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知风险观点探讨使用手机支付的消费倾向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科技的不断革新,我们能感受到第四次工业革命已经悄然到来,对我们而言,每一次的革命都会给我们这个社会带来巨变。第一次工业让人类社会进入“蒸汽时代”,人类由农耕文明走向工业文明。第二次工业革命使人类社会进入“电气时代”,重工业进入快速发展的阶段。第三次工业革命,人类进入了“信息时代”。我们周围的事物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本文即将研究的手机支付也是我们众多革新中的一个分枝。原先我们的脑海里支付通常讲的是现金支付,即通过使用货币进行交易,后来信息时代的到来,人们不必使用现金进行支付,可以选择使用银行卡或者是信用卡进行付款,大大简化的人们的交易。技术的不断革新,科技的不断进步,用手机作为支付手段正在成为人们进行付款的主要方式。然而手机支付也有许多弊端,手机支付的快速发展是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快速进步。移动互联网存在的不安全因素也会转嫁到手机支付。所以安全因素会是影响手机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手机支付慢慢的取代现金支付和刷卡支付最重要的原因是后面二者无法比拟的便捷性。关键词 手机支付,感知风险,安全性,便捷性
目录
1 绪论 1
2手机支付的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 2
2.1发展现状 2
2.2手机支付存在的问题 4
2.3手机支付的分式 5
3文献综述 6
4问卷调查与数据分析 10
4.1.1 描述性统计分析 10
4.1.2问卷调查数据频数分析 11
4.1.3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13
结论 18
参考文献 20
附录 25 1 绪论
1.1研究背景
在牛津字典里对风险解释是伤害或损失的概率。从20世纪20年代经济危机以后,在经济学领域对风险的研究非常流行。[12]同时风险这个词汇也被越来越多的应用到心理学、财政学及其他学科中。在消费者行为学领域,感知风险也已经成为消费者购买行为理论和模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元素。如何降低消费者风险感知,取得并维持顾客的信任是促使消费者接受和使用一项产品或服务的关键所在。[12]手机支付对于电信行业来说是一个新兴事物,近年来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和电子商务的普及,手机支付才得到理论界越来越多的关注,但是目前的研究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仍以报刊杂志类的文章和记者采访评论居多,相关研究大多集中在产业发展、运营模式的选择等方面。
[12]由于4G时代已经到来以及智能手机的普及,以电子商务、网络游戏、第三方支付平台等为代表的一大批互联网业务开始在各种移动智能终端上出现并且不断的普及与利用。而在这其中,手机支付作为互联网业务里最重要的一个环节,也开始以移动支付的方式在各种类型的移动终端上兴起,在充值缴费、网购与定外卖、转账支付、等生活中的各个环节,都是采用手机支付,以亚马逊、天猫、京东、苏宁等电商为代表的企业正在使网络支付成为人类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12]通信与互联网技术的不断进步,中国移动支付的市场前景非常的广阔,截止2017年12月我国的手机用户已经突破了7亿,移动支付业务的市场潜力相当巨大,在移动产业方面,移动运营商、银行等金融机构以及第三方支付服务提供商已经开通支付业务多年。[12]在目前的技术和市场环境下,移动支付的安全性便捷性和效用性等因素依然使得很多消费者存在着使用的顾虑,这也进而影响着消费者的接受和使用意愿。基于此背景,本研究从消费者视角出发,主要探讨消费者接受和使用移动支付业务的影响因素。
1.2感知风险的定义
[12]感知风险的最初是由哈佛大学的鲍尔在研究心理学对消费者购买的影响的过程中延伸出的概念,于1960年美国营销协会第三届年会上第一次提出。[12]鲍尔认为消费者的购买行为,都可能不确定其预期的结果是否正确,有可能这些结果会致使消费者心情不愉快,因此,消费者购买决策中隐含着对结果的不确定性,而这种不确定性就是风险这一概念的雏形。感知风险概念存在的交叉性和前沿性吸引了诸多学者对其展开研究。
1.3本文研究的意义
消费视视角:手机支付使用方便、快捷,但手机支付存在的问题也很多,本文研究感知风险对手机支付的消费倾向主要是为了能够让消费者在使用手机支付时应注意的事项,让消费者比较安全的使用手机支付。
商家视角:能够让商家知道如何更好的吸引消费者,获取更多的利润。能够让商家弥补现有机制的不足,设计出更加人性化的营销方案。
第三方平台视角:为软件设计公司提供更多的使用数据,用户在使用软件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与漏洞反馈给软件设计公司以便程序员及时“打补丁”,更好的服务于消费者。
1.4研究的目的
(1)分析手机支付行业的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
(2)研究影响用户接受和使用手机支付业务的影响因素
(3)研究感知风险对用户接受和使用手机支付业务的影响
(4)用户在对手机支付的使用态度和使用意愿上的影响因素
2手机支付的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
2.1发展现状
根据第41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7年12月手机支付用户规模达7.53亿,较2016年底增加5734万人,年增长率12.3%。[1]我国移动支付用户持续扩大,网民在线下消费使用手机支付比例由2016年底的50.3%提升至65.5%,线下支付加速向农村地区网民渗透,农村地区网民使用线下支付的比例已由2016年底的31.7%提升至47.1%。[1]
表21我国手机用户规模

表22我国网民使用率

从上面表21、22中可以明显的看出我国大陆地区使用手机支付无论是在规模和使用率上都在逐年上升,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统计中心的统计数据可以预判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我国手机支付业务仍然有绝佳的发展前景。
2.2手机支付存在的问题

图21 支付步骤与潜在分险
2.2.1手机支付面临的隐患分析
(1)用户易被盗版应用软件蒙骗,安装盗版的支付应用软件
[13]由于安卓程序的适应性很强,能够让第三方程序嵌入,导致手机数据容易出现盗版,这些盗版的手机软件无论在名称、标志还是操作方面和正版几乎相同,而盗版软件中存在恶意的代码和病毒。如果第三方应用在市场普及的时候没有做好防盗功能,导致盗版软件在市场上出现,用户下载这些含有病毒的APP,会导致相关信息的泄露或手机被远程监控导致财产丢失的风险
(2)软件自身存在漏洞,运行时会遭受攻击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wlgc/526.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