BABA处理可有效延缓樱桃果实的衰老,保持果实品质,从而延长贮藏期。
不同加热温度下四种肌肉中胶原蛋白含量
摘要:本实验研究了猪肉(背最长肌)、牛肉(背最长肌)、鸡肉(胸肉)和鱼肉(背肌)在不同温度下处理时肌肉中胶原蛋白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总胶原蛋白含量和不溶性胶原蛋白含量随着加热终点温度的升高而呈现上升趋势(P<0.05),同时不同种类间胶原蛋白的含量也有较大差异(P<0.05)。本结果对于进一步认识和了解不同种类肉的消化营养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不同影响条件下兔肉肉糜流变特性的研究
摘要:为降低凝胶类低温肉制品中的钠离子含量,探究更合适的加工方式,研究不同pH值、不同放置时间处理下不同兔肉类型--里脊肉和腿肉肉糜的流变学特性。结果显示在相同NaCl浓度下,里脊肉形成凝胶的能力更好。在低钠不含磷酸盐条件下,调整pH到5.8、6.2、6.6、7.0进行流变学研究得到里脊肉、腿肉均在pH5.8时凝胶形成能力最好。用三阶高斯方程可以描述该条件下温度和贮能模量G’的关系。同时对不同盐浓度下兔里脊肉肉糜放置不同时间后的流变学特性进行研究,得出离子强度不同,放置时间对肉糜流变学特性影响不同。 摘要:本文主要研究不同碳源对瑞士乳杆菌MB2-1胞外多糖的结构和生理功能影响的研究,以HP培养基为基础,更换其中的碳源(葡萄糖、果糖、乳糖、蔗糖、半乳糖),在接种发酵提取瑞士乳杆菌MB2-1胞外多糖后,分析产量和成分的差异,并进行结构分析,抗氧化、抗肿瘤特性研究。实验结果:胞外粗多糖产量,以半乳糖为碳源333.5mg/L,以果糖为碳源368.8mg/L,以葡萄糖为碳源363.0mg/L,以蔗糖为碳源354.4mg/L,以乳糖为碳源388.1mg/L;胞外多糖成分分析,蛋白质、糖醛酸、硫酸基含量表现出差异性 摘要:近年来从人参花蕾中提取出的有效成分,表明皂苷含量多于人参其余各部,从而引起了对人参花中多糖的研究。本实验首先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超声功率、超声时间以及超声料液比,确定相对较优的参数,然后通过响应面分析方法确定最佳参数。将提取出的粗多糖及不同浓度的NaCl洗脱冻干样品分别配制成五种浓度。首先通过电镜扫描和红外光谱分析确定形态和结构组成,然后通过不同的实验方案,测定多糖的金属离子螯合能力,清除羟自由基的能力,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对超氧阴离子的清除能力。同时以维生素C(抗坏血酸)为阳性对照,以微孔 摘要:大豆作为中国居民膳食中蛋白与油脂的重要来源,有着广阔的开发利用前景。经过发芽处理后的大豆营养品质可以得到改善,基于此进行新型豆乳食品开发,这对开拓大豆食品市场具有推动作用。本研究以大豆为原料,以低氧通气方式对大豆进行短时浸泡发芽,研究发芽后的植酸变化情况,得到了最适宜的发芽时间;同时研究了发芽大豆匀浆的料液比,并优化了匀浆液需要添加的各个组分,从而得到适合低植酸发芽大豆的工艺参数。在此基础上,进行了低植酸豆乳产品的研制。 摘要:无花果果实营养丰富,鲜食美味可口,经济价值较高,但是果实皮薄质地软,采后极不耐贮藏,易被微生物侵染导致腐败变质,常温条件下只能保存l~2天。本文以八成熟新鲜的无花果为试验材料,以常温贮藏条件下的无花果为对照,研究了在温度2±1℃、湿度RH85~95%贮藏条件下无花果品质变化情况,测定了在贮藏过程中无花果腐烂率、失重率、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维生素C、还原糖、质构参数、呼吸强度、果皮色泽等品质指标。研究表明常温组与低温组果实各品质指标变化趋势大致相同,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腐烂率、失重率、可滴定酸含量 摘要:本文采用微量雾化加湿的方法,进行了柠檬酸雾化液组分pH、VB6及CaCl2对发芽糙米富集γ-氨基丁酸(GABA)的影响研究,探讨了高温发芽条件对发芽糙米GABA含量及其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pH浓度的增加,GABA含量呈现下降趋势,pH3.5时GABA含量最高,最优VB6及CaCl2浓度分别为2mmol/L及10mmol/L,正交试验优化出的组合为pH3.5、VB6浓度2mmol/L 、CaCl2浓度10mmol/L,此条件下,随着加湿时间的延长,发芽糙米中GABA,Glu含量及GAD活力均呈上
不同碳源对瑞士乳杆菌产多糖结构和生理功能的影响
人参花多糖的超声提取及抗氧化能力的研究
低植酸发芽豆乳的生产研究
低温对无花果采后品质的影响
低爆腰率芽米中γ氨基丁酸富集技术研究
八角茴香提取物对调理猪肉饼品质的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