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脱欧的原因和影响分析
摘 要就在世界普遍预计英国脱欧全民公投只是卡梅伦政府为了安抚民众而进行的一场政治游戏,脱欧只存在于理论之中的时候。当地时间2016年6月23日,总计4649.9万人确认登记,3355.2万人参加投票,投票率为72.1%,超过任何一次选举投票率。经过统计结果,51.9%的选民支持脱欧,48.1%的选民选择留在欧盟。作为欧盟成员国43年之后退出欧盟,欧盟首个以全民公投方式脱离欧盟的国家由此诞生,英国首相卡梅伦在公投之后宣布辞职。2016年7月13日,英国前内务大臣特蕾莎·梅(Theresa May)担任英国新的首相并马上就英国脱欧问题与欧盟机构及其各成员国进行外交活动,但是效果并不理想。英镑持续贬值,经济形势不甚良好。退欧之后的英国未来发展形势很不明朗。英国为什么会在全球一体化发展形势一片大好的情况下选择离开欧盟独自前行?退出欧盟将会给英国、欧盟、世界产生哪些影响?我国需要做出哪些应对措施来尽量规避这一“黑天鹅”事件所造成的风险?目 录
一、前言 6
(一)选题依据 6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6
(三)理论与现实意义 7
三、 二、英国脱欧事件回顾 8
三、英国脱欧的原因分析 9
(一) 政治方面:英国的政党政治及政客对民主的极端形式——全民公决的诱导和利用 9
(二)经济方面:英国与欧盟经济政策差异较大 11
(三)思想方面:英国“光荣孤立”的传统、疑欧情绪 12
(四)难民危机——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13
四、英国脱欧的影响分析 13
(一)对英国——利弊参半 13
(二)对欧盟——弊大于利 15
(三)对世界——不稳定性增加 16
四、 结 论 18
五、 参考文献 19
六、 致 谢 20
一、前言
(一)选题依据
就在世界普遍预计英国脱欧全民公投只是卡梅伦政府为了安抚民众而进行的一场政治游戏,脱欧只存在于理论之中的时候。当地时间2016年6月23日,总计4649.9万人确认登记,3355.2万人参加投票,投票率为72.1%,超过任何一次选举投票率。经过统计结果,5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 五、 参考文献 19
六、 致 谢 20
一、前言
(一)选题依据
就在世界普遍预计英国脱欧全民公投只是卡梅伦政府为了安抚民众而进行的一场政治游戏,脱欧只存在于理论之中的时候。当地时间2016年6月23日,总计4649.9万人确认登记,3355.2万人参加投票,投票率为72.1%,超过任何一次选举投票率。经过统计结果,51.9%的选民支持脱欧,48.1%的选民选择留在欧盟。 作为欧盟成员国43年之后退出欧盟,欧盟首个以全民公投方式脱离欧盟的国家由此诞生,英国首相卡梅伦在公投之后宣布辞职。2016年7月13日,英国前内务大臣特蕾莎梅(Theresa May)担任英国新的首相并马上就英国脱欧问题与欧盟机构及其各成员国进行外交活动,但是效果并不理想。英镑持续贬值,经济形势不甚良好。退欧之后的英国未来发展形势很不明朗。英国为什么会在全球一体化发展形势一片大好的情况下选择离开欧盟独自前行?退出欧盟将会给英国、欧盟、世界产生哪些影响?我国需要做出哪些应对措施来尽量规避这一“黑天鹅”事件所造成的风险?
2016年英国的“脱欧”,对于欧洲乃至世界局势都是一件具有重大影响的事件。这一事件不可避免地会对中英关系、中欧关系以及连接欧亚的“一带一路”产生意义深远的影响。尽管英国是否最终脱欧还难以定论,但是在未来的几年中,欧洲一体化以及英国的对外政策的确有着巨大的不确定性,这些不确定性同样为“一带一路”的推进带来了一些不确定因素,而对于这样一些的不确定性,中国有必要做出更多针对性的预案。
基于这些因素,我的论文选择对英国脱欧的原因和影响进行研究。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学界关于英国脱欧的讨论,主要围绕三点,一是英国为什么脱欧,二是英国脱欧有什么影响,三是英国脱欧将对中国产生什么影响。关于英国为什么脱欧的代表性观点,可以概括为:英国自加入欧盟以来就左顾右盼,主要表现为英国一直都不愿意加人欧元区,英国国内疑欧派影响较大;英国在欧盟有着仅次于德国的经济表现,所以每年缴纳较高的会费,而得到的补贴却不如其他国家;英国不得不接受大量欧盟强制性要求接收的难民。关于英国脱欧有什么影响的代表性观点,可以概括为:有可能产生示范效应,使得其他对欧盟不满的国家效仿英国“脱欧”;英国的经济充满了变数,经济下行风险较大;英国“脱欧”对全球经济的影响,英国脱欧作为一件“黑天鹅事件”, 其对世界政治及经济的影响存在较强的不确定性,要想得到确切的结果是比较困难的。
国外对于英国脱欧的主要研究集中在其所造成的影响上,英国脱欧的影响主要集中于以下几点:对英国来说,“脱欧”不是那么简单的离开,未来也不仅仅是不需要向欧盟缴纳会费、不需要再接受摊派的难民、不再受到欧盟的各项法规束缚。他们会发现在脱离欧盟之后,会有着一系列的麻烦等着自己:于各个国家进行新的贸易谈判、进入其他欧洲国家变难以及市场规模下降。当然,这都是政府要考虑的问题了。对欧盟来说,这一次用切肤之痛来形容毫不为过,失去了英国的欧盟其国际竞争力影响力都受到削弱,这是显而易见的。对于整个世界来说,现在我们能够看到的就是股市受挫、黄金价格上涨等。长远来看,英国“脱欧”的余震还远不止于此,世界究竟会有多大的回应,还需要我们继续观察。
国内学者对于英国脱欧的研究较为丰富,如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所长黄平:公投虽然让人大跌眼镜,但还是有其内在的因素的。英欧关系一直是若即若离。从历史上看,英国就一直都是欧洲三心二意的小伙伴。从撒切尔夫人执政之后,英国与欧洲的关系就貌合神离。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文化语言学院客座教授白鸥《绝不是回归光荣孤立,英国脱欧草根胜利》一文中指出:英国公投脱欧是下层草根民众的医院,而不是政治精英所想的,民众对于政策的看法,仅仅局限于对自身的利益,而脱欧派大力鼓吹的一个问题就是移民。安徽财经大学刘利教授在经济视界中指出:英国脱欧不是脑子一热所决定的,而是经过了深思熟虑的。引起公投的原因是英国需要拿出太多的自身利益来补贴其他发展不好的国家,但近年来,在欧洲进一步发展进程中,出现了更多问题,例如德国难民潮、法国恐怖袭击、债务危机等等,使英国民众对欧盟日渐不满。
国内外学者对于英国脱欧的原因和影响主要集中于某一方面,而难免有比较片面的部分。本文基于这些学者的研究之上而进行综合性的研究。
(三)理论与现实意义
1、理论意义:对于英国脱欧的原因和影响的分析,对于国际关系研究是一个很好的应用。为我国应对英国脱欧带来的一系列冲击所做出的决策提供参考,对我国地区合作和区域发展提供有益的经验。
2、实践意义:文章通过对英国脱欧的原因和影响进行分析,对于我们了解英国未来政治走向,了解国际政治形势,以更好地应对之后的国际政治发展。以提前做出有效的应对措施,防止出现措手不及的情况。
二、英国脱欧事件回顾
英国作为欧洲最重要的成员之一,在欧洲政治经济一体化过程中一直表现得心猿意马。从1973年加入欧共体以来,英国与欧盟一直都是同床异梦。1988年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在发表“布鲁日演说”之后, 疑欧情绪在保守党之内蔓延。如何处理与欧盟的关系也成为英国各大政党竞选的主要议题,撒切尔夫人也是因为保守党自身关于欧洲一体化问题的严重分歧而辞职。有鉴于此,卡梅伦为了安抚保守党内部情绪维持党内团结,在2010年成为保守党领袖后提出,将会就英国在欧盟所处地位问题与欧盟重开谈判。如果他能够连任,将在2017年底之前由英国民众决定英国的未来。也就是在2010年保守党和自民党联合组阁,并在此后通过了《欧盟法案 2011》 ,英国脱欧其实已经初见端倪。 2013年,为了取悦保守派以及反对欧盟的选民,卡梅伦在一次演讲中答应公众,赋予英国公民公投决定英国是否脱欧的权利。2015年,英国保守党大选获胜,并迅速
一、前言 6
(一)选题依据 6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6
(三)理论与现实意义 7
三、 二、英国脱欧事件回顾 8
三、英国脱欧的原因分析 9
(一) 政治方面:英国的政党政治及政客对民主的极端形式——全民公决的诱导和利用 9
(二)经济方面:英国与欧盟经济政策差异较大 11
(三)思想方面:英国“光荣孤立”的传统、疑欧情绪 12
(四)难民危机——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13
四、英国脱欧的影响分析 13
(一)对英国——利弊参半 13
(二)对欧盟——弊大于利 15
(三)对世界——不稳定性增加 16
四、 结 论 18
五、 参考文献 19
六、 致 谢 20
一、前言
(一)选题依据
就在世界普遍预计英国脱欧全民公投只是卡梅伦政府为了安抚民众而进行的一场政治游戏,脱欧只存在于理论之中的时候。当地时间2016年6月23日,总计4649.9万人确认登记,3355.2万人参加投票,投票率为72.1%,超过任何一次选举投票率。经过统计结果,5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 五、 参考文献 19
六、 致 谢 20
一、前言
(一)选题依据
就在世界普遍预计英国脱欧全民公投只是卡梅伦政府为了安抚民众而进行的一场政治游戏,脱欧只存在于理论之中的时候。当地时间2016年6月23日,总计4649.9万人确认登记,3355.2万人参加投票,投票率为72.1%,超过任何一次选举投票率。经过统计结果,51.9%的选民支持脱欧,48.1%的选民选择留在欧盟。 作为欧盟成员国43年之后退出欧盟,欧盟首个以全民公投方式脱离欧盟的国家由此诞生,英国首相卡梅伦在公投之后宣布辞职。2016年7月13日,英国前内务大臣特蕾莎梅(Theresa May)担任英国新的首相并马上就英国脱欧问题与欧盟机构及其各成员国进行外交活动,但是效果并不理想。英镑持续贬值,经济形势不甚良好。退欧之后的英国未来发展形势很不明朗。英国为什么会在全球一体化发展形势一片大好的情况下选择离开欧盟独自前行?退出欧盟将会给英国、欧盟、世界产生哪些影响?我国需要做出哪些应对措施来尽量规避这一“黑天鹅”事件所造成的风险?
2016年英国的“脱欧”,对于欧洲乃至世界局势都是一件具有重大影响的事件。这一事件不可避免地会对中英关系、中欧关系以及连接欧亚的“一带一路”产生意义深远的影响。尽管英国是否最终脱欧还难以定论,但是在未来的几年中,欧洲一体化以及英国的对外政策的确有着巨大的不确定性,这些不确定性同样为“一带一路”的推进带来了一些不确定因素,而对于这样一些的不确定性,中国有必要做出更多针对性的预案。
基于这些因素,我的论文选择对英国脱欧的原因和影响进行研究。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学界关于英国脱欧的讨论,主要围绕三点,一是英国为什么脱欧,二是英国脱欧有什么影响,三是英国脱欧将对中国产生什么影响。关于英国为什么脱欧的代表性观点,可以概括为:英国自加入欧盟以来就左顾右盼,主要表现为英国一直都不愿意加人欧元区,英国国内疑欧派影响较大;英国在欧盟有着仅次于德国的经济表现,所以每年缴纳较高的会费,而得到的补贴却不如其他国家;英国不得不接受大量欧盟强制性要求接收的难民。关于英国脱欧有什么影响的代表性观点,可以概括为:有可能产生示范效应,使得其他对欧盟不满的国家效仿英国“脱欧”;英国的经济充满了变数,经济下行风险较大;英国“脱欧”对全球经济的影响,英国脱欧作为一件“黑天鹅事件”, 其对世界政治及经济的影响存在较强的不确定性,要想得到确切的结果是比较困难的。
国外对于英国脱欧的主要研究集中在其所造成的影响上,英国脱欧的影响主要集中于以下几点:对英国来说,“脱欧”不是那么简单的离开,未来也不仅仅是不需要向欧盟缴纳会费、不需要再接受摊派的难民、不再受到欧盟的各项法规束缚。他们会发现在脱离欧盟之后,会有着一系列的麻烦等着自己:于各个国家进行新的贸易谈判、进入其他欧洲国家变难以及市场规模下降。当然,这都是政府要考虑的问题了。对欧盟来说,这一次用切肤之痛来形容毫不为过,失去了英国的欧盟其国际竞争力影响力都受到削弱,这是显而易见的。对于整个世界来说,现在我们能够看到的就是股市受挫、黄金价格上涨等。长远来看,英国“脱欧”的余震还远不止于此,世界究竟会有多大的回应,还需要我们继续观察。
国内学者对于英国脱欧的研究较为丰富,如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所长黄平:公投虽然让人大跌眼镜,但还是有其内在的因素的。英欧关系一直是若即若离。从历史上看,英国就一直都是欧洲三心二意的小伙伴。从撒切尔夫人执政之后,英国与欧洲的关系就貌合神离。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文化语言学院客座教授白鸥《绝不是回归光荣孤立,英国脱欧草根胜利》一文中指出:英国公投脱欧是下层草根民众的医院,而不是政治精英所想的,民众对于政策的看法,仅仅局限于对自身的利益,而脱欧派大力鼓吹的一个问题就是移民。安徽财经大学刘利教授在经济视界中指出:英国脱欧不是脑子一热所决定的,而是经过了深思熟虑的。引起公投的原因是英国需要拿出太多的自身利益来补贴其他发展不好的国家,但近年来,在欧洲进一步发展进程中,出现了更多问题,例如德国难民潮、法国恐怖袭击、债务危机等等,使英国民众对欧盟日渐不满。
国内外学者对于英国脱欧的原因和影响主要集中于某一方面,而难免有比较片面的部分。本文基于这些学者的研究之上而进行综合性的研究。
(三)理论与现实意义
1、理论意义:对于英国脱欧的原因和影响的分析,对于国际关系研究是一个很好的应用。为我国应对英国脱欧带来的一系列冲击所做出的决策提供参考,对我国地区合作和区域发展提供有益的经验。
2、实践意义:文章通过对英国脱欧的原因和影响进行分析,对于我们了解英国未来政治走向,了解国际政治形势,以更好地应对之后的国际政治发展。以提前做出有效的应对措施,防止出现措手不及的情况。
二、英国脱欧事件回顾
英国作为欧洲最重要的成员之一,在欧洲政治经济一体化过程中一直表现得心猿意马。从1973年加入欧共体以来,英国与欧盟一直都是同床异梦。1988年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在发表“布鲁日演说”之后, 疑欧情绪在保守党之内蔓延。如何处理与欧盟的关系也成为英国各大政党竞选的主要议题,撒切尔夫人也是因为保守党自身关于欧洲一体化问题的严重分歧而辞职。有鉴于此,卡梅伦为了安抚保守党内部情绪维持党内团结,在2010年成为保守党领袖后提出,将会就英国在欧盟所处地位问题与欧盟重开谈判。如果他能够连任,将在2017年底之前由英国民众决定英国的未来。也就是在2010年保守党和自民党联合组阁,并在此后通过了《欧盟法案 2011》 ,英国脱欧其实已经初见端倪。 2013年,为了取悦保守派以及反对欧盟的选民,卡梅伦在一次演讲中答应公众,赋予英国公民公投决定英国是否脱欧的权利。2015年,英国保守党大选获胜,并迅速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ggsygl/4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