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联方交易的上公司盈余管理研究

我国的上市公司存在通过母公司资产剥离上市的现状,因此上市公司与其身后的集团之间往往存在着复杂的关联方关系。随着我国会计准则和政策的完善,上市公司利用会计政策的可选择性进行盈余管理的空间变小,关联方交易因其特性仍是盈余管理的主要手段之一。本文在分析我国上市公司关联方交易现状的基础上,以“蓝星新材”为例对上市公司的关联方交易盈余管理行为进行研究,了解上市公司在实际经营中利用关联方交易进行盈余管理的具体手段以及进行关联方交易盈余管理后的相关影响,并在案例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上相关规范建议。
目录
摘要 1
关键词 1
Abstract 1
Key words 1
引言 1
一、文献综述 2
(一)上市公司利用关联方交易进行盈余管理的动机 2
(二)上市公司利用关联方交易进行盈余管理的手段 2
(三)上市公司利用关联方交易进行盈余管理的影响 3
(四)研究现状评述 3
二、我国上市公司关联方交易现状 4
(一)关联方交易数量分析 4
(二)关联方交易金额分析 4
三、上市公司关联方交易盈余管理的案例分析 4
(一)案例背景介绍 4
1、公司概况 4
2、选择“蓝星新材”为案例的原因 5
(二)“蓝星新材”利用关联方交易进行盈余管理的手段分析 6
1、关联方商品购销和提供劳务 6
2、资金占用 7
3、资产租赁 7
4、资产转让 7
(三)“蓝星新材”利用关联方交易进行盈余管理的影响分析 8
1、对上市公司的影响分析 8
2、对证券市场的影响分析 8
3、对中小股东的影响分析 8
四、规范上市公司关联方交易盈余管理的对策 9
(一)完善关联方交易信息披露制度 9
(二)完善上市公司的治理机制 9
五、研究总结 9
致谢 10
参考文献 10
基于关联方交易的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研究
会计112:樊旭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引言
引言
我国上市公司存在通过盈余管理来按照自身需求呈现公司财务信息的现象。上市公司进行盈余管理的手段多样,可以利用会计政策的可选择性,也可以利用关联方交易等其他方式。随着我国会计准则和相关规章制度的不断完善,上市公司利用会计政策的可选择性进行盈余管理受到抑制,而由于关联方交易比较隐蔽,公允性难以衡量,并且目前会计准则对关联方交易规定的不完善,使得关联方交易仍是上市公司进行盈余管理的主要手段之一。
与西方国家相比,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存在缺陷,绝大多数是国有和国有控股,股权集中度较高,公司治理结构不合理,存在大量的关联企业和关联方交易。并且我国的上市公司大多是非整体上市,关联企业较多,其与背后的集团之间也存在着复杂的关系,这更有利于上市公司进行关联方交易盈余管理。
近年来,上市公司利用关联方交易进行盈余管理的手段越发巧妙,也往往产生不良的后果。上市公司进行关联方交易盈余管理的行为会致使会计信息不能真实反映公司的经营情况、财务状况和发展前景,从而误导外部的会计信息使用者,在损害中小股东利益的同时,也不利于证券市场进行合理的资源配置。因此,当前研究上市公司关联方交易盈余管理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主要通过选取“蓝星新材”为特定的案例,了解上市公司在日常经营活动中如何利用关联方交易进行盈余管理,并在案例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相关建议。
一、文献综述
(一)上市公司利用关联方交易进行盈余管理的动机
关联方交易最初主要用于节约交易成本和合理避税,但是近年来看,上市公司进行关联方交易盈余管理是用来粉饰财务报告,以达到美化公司形象的目的。(祝桃,2012)。
孟焰等(2006)认为关联方主要通过关联方交易进行利益转移。这种利益转移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当上市公司面临退市 ST、* ST的危机时,关联方会利用关联方交易向其输送利益,从而提高上市公司的盈利状况,避免其退市危机;当上市公司需要获得配股和增发新股的资格时,关联方也会利用关联方交易向其输送利益,帮助其获得配、增股资格;当上市公司依靠关联方的利益输送获得了配股、增发资格, 募集了新的权益资本后,关联方就会占用上市公司配、增股所得资金,从上市公司转移利益。段亚林(2001)也有相似的观点,他不仅认同关联方交易的盈余管理是关联方间的利益转移,他还认为关联方向上市公司输送利益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从上市公司转移资源或利润,向上市公司输送利益只是手段,而从上市公司转移利益才是最终目的。
佟岩等(2007)从控股股东的角度阐述了上市公司进行关联方交易盈余管理的目的,他们认为我国上市公司的背后基本存在控股股东的身影,而利用关联方交易进行盈余管理则是控股股东获取控制收益的一种方式。根据控股股东持股比例的不同,其利用关联方交易进行盈余管理的动机也不同:
(1)在持股比例较低时,控股股东更偏好获取私有利益。通过与控股股东控制的其他企业进行关联方交易,控股股东可以将企业的资源转移到其他企业中,或者实现控股股东的特殊目的(Gilson and Gordon,2003)。 在此过程中,控股股东为了向会计外部人者隐瞒自己的私有收益和掩饰公司的真实业绩,有强烈的动机利用各种财务手段操纵上市公司的财务报告。
(2)当控股股东的控制权达到一定程度时,其增加企业价值的动机呈现不断上升趋势(Holderness,2003)。此时,控股股东会把关联方交易作为提高企业价值的重要途径之一,因为关联方交易可以减少交易费用、提高效率,故上市公司与控股股东或控股股东控制的其他企业间的关联方交易可以认为是为了追求企业价值最大化的正常交易。
(二)上市公司利用关联方交易进行盈余管理的手段
魏明海(2000)以案例分析的形式说明当我国上市公司利用关联方交易调节利润的主要方式包括、商品购销与劳务提供、托管经营、转嫁费用负担、应收资金占用费、实行资产或债务重组。类似的,刘烨(2001)认为我国上市公司关联方交易存在三步曲,关联方之间的资产和债务重组、商品购销和劳务提供、收取资金占用费是上市公司与其控股股东通过构造关联方交易进行利益输送的方式。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kjx/1133.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