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花色苷保留率桑椹酒的开发及年产10000吨桑椹果酒工厂的设计(附件)
本论文研究高花色苷保留率桑椹酒的酿造方法与年产10000吨桑椹果酒工厂的设计。通过实验,得出在28℃时,聚乙烯醇(PVA)-海藻酸钠(SA)发酵法、海藻酸钠固定发酵法、玉米芯吸附法、干红枣固定化发酵中,采用海藻酸钠固定化发酵的方法更符合实验目的。因此,通过海藻酸钠的正交设计试验,改变海藻酸钠的浓度、发酵温度和发酵时间,得出高花色苷保留率的最佳发酵条件为∶SA浓度为3%,28℃下发酵48h。对于年产10000吨桑椹果酒工厂的设计,严格按照国家标准开展,根据规定的规模确定厂区的选址、面积及相应装修,制订合理的季度产品生产方案。同时,也进行相应的物料衡算、设备选型及投资估算、水电汽估算和劳动力估算,并且还要对生产线辅助性部门所需面积进行估算,对生产车间和全厂平面进行合理安排;用CAD绘制生产工艺流程图、车间平面布置图、车间主要部位剖面图、管路布置图和全厂平面布置图。关键词 海藻酸钠,固定化发酵,花色苷保留率,工厂设计
目 录
1 引言 1
1.1 桑椹概述 1
1.2 花色苷概述 1
2 实验内容 2
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2
2.2 试验设计 2
2.3 结果分析 5
3 工厂设计 7
3.1 引言 7
3.2 产品方案 8
3.3 厂址选择 9
3.4 工艺流程 9
3.5 工厂的平面布置 10
3.6 产品物料衡算 13
3.7 车间布置要求 17
4 水电的物料衡算 19
4.1 用水量 19
4.2 管路布置 19
4.3 用电量 19
5 全场建筑占地面积 19
6 经济技术分析 21
6.1 装潢工厂所需花费 21
6.2 仪器设备所需花费 21
6.3 建厂所需花费 21
6.4 产品成本费用估算 22
6.5 产品销售所得利润估算 22
结 论 23
致 谢 24
参 考 文 献 2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5
1 引言
1.1 桑椹概述
桑椹是桑科桑属落叶乔木桑树的果实,又叫桑枣、桑果。桑果柔嫩多汁、富有弹性、风味独特、酸甜可口[1]。成熟月份在47月,成熟的果实有紫黑色、紫红色或白色等几种。晒干或蒸干可以入药,味酸甜,性寒;归心、肝、肾经[2]。中医认为,桑椹可用于治疗肝肾不足及血虚精亏所导致的头晕目眩、腰酸耳鸣、失眠多梦、津伤口渴等症。桑椹营养丰富,富含鞣酸、苹果酸、多种维生素和人体必需的氨基酸及锌、钾、镁、磷等微量矿质元素,具有良好的保健功能[3]。在两千多年前,桑椹就已经作为古代皇帝御用的补品,因此,桑椹又被称为“民间圣果”。现医学认为,桑椹具有促进造血细胞生长,改善血虚状态、提高人体免疫力、抗诱变、抗血栓、抗氧化、抗菌、抗炎症和神经保护等功效[49],具有抑制血小板凝固、心脏病、抗癌,延缓衰老等作用[1012]。此外,桑椹颜色紫红,含有大量的天然红色素,属花色苷类成分,是果蔬及其产品呈现从红色到蓝色的物质基础,成熟的桑果可以直接食用,也可以加工成各种食品,例如∶桑椹醋、桑椹啤酒、桑椹果脯、桑椹酸奶等[1316]。桑椹中拥有高含量红色素,是自然界中提取花色苷的重要来源之一,且色度高、性质稳定、安全无毒。
1.2 花色苷概述
花色苷在植物中分布广泛,据初步统计,27个科73个属的植物中均含有花色苷[17],他构成了植物王国中绝大多数的红色到紫色等颜色。花色苷类色素颜色亮丽且毒性低[18],也是最常见的水溶性天然食用色素。
桑椹酒中的花色苷是其主要的呈色物质,决定了酒的品质。在整个酿酒过程中,醪液性质产生转变,从而影响花色苷发生转变。目前,检测花色苷总含量的定量方法有高效液相色谱法与可见光光度法,其中,高效液相色谱法测量优点是精确度高,缺点是仪器设备昂贵,且需要多种花色素标准品[19];而分光光度法不需要用到花色苷标准品,且与HPLC具有高相关性[20],使可见分光光度法成为切实可行的一种检测方法[21]。目前常用的分光光度法包括∶单一pH法、pH示差法和差减法。经研究发现,随着pH改变,花色苷的结构随之有几种不同形式的转变,花色苷结构的转变与pH呈函数关系,同时干扰物的特征光谱不随pH的变化而变化[22]。通过pH示差法实验测定,确定两个可保持花色苷稳定的pH,但对花色苷吸光度差别为最大,测定这两个pH下的吸光值,计算差异,根据公式可得出花色苷的总含量[23]。
本文以桑椹汁为原材料,通过不同的固定化发酵方法酿造桑椹酒,并采用pH示差法测定桑椹汁及桑椹酒中花色苷含量,比较各方法中花色苷的保留率,选出最佳方案,并选用该加工工艺流程开展年产10000吨桑椹果酒工厂的设计。
2 实验内容
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桑椹汁、干酵母、聚乙烯醇(PVA)、海藻酸钠(SA)、红枣干(粒径23mm)、玉米芯(粒径23mm)。
pH=1.0的盐酸缓冲溶液配制:用0.2mol/l的KCl和0.2mol/l的HCl以25∶67的比例混合配制。pH=4.5的盐酸缓冲溶液配制:用1mol/l的NaAc、1mol/l的HCl与H2O分别以100∶60∶90的比例混合配制。
紫外分光光度计、电子分析天平、pH计、测糖仪、25ml具塞比色管,烧杯,纱布,玻璃棒等。
2.2 试验设计
2.2.1 不同固定化酵母的制备
固定化酵母细胞优点是可以反复长时间利用,同时减少发酵时杂菌污染的概率。并且酵母不必回收利用,同时省去离心设备,使工艺简化。固定化使酵母一直处于增殖状态,发酵活力较高,发酵材料用量少、要求低、费用少,在工业化生产上可行性较大。因此,本实验采用不同固定化载体方法固定酵母细胞。采用聚乙烯醇(PVA)与海藻酸钠(SA)混合发酵、SA包埋发酵、玉米芯吸附发酵和红枣干吸附发酵,选出高花色苷保留率的方法,再优化该发酵工艺,得出最佳花色苷保留率的发酵条件。
方法一:PVASA固定化
(1)冷藏的0.1%(2g)葡萄酒干酵母放置常温,用35℃40℃的2%蔗糖溶液10ml活化30min;
(2)按9.0g/100mL的PVA和1.0g/100mL的海藻酸钠比例配制100g 载体溶液;
(3)活化后的2ml菌液与载体溶液混合,待溶液完全冷却后,加入体积分数2.0%的硼酸,充分混匀,置室温下交联3h。再滴加到CaCl2中制备成 23mm 的凝胶颗粒,置于4℃下固化12小时。将固定化凝胶颗粒用无菌水洗3次,移入到增殖培养基中培养,最后移到发酵培养基中,容器为250ml的三角瓶,凝胶颗粒与发酵液体积的体积比为1∶2,发酵液的体积为50ml,总体积70ml。
目 录
1 引言 1
1.1 桑椹概述 1
1.2 花色苷概述 1
2 实验内容 2
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2
2.2 试验设计 2
2.3 结果分析 5
3 工厂设计 7
3.1 引言 7
3.2 产品方案 8
3.3 厂址选择 9
3.4 工艺流程 9
3.5 工厂的平面布置 10
3.6 产品物料衡算 13
3.7 车间布置要求 17
4 水电的物料衡算 19
4.1 用水量 19
4.2 管路布置 19
4.3 用电量 19
5 全场建筑占地面积 19
6 经济技术分析 21
6.1 装潢工厂所需花费 21
6.2 仪器设备所需花费 21
6.3 建厂所需花费 21
6.4 产品成本费用估算 22
6.5 产品销售所得利润估算 22
结 论 23
致 谢 24
参 考 文 献 2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5
1 引言
1.1 桑椹概述
桑椹是桑科桑属落叶乔木桑树的果实,又叫桑枣、桑果。桑果柔嫩多汁、富有弹性、风味独特、酸甜可口[1]。成熟月份在47月,成熟的果实有紫黑色、紫红色或白色等几种。晒干或蒸干可以入药,味酸甜,性寒;归心、肝、肾经[2]。中医认为,桑椹可用于治疗肝肾不足及血虚精亏所导致的头晕目眩、腰酸耳鸣、失眠多梦、津伤口渴等症。桑椹营养丰富,富含鞣酸、苹果酸、多种维生素和人体必需的氨基酸及锌、钾、镁、磷等微量矿质元素,具有良好的保健功能[3]。在两千多年前,桑椹就已经作为古代皇帝御用的补品,因此,桑椹又被称为“民间圣果”。现医学认为,桑椹具有促进造血细胞生长,改善血虚状态、提高人体免疫力、抗诱变、抗血栓、抗氧化、抗菌、抗炎症和神经保护等功效[49],具有抑制血小板凝固、心脏病、抗癌,延缓衰老等作用[1012]。此外,桑椹颜色紫红,含有大量的天然红色素,属花色苷类成分,是果蔬及其产品呈现从红色到蓝色的物质基础,成熟的桑果可以直接食用,也可以加工成各种食品,例如∶桑椹醋、桑椹啤酒、桑椹果脯、桑椹酸奶等[1316]。桑椹中拥有高含量红色素,是自然界中提取花色苷的重要来源之一,且色度高、性质稳定、安全无毒。
1.2 花色苷概述
花色苷在植物中分布广泛,据初步统计,27个科73个属的植物中均含有花色苷[17],他构成了植物王国中绝大多数的红色到紫色等颜色。花色苷类色素颜色亮丽且毒性低[18],也是最常见的水溶性天然食用色素。
桑椹酒中的花色苷是其主要的呈色物质,决定了酒的品质。在整个酿酒过程中,醪液性质产生转变,从而影响花色苷发生转变。目前,检测花色苷总含量的定量方法有高效液相色谱法与可见光光度法,其中,高效液相色谱法测量优点是精确度高,缺点是仪器设备昂贵,且需要多种花色素标准品[19];而分光光度法不需要用到花色苷标准品,且与HPLC具有高相关性[20],使可见分光光度法成为切实可行的一种检测方法[21]。目前常用的分光光度法包括∶单一pH法、pH示差法和差减法。经研究发现,随着pH改变,花色苷的结构随之有几种不同形式的转变,花色苷结构的转变与pH呈函数关系,同时干扰物的特征光谱不随pH的变化而变化[22]。通过pH示差法实验测定,确定两个可保持花色苷稳定的pH,但对花色苷吸光度差别为最大,测定这两个pH下的吸光值,计算差异,根据公式可得出花色苷的总含量[23]。
本文以桑椹汁为原材料,通过不同的固定化发酵方法酿造桑椹酒,并采用pH示差法测定桑椹汁及桑椹酒中花色苷含量,比较各方法中花色苷的保留率,选出最佳方案,并选用该加工工艺流程开展年产10000吨桑椹果酒工厂的设计。
2 实验内容
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桑椹汁、干酵母、聚乙烯醇(PVA)、海藻酸钠(SA)、红枣干(粒径23mm)、玉米芯(粒径23mm)。
pH=1.0的盐酸缓冲溶液配制:用0.2mol/l的KCl和0.2mol/l的HCl以25∶67的比例混合配制。pH=4.5的盐酸缓冲溶液配制:用1mol/l的NaAc、1mol/l的HCl与H2O分别以100∶60∶90的比例混合配制。
紫外分光光度计、电子分析天平、pH计、测糖仪、25ml具塞比色管,烧杯,纱布,玻璃棒等。
2.2 试验设计
2.2.1 不同固定化酵母的制备
固定化酵母细胞优点是可以反复长时间利用,同时减少发酵时杂菌污染的概率。并且酵母不必回收利用,同时省去离心设备,使工艺简化。固定化使酵母一直处于增殖状态,发酵活力较高,发酵材料用量少、要求低、费用少,在工业化生产上可行性较大。因此,本实验采用不同固定化载体方法固定酵母细胞。采用聚乙烯醇(PVA)与海藻酸钠(SA)混合发酵、SA包埋发酵、玉米芯吸附发酵和红枣干吸附发酵,选出高花色苷保留率的方法,再优化该发酵工艺,得出最佳花色苷保留率的发酵条件。
方法一:PVASA固定化
(1)冷藏的0.1%(2g)葡萄酒干酵母放置常温,用35℃40℃的2%蔗糖溶液10ml活化30min;
(2)按9.0g/100mL的PVA和1.0g/100mL的海藻酸钠比例配制100g 载体溶液;
(3)活化后的2ml菌液与载体溶液混合,待溶液完全冷却后,加入体积分数2.0%的硼酸,充分混匀,置室温下交联3h。再滴加到CaCl2中制备成 23mm 的凝胶颗粒,置于4℃下固化12小时。将固定化凝胶颗粒用无菌水洗3次,移入到增殖培养基中培养,最后移到发酵培养基中,容器为250ml的三角瓶,凝胶颗粒与发酵液体积的体积比为1∶2,发酵液的体积为50ml,总体积70ml。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swgc/spkxygc/1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