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经济战略发展分析
目 录
1 引言1
2 发展低碳经济的必要性1
2.1 低碳经济的内涵1
2.2 低碳经济的特征 1
2.3 发展低碳经济的意义 2
3 淮安市发展低碳经济的现状3
3.1 淮安市经济发展情况 3
3.2 淮安市低碳经济发展现状 5
4 淮安市发展低碳经济存在的问题6
4.1 产业结构不合理 6
4.2 能源结构单一 7
4.3 低碳技术水平低 8
4.4 缺乏低碳意识 8
5 淮安市低碳经济发展的SWOT分析10
5.1优势 10
5.2 劣势 11
5.3 机会 11
5.4 威胁 12
6 淮安市低碳经济发展SWOT战略选择 14
7 淮安市低碳经济发展的对策与建议14
7.1 调整产业结构,促进产业低碳 14
7.2 优化能源结构,实现能源低碳 14
7.3 强化科技创新,实现技术低碳 16
7.4 丰富宣传方式,提升低碳意识 16
7.5 加强制度建设,实现管理低碳 17
7.6 促进区域合作,打造低碳品牌17
结论 18
致谢19
参考文献20
1 引言
发展低碳经济已经逐渐成为全球性的共识。越来越多的国家觉得低碳经济是促进经济得以循环发展的最佳经济模式。早在2003年,英国政府就在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中提及低碳经济,希望通过调整能源政策发展绿色制造业,实现产业结构低碳化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发展。2007年,日本开始提出尽快实现低碳社会的战略畅想,希望通过研发低碳技术来节能减排,达到经济的绿色发展。2009年,美国奥巴马政府提出美国清洁能源法案,希望发展低碳法律制度,促进二氧化碳减排,规范企业的生产和经营,促进能源结构转变。2010年,我国也开始认识到循环发展的重要性,从战略上重视低碳经济的发展,先后确定了两批试点城市,淮安市作为第二批低碳试点城市之一,正式将低碳经济的发展提上日程。
虽然淮安市工业化发展处于上升时期,也逐渐开始产业结构的转型,但能源资源消耗结构仍然存在高碳化趋势。只有积极进行产业和能源的优化,发展低碳经济,才能使淮安的经济得到持续的发展
2 发展低碳经济的必要性
2.1 低碳经济的内涵
经济发展总是伴随着能源消耗量的增加,因而使得大量温室气体排放量持续增加。如何在保持经济的持续发展与生态保护中达到均衡,已经成为世界性困难。在我国五位一体总布局的生态文明建设中明确要求建设绿色“GDP”,充分说明目前环境保护刻不容缓,发展经济的同时应注重降低资源能源消耗。低碳,指的是实现更少的包括二氧化碳在内的温室气体排放,低碳经济指的是以是更低的能耗、污染和排放,来实现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2.2 低碳经济的特征
低碳经济是人类在不断的经验总结中得出的能源利用的创造性变更,也是我国实现绿色GDP的必经之路。近年来,特别是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低碳经济一直是世界各国政策战略支持发展的重点,具有以下几个典型的特征。一是政府主导与市场推进相结合。世界各国开始都是由政府倡导实施低碳经济,结合他们的发展经验,不难发现低碳产业的进步需要政府干预与市场自我调控相结合。二是充分体现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发展低碳经济是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一个标志,它不是一个农耕时代的回归。三是要以技术进步为核心动力。各个地区要想实现能源高效利用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必须研发能效技术和低碳技术,最终实现低碳产业化发展,降低高能耗产业数量。四是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发展低碳经济是将大气中的温室气体保持在生态可承受内,防止未来温室气体给人类社会造成更多的危害。
2.3 发展低碳经济的意义
我国五位一体总格局中明确提出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发展低碳经济是其中的重要发展策略。从另一个方面来说,对低碳经济进行先理论后实践的阶段性探索,是为了避免类似问题的发生,在学习世界上其他国家的经济模式基础上,对我国未来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探讨与研究。基于我国的小康社会仍处于建设过程中,经济发展仍然需要耗费无数的资源与能源。这个过程的成本是巨大的,而且这一教训是十分深刻的。低碳经济既属于循环经济,又是一种绿色的发展理念。新发展对于过去而言都是一种改变,因此低碳经济的产生对传统经济而言是一种挑战,对循环经济和绿色经济而言是发展的必经之路。从眼前看,低碳经济包括产业、能源、技术方面的转变,有利于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立。从长远来看,发展低碳经济是中国把握全球低碳经济发展机遇,积极践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决策。
2.3.1 有利于优化能源结构
三分之二的中国的一次能源是煤炭,占电力结构的五分之四。石油和天然气短缺的资源状况决定了煤在未来仍然是主要的一次能源。我国内部低碳资源无法满足需求,外部利用国外的能源又需要十分昂贵的成本,再加上我国出口的大多是能源密集型产品缺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乏创新,最终使我国温室气体排放量变高。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京都协议书》约束下,严格控制排放权,增加了管理温室气体的力度。而具体确定减排指标也是为了让各国承担起社会责任。所以促进低碳经济的发展,提高可再生能源的比例,可以有效地避免以煤炭为基础的能源的缺点,减少能源消耗的碳排放。
2.3.2 有利于优化产业结构
我国的产业结构不合理,重工业所占的比重较大,其他产业占得比重较小。而在重工业中,高碳产业数量占了一半以上。我国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依旧需要钢筋、水泥、电力等为基础设施建设最好供给保证。这些“高碳”产业一方面是未来我国经济发展的动力,另一方面又无法通过外力因素弥补或者代替,所以这些产业也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但因为这个原因,而以我国资源和环境作为代价来推进重化工业的发展,也是不具有战略性和可持续性的;更何况还要为后人着想,留下可供生存与发展的空间。因此,只有通过发展低碳经济,改变高碳化的发展趋势,才能优化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
2.3.3 有利于为未来承担碳减限排责任
我国的二氧化碳人均排放量为2吨,累计排放总量为27亿吨。虽然人均排放量不高,仅为美国的四分之一,但是年排放量已经超越美国,累计排放量也仅比美国低0.03%,居第二位。因此,为了中国乃至世界的长远发展,中国应该承担起更多的节能减排方面的责任,而且在中国经济蓬勃发展、人口不断增加的背景下,温室气体排放量可能继续增长,所以发展低碳经济刻不容缓。作为第二批低碳城市试点城市,淮安更是责无旁贷。所以,全面分析淮安市发展低碳经济存在的问题,早一些做好低耗能、低排量、高效率的准备工作是十分有必要的。
淮安是中国南北分界线上的城市,是苏北腹地的区域性中心城市,拥有水陆空三种交通出行方式。水路方面,淮安地处江苏省北部腹地中心地域,临江近海,连接着苏北五市,市内流淌着多条河流。陆路方面,有5条高速公路在境内交汇,新铁路建成投入运行,拓宽了淮安对外的渠道。空路方面,2008年开始建设2010年运行的淮安涟水机场,使淮安的发展飞速运行。淮安地处长江沿岸,是沿大陆桥经济带腹地,是三大经济区的重要经济区,接触、交流、融合的枢纽地位是不可替代的。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便捷的交通,将有效促进绿色循环经济的发展。
1 引言1
2 发展低碳经济的必要性1
2.1 低碳经济的内涵1
2.2 低碳经济的特征 1
2.3 发展低碳经济的意义 2
3 淮安市发展低碳经济的现状3
3.1 淮安市经济发展情况 3
3.2 淮安市低碳经济发展现状 5
4 淮安市发展低碳经济存在的问题6
4.1 产业结构不合理 6
4.2 能源结构单一 7
4.3 低碳技术水平低 8
4.4 缺乏低碳意识 8
5 淮安市低碳经济发展的SWOT分析10
5.1优势 10
5.2 劣势 11
5.3 机会 11
5.4 威胁 12
6 淮安市低碳经济发展SWOT战略选择 14
7 淮安市低碳经济发展的对策与建议14
7.1 调整产业结构,促进产业低碳 14
7.2 优化能源结构,实现能源低碳 14
7.3 强化科技创新,实现技术低碳 16
7.4 丰富宣传方式,提升低碳意识 16
7.5 加强制度建设,实现管理低碳 17
7.6 促进区域合作,打造低碳品牌17
结论 18
致谢19
参考文献20
1 引言
发展低碳经济已经逐渐成为全球性的共识。越来越多的国家觉得低碳经济是促进经济得以循环发展的最佳经济模式。早在2003年,英国政府就在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中提及低碳经济,希望通过调整能源政策发展绿色制造业,实现产业结构低碳化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发展。2007年,日本开始提出尽快实现低碳社会的战略畅想,希望通过研发低碳技术来节能减排,达到经济的绿色发展。2009年,美国奥巴马政府提出美国清洁能源法案,希望发展低碳法律制度,促进二氧化碳减排,规范企业的生产和经营,促进能源结构转变。2010年,我国也开始认识到循环发展的重要性,从战略上重视低碳经济的发展,先后确定了两批试点城市,淮安市作为第二批低碳试点城市之一,正式将低碳经济的发展提上日程。
虽然淮安市工业化发展处于上升时期,也逐渐开始产业结构的转型,但能源资源消耗结构仍然存在高碳化趋势。只有积极进行产业和能源的优化,发展低碳经济,才能使淮安的经济得到持续的发展
2 发展低碳经济的必要性
2.1 低碳经济的内涵
经济发展总是伴随着能源消耗量的增加,因而使得大量温室气体排放量持续增加。如何在保持经济的持续发展与生态保护中达到均衡,已经成为世界性困难。在我国五位一体总布局的生态文明建设中明确要求建设绿色“GDP”,充分说明目前环境保护刻不容缓,发展经济的同时应注重降低资源能源消耗。低碳,指的是实现更少的包括二氧化碳在内的温室气体排放,低碳经济指的是以是更低的能耗、污染和排放,来实现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2.2 低碳经济的特征
低碳经济是人类在不断的经验总结中得出的能源利用的创造性变更,也是我国实现绿色GDP的必经之路。近年来,特别是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低碳经济一直是世界各国政策战略支持发展的重点,具有以下几个典型的特征。一是政府主导与市场推进相结合。世界各国开始都是由政府倡导实施低碳经济,结合他们的发展经验,不难发现低碳产业的进步需要政府干预与市场自我调控相结合。二是充分体现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发展低碳经济是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一个标志,它不是一个农耕时代的回归。三是要以技术进步为核心动力。各个地区要想实现能源高效利用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必须研发能效技术和低碳技术,最终实现低碳产业化发展,降低高能耗产业数量。四是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发展低碳经济是将大气中的温室气体保持在生态可承受内,防止未来温室气体给人类社会造成更多的危害。
2.3 发展低碳经济的意义
我国五位一体总格局中明确提出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发展低碳经济是其中的重要发展策略。从另一个方面来说,对低碳经济进行先理论后实践的阶段性探索,是为了避免类似问题的发生,在学习世界上其他国家的经济模式基础上,对我国未来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探讨与研究。基于我国的小康社会仍处于建设过程中,经济发展仍然需要耗费无数的资源与能源。这个过程的成本是巨大的,而且这一教训是十分深刻的。低碳经济既属于循环经济,又是一种绿色的发展理念。新发展对于过去而言都是一种改变,因此低碳经济的产生对传统经济而言是一种挑战,对循环经济和绿色经济而言是发展的必经之路。从眼前看,低碳经济包括产业、能源、技术方面的转变,有利于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立。从长远来看,发展低碳经济是中国把握全球低碳经济发展机遇,积极践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决策。
2.3.1 有利于优化能源结构
三分之二的中国的一次能源是煤炭,占电力结构的五分之四。石油和天然气短缺的资源状况决定了煤在未来仍然是主要的一次能源。我国内部低碳资源无法满足需求,外部利用国外的能源又需要十分昂贵的成本,再加上我国出口的大多是能源密集型产品缺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乏创新,最终使我国温室气体排放量变高。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京都协议书》约束下,严格控制排放权,增加了管理温室气体的力度。而具体确定减排指标也是为了让各国承担起社会责任。所以促进低碳经济的发展,提高可再生能源的比例,可以有效地避免以煤炭为基础的能源的缺点,减少能源消耗的碳排放。
2.3.2 有利于优化产业结构
我国的产业结构不合理,重工业所占的比重较大,其他产业占得比重较小。而在重工业中,高碳产业数量占了一半以上。我国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依旧需要钢筋、水泥、电力等为基础设施建设最好供给保证。这些“高碳”产业一方面是未来我国经济发展的动力,另一方面又无法通过外力因素弥补或者代替,所以这些产业也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但因为这个原因,而以我国资源和环境作为代价来推进重化工业的发展,也是不具有战略性和可持续性的;更何况还要为后人着想,留下可供生存与发展的空间。因此,只有通过发展低碳经济,改变高碳化的发展趋势,才能优化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
2.3.3 有利于为未来承担碳减限排责任
我国的二氧化碳人均排放量为2吨,累计排放总量为27亿吨。虽然人均排放量不高,仅为美国的四分之一,但是年排放量已经超越美国,累计排放量也仅比美国低0.03%,居第二位。因此,为了中国乃至世界的长远发展,中国应该承担起更多的节能减排方面的责任,而且在中国经济蓬勃发展、人口不断增加的背景下,温室气体排放量可能继续增长,所以发展低碳经济刻不容缓。作为第二批低碳城市试点城市,淮安更是责无旁贷。所以,全面分析淮安市发展低碳经济存在的问题,早一些做好低耗能、低排量、高效率的准备工作是十分有必要的。
淮安是中国南北分界线上的城市,是苏北腹地的区域性中心城市,拥有水陆空三种交通出行方式。水路方面,淮安地处江苏省北部腹地中心地域,临江近海,连接着苏北五市,市内流淌着多条河流。陆路方面,有5条高速公路在境内交汇,新铁路建成投入运行,拓宽了淮安对外的渠道。空路方面,2008年开始建设2010年运行的淮安涟水机场,使淮安的发展飞速运行。淮安地处长江沿岸,是沿大陆桥经济带腹地,是三大经济区的重要经济区,接触、交流、融合的枢纽地位是不可替代的。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便捷的交通,将有效促进绿色循环经济的发展。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gsgl/8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