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菜碱处理对桃果实酚类物质代谢的影响

摘要:以‘雨花二号’桃果实为实验对象,探索甜菜碱(GB)处理对桃果实在(0 ± 1)℃下贮藏35d过程中酚类物质代谢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使用10 mmol · L-1 外源甜菜碱浸泡可以显著地抑制桃子POD(过氧化物酶)、PPO(多酚氧化酶)的活性,降低冷害程度,提高DPPH 自由基清除率,诱导苯丙烷代谢途径四种关键酶活性的提高,并使得总还原力得到增加,从而抑制了总酚、总黄酮含量、酚单体含量的降低。这表明外源甜菜碱处理对采后桃子果实酚类物质代谢有积极影响,有利于桃子果实采后品质的保持,在抑制桃子采后劣变现象领域有广泛的应用潜力。
目录
摘要1
关键词1
Abstract1
Key words1
引言1
1 材料与方法2
1.1 材料 2
1.2 仪器与设备2
1.3 方法 2
1.3.1 样品前处理2
1.3.2 指标测定2
1.3.2.1 总酚含量2
1.3.2.2 PPO活性2
1.3.2.3 POD活性3
1.3.2.4 DPPH 自由基清除率3
1.3.2.5 总还原力3
1.3.2.6 酚类物质HPLC测定3
1.3.2.7 总黄酮4
1.3.2.8 苯丙烷代谢途径相关酶活性测定4
1.3.2.9 冷害指数4
2 结果与分析4
2.1 总酚含量变化4
2.2 PPO活性变化4
2.3 POD活性变化5
2.4 DPPH 自由基清除率变化5
2.5总还原力变化6
2.6 酚单体含量比较6
2.7 总黄酮含量变化7
2.8 苯丙烷代谢途径相关酶活性变化7
2.9 冷害指数变化8
3 讨论 8
致谢 10
参考文献10
甜菜碱处理对桃果实酚类物质代谢的影响
引言
桃是我国重要的经济型果实之一,在我国拥有着巨大的消费群体,但是由于其在采后易发生品质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 5 1 9 1 6 0 7 2 
劣变,所以保藏期较短,因而抑制桃子果实品质的下降能够一定程度降低因采后劣变造成的经济损失。桃采后在多个生化反应共同影响下,使得所含化合物发生一系列的变化。而酚类物质代谢过程与其品质变化关系尤为密切,尤其是与褐变呈现规律性的关系,是果蔬采后品质保持优良的关键限制因子,研究表明褐变度与总酚含量、多酚氧化酶活性呈现出明显的正相关关系[1]。目前国内外关于抑制桃子果实采后褐变的研究有很多,主要方法有UVC处理、1MCP处理、保鲜剂处理[24]等,通过抑制PPO、POD酶活,增强苯丙烷代谢强度、抑制乙烯作用等途径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桃子果实的采后褐变现象。
酚类物质在大量植物等中都有分布,其种类繁多,通常都为含苯环的芳香族烃类化合物。现如今从桃果实中提取鉴定出来的确定的酚类化合物超过70种,主要类别为:黄酮醇、酚酸类、花色苷和黄烷醇,桃果实中的酚类化合物含量相对来讲比较丰富,通常计量单位为mgkg1(鲜重),各种酚类化合物含量差异显著。其检测方法随时间推移,逐步发生改善,最初主要采用纸层析法和薄层色谱法,后来随着仪器的发明和进步出现了HPLC和质谱联用这个方法[5]。目前有多种测定酚单体的方法,但由于具有精度高且快捷的特性,所以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运用的最为广泛。本实验采用了HPLC法测定贮藏五周后桃果实中的酚单体含量,直观地了解对照组和实验组各酚单体含量的差异。
甜菜碱(三甲氨基乙内酯)作为一种抗氧化能力较强、没有毒性、性质稳定、耐高温及酸碱的天然物质,被广泛应用于医药、畜牧、日化、印染等领域[6]。近年来,有相关研究结果显示通过将外源甜菜碱施加在桃树的叶片上能够有效地抑制桃树过氧化氢的产生,通过这种处理手段可以降低其对桃树体的损害,进一步研究发现植物叶绿体内清除过氧化氢的主要物质是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7],GB处理对桃树中对APX的活性存在一定的增强效果。可见,甜菜碱对于植物体内的相关酶类有一定的影响作用,可能对其他氧化酶类也有作用效果。另外,甜菜碱对调节渗透压也有显著的效果,有研究表明通过施加外源的甜菜碱可以使些植物在恶劣条件下的抗逆性得到提高[8]。
本研究中将“雨花二号”桃果实为试验材料,探索用10mmol L1外源GB处理对桃子在贮藏过程中过氧化物酶和多酚氧化酶活性、冷害发生程度、DPPH自由基清除率、总还原力以及苯丙烷代谢产生的影响,并测定其总酚、总黄酮、酚单体含量,探索甜菜碱处理对酚类物质代谢产生的影响及其原因。希望为抑制桃果实采后酚类物质损耗提供一个新思路,从而为将GB应用于桃子贮藏过程中品质保持打下良好基础。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将八成熟的‘雨花二号’水蜜桃作为实验材料,并从中挑选大小、成熟度、色泽基本一致,无病虫害、无机械损伤的果实进行试验。
1.2 仪器与设备
HH6数显恒温水浴锅 国华电器有限公司;Prominence UFLC超快速液相色谱仪 日本岛津公司;RE52A旋转蒸发仪 上海亚荣生化仪器厂;UV6000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上海元析仪器有限公司;KQ500DE型数控超声波清洗器 昆山市超声仪器有限公司。
1.3 方法
1.3.1 样品前处理
样品前处理参照单体敏等[9]的方法并进行一定的修改。从果园中采摘的八成熟“雨花2号”桃果实,并在当天运回实验室,将其随机分为6组(每组20个果实,对照组和实验组各10个果实),分组完成后把实验组放在10mmol L1甜菜碱(GB)中浸泡5分钟,将对照组置于等量的去离子水中进行同样的处理。取出样品后使其自然晾干,并将按照分组放到塑料袋中,每个袋子中放10个果子,然后封口,贮藏35天,放置环境为(0 ± 1)℃、90%相对湿度,在贮藏过程中每七天取出两袋样品检测相应的指标。
1.3.2 指标测定
1.3.2.1 总酚
称取1.5g桃子样品,向其中滴加6 毫升 经过提前冷却的提取液(含0.2%甲酸的80%丙酮溶液),在冰盒中进行充分的研磨,得到匀浆之后,放入离心机中离心20分钟,离心条件为12000 × g 、4 ℃,获得的上层清液即为样液。取40μL提取液、1mLFollin试剂、160μL 蒸馏水和0.8 mL 70 g L1 碳酸钠溶液,充分摇匀使得体系完全均匀,将其保持在30 ℃放置1个小时,测得OD765,结果以mg g1 FW 表示。
1.3.2.2 PPO活性
称取1.5 g 桃果实样品,向其中滴加6 mL酶提取液(pH 6.5,0.2mol L1磷酸缓冲液),迅速在冰盒中进行充分的研磨,得到匀浆后,放入离心机中离心20分钟,离心条件为12000 × g 、4 ℃,将离心获得的上清液取出即为所需的酶提取液。取1 mL 0.1mol L1 儿茶酚溶液、1.8 mL 磷酸缓冲液(0.2mol L1,pH 6.5)、0.2 mL 酶蛋白提取液,在410nm处检测混合体系在10 min 内吸光值的变化量,酶蛋白含量的测定选用考马斯亮蓝法进行。以每毫克蛋白OD410 1min内增加0.01 为一个酶活性单位(U),单位为U mg1 protein。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swgc/spkxygc/309.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