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波复合过氧乙酸对腐败菌的抑制
摘要:冷杀菌技术是一种新技术,该技术既能杀灭食品中微生物,又能最大限度保持食品色泽、香味及营养成分。依据冷杀菌作用原理不同,将其分为物理冷杀菌、化学冷杀菌、生物冷杀菌3大类。本实验以实验室多次活化并纯化的炭疽杆菌(C.acutatum)和灰霉(Botrytis cinerea Pers)为实验材料,研究不同浓度PAA和超声波结合,离体培养适宜条件下分别对炭疽杆菌和灰霉的抑制效果,对菌落直径、孢子萌发、菌丝伸长、胞外pH、胞外电导率等数据进行检测,寻找最适的复合条件。为有效解决果蔬采后腐烂损失和品质下降问题提供理论依据和实用技术。
目录
摘要1
关键词1
Abstract1
Key words1
绪论1
1材料与方法2
1.1材料及处理 2
1.2测定方法 2
1.2.1炭疽杆菌体外抑制率的测定 2
1.2.2炭疽杆菌出芽率和芽管长度的测定 3
1.2.3炭疽杆菌胞PH值的测定3
1.2.4 炭疽杆菌胞外电导率的测定 3
1.2.5灰霉体外抑制率的测定3
1.2.6灰霉出芽率和芽管长度的测定 3
1.2.7灰霉胞外pH值的测定3
1.2.8 灰霉胞外电导率的测定 3
1.3数据处理 3
2结果与分析3
2.1复合处理对炭疽杆菌的体外抑制作用 3
2.2 复合处理对灰霉的体外抑制作用 6
3讨论 8
3.1 本实验已有相关成果 8
3.2 实验结果的直观表现 9
3.2 实验结果的分析 9
致谢9
参考文献 9
超声波复合过氧乙酸对腐败菌的抑制
引言
微生物代谢活动易引起食品腐败变质,杀菌成为食品防腐保鲜的关键技术之一食品工业采用的杀菌方法主要有热杀菌和冷杀菌两大类。冷杀菌又称非热杀菌,即不直接采用热能方式来杀死微生物。依据其作用原理不同可分为物理冷杀菌、化学冷杀菌、生物冷杀菌。但由于目前任何一种单一保鲜方法都存在其自身的弱点,效果不很理想,不能完全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解决果蔬贮藏期间存在的问题。随着果蔬保鲜基础研究的不断深入,以及扩大流通的需要,一些更新更好的结合保鲜技术将不断涌现 [1] 。
功率超声波在液体介质中传播时的显著特点是会产生空化现象[2,3],超声波的空化作用能在细胞壁与细胞液等非均相间产生微射流和局部高热、高压,能够对物体表面造成冲击和腐蚀,这对细菌、病菌等微生物有强烈的杀灭作用[4,5]。
超声波处理的关键因素与超声波的特性、处理时间、微生物种类、被处理物料的体
积、食物成分和处理温度有关,这种限制意味着超声波与其他抑制方法结合使用时会更加有效,将超声波与抗菌剂等结合处理将显示乐观的前景。
过氧乙酸(Peracetic acid, PAA)被认定为一种安全、高效、廉价、广谱型“绿色”杀菌剂[6],PAA在数分钟内可以杀死几乎所有微生物(包括病毒和芽孢),而且无任何毒副作用残留(PAA分解后终产物是CO2, H2O和02 ) [7] 。目前PAA消毒己广泛应用于医疗、饮用水、食品加工和餐饮等行业。在蔬菜上主要是鲜切蔬菜保鲜应用,包括番茄、生菜、胡萝卜、韭菜、白菜、花菜等,而在水果上的报道鲜见,主要有草莓、桃、西瓜等,都取得了良好的保鲜效果。
本实验以实验室多次活化并纯化的炭疽杆菌(C.acutatum)和灰霉(Botrytis cinerea Pers)为实验材料,研究不同浓度PAA和超声波结合,离体培养适宜条件下分别对炭疽杆菌和灰霉的抑制效果,对菌落直径、孢子萌发、菌丝伸长等数据进行检测,寻找最适的复合条件。为有效解决果蔬采后腐烂损失和品质下降问题提供理论依据和实用技术。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及处理
1.1.1 材料菌种
炭疽病原菌(C.acutatum)和灰霉(Botrytis cinerea Pers)来自实验室的保藏菌种,首先进行活化并多次纯化(培养温度为25 ℃),纯化好的菌种于PDA斜面上4 ℃培养。
1.1.2 培养基
PDA培养基:称取200 g马铃薯,洗净、去皮、切块、加入适量的清水煮烂,过滤并收集滤液,向滤液中加入20 g葡萄糖和20 g琼脂,继续加热同时搅拌,并补足水分至1000 mL,在密封到锥形瓶中,121 ℃灭菌20 min。
PDB培养基:除不加琼脂,其余步骤同上。
1.1.3 病原菌的活化及孢子悬浮液的制备
将PDA斜面上少量的炭疽孢子,接种于PDA斜面上,置于培养箱中28 ℃下培养14 d后,倒入5 mL无菌水到菌种平板上冲洗孢子,经纱布过滤,通过显微镜观察和无菌水稀释,制成最终浓度为106个/mL的孢子悬浮液,现用现配。
1.1.4 实验步骤
首先进行单因素实验,选取最优的超声波频率和过氧乙酸浓度的范围。将灰霉和炭疽分别接种在PDA培养基的培养皿,根据处理的条件分为对照组(CK),超声波处理组:UT1(200 W)、UT2(300 W)、UT3(400 W)、UT4(500 W),过氧乙酸处理组:PA1(0.1 %)、PA2(0.2 %)、PA3(0.3 %)、PA4(0.4 %)、PA5(0.6 %)共10个处理组。
体外抑制率的测定。选取单因素实验中的最优因素水平范围:超声波处理组:UT1(300 W)、UT2(400 W)、UT3(500 W),过氧乙酸处理组:PA1(0.1 %)、PA2(0.2 %)、PA3(0.3 %),和CK对照组、单因素处理组一起培养,按照正交实验的方法,得到最优的复合条件。
出芽率和芽管伸长的测定。选择菌种,分别于最优复合条件:炭疽杆菌为UT1(400 W)、PA1(0.2 %);灰霉为UT1(300 W)、PA1(0.2 %),CK对照组和单因素处理,分别于PDB培养基中培养。培养结束后,用普通光学显微镜测定炭疽孢子的萌发率(当芽管长度≥孢子直径时,孢子被认为开始萌发)和芽管长度。测得出芽率和芽管长度数据。
1.2 测定方法
1.2.1 炭疽杆菌体外抑制率的测定
将PDA培养基融化,倒入平板,每个平板10 mL,让其冷却凝固,待用。同时将配置好的过氧乙酸溶液按0.1 %、0.2 %、0.3 %比例加入到10 mL的PDA培养基中,让其冷却凝固,待用。用无菌打孔器在炭疽病菌平板上(已经活化培养7 d)上打取直径为5 mm圆菌块,将其放入已经准备好的PDA平板中间。以超声波处理,过氧乙酸处理及其复合处理来进行分组。处理完成后,放入28 ℃生化培养箱中培养4 d,观察抑菌效果,并测量相关数据,并通过以下公式算出不同处理对炭疽病菌的抑制率,也重复处理3次。
目录
摘要1
关键词1
Abstract1
Key words1
绪论1
1材料与方法2
1.1材料及处理 2
1.2测定方法 2
1.2.1炭疽杆菌体外抑制率的测定 2
1.2.2炭疽杆菌出芽率和芽管长度的测定 3
1.2.3炭疽杆菌胞PH值的测定3
1.2.4 炭疽杆菌胞外电导率的测定 3
1.2.5灰霉体外抑制率的测定3
1.2.6灰霉出芽率和芽管长度的测定 3
1.2.7灰霉胞外pH值的测定3
1.2.8 灰霉胞外电导率的测定 3
1.3数据处理 3
2结果与分析3
2.1复合处理对炭疽杆菌的体外抑制作用 3
2.2 复合处理对灰霉的体外抑制作用 6
3讨论 8
3.1 本实验已有相关成果 8
3.2 实验结果的直观表现 9
3.2 实验结果的分析 9
致谢9
参考文献 9
超声波复合过氧乙酸对腐败菌的抑制
引言
微生物代谢活动易引起食品腐败变质,杀菌成为食品防腐保鲜的关键技术之一食品工业采用的杀菌方法主要有热杀菌和冷杀菌两大类。冷杀菌又称非热杀菌,即不直接采用热能方式来杀死微生物。依据其作用原理不同可分为物理冷杀菌、化学冷杀菌、生物冷杀菌。但由于目前任何一种单一保鲜方法都存在其自身的弱点,效果不很理想,不能完全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解决果蔬贮藏期间存在的问题。随着果蔬保鲜基础研究的不断深入,以及扩大流通的需要,一些更新更好的结合保鲜技术将不断涌现 [1] 。
功率超声波在液体介质中传播时的显著特点是会产生空化现象[2,3],超声波的空化作用能在细胞壁与细胞液等非均相间产生微射流和局部高热、高压,能够对物体表面造成冲击和腐蚀,这对细菌、病菌等微生物有强烈的杀灭作用[4,5]。
超声波处理的关键因素与超声波的特性、处理时间、微生物种类、被处理物料的体
积、食物成分和处理温度有关,这种限制意味着超声波与其他抑制方法结合使用时会更加有效,将超声波与抗菌剂等结合处理将显示乐观的前景。
过氧乙酸(Peracetic acid, PAA)被认定为一种安全、高效、廉价、广谱型“绿色”杀菌剂[6],PAA在数分钟内可以杀死几乎所有微生物(包括病毒和芽孢),而且无任何毒副作用残留(PAA分解后终产物是CO2, H2O和02 ) [7] 。目前PAA消毒己广泛应用于医疗、饮用水、食品加工和餐饮等行业。在蔬菜上主要是鲜切蔬菜保鲜应用,包括番茄、生菜、胡萝卜、韭菜、白菜、花菜等,而在水果上的报道鲜见,主要有草莓、桃、西瓜等,都取得了良好的保鲜效果。
本实验以实验室多次活化并纯化的炭疽杆菌(C.acutatum)和灰霉(Botrytis cinerea Pers)为实验材料,研究不同浓度PAA和超声波结合,离体培养适宜条件下分别对炭疽杆菌和灰霉的抑制效果,对菌落直径、孢子萌发、菌丝伸长等数据进行检测,寻找最适的复合条件。为有效解决果蔬采后腐烂损失和品质下降问题提供理论依据和实用技术。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及处理
1.1.1 材料菌种
炭疽病原菌(C.acutatum)和灰霉(Botrytis cinerea Pers)来自实验室的保藏菌种,首先进行活化并多次纯化(培养温度为25 ℃),纯化好的菌种于PDA斜面上4 ℃培养。
1.1.2 培养基
PDA培养基:称取200 g马铃薯,洗净、去皮、切块、加入适量的清水煮烂,过滤并收集滤液,向滤液中加入20 g葡萄糖和20 g琼脂,继续加热同时搅拌,并补足水分至1000 mL,在密封到锥形瓶中,121 ℃灭菌20 min。
PDB培养基:除不加琼脂,其余步骤同上。
1.1.3 病原菌的活化及孢子悬浮液的制备
将PDA斜面上少量的炭疽孢子,接种于PDA斜面上,置于培养箱中28 ℃下培养14 d后,倒入5 mL无菌水到菌种平板上冲洗孢子,经纱布过滤,通过显微镜观察和无菌水稀释,制成最终浓度为106个/mL的孢子悬浮液,现用现配。
1.1.4 实验步骤
首先进行单因素实验,选取最优的超声波频率和过氧乙酸浓度的范围。将灰霉和炭疽分别接种在PDA培养基的培养皿,根据处理的条件分为对照组(CK),超声波处理组:UT1(200 W)、UT2(300 W)、UT3(400 W)、UT4(500 W),过氧乙酸处理组:PA1(0.1 %)、PA2(0.2 %)、PA3(0.3 %)、PA4(0.4 %)、PA5(0.6 %)共10个处理组。
体外抑制率的测定。选取单因素实验中的最优因素水平范围:超声波处理组:UT1(300 W)、UT2(400 W)、UT3(500 W),过氧乙酸处理组:PA1(0.1 %)、PA2(0.2 %)、PA3(0.3 %),和CK对照组、单因素处理组一起培养,按照正交实验的方法,得到最优的复合条件。
出芽率和芽管伸长的测定。选择菌种,分别于最优复合条件:炭疽杆菌为UT1(400 W)、PA1(0.2 %);灰霉为UT1(300 W)、PA1(0.2 %),CK对照组和单因素处理,分别于PDB培养基中培养。培养结束后,用普通光学显微镜测定炭疽孢子的萌发率(当芽管长度≥孢子直径时,孢子被认为开始萌发)和芽管长度。测得出芽率和芽管长度数据。
1.2 测定方法
1.2.1 炭疽杆菌体外抑制率的测定
将PDA培养基融化,倒入平板,每个平板10 mL,让其冷却凝固,待用。同时将配置好的过氧乙酸溶液按0.1 %、0.2 %、0.3 %比例加入到10 mL的PDA培养基中,让其冷却凝固,待用。用无菌打孔器在炭疽病菌平板上(已经活化培养7 d)上打取直径为5 mm圆菌块,将其放入已经准备好的PDA平板中间。以超声波处理,过氧乙酸处理及其复合处理来进行分组。处理完成后,放入28 ℃生化培养箱中培养4 d,观察抑菌效果,并测量相关数据,并通过以下公式算出不同处理对炭疽病菌的抑制率,也重复处理3次。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swgc/spkxygc/3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