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抗癌作用的甘蓝食品加工技术研究
摘要:硫代葡萄糖苷是芸薹属蔬菜中普遍存在的一种重要的含氮含硫次生代谢产物,当芸薹属蔬菜细胞受到破坏时,它能够被水解为具有抗癌活性的异硫氰酸盐。研究发现,芸薹属蔬菜中硫苷含量受植物品种、基因型、环境及生物因子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本研究以甘蓝种子为原材料,探索脱落酸对甘蓝芽苗中硫苷及异硫氰酸盐的影响,及在特定脱落酸浓度下,不同生长期甘蓝芽苗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脱落酸处理后对甘蓝芽苗生长起到抑制作用,随着浓度加大抑制作用愈眼中。脱落酸浓度为50μmol/L时,最有益于硫苷及异硫氰酸盐的富集,此时黒芥子酶
功能性营养米粉加工技术研究
摘要:本文研究了糙米发芽过程中γ-氨基丁酸(GABA)及其他物质含量的变化,探讨了挤压膨化对其理化性质的影响,并以富含GABA的发芽糙米为主要原料,进行了功能性营养米粉产品开发研究。结果表明,经过挤压膨化发芽糙米的吸水性和水溶性显著提高,糊化度大幅提高;发芽糙米经挤压膨化后变为多孔的网状结构。膨化粉含量分别为糙米粉40%、大豆粉21.9%、玉米粉38.1% 时,营养米粉的综合评价最高;蔗糖、麦芽糊精、植脂末和脱脂奶粉四种添加剂的最佳配比为:8%:15%:12%:7%,以此配方生产的功能性营养米粉富含GAB
加工方式对GDL豆腐粘弹性和质构特性的影响
摘要:豆乳又称豆奶,是以大豆制成的的健康食品。在豆乳中加入葡萄糖酸内酯制成的内酯豆腐是中国传统食品。高压均质技术可以降低豆乳粒径;热处理可使生豆乳中的蛋白质凝结。经过均质、加热后的豆乳在流变特性和质构性上与生豆乳有明显差别。本实验以豆腐为研究对象,通过前中期处理豆乳,得到5Mpa、55Mpa、100Mpa、150Mpa四种压力下的内酯豆腐样品。后期运用流变仪和物性测试仪分析高压均质和热处理对豆乳和豆腐的物化特性影响,并通过坐标图解来展示这种改变,旨在揭示高压均质和热处理过程中豆乳粒径大小变化和豆腐的储能模
加热时间对油脂氧化规律的影响
摘要:为研究在高温连续加热的条件下,食用植物油氧化的变化规律。将较为常见的10种食用植物油(棕榈油、橄榄油、亚麻籽油、茶油、红花籽油、大豆油、玉米油、花生油、菜籽油以及葵花籽油),用170℃高温连续加热16小时,检测其过氧化值(POV)、茴香胺值(AV)以及全氧化值(TV)。结果表明:棕榈油最易氧化,且氧化程度最高;菜籽油、红花籽油和亚麻籽油最耐氧化,并且氧化程度最低。
发酵黄浆水中大豆异黄酮含量及其抗氧化特性研究
摘要:本文以传统豆腐制作过程中产生的大量废水——黄浆水(大豆乳清)为原料,对其成分、营养物质进行分析。试验中利用植物乳杆菌b1-6作为发酵菌株,测定发酵前后黄浆水中大豆异黄酮含量以及抗氧化特性。分析表明黄浆水发酵后,大豆异黄酮中游离型苷元形式的异黄酮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其中大豆苷元含量达15.41 μg/mL,是发酵前的4.43倍;染料木黄酮含量达13.98 μg/mL,是发酵前的3.96倍。另外,发酵后黄浆水清除超氧自由基、羟基自由基、还原潜力、还原Fe3+的活性都有一定幅度的提高,且还原能力与浓度均呈正
叶菜类胡萝卜素含量测定研究
摘要:用纸层析法对五个不同菜市场的空心菜、小白菜、香菜、菠菜、韭菜提取其中的胡萝卜素,并对胡萝卜素含量进行测定。得出样品中胡萝卜素含量:空心菜为4272μg/100g,小白菜为3072μg/100g,香菜为2716.5μg/100g,菠菜为4089μg/100g,韭菜为3042μg/100g。实验结果表明:纸层析法测定样品中的胡萝卜素含量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精确度,操作方便,易于掌握。
四种干燥方式对白玉蕈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影响
摘要:白玉蕈(white Hypsizygus marmoreus)是富含功能性生物活性物质的食药用菌。海鲜菇中含有丰富的黄酮、皂甙、总酚、胆碱、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等天然抗氧化活性物质,其不仅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而且还有重要的食疗和保健功能,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和喜爱。但纵观国内外,对其深加工的研究比较滞后,还鲜有相关产品的开发和生产。本研究以白玉蕈为原材料,对其挥发性风味物质进行了研究,运用电子鼻及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技术研究四种干制工艺(即热风干燥、真空干燥、微波真空干燥和真空冷冻干燥)
基于电子鼻对水果主要腐败微生物的早期判别
摘要:为了实现电子鼻对水果中常见腐败菌的早期判别,在PDA培养基上分别接种灰葡萄孢霉、根霉和炭疽菌3种水果主要病原菌,以无菌水处理为对照,利用 PEN3型电子鼻每12h提取病原菌的气味,同时利用气质联用技术(GC-MS)分析其挥发性组分。结果表明,12h后,主成分分析能够区分炭疽组和空白对照组;24h后,处理组和对照组能够完全区分,且病原菌种类也可以较好区分。通过SPSS软件进行神经网络判别,建模组的总体正确率达97.00%,验证组的总体正确率达97.20%。气质联用技术结果表明病原菌早期离体培养阶段挥发
大叶冬青苦丁茶中咖啡酰奎尼酸类物质对脂肪消化、代谢相关酶的影响
摘要:本研究以大叶冬青苦丁茶中六种不同的咖啡酰奎尼酸类化合物(CQA)3-CQA、4-CQA、5-CQA、3,4-diCQA、3,5-diCQA、4,5-diCQA为抑制剂源,通过酶标仪微量法测定反应体系在波长405nm条件下的吸光值来确定其对胰脂肪酶的抑制作用,观察和分析不同咖啡酰奎尼酸类化合物对胰脂肪酶的抑制类型和机理。结果表明,六种咖啡酰奎尼酸类化合物均对胰脂肪酶有明显抑制作用,3-CQA、4-CQA、5-CQA、3,4-diCQA、3,5-diCQA、4,5-diCQA对胰脂肪酶的半抑制浓度分别为
干香菇中二氧化硫的脱除研究
摘要:香菇是我国很著名的一种食用菌,营养丰富,味道鲜美,但一些不法商家可能在香菇干制过程中滥用二氧化硫等添加剂,从而导致香菇中二氧化硫超标。为保证香菇的食用安全,本文研究了香菇中二氧化硫的脱除方法,以香菇中二氧化硫的脱除率为考察指标,采用甲醛吸收-盐酸副玫瑰苯胺法测定二氧化硫。研究了清水、柠檬酸溶液、碳酸氢钠溶液等不同浸泡剂对香菇中二氧化硫的脱除效果,并通过单因素实验、正交试验,优化了浸泡液质量浓度、浸泡时间、料液比、浸泡液温度等参数,结果表明柠檬酸溶液浸泡比其它的浸泡剂对香菇中二氧化硫的去除方面效果更好
年产1000吨的蜂蜜酒工厂设计
摘要:本设计目标是建立一条年产量1000吨的蜂蜜酒生产线,意在通过改进工艺设计、优化设备选型、完善车间布局来建立一条适应于大中型规模生产的、现代化的蜂蜜酒生产线。在生产工艺方面,本设计结合国内主要蜂蜜酒生产厂家的生产工艺与主要设备的研究,同时借鉴了许多国内蜂蜜酒研究成果,在化蜜、菌种选择等方面进行了改进。在布局方面,本文根据蜂蜜酒的生产特点,提出了合理的车间布局及厂区总平面布局规划。最后,本文还对生产需要的原辅材料及包装材料的耗用量做了预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