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董事会特征对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的影响研究
目 录
1 引言1
2 会计信息披露相关理论2
2.1 委托代理理论2
2.2 利益相关者理论2
3 上市公司董事会和会计信息披露现状3
3.1 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现状3
3.2 上市公司董事会概述4
4 董事会特征对会计信息披露质量影响的实证研究6
4.1 样本选取和数据来源6
4.2 变量设计7
4.3 假设提出7
4.4 研究方法和模型介绍8
4.5 研究结果8
5 相关建议13
5.1 确立合适的董事会规模13
5.2 促进董事会激励形式和经营层绩效考核方式多样化14
5.3 完善上市公司独立董事的选拔、激励和考核制度14
5.4 建立并完善有效的董事会会议制度15
结论 16
致谢17
参考文献18
附录A 统计数据来源19
附录 B 深市A股上市公司统计数据20
1 引言
近年来,我国经济蓬勃发展,上市公司在证券市场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上市公司不但是许多学者、投资者的重要研究对象,而且也是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管理者以及投资者在进行投资决策时,会以上市公司的财务信息为重要依据。会计信息质量高可以让人们提高决策的准确性,优化资源配置,所以为了保护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促进上市公司的自身发展,使资本市场更加平稳健康的发展,必须让上市公司严格按照规则披露会计信息。但是近年来上市公司会计信息造假、不及时、不充分披露会计信息等现象时常发生。例如青岛光华在三年里没有披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 5 1 9 1 6 0 7 2
露公司的实际控制人;西藏天路重大事项披露不及时;江苏三友造假公告;四川长虹虚增50亿。这从一方面反映了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披露问题还是比较严重的。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失真问题将会导致严重的后果,不仅会扰乱资本市场的正常运行,使我国证券市场追求公平透明的管理机制得不到有效地发挥,而且还会导致许多投资者作出错误的决策,从而导致投资者对证券市场是失去信心,最终影响整个国民经济的运行,给社会主义市场机制带来有悖于初衷的负面效应。
许多研究显示影响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的因素有很多,包括外部因素,比如监管不力;内部因素,比如会计人员的素质低,审计方面的问题。然而这些因素并不是造成会计信息披露质量低下的根本原因。追根溯源,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可能是最主要的影响因素。董事会作为公司的代表和股东委托人,对公司经理层负有监管责任。董事会需要负责监督公司所编制的财务报告以及对外披露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所以,一个健全的董事会机构对改善会计信息披露质量显得尤为重要。
2 会计信息披露相关理论
2.1 委托代理理论
委托代理理论最初是由美国经济学家提出的,当时他们认识到公司完全由所有者经营会有许多弊端,于是提出委托代理理论,认为公司所有权和经营权应该分离[1,2]。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企业的两权分离产生了委托代理关系[2,3]。一方面,企业规模变得越来越大,公司业务也不断扩大,企业对管理者素质要求越来越高,而一般的企业所有者精力和能力都很有限,所以很难满足企业经营管理的各方面要求。另一方面,资本市场和证券市场不断发展和完善,公司的股权也日益分散,股东可能分布在全国各地,所以不可能每个股东都参与公司的管理。出于这两个方面的原因,股东就会委托其他能力较好,专业知识和经验更丰富的人来管理公司,于是企业所有者和经营者就形成了委托代理关系。
在委托代理关系中,委托人的目标是努力提高企业的利润,进而会使自己的利益最大,而代理人也就是经营者往往追求工资报酬等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当两者发生利益冲突时,代理人可能只顾自身利益,而损害公司利益。这时候代理人极有可能为了一己私欲伪造财务信息,损害公司利益,导致代理人没有遵守本职业应该遵守的职业规范和道德,披露的会计信息的真实度达不到应有的标准。另外,企业大股东和小股东的地位是不平等的,大股东可能会凭借其在董事会的控股地位控制董事会,让董事们成为他们的代理人,于是一些小股东的利益就没有保障。比如,在涉及关联方交易时大股东就会通过控制董事会来为自己谋取利益,或将会计信息推迟对外披露。
因此,基于这样的委托代理关系,企业所有者的利益很有可能受到损害。因为可以体现一个公司的会计信息类似于日常会计记录、财务报表等大多数出自于公司的财务制定和管理人员,所以他们相对于其他人员,可以及时准确地掌握公司的财务状况,但是,由于他们受制于被委托人,极易受其控制,编造虚假的信息。在这样的情况下,董事会就应运而生。董事会受股东大会的委托对公司经营者进行监管,以防企业财务人员和管理者在公司经营过程中为了自身利益编制虚假的财务报告,损害公司股东的利益。所以,董事会作为公司治理的核心机构,可以有效减少委托代理关系中的不对称,协调委托人和代理人之间的利益关系,对提高会计信息质量起到关键作用。
2.2 利益相关者理论
利益相关者理论是由弗里曼(Freeman)提出的,他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 5 1 9 1 6 0 7 2
认为利益相关者是指可以影响或被影响组织目标实现的组织或个人。弗里曼将利益相关者分为两类,一是契约型利益相关者,主要有企业股东、员工、供应商、分销商、公司顾客等;二是公众型利益相关者,包括政府部门、监管机构、媒体等与公司利益相关的个人和组织[4]。公司在经营中需要把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都要考虑在内,而不只是追求公司股东利益的最大化。利益相关者理论就是要求公司在日常经营活动中,充分考虑他们的利益,因为公司的经营状况会对他们产生影响,利益相关者需要根据公司的情况调整自己的计划,同时他们的行为观念等也会对公司的发展战略和方向有所影响,当他们能对公司的经营提出很好的建议,公司也可以考虑采纳。因此,公司需要考虑到各个方面与公司有着利益联系的人员,这样才有利于公司的稳定发展。
设立董事会首先可以更好地维护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利益相关者群体才是公司的真正所有者,如果股东可以很好地对公司进行正常地经营,那么所有利益相关者就能实现自己的利益;相反,如果公司经营不佳,不但不盈利反而亏损,濒临破产,那么公司的所有权就可能会转移到债权人手中;如果公司无法支付员工工资或无法向国家及时缴纳税款,那么公司员工或国家会成为公司的控制人。这时候董事会作为委托人和代理人的纽带,会对公司的业务经营活动进行指挥和管理,这样在一定程度上会缓和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冲突,平衡各方面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其次各利益相关者为了维护自身的利益,会主动监督公司的各个方面的行为,尤其是公司的财务管理行为,一旦发现财务问题和漏洞,除了有经理层的责任,主要还有管理层的监管不力。这时候董事会作为公司的执行、决策和管理机构,必定会加强自己对公司的监管力度,减少公司存在的各种不按规范操作的财务问题,这样会计信息的使用者就可以查看到企业真实的财务信息。
3.1 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现状
为了使上市公司能够按照会计规范披露信息,深圳证券交易所和上海证券交易所于2001年5月发布了《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工作考核办法》,开始对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质量进行考核[4,5]。该办法主要对上市公司对外公布的会计信息是否真实、准确、充分和及时等方面进行考核评价,并结合实际受到的奖惩情况,是否配合相关监管机构的检查,而且如果在事后再检查的时候发现有其他的情况或之前的检查不准确,可以进行调整。深交所对信息披露结果分为四个等级,分别为优秀(A)、良好(B)、及格(C)、不及格(D),并及时将考评结果上报给上市公司,并计入诚信档案,在证监会网站上予以公告。深交所为了加强对上市公司的监管,分别在2008、2011年对考核办法进行了修订,使考核更客观、公开、公正和科学。由于上海证券交易所没有对外公布考评结果,所以本文仅对深交所的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情况进行分析,来说明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情况。
1 引言1
2 会计信息披露相关理论2
2.1 委托代理理论2
2.2 利益相关者理论2
3 上市公司董事会和会计信息披露现状3
3.1 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现状3
3.2 上市公司董事会概述4
4 董事会特征对会计信息披露质量影响的实证研究6
4.1 样本选取和数据来源6
4.2 变量设计7
4.3 假设提出7
4.4 研究方法和模型介绍8
4.5 研究结果8
5 相关建议13
5.1 确立合适的董事会规模13
5.2 促进董事会激励形式和经营层绩效考核方式多样化14
5.3 完善上市公司独立董事的选拔、激励和考核制度14
5.4 建立并完善有效的董事会会议制度15
结论 16
致谢17
参考文献18
附录A 统计数据来源19
附录 B 深市A股上市公司统计数据20
1 引言
近年来,我国经济蓬勃发展,上市公司在证券市场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上市公司不但是许多学者、投资者的重要研究对象,而且也是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管理者以及投资者在进行投资决策时,会以上市公司的财务信息为重要依据。会计信息质量高可以让人们提高决策的准确性,优化资源配置,所以为了保护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促进上市公司的自身发展,使资本市场更加平稳健康的发展,必须让上市公司严格按照规则披露会计信息。但是近年来上市公司会计信息造假、不及时、不充分披露会计信息等现象时常发生。例如青岛光华在三年里没有披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 5 1 9 1 6 0 7 2
露公司的实际控制人;西藏天路重大事项披露不及时;江苏三友造假公告;四川长虹虚增50亿。这从一方面反映了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披露问题还是比较严重的。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失真问题将会导致严重的后果,不仅会扰乱资本市场的正常运行,使我国证券市场追求公平透明的管理机制得不到有效地发挥,而且还会导致许多投资者作出错误的决策,从而导致投资者对证券市场是失去信心,最终影响整个国民经济的运行,给社会主义市场机制带来有悖于初衷的负面效应。
许多研究显示影响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的因素有很多,包括外部因素,比如监管不力;内部因素,比如会计人员的素质低,审计方面的问题。然而这些因素并不是造成会计信息披露质量低下的根本原因。追根溯源,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可能是最主要的影响因素。董事会作为公司的代表和股东委托人,对公司经理层负有监管责任。董事会需要负责监督公司所编制的财务报告以及对外披露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所以,一个健全的董事会机构对改善会计信息披露质量显得尤为重要。
2 会计信息披露相关理论
2.1 委托代理理论
委托代理理论最初是由美国经济学家提出的,当时他们认识到公司完全由所有者经营会有许多弊端,于是提出委托代理理论,认为公司所有权和经营权应该分离[1,2]。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企业的两权分离产生了委托代理关系[2,3]。一方面,企业规模变得越来越大,公司业务也不断扩大,企业对管理者素质要求越来越高,而一般的企业所有者精力和能力都很有限,所以很难满足企业经营管理的各方面要求。另一方面,资本市场和证券市场不断发展和完善,公司的股权也日益分散,股东可能分布在全国各地,所以不可能每个股东都参与公司的管理。出于这两个方面的原因,股东就会委托其他能力较好,专业知识和经验更丰富的人来管理公司,于是企业所有者和经营者就形成了委托代理关系。
在委托代理关系中,委托人的目标是努力提高企业的利润,进而会使自己的利益最大,而代理人也就是经营者往往追求工资报酬等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当两者发生利益冲突时,代理人可能只顾自身利益,而损害公司利益。这时候代理人极有可能为了一己私欲伪造财务信息,损害公司利益,导致代理人没有遵守本职业应该遵守的职业规范和道德,披露的会计信息的真实度达不到应有的标准。另外,企业大股东和小股东的地位是不平等的,大股东可能会凭借其在董事会的控股地位控制董事会,让董事们成为他们的代理人,于是一些小股东的利益就没有保障。比如,在涉及关联方交易时大股东就会通过控制董事会来为自己谋取利益,或将会计信息推迟对外披露。
因此,基于这样的委托代理关系,企业所有者的利益很有可能受到损害。因为可以体现一个公司的会计信息类似于日常会计记录、财务报表等大多数出自于公司的财务制定和管理人员,所以他们相对于其他人员,可以及时准确地掌握公司的财务状况,但是,由于他们受制于被委托人,极易受其控制,编造虚假的信息。在这样的情况下,董事会就应运而生。董事会受股东大会的委托对公司经营者进行监管,以防企业财务人员和管理者在公司经营过程中为了自身利益编制虚假的财务报告,损害公司股东的利益。所以,董事会作为公司治理的核心机构,可以有效减少委托代理关系中的不对称,协调委托人和代理人之间的利益关系,对提高会计信息质量起到关键作用。
2.2 利益相关者理论
利益相关者理论是由弗里曼(Freeman)提出的,他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 5 1 9 1 6 0 7 2
认为利益相关者是指可以影响或被影响组织目标实现的组织或个人。弗里曼将利益相关者分为两类,一是契约型利益相关者,主要有企业股东、员工、供应商、分销商、公司顾客等;二是公众型利益相关者,包括政府部门、监管机构、媒体等与公司利益相关的个人和组织[4]。公司在经营中需要把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都要考虑在内,而不只是追求公司股东利益的最大化。利益相关者理论就是要求公司在日常经营活动中,充分考虑他们的利益,因为公司的经营状况会对他们产生影响,利益相关者需要根据公司的情况调整自己的计划,同时他们的行为观念等也会对公司的发展战略和方向有所影响,当他们能对公司的经营提出很好的建议,公司也可以考虑采纳。因此,公司需要考虑到各个方面与公司有着利益联系的人员,这样才有利于公司的稳定发展。
设立董事会首先可以更好地维护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利益相关者群体才是公司的真正所有者,如果股东可以很好地对公司进行正常地经营,那么所有利益相关者就能实现自己的利益;相反,如果公司经营不佳,不但不盈利反而亏损,濒临破产,那么公司的所有权就可能会转移到债权人手中;如果公司无法支付员工工资或无法向国家及时缴纳税款,那么公司员工或国家会成为公司的控制人。这时候董事会作为委托人和代理人的纽带,会对公司的业务经营活动进行指挥和管理,这样在一定程度上会缓和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冲突,平衡各方面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其次各利益相关者为了维护自身的利益,会主动监督公司的各个方面的行为,尤其是公司的财务管理行为,一旦发现财务问题和漏洞,除了有经理层的责任,主要还有管理层的监管不力。这时候董事会作为公司的执行、决策和管理机构,必定会加强自己对公司的监管力度,减少公司存在的各种不按规范操作的财务问题,这样会计信息的使用者就可以查看到企业真实的财务信息。
3.1 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现状
为了使上市公司能够按照会计规范披露信息,深圳证券交易所和上海证券交易所于2001年5月发布了《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工作考核办法》,开始对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质量进行考核[4,5]。该办法主要对上市公司对外公布的会计信息是否真实、准确、充分和及时等方面进行考核评价,并结合实际受到的奖惩情况,是否配合相关监管机构的检查,而且如果在事后再检查的时候发现有其他的情况或之前的检查不准确,可以进行调整。深交所对信息披露结果分为四个等级,分别为优秀(A)、良好(B)、及格(C)、不及格(D),并及时将考评结果上报给上市公司,并计入诚信档案,在证监会网站上予以公告。深交所为了加强对上市公司的监管,分别在2008、2011年对考核办法进行了修订,使考核更客观、公开、公正和科学。由于上海证券交易所没有对外公布考评结果,所以本文仅对深交所的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情况进行分析,来说明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情况。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kjx/19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