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评估程序实施中的风险控制研究
资产评估程序实施中的风险控制研究[20200105133916]
我国资产评估行业产生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期,至今经过了20多年的发展,一开始依附于国有资产改制,随后逐步完成脱钩改制,独立性和自负盈亏性大大加强,我国资产评估行业已经成为自负盈亏的独立的中介服务机构,广泛服务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但是,与国外相比,我国资产评估业起步较晚,评估机构发展有待进一步完善,而资产评估涉及的业务范围又十分广泛,独立性的增强和新世纪的发展机遇使得资产评估机构快速增多,为了在竞争中生存,出现了许多评估机构盲目追求经济效益、不按规章制度办事等问题,阻碍了资产评估行业的健康发展。如何在经济主体众多、评估情况越来越错综复杂的环境下保证评估结果的公正性和合理性,使得研究和防范资产评估风险成为当前资产评估行业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 因此,本文基于资产评估程序及风险控制的相关理论,结合自身的实习经历,以实施评估程序为线索,提出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以此为评估机构和评估人员在职业过程中控制风险、规避风险提供相应的指导。 *查看完整论文请+Q: 351916072
关键字:资产评估,评估程序,评估风险,风险控制
目 录
1 引言 1
2 资产评估程序与风险控制的基础理论分析 1
2.1 资产评估程序 1
2.2 资产评估风险的含义 1
2.3 资产评估风险的特征 2
2.4 资产评估风险的分类 3
3 资产评估程序实施中的风险产生原因及管理现状问题 4
3.1 资产评估程序实施中的风险产生原因 4
3.2 资产评估程序实施中的风险管理现状问题 5
4 资产评估程序实施前期的风险控制 6
4.1 评估程序实施前期的实施过程 6
4.2 评估程序实施前期产生的风险 7
4.3 评估程序实施前期的风险控制措施 8
5 资产评估程序实施中期的风险控制 9
5.1 现场调查 9
5.2 收集评估资料 10
5.3 评定估算 11
6 资产评估程序实施后期的风险控制 12
6.1 编制和提交评估报告 12
6.2 工作底稿归档 13
6.3 评估报告应用阶段 14
7 我国资产评估程序实施中的风险的控制策略 14
7.1 健全资产评估法律准则体系 15
7.2 建立专业咨询机构 15
7.3 建立评估信息资源共享平台 15
7.4 与其他中介机构合作,对部分评估业务进行分包 15
7.5 建立资产评估风险保险制度 16
7.6 培养资产评估专门人才 16
结论 17
致谢 18
参考文献 19
1 引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资本市场的完善,资产要素的流通、置换、重组、转让变得越来越频繁。特别是国有经济体制的不断改革,为证券市场化建设、资本市场的发育和完善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也相应地使得各种形式的交易活动更加频繁。利益的追逐、经济的亏损使得人们的风险意识在不断地增强,与此同时在面临市场中的不确定事故和要素以及本身没法解决的问题的时候,为了避免损失,企业及个人需要听取专业性较强的指导意见。而资产评估机构作为社会中介服务机构,可以为当事人和第三方提供较为客观、公允的评估见解,因此受到越来越多的企业和个人重视。
我国的资产评估起步于国有资产管理改制,因为起步较晚,发展不够成熟,在评估过程当中许多问题缺少理论的支撑,这不仅影响了评估的质量也阻碍了评估行业的发展。同时,由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型的不断深入,评估的交易越来越新颖,评估行业的执业范畴也越来越广,对评估的质量和准确性要求也越来越高,资产评估行业在寻求机遇中也因此面临越来越多的挑战。在目前看来,集各方努力,评估风险是可以有效的规避和防范的。
2 资产评估程序与风险控制的基础理论分析
2.1 资产评估程序
资产评估是一个不断变化的的活动,自身具有不确定性的特征,其评定过程要经历一系列的评估程序。即资产评估机构和人员执行资产评估交易、得出资产评估结论所实行的系统性工作步骤,覆盖了资产评估业务从开始到结束的每一个环节。评估程序一般包含以下八个步骤:明确资产评估业务基本事项;签订资产评估业务约定书;编制资产评估计划;现场调查;收集资产评估资料;评定估算;编制和提交资产评估报告书;资产评估工作底稿归档[1]。
2.2 资产评估风险的含义
资产评估风险是指因为主客观原因,致使评估人员所评估的资产价值区间与其实际价值产生重大偏离,导致评估结果失去公允,从而给客户、第三者及其他不确定的厉害关系人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由此引起的法律诉讼给资产评估机构及评估人员带来的行政处罚、民事赔偿、刑事处罚的相关法律责任的可能性[2]。资产评估从接受委托到对被估资产的勘察与鉴定,从评估方法的选择到对参照物的选取,从评估价值的计算到评估报告的出具,是环环相扣、交互影响的复杂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委托财产的评估价值与委托资产的客观价值发生的偏离越大,评估报告使用者遭受的经济损失也就越大,评估者因此承担的法律责任相应的越多。
2.3 资产评估风险的特征
客观性。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处在不断变化中,具有不确定性,资产评估也不例外,这种不确定性将可能产生风险。资产评估业务整个流程中资产评估风险都存在,只要开展资产评估工作就有可能出现风险事故。故然评估人员采取有效的措施可以降低风险产生的几率和损失范围,最终还是无法根除评估风险[3]。
潜在性。资产评估结果依赖于众多参数,这其中每一个参数的确定又包含许多环节,这一复杂的过程中往往包含着大量的风险因素,易引发风险。这个过程需要一定的时间,风险一开始也许会很小,不会对评估结果造成影响,隐藏起来难以被发现,但随着时间的推移,风险逐渐放大,最终,使评估结果偏离资产的客观价值。在许多情况下,因为评估师后续的跟进,评估风险会相应地减弱。因此,只要遵循特定的评估准则,完善的监管,严格的审核就能有效控制该类风险。
相对性。首先,对于同一种风险来说,评估结果的准确性程度因评估主体所具备的专业胜任能力、独立性、风险意识和所享有的资源、信息不同而有差别,由此导致评估风险也各不相同。其次,对于同一评估主体来说,风险有大小之分。对此,我们应采取不同的措施对待不同的风险。最后,不同的评估业务对于评估者来说,面对的评估风险差别也很大,传统业务处理应对相对简单,这类业务带来的评估风险会很小。但随着评估交易事项越来越新,对于这类新生业务,往往缺少有关的专业评估人才和评估方法,因而可能会发生较大的评估风险。在评估过程中,应充分认识到评估风险的相对性,以采取不同的评估策略去应对。
不确定性。资产评估工作包括一系列复杂的过程,评估风险的大小很难被量化。从具体评估项目的角度来说,提供的信息、参数等不确定性,都可能导致评估风险的发生,至于风险什么时候发生、在哪里发生、风险程度大小、风险类型等就更加不确定。
可控性。部分风险的产生是偶然的,但是通过对大批风险事故的研究能够表明,风险的发生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只有在条件具备时风险才会表现出来,评估机构在执业过程中,若是对风险的有关因素充分了解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有效控制就可能达到控制评估风险的目的,因此,评估风险具有可控性。评估人员在对评估对象进行评估时,要具备一定的专业能力,严格遵守资产评估的标准,这样可以有效控制评估风险。
2.4 资产评估风险的分类
2.4.1 外部环境风险
主要是指可能致使无法实施正确的估价程序而评估人员又不能控制的风险。这种风险受到外部环境不确定、不可控因素的影响,与评估机构和评估人员无关。其外部环境风险主要包括:
a)法律风险
资产评估在我国经过了20多年的发展,获得了一定的成效,相关法律规章制度逐步在完善,但资产评估行业还没有建立起具体的法律体系。例如资产评估行业缺少专门统一的估价法;一些规章制度是参考西方而确立的,缺乏实践性、严谨性;评估法律体系应与会计法、刑法、行政法等法律体系做到有效结合但实际中缺少有效衔接等风险防范缺少明确指引。法律不完善使得资产评估结论的客观公正性很难验证,评估人员也往往缺乏充分的执业法律依据[4]。
我国资产评估行业产生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期,至今经过了20多年的发展,一开始依附于国有资产改制,随后逐步完成脱钩改制,独立性和自负盈亏性大大加强,我国资产评估行业已经成为自负盈亏的独立的中介服务机构,广泛服务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但是,与国外相比,我国资产评估业起步较晚,评估机构发展有待进一步完善,而资产评估涉及的业务范围又十分广泛,独立性的增强和新世纪的发展机遇使得资产评估机构快速增多,为了在竞争中生存,出现了许多评估机构盲目追求经济效益、不按规章制度办事等问题,阻碍了资产评估行业的健康发展。如何在经济主体众多、评估情况越来越错综复杂的环境下保证评估结果的公正性和合理性,使得研究和防范资产评估风险成为当前资产评估行业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 因此,本文基于资产评估程序及风险控制的相关理论,结合自身的实习经历,以实施评估程序为线索,提出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以此为评估机构和评估人员在职业过程中控制风险、规避风险提供相应的指导。 *查看完整论文请+Q: 351916072
关键字:资产评估,评估程序,评估风险,风险控制
目 录
1 引言 1
2 资产评估程序与风险控制的基础理论分析 1
2.1 资产评估程序 1
2.2 资产评估风险的含义 1
2.3 资产评估风险的特征 2
2.4 资产评估风险的分类 3
3 资产评估程序实施中的风险产生原因及管理现状问题 4
3.1 资产评估程序实施中的风险产生原因 4
3.2 资产评估程序实施中的风险管理现状问题 5
4 资产评估程序实施前期的风险控制 6
4.1 评估程序实施前期的实施过程 6
4.2 评估程序实施前期产生的风险 7
4.3 评估程序实施前期的风险控制措施 8
5 资产评估程序实施中期的风险控制 9
5.1 现场调查 9
5.2 收集评估资料 10
5.3 评定估算 11
6 资产评估程序实施后期的风险控制 12
6.1 编制和提交评估报告 12
6.2 工作底稿归档 13
6.3 评估报告应用阶段 14
7 我国资产评估程序实施中的风险的控制策略 14
7.1 健全资产评估法律准则体系 15
7.2 建立专业咨询机构 15
7.3 建立评估信息资源共享平台 15
7.4 与其他中介机构合作,对部分评估业务进行分包 15
7.5 建立资产评估风险保险制度 16
7.6 培养资产评估专门人才 16
结论 17
致谢 18
参考文献 19
1 引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资本市场的完善,资产要素的流通、置换、重组、转让变得越来越频繁。特别是国有经济体制的不断改革,为证券市场化建设、资本市场的发育和完善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也相应地使得各种形式的交易活动更加频繁。利益的追逐、经济的亏损使得人们的风险意识在不断地增强,与此同时在面临市场中的不确定事故和要素以及本身没法解决的问题的时候,为了避免损失,企业及个人需要听取专业性较强的指导意见。而资产评估机构作为社会中介服务机构,可以为当事人和第三方提供较为客观、公允的评估见解,因此受到越来越多的企业和个人重视。
我国的资产评估起步于国有资产管理改制,因为起步较晚,发展不够成熟,在评估过程当中许多问题缺少理论的支撑,这不仅影响了评估的质量也阻碍了评估行业的发展。同时,由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型的不断深入,评估的交易越来越新颖,评估行业的执业范畴也越来越广,对评估的质量和准确性要求也越来越高,资产评估行业在寻求机遇中也因此面临越来越多的挑战。在目前看来,集各方努力,评估风险是可以有效的规避和防范的。
2 资产评估程序与风险控制的基础理论分析
2.1 资产评估程序
资产评估是一个不断变化的的活动,自身具有不确定性的特征,其评定过程要经历一系列的评估程序。即资产评估机构和人员执行资产评估交易、得出资产评估结论所实行的系统性工作步骤,覆盖了资产评估业务从开始到结束的每一个环节。评估程序一般包含以下八个步骤:明确资产评估业务基本事项;签订资产评估业务约定书;编制资产评估计划;现场调查;收集资产评估资料;评定估算;编制和提交资产评估报告书;资产评估工作底稿归档[1]。
2.2 资产评估风险的含义
资产评估风险是指因为主客观原因,致使评估人员所评估的资产价值区间与其实际价值产生重大偏离,导致评估结果失去公允,从而给客户、第三者及其他不确定的厉害关系人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由此引起的法律诉讼给资产评估机构及评估人员带来的行政处罚、民事赔偿、刑事处罚的相关法律责任的可能性[2]。资产评估从接受委托到对被估资产的勘察与鉴定,从评估方法的选择到对参照物的选取,从评估价值的计算到评估报告的出具,是环环相扣、交互影响的复杂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委托财产的评估价值与委托资产的客观价值发生的偏离越大,评估报告使用者遭受的经济损失也就越大,评估者因此承担的法律责任相应的越多。
2.3 资产评估风险的特征
客观性。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处在不断变化中,具有不确定性,资产评估也不例外,这种不确定性将可能产生风险。资产评估业务整个流程中资产评估风险都存在,只要开展资产评估工作就有可能出现风险事故。故然评估人员采取有效的措施可以降低风险产生的几率和损失范围,最终还是无法根除评估风险[3]。
潜在性。资产评估结果依赖于众多参数,这其中每一个参数的确定又包含许多环节,这一复杂的过程中往往包含着大量的风险因素,易引发风险。这个过程需要一定的时间,风险一开始也许会很小,不会对评估结果造成影响,隐藏起来难以被发现,但随着时间的推移,风险逐渐放大,最终,使评估结果偏离资产的客观价值。在许多情况下,因为评估师后续的跟进,评估风险会相应地减弱。因此,只要遵循特定的评估准则,完善的监管,严格的审核就能有效控制该类风险。
相对性。首先,对于同一种风险来说,评估结果的准确性程度因评估主体所具备的专业胜任能力、独立性、风险意识和所享有的资源、信息不同而有差别,由此导致评估风险也各不相同。其次,对于同一评估主体来说,风险有大小之分。对此,我们应采取不同的措施对待不同的风险。最后,不同的评估业务对于评估者来说,面对的评估风险差别也很大,传统业务处理应对相对简单,这类业务带来的评估风险会很小。但随着评估交易事项越来越新,对于这类新生业务,往往缺少有关的专业评估人才和评估方法,因而可能会发生较大的评估风险。在评估过程中,应充分认识到评估风险的相对性,以采取不同的评估策略去应对。
不确定性。资产评估工作包括一系列复杂的过程,评估风险的大小很难被量化。从具体评估项目的角度来说,提供的信息、参数等不确定性,都可能导致评估风险的发生,至于风险什么时候发生、在哪里发生、风险程度大小、风险类型等就更加不确定。
可控性。部分风险的产生是偶然的,但是通过对大批风险事故的研究能够表明,风险的发生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只有在条件具备时风险才会表现出来,评估机构在执业过程中,若是对风险的有关因素充分了解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有效控制就可能达到控制评估风险的目的,因此,评估风险具有可控性。评估人员在对评估对象进行评估时,要具备一定的专业能力,严格遵守资产评估的标准,这样可以有效控制评估风险。
2.4 资产评估风险的分类
2.4.1 外部环境风险
主要是指可能致使无法实施正确的估价程序而评估人员又不能控制的风险。这种风险受到外部环境不确定、不可控因素的影响,与评估机构和评估人员无关。其外部环境风险主要包括:
a)法律风险
资产评估在我国经过了20多年的发展,获得了一定的成效,相关法律规章制度逐步在完善,但资产评估行业还没有建立起具体的法律体系。例如资产评估行业缺少专门统一的估价法;一些规章制度是参考西方而确立的,缺乏实践性、严谨性;评估法律体系应与会计法、刑法、行政法等法律体系做到有效结合但实际中缺少有效衔接等风险防范缺少明确指引。法律不完善使得资产评估结论的客观公正性很难验证,评估人员也往往缺乏充分的执业法律依据[4]。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kjx/21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