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to机制下与贸易有关知识产权保护研究

摘 要摘 要本文在我国企业全球化步伐加快和国际贸易中的知识产权贸易不断向广度深度推进,知识产权保护问题再次引起重视的基础上,从知识产权和知识产权贸易的基本理论阐述出发,梳理WTO框架下与贸易有关知识产权的国际条约,分析了我国入世15年来,与贸易有关知识产权保护中存在的问题,应用举例论证、对比论证和逻辑论证等方法,借鉴发达国家在贸易规则制定和知识产权保护的先进经验,探寻建立国际贸易新秩序和国内知识产权保护体系的改善策略。该研究对于我国当前面临的知识产权保护新形势和目前的国际秩序大变革有积极的实践意义。关键词:WTO争端解决机制;TRIPS协议;知识产权贸易;知识产权保护摘 要 I 目 录
摘 要 I
Abstract II
0 引言 1
1 知识产权概述 1
1.1 概念 1
1.2 特征 2
1.2.1 时间性 2
1.2.2 地域性 2
1.2.3 专有性 3
1.2.4 双重性 3
1.3 知识产权保护的意义 3
2 知识产权贸易问题 4
2.1 知识产权贸易概念 4
2.2 知识产权贸易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 5
2.2.1 知识产权贸易成为国际贸易的主导 5
2.2.2 知识产权贸易摩擦频繁 5
3 WTO机制下与贸易有关知识产权保护的国际条约 6
3.1 WTO概述 6
3.1.1 WTO目标 6
3.1.2 WTO的法律框架 6
3.2 知识产权保护协定和ACTA 7
3.2.1 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TRIPS协定) 7
3.2.2 ACTA 8
3.2.3 TRIPS和ACTA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 8
3.3 WTO机制对与贸易有关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要作用 9
3.3.1 有效处理知识产权贸易争端 9
3.3.2 完善成员国的知识产权保护立法和执法 9
4 我国与贸易有关知识产权保护现状存在问题及借鉴 9
4.1 我国知识产权保护现状 9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ACTA 8
3.2.3 TRIPS和ACTA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 8
3.3 WTO机制对与贸易有关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要作用 9
3.3.1 有效处理知识产权贸易争端 9
3.3.2 完善成员国的知识产权保护立法和执法 9
4 我国与贸易有关知识产权保护现状存在问题及借鉴 9
4.1 我国知识产权保护现状 9
4.1.1知识产权立法状况 9
4.1.2 知识产权执法状况 10
4.1.3 知识产权保护意识 11
4.2 我国知识产权保护存在问题 11
4.2.1 国家层面 11
4.2.2 企业层面 12
4.2.3 公众层面 12
4.3 发达国家知识产权保护先进经验借鉴 12
4.3.1 美国将知识产权保护法写进宪法 13
4.3.2 美国有严厉的知识产权法律执行体系 13
4.3.3 美日企业将知识产权管理作为核心竞争力 13
4.3.4 政府、企业和民众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通力合作 14
4.3.5 发达国家积极倡导构建知识产权保护新规则 14
5 WTO机制下加强与贸易有关知识产权保护的策略 14
5.1 国家层面 14
5.1.1 立法、执法和司法三位一体 14
5.1.2 推进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的实施 15
5.1.3 增强国民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 15
5.2 企业层面 15
5.2.1 提高知识产权质量 15
5.2.2 加大知识产权创新投入 16
5.2.3 加强知识产权国际管理 16
5.2.4 主动利用WTO机制,保护自身权益 16
5.3 公众层面 16
5.3.1 提高收入水平 16
5.3.2 观念转变之基在教育 17
5.3.3 加强公众知识产权监督 17
5.4 行业协会等社会组织层面 17
5.4.1 加强行业协会管理能力建设 17
5.4.2 政府引导行业协会健康发展 17
结论 19
致谢 20
参考文献 21
WTO机制下与贸易有关知识产权保护研究
0 引言
近年来,随着中国国际贸易不断发展以及知识经济的不断深化,与贸易有关知识产权保护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中国经济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不断转变,中国对知识产权的实质认识越来越清晰。知识产权作为国际竞争的核心内容,知识产权贸易也成为如今国际贸易的主要形式。知识产权的最大的特点是无形性,这对知识产权的保护、侵权认定和知识产权的贸易带来相对于有形资产保护更多也更复杂的问题。今年7月份,我国加入WTO15年保护期即将到期,国内经济界人士开始重新关注中国“入世”的现实影响。中国正处于深化经济结构改革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加大知识产权保护是产业结构升级的必然要求。
论文在总结我国“入世”以来国际贸易知识产权保护中的不足和教训和我国不断增强的利用WTO机制来保护我国知识产权的成功经验的基础上,运用国际知识产权制度演化的经济学分析手段、业界对《反假冒贸易协定》和总结WTO争端解决机制在实践中运用的最新研究成果,对我国企业在对外贸易中处理知识产权问题的探索进行实际分析,进而发现存在问题并给出相关对策建议。同时借鉴发达国家制定和利用WTO条款保护其知识产权的经验基础上,结合我国国情及时代背景,提出行之有效的应对策略和完善建议。以期能够为我国知识产权保护政策制定提供有益参考或补充。
1 知识产权概述
1.1 概念
知识产权(Intellectual Property)指自然人、法人或者非法人组织对其创造性智力劳动成果依法享有的专有权利。主要有著作权(包括邻接权)、专利权、商标权、商业秘密权、反不正当竞争等。
知识产权在本质上是一种无形的财产权,它的客体是一种知识产品或者说是一种智力成果,是一种无形财产或者一种没有形体的精神财富,是主体创造性的的主观之于客观的劳动成果。它与一切有形财产一样,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受国家法律保护。有些无形的知识产权的价值也已经远远高于很多有形财产价值,在现代经济中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根据知识产权的无形性可以将知识产权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以保护个体在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智力创造成果为内容的,诸如发明权和著作权;另一类则是以保护经济活动中的产生价值的识别标志为内容的,诸如商标权和服务标志权等。前者又被认为是以保护和促进非物质文化为主,后者则是保护和促进物质文化为主。
1.2 特征
知识产权由于其无形性而具有其独特的特征:
1.2.1 时间性
知识产权的时间性是指知识产权的保护期限根据实际情况具有一定的时间期限,即知识产权在国家法律的规定时间里享受法律保护,而一旦过期,法律将不再给予保护和支持。以我国为例,发明专利保护期限为20年,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保护期限为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gsgl/679.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