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瑶柱多糖的抗氧化活性研究

目 录
1 引言 1
1.1 江瑶柱概述 1
1.2 贝类多糖概述 1
1.3 抗氧化活性研究 2
1.4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3
2 实验材料 4
2.1 实验材料 4
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5
2.3 实验试剂...............................................................................................................5
3 实验方法 5
3.1 多糖样液的配制 5
3.2 超氧自由基清除活性的测定 5
3.3 羟基自由基清除活性的测定 6
3.4 金属离子螯合能力的测定 7
3.5 还原潜力的测定 8
3.6 硫酸酯化多糖抗氧化活性的测定........................................................................9
3.7 江瑶贝精口服液抗氧化活性的测定....................................................................9
4 结果与分析 .......10
4.1 江瑶柱粗多糖及纯化组分抗氧化活性 10
4.2 硫酸酯化多糖抗氧化活性...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16
4.3 江瑶贝精抗氧化活性..........................................................................................17
结论...20
致谢...21
参考文献...221 引言
栉江瑶贝(Atrina pectinata)俗称“大海红”,一种大型贝类,从外形上来看,其贝壳肌较为肥大,隶属于软体动物门、双壳纲、莺蛤目、江珧蛤科、曲江珧蛤属。世界各温、热带海洋中都有分布,我国主要分布于山东、广东及福建等东南沿海地区,其资源含量丰富。因此科学合理地开发使用这一资源成为当前亟须推进的课题之一。
1.1 江瑶柱概述
栉江瑶贝壳前端尖,后端宽大,借尖端的壳顶深埋于沿海沙泥滩中,为营半底埋生活的软体动物,常栖息在潮间带到20米深的浅海的砂泥底质中。江瑶柱是由栉江瑶贝的闭壳肌风干制成的,又称干贝,约占体长的1/4和体重的1/5。富含多种营养成分,如蛋白质、碳水化合物、核黄素、钙和铁等[],相对于同等的鸡肉和虾类,其蛋白质含量为61.8%,是普通鸡肉和虾类的3倍。其矿物质含量远高于鱼翅、燕窝。同时,作为干贝的一种,其体内含有丰富的谷氨酸钠,可以提高自身的鲜度。同时有效的掩蔽了自身的腥味。古文献记载:“食后三日,犹觉鸡虾之乏味”[]。江瑶柱之鲜美,可见一斑。
江瑶柱可以调节人体内分泌系统,保证正常的生理代谢,同时具有滋阴补肾的疗效。长期使用有助于降低血糖血压,促进体内物质消化吸收,治疗口干舌燥,头晕咳血等症状。《本草纲目》云:江瑶气味甘辛平,可以消渴下气,利五脏,止小便。可见江瑶柱是很好的营养滋补产品,利于人体健康。
1.2 贝类多糖概述
1.2.1 多糖
多糖(Polysaccharides,Ps)是由醛糖和酮糖通过糖苷键连接在一起的聚合物[],分子量达数万甚至数百万,是生物有机体除蛋白质、核酸之外的第三类生物大分子,主要以糖蛋白、糖脂和蛋白聚糖的形式存在[]。多糖主要来源于高等动植物细胞膜、微生物细胞壁中的天然大分子物质,是所在生命有机体的重要组成成分与维持生命所必需的结构材料[]。
1.2.2 多糖功能
在许多动植物体内,都能够发现及提取到多糖,多糖低毒无害,在多种多样的生命活动过程中都扮演着重要角色。多糖与蛋白质结合形成糖蛋白、与脂类结合形成脂多糖,两者在细胞与细胞间的信息交流、蛋白质的深加工和转移以及免疫系统分子的识别方面起着不容小觑的作用。多糖具有多种生理调节功能,如加强机体免疫力[]、抗肿瘤[]、抗衰老[]、抗凝血症[]等,使得多糖成为今年来的研究热点。
1.2.3 贝类多糖活性研究
贝类多糖是贝类体内的一种生物活性物质,本质是一种酸性粘多糖,不含蛋白质、核酸,其基本单元主要由葡萄糖、氨基葡萄糖、半乳糖、葡萄糖醛酸四种成分组成[]。多糖的结构非常复杂,由多个单糖缩合、失水而成的,就单糖而言,其品种繁多,即使只是由一种单糖组成,因其连接方式的不同(如有无支链),多糖的结构或功能也不尽相同[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随着对贝类多糖研究的深入,发现许多贝类多糖同样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不过目前还处于动物试验阶段,未投入大量应用。
在淡水贝类的研究中,研究者从田螺、陆生玛瑙螺等其它生物体中提取到多糖,实验表明,在与植物多糖的医疗效果进行比较时,发现其药理效应与之有明显的相似性;在与哺乳动物肠道粘膜及肺中提取的粘多糖和从海洋中蚌蛤类提取的软体动物多糖进行比较时,其在抗氧化防衰老、治疗头晕目眩、防治肿瘤、抗凝血降血脂等方面的生物学功能也基本一致。因此,湛考东[]在《贝类多糖生物学活性研究进展》一文中认为贝类多糖逐渐成为当今新药开发的重要方向之一。
1.3 抗氧化活性研究
1.3.1 抗氧化活性研究意义
抗氧化(Anti-Oxidant)即抗氧化自由基。在人体与外界不断的接触过程中,如呼吸(氧化反应)、外界环境污染等因素,使得自由基在人体内不断累积[]。
根据自由基与衰老理论,氧源性自由基又被称为活性氧自由基(ROS),可以分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羟基自由基(OH)、过氧化氢(H2O2)、一氧化氮(NO),而这些活性氧自由基(ROS)可能会造成机体细胞或组织损伤和体内部分甚至全部器官功能的丧失[]。细胞和器官的损伤会造成一系列后果,导致生理性衰老及一些病理性病变过程,产生严重疾病,如癌症、帕金森氏病等[]。为了减少这些活性氧自由基(ROS)的损害,如丁基羟基茴香醚(BHA)、没食子酸丙酯(PG)等经过人工合成的抗氧化剂被广泛应用于食品、药品中。然而,事实证明,这些人工合成的抗氧化剂在使用过程中也存在一些安全隐患,研究认为其在体内有可能导致组织癌变和肝损 伤[]。
1.3.2.3 荧光法
荧光法利用某些物质被紫外光照射 后处于激发态 ,激发态分子经历去激发过程(碰撞及发射)所产生的能反映出该物质特性的荧光,进行定性或定量分析 。荧光分析法先进,设备简单,完全可以自造。同时其分析灵敏度高、选择性强,应用十分广泛。如张江峰等[]利用荧光法对水杨基羟基自由基进行了探讨。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swgc/spkxygc/468.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