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大创业创新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如今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同时李克强总理也在大力提倡“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这使得大学生创业创新进入了一个新阶段。而“互联网+”为各行各业的运营模式、发展方向和工作模式的变革提供了新的机遇,也使大学生创业创新有了新的发展方向。本文首先对在校大学生进行有关以“互联网+”为背景的创业创新的问卷调查分析,基于数据分析来发掘大学生进行创业创新时可能出现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供解决对策以及未来大学生进行创业创新时的一些建议。
目录
摘要1
关键词1
Abstract1
Key words1
一、引言1
二、文献综述2
(一)创业创新的相关概念界定2
1.“创新”的相关概念界定2
2.“创业”的相关概念界定2
(二)大学生这一创业主体的困难及优势2
(三)大学生进行创业创新的途径2
1.依托于创业园区2
2.不依托于创业园区——独立创业2
三、“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业创新的描述性统计3
(一)问卷调查对象3
(二)问卷数据的描述性统计 3
1.个人信息部分3
2.有关“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业创新的相关问题的描述性统计4
四、“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业创新问题分析7
(一)大学生自身能力制约7
1.缺乏风险意识,过于理想主义7
2.创业经验匮乏7
3.创业资金制约8
4.技术制约8
5.创新思维制约8
(二)外界因素影响8
2.高校创业教育滞后,人才培养理念有待改进9
3.大学生创业创新环境差9
五、在“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业创新问题的解决对策9
(一)校企合作9
(三)政府出台大学生创业扶持政策,帮助降低大学生创业门槛10
(四)形成“政企学研”良性循环协作10
(五)依托创业园区发展10
致谢11
参考文献11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业创新的问题及对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策研究
电子商务学生 吴子涵
引言
引言
由《2016年应届毕业生就业力调研报告》中的数据我们可以看出,2016年的毕业生数量达到了765万。其中在全部参与调查的2016届应届毕业生中,选择创业大学生不是很多,约占全部应届毕业生的3.1%,全部应届毕业生的4.8%决定出国继续深造,全部应届毕业生的16.5%则决定在国内继续深造,毕业后直接就业的比例为75.6%。同时,从中我们也可以发现,2016年应届毕业生中选择创业的人数比率与2015年相比有所下降,2015年有6.3%,而2016年仅有3.1%。
虽然政府为大学生的创业创新提供了政策支持和帮助,但由于各种原因,目前大学生创业成功的概率并不高,这使得我国大学生进行创业的积极性没有以往高。
所以,本文在分析有关创业创新的调查问卷后,分析出现在“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业创新时可能出现的困难和问题,然后针对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解决对策的探索,并对在校大学生创业创新给出一些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希望可以为提高大学生创业成功率做出一点小小的贡献。
二、文献综述
(一)创业创新的相关概念界定
1.“创新”的概念界定:
创新的概念界定最初是由熊皮特做出的,因为他是一名经济学家,所以他从经济学角度定义创新,认为创新是为运用发明与发现的方法促进经济发展(Schumpeter,1932)。然后,其他学者也从各自的角度对创新的概念进行进一步界定。如,Schon说,创新是“把不确定因素转变成可以量化的风险评估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发展的从模糊到具体的过程(Schon,1967)。
通过上面几位学者对于创新的界定可以总结出,我们可以将创新行为认为是创造新的、不同于其他人的东西,并产生新的价值。在现实实际生活中,我们可以将人们创造性地想出额新的概念、方法或行动过程看作是创新行为。
2.“创业”的概念界定:
国内外对于创业的整体性研究已经足足开展了三十多年时间,研究创业的学者们大多都认同创业是涉及到很多方面的社会性活动。
外国学者Howard H. Steven所认为的创业是对市场机会进行追踪和捕获的过程。 Jeffry所理解的创业则是机会驱动、同时注重方法和领导的思考行动方式。创业能够产生、增加价值,而这一价值不仅仅只造福所有者,也造福了利益相关者。陈斌(2014)为创业的概念进行了这样的界定:创业是利润导向的企业为了维持和发展而自动发起的带有目的性的行为。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创业是创业者发现、追踪并捕捉商业机会,根据这一商业机会创造出与其他企业不同的产品或服务,并最终实现该创业者及其企业的潜在价值的复杂过程。
(二)大学生这一创业主体的优势及困难
在所有关于“互联网+”背景下的大学生创业创新的学者理论中,大多都认为大学生在进行创业创新时既存在优势,也有这个群体易面对的困难:
王铁民认为大学生进行创业创新时有他们特有的优势:⑴大学生的思想新潮、思维活跃且拥有热情;⑵政府易对这一群体进行政策支持;⑶大学生能够获取技术的来源多并且方便获取;⑷大学生的文化程度较高,具有很好的新知识吸收能力。
而王铁民认为困难有:⑴很难会拥有对企业管理的实战经验;⑵没有充足的资金来源;⑶自身产品的销售渠道少。林桔则认为我国大学生创业拥有五大困难:⑴相较于其他成熟企业更难获得风险投资;⑵因为缺乏实际经验,难以拥有风险意识;⑶没有商业管理的经验;⑷大多数大学生进行的都是缺乏科技含量的项目。
目录
摘要1
关键词1
Abstract1
Key words1
一、引言1
二、文献综述2
(一)创业创新的相关概念界定2
1.“创新”的相关概念界定2
2.“创业”的相关概念界定2
(二)大学生这一创业主体的困难及优势2
(三)大学生进行创业创新的途径2
1.依托于创业园区2
2.不依托于创业园区——独立创业2
三、“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业创新的描述性统计3
(一)问卷调查对象3
(二)问卷数据的描述性统计 3
1.个人信息部分3
2.有关“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业创新的相关问题的描述性统计4
四、“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业创新问题分析7
(一)大学生自身能力制约7
1.缺乏风险意识,过于理想主义7
2.创业经验匮乏7
3.创业资金制约8
4.技术制约8
5.创新思维制约8
(二)外界因素影响8
2.高校创业教育滞后,人才培养理念有待改进9
3.大学生创业创新环境差9
五、在“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业创新问题的解决对策9
(一)校企合作9
(三)政府出台大学生创业扶持政策,帮助降低大学生创业门槛10
(四)形成“政企学研”良性循环协作10
(五)依托创业园区发展10
致谢11
参考文献11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业创新的问题及对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策研究
电子商务学生 吴子涵
引言
引言
由《2016年应届毕业生就业力调研报告》中的数据我们可以看出,2016年的毕业生数量达到了765万。其中在全部参与调查的2016届应届毕业生中,选择创业大学生不是很多,约占全部应届毕业生的3.1%,全部应届毕业生的4.8%决定出国继续深造,全部应届毕业生的16.5%则决定在国内继续深造,毕业后直接就业的比例为75.6%。同时,从中我们也可以发现,2016年应届毕业生中选择创业的人数比率与2015年相比有所下降,2015年有6.3%,而2016年仅有3.1%。
虽然政府为大学生的创业创新提供了政策支持和帮助,但由于各种原因,目前大学生创业成功的概率并不高,这使得我国大学生进行创业的积极性没有以往高。
所以,本文在分析有关创业创新的调查问卷后,分析出现在“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业创新时可能出现的困难和问题,然后针对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解决对策的探索,并对在校大学生创业创新给出一些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希望可以为提高大学生创业成功率做出一点小小的贡献。
二、文献综述
(一)创业创新的相关概念界定
1.“创新”的概念界定:
创新的概念界定最初是由熊皮特做出的,因为他是一名经济学家,所以他从经济学角度定义创新,认为创新是为运用发明与发现的方法促进经济发展(Schumpeter,1932)。然后,其他学者也从各自的角度对创新的概念进行进一步界定。如,Schon说,创新是“把不确定因素转变成可以量化的风险评估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发展的从模糊到具体的过程(Schon,1967)。
通过上面几位学者对于创新的界定可以总结出,我们可以将创新行为认为是创造新的、不同于其他人的东西,并产生新的价值。在现实实际生活中,我们可以将人们创造性地想出额新的概念、方法或行动过程看作是创新行为。
2.“创业”的概念界定:
国内外对于创业的整体性研究已经足足开展了三十多年时间,研究创业的学者们大多都认同创业是涉及到很多方面的社会性活动。
外国学者Howard H. Steven所认为的创业是对市场机会进行追踪和捕获的过程。 Jeffry所理解的创业则是机会驱动、同时注重方法和领导的思考行动方式。创业能够产生、增加价值,而这一价值不仅仅只造福所有者,也造福了利益相关者。陈斌(2014)为创业的概念进行了这样的界定:创业是利润导向的企业为了维持和发展而自动发起的带有目的性的行为。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创业是创业者发现、追踪并捕捉商业机会,根据这一商业机会创造出与其他企业不同的产品或服务,并最终实现该创业者及其企业的潜在价值的复杂过程。
(二)大学生这一创业主体的优势及困难
在所有关于“互联网+”背景下的大学生创业创新的学者理论中,大多都认为大学生在进行创业创新时既存在优势,也有这个群体易面对的困难:
王铁民认为大学生进行创业创新时有他们特有的优势:⑴大学生的思想新潮、思维活跃且拥有热情;⑵政府易对这一群体进行政策支持;⑶大学生能够获取技术的来源多并且方便获取;⑷大学生的文化程度较高,具有很好的新知识吸收能力。
而王铁民认为困难有:⑴很难会拥有对企业管理的实战经验;⑵没有充足的资金来源;⑶自身产品的销售渠道少。林桔则认为我国大学生创业拥有五大困难:⑴相较于其他成熟企业更难获得风险投资;⑵因为缺乏实际经验,难以拥有风险意识;⑶没有商业管理的经验;⑷大多数大学生进行的都是缺乏科技含量的项目。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dzsw/3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