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产5000吨发酵豆粕的工厂设计
本设计依据生命科学与食品工程学院提出的“毕业设计任务书”的要求,设计课题为“年产5000吨发酵豆粕的工厂设计”。豆粕在工业上常用作饲料蛋白原料,但由于豆粕中的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较大且结构紧密,不易消化吸收,且含有多种抗营养因子,影响养殖动物消化吸收率和健康。而基于微生物学的固态发酵技术处理豆粕后,能提高豆粕原料的消化利用度和营养水平。本设计的主要工艺流程包括菌种制备、混合、发酵、烘干、粉碎、包装。发酵不同于一般的发酵工厂,采用的是比较新型的设备──发酵床。 所设计的发酵豆粕全厂占地面积为12000㎡。全厂工作人员共33人。工厂前期投资共1356.6万元,投产后,每年生产总成本为1743.5万元,销售额为2700万元,纯利润为717.5万元,动态投资回收期约为2年。关键词 发酵豆粕,发酵床,工厂设计
目 录
1 前言 1
1.1 课题来源及选题依据 2
1.2 本设计应达到的要求 2
1.3 豆粕与发酵豆粕的简介 2
2 工艺论证 2
2.1 发酵豆粕的工艺流程 2
2.2 发酵豆粕的工艺论证 2
3 物料衡算 2
3.1 物料衡算的目的 2
3.2 物料衡算的依据 2
3.3 物料衡算 2
4 设备选型 2
4.1 设备选型的要求 2
4.2 设备选型的原则 2
4.3 设备选型 2
5 总平面布置 2
5.1 厂址选择要求 2
5.2 厂址选择 2
5.3 总平面设计原则 2
5.4 总平面布置及主要建筑物 2
6 公用系统 2
6.1 用水量估算 2
6.2 供电系统 2
7.1 机构设置 2
7.2 人员定额 2
8 经济分析 2
8.1 投资分析 2
8.2 成本核算 2
8.3 产品利润测算 2
8.4 分险分析 2
9 安全与卫生 2
9.1 安全管理 2
9.2 卫生管理 2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 结论 2
致谢 2
参考文献 2
1 前言
1.1 课题来源及选题依据
1.1.1 课题来源
本设计依据生命科学与食品工程学院提出的“毕业设计任务书”的要求,设计课题为“年产5000吨发酵豆粕的工厂设计”。产品符合国家标准。
1.1.2 选题依据
豆粕是大豆加工的主要副产物,由于豆粕蛋白质含量可达50%以上,赖氨酸含量高达2.5%,氨基酸组成比较平衡,具有较高的利用价值,工业上常用作饲料蛋白原料,是动物养殖产业中应用范围最广的蛋白原料,但由于豆粕中的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较大,而且结构相对于一般蛋白更紧密,不易消化吸收,且含有胰蛋白酶抑制剂、植物凝集素、脲酶等抗营养因子,影响养殖动物消化吸收率和健康。而基于微生物学的固态发酵技术处理豆粕后,能提高豆粕原料的消化利用度和营养水平,饲喂动物时能明显增强动物机体的免疫能力,减少或替代抗生素的使用。因此,目前发酵豆粕在饲料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在不同养殖动物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多样,所以进行发酵豆粕工厂设计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实际价值[1]。
本课题拟根据生产实际和设备选型,设计现代化的发酵豆粕工厂。
1.2 本设计应达到的要求
(1)通过毕业实习和查阅国内外文献,对发酵豆粕生产过程进行详细了解;
(2)根据规定的设计规模,合理制订全年产品生产方案;进行物料衡算、设备选型、水电汽估算、劳动力估算;
(3)对生产线辅助性部门所需面积进行估算,并对生产车间和全厂平面进行合理安排;
(4)用CAD绘制生产工艺流程图、车间平面布置图、车间主要部位剖面图、管路布置图和全厂平面布置图;
(5)按照“毕业设计工作条例”要求完成详细的设计说明书1份、完成毕业实习报告1篇;
(6)严格遵守纪律,严格按照工厂安全规程操作,数据真实可靠;
(7)查阅相关的中英文文献15篇以上,撰写2000字开题报告1篇,做一篇开题报告;
(8)查阅和翻译相关的英文文献1篇;
(9)能制定试验方案,选用、安装和调试仪器设备及测试、采集与分析处理实验数据;能够熟练使用计算机;
(10)有一定的口头表达能力。
1.3 豆粕与发酵豆粕的简介
1.3.1 豆粕中的抗营养因子
比较常见的豆粕中的抗营养因子有致甲状腺肿素、植酸、大豆凝集素、脂肪氧化酶、脲酶、抗原蛋白、不良寡糖这几种。其中植酸能和铁、锌、钙等金属离子形成金属络合物,极大的影响了这些矿物质的吸收;大豆凝集素会影响消化酶的分泌,抑制了肠道对于蛋白质的消化利用,使动物的生长受到抑制;脂肪氧化酶会破坏脂肪中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还会产生豆腥味;脲酶在有水的情况下会将尿素分解,降低其利用率,甚至会引起氨中毒;抗原蛋白则会使仔鸡和仔猪产生腹胀腹泻等症状[2]。
1.3.2 抗营养因子的消除方法
目前来说。可以通过物理、化学的方法以及生物法来消除豆粕中含有的抗营养因子。通过比较这些方法,发现生物处理法比物理法和化学处理法具有更好的效果。生物处理法不仅效率高,成本低,而且应用比较安全。在如今这个倡导绿色健康的年代,生物处理法更容易获得大家的青睐[3]。
本课题主要采用的是微生物发酵法。一般来说,发酵主要有固态发酵和液态发酵。液态发酵虽然也能去除豆粕中的抗营养因子,提高其营养价值,不过液态发酵设备比较昂贵,并且会带来一定的环境污染,而固态发酵则比较绿色环保。所以目前来说,固态发酵是最主要的发酵方式。常用于发酵大豆的微生物有芽孢杆菌、乳酸菌以及酵母菌等[4]。
1.3.3 发酵豆粕的简介
发酵豆粕又名生物肽,生物豆粕,生物活性肽,大豆肽。是豆粕经过微生物发酵处理后得到的一种优质蛋白饲料。
发酵豆粕始于欧洲,后经过台湾传入大陆。最近几年由于鱼粉等高端饲料价格的高涨给发酵豆粕的发展带来了商机。
豆粕本身存在多种抗营养因子,这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饲料的营养成分的利用率,甚至还会引起动物腹涨,腹泻,生长迟缓等问题。豆粕经过微生物的发酵处理后,豆粕中的高分子蛋白质分解成了小分子肽,抗营养因子也得到了降解,同时还能产生生物活性因子。发酵豆粕作为一种功能性蛋白饲料,具有易消化、吸收快等优点。能够促进肉仔鸡和仔猪对于养分的吸收利用,提高消化免疫功能,改善其健康和免疫性能,同时还能改善饲料的适口性,提高肉仔鸡和仔猪的生产速度。发酵豆粕能够1:1替代鱼粉,这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饲料的配方成本,改善了利润空间[5]。
目 录
1 前言 1
1.1 课题来源及选题依据 2
1.2 本设计应达到的要求 2
1.3 豆粕与发酵豆粕的简介 2
2 工艺论证 2
2.1 发酵豆粕的工艺流程 2
2.2 发酵豆粕的工艺论证 2
3 物料衡算 2
3.1 物料衡算的目的 2
3.2 物料衡算的依据 2
3.3 物料衡算 2
4 设备选型 2
4.1 设备选型的要求 2
4.2 设备选型的原则 2
4.3 设备选型 2
5 总平面布置 2
5.1 厂址选择要求 2
5.2 厂址选择 2
5.3 总平面设计原则 2
5.4 总平面布置及主要建筑物 2
6 公用系统 2
6.1 用水量估算 2
6.2 供电系统 2
7.1 机构设置 2
7.2 人员定额 2
8 经济分析 2
8.1 投资分析 2
8.2 成本核算 2
8.3 产品利润测算 2
8.4 分险分析 2
9 安全与卫生 2
9.1 安全管理 2
9.2 卫生管理 2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 结论 2
致谢 2
参考文献 2
1 前言
1.1 课题来源及选题依据
1.1.1 课题来源
本设计依据生命科学与食品工程学院提出的“毕业设计任务书”的要求,设计课题为“年产5000吨发酵豆粕的工厂设计”。产品符合国家标准。
1.1.2 选题依据
豆粕是大豆加工的主要副产物,由于豆粕蛋白质含量可达50%以上,赖氨酸含量高达2.5%,氨基酸组成比较平衡,具有较高的利用价值,工业上常用作饲料蛋白原料,是动物养殖产业中应用范围最广的蛋白原料,但由于豆粕中的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较大,而且结构相对于一般蛋白更紧密,不易消化吸收,且含有胰蛋白酶抑制剂、植物凝集素、脲酶等抗营养因子,影响养殖动物消化吸收率和健康。而基于微生物学的固态发酵技术处理豆粕后,能提高豆粕原料的消化利用度和营养水平,饲喂动物时能明显增强动物机体的免疫能力,减少或替代抗生素的使用。因此,目前发酵豆粕在饲料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在不同养殖动物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多样,所以进行发酵豆粕工厂设计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实际价值[1]。
本课题拟根据生产实际和设备选型,设计现代化的发酵豆粕工厂。
1.2 本设计应达到的要求
(1)通过毕业实习和查阅国内外文献,对发酵豆粕生产过程进行详细了解;
(2)根据规定的设计规模,合理制订全年产品生产方案;进行物料衡算、设备选型、水电汽估算、劳动力估算;
(3)对生产线辅助性部门所需面积进行估算,并对生产车间和全厂平面进行合理安排;
(4)用CAD绘制生产工艺流程图、车间平面布置图、车间主要部位剖面图、管路布置图和全厂平面布置图;
(5)按照“毕业设计工作条例”要求完成详细的设计说明书1份、完成毕业实习报告1篇;
(6)严格遵守纪律,严格按照工厂安全规程操作,数据真实可靠;
(7)查阅相关的中英文文献15篇以上,撰写2000字开题报告1篇,做一篇开题报告;
(8)查阅和翻译相关的英文文献1篇;
(9)能制定试验方案,选用、安装和调试仪器设备及测试、采集与分析处理实验数据;能够熟练使用计算机;
(10)有一定的口头表达能力。
1.3 豆粕与发酵豆粕的简介
1.3.1 豆粕中的抗营养因子
比较常见的豆粕中的抗营养因子有致甲状腺肿素、植酸、大豆凝集素、脂肪氧化酶、脲酶、抗原蛋白、不良寡糖这几种。其中植酸能和铁、锌、钙等金属离子形成金属络合物,极大的影响了这些矿物质的吸收;大豆凝集素会影响消化酶的分泌,抑制了肠道对于蛋白质的消化利用,使动物的生长受到抑制;脂肪氧化酶会破坏脂肪中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还会产生豆腥味;脲酶在有水的情况下会将尿素分解,降低其利用率,甚至会引起氨中毒;抗原蛋白则会使仔鸡和仔猪产生腹胀腹泻等症状[2]。
1.3.2 抗营养因子的消除方法
目前来说。可以通过物理、化学的方法以及生物法来消除豆粕中含有的抗营养因子。通过比较这些方法,发现生物处理法比物理法和化学处理法具有更好的效果。生物处理法不仅效率高,成本低,而且应用比较安全。在如今这个倡导绿色健康的年代,生物处理法更容易获得大家的青睐[3]。
本课题主要采用的是微生物发酵法。一般来说,发酵主要有固态发酵和液态发酵。液态发酵虽然也能去除豆粕中的抗营养因子,提高其营养价值,不过液态发酵设备比较昂贵,并且会带来一定的环境污染,而固态发酵则比较绿色环保。所以目前来说,固态发酵是最主要的发酵方式。常用于发酵大豆的微生物有芽孢杆菌、乳酸菌以及酵母菌等[4]。
1.3.3 发酵豆粕的简介
发酵豆粕又名生物肽,生物豆粕,生物活性肽,大豆肽。是豆粕经过微生物发酵处理后得到的一种优质蛋白饲料。
发酵豆粕始于欧洲,后经过台湾传入大陆。最近几年由于鱼粉等高端饲料价格的高涨给发酵豆粕的发展带来了商机。
豆粕本身存在多种抗营养因子,这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饲料的营养成分的利用率,甚至还会引起动物腹涨,腹泻,生长迟缓等问题。豆粕经过微生物的发酵处理后,豆粕中的高分子蛋白质分解成了小分子肽,抗营养因子也得到了降解,同时还能产生生物活性因子。发酵豆粕作为一种功能性蛋白饲料,具有易消化、吸收快等优点。能够促进肉仔鸡和仔猪对于养分的吸收利用,提高消化免疫功能,改善其健康和免疫性能,同时还能改善饲料的适口性,提高肉仔鸡和仔猪的生产速度。发酵豆粕能够1:1替代鱼粉,这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饲料的配方成本,改善了利润空间[5]。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swgc/spkxygc/1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