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安康市某医院糖尿病的统计与分析研究(附件)
摘 要糖尿病是以慢性高血糖为主要特征的内分泌代谢性疾病,分为以下几类:Ⅰ型、Ⅱ型糖尿病和妊娠糖尿病,其中Ⅱ型糖尿病占65%的糖尿病患者。目前对于糖尿病的发病机制还没有一个具体的定论,但大多数研究指出,糖尿病是环境因素、自身免疫系统和遗传因素相互作用导致的结果。Ⅱ型糖尿病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因为人体不能产生足够的胰岛素或不能有效地使用胰岛素,导致疾病的发生。遗传易感性主要是由于胰岛素分泌细胞的破坏所致[ 1 ]。为了分析近年来糖尿病患者临床用药的合理性和安全性为糖尿病患者用药提供选择,同时为糖尿病临床用药提供参考依据。选取安康市某三甲医院收治的500名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用药处方,对处方中的患者性别、年龄、药物名称、单价、类别、用药天数、用药种类以及联合用药等情况进行统计、分析。本院治疗糖尿病有8种常用药物,在临床治疗时大多数医生都采用联合用药的方式治疗。经过调查发现联合用药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单一用药,随着联合用药种类的增加导致用药依从性降低。本院降糖药品种基本固定,联合用药种类的增加降低了药物使用的依从性,可见联合用药和用药依从性都很重要。目 录
1 绪论
1.1 疾病分类 1
1.2 临床表现 1
1.2.1 典型症状 1
1.2.2 不典型症状 1
1.2.3 急性并发症的表现 1
1.3 病因介绍 1
1.3.1 与Ⅰ型糖尿病有关的因素 1
1.3.2 与Ⅱ型糖尿病有关的因素 1
1.3.4 高血糖症 1
1.3.5 其他病因: 1
1.4 发展趋势 1
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2.1 临床资料 1
2.1.1 调查结果 1
2.1.2 一般资料 1
2.2 结果分析 1
2.2.1 讨论 1
2.2.2 用药情况 1
3结论
3.1 降糖药的使用 1
3.2 降糖药用药的依从性 1
参考文献 1
致 谢 1
1 绪论
1.1 糖尿病的分类
糖尿病一般分为三类:Ⅰ型糖尿病(type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1
2.2 结果分析 1
2.2.1 讨论 1
2.2.2 用药情况 1
3结论
3.1 降糖药的使用 1
3.2 降糖药用药的依从性 1
参考文献 1
致 谢 1
1 绪论
1.1 糖尿病的分类
糖尿病一般分为三类:Ⅰ型糖尿病(type 1 diabetes)、Ⅱ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和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青少年中的I型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必须靠注射胰岛素治疗维持生命。35岁以后中、老年人多发生Ⅱ型糖尿病,Ⅱ型糖尿病是由于患者体内胰岛素分泌量较高,但由于机体对胰岛素抵抗(即胰岛素不敏感)导致血糖升高必须依靠药物来控制胰岛素的分泌。妊娠期糖尿病一般在分娩后会自愈[1]。(gestational diabetes)是由于细胞的胰岛素抵抗,其胰岛素抵抗是因为妊娠期妇女分泌的激素(荷尔蒙)所导致的。
胰岛素是人体内唯一的降血糖激素是由胰腺β细胞分泌的。胰岛素抵抗是指体内周围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外周组织如肌肉、脂肪对胰岛素促进葡萄糖摄取的作用发生了抵抗。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者胰岛素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导致机体诱发糖尿病
1.2 临床表现
1.2.1 典型症状
多尿:排尿次数明显增多,半个小时就可能小便1次,有的病人甚至一天的排尿次数达到40多次。尿量也明显增多,每昼夜尿量达3500~4500毫升,最高可达10000毫升以上[2]。糖尿病人血糖浓度有所增高,特别是肾小球滤过功能低下不能完全被肾小管重吸收,以致形成渗透性利尿,出现多尿。血糖增高,排出的尿糖就会增多,尿量也越来越多。
多食:由于大量尿糖导致机体能量严重缺乏,导致患者体内不能充分利用葡萄糖,使患者处于半饥饿状态,例如每日失糖500克以上,机体就处于大量能量丢失状态,导致机体不得不从外来及时补充能量,所以食量大大增加、食欲亢进。同时又因高血糖刺激胰岛素大量分泌,所以病人易产生饥饿感,老有吃不饱的感觉,甚至每天吃五六顿饭,吃得多饮得多导致患者大量尿糖,所以一直有吃不饱的感觉
多饮:由于多尿,体内水分大量丢失,导致细胞内脱水,刺激口渴中枢,患者就会出现口渴的症状需要大量饮水来补充,喝的越多排尿次数就会增多。
体重减少:由于胰岛素缺乏,机体不能充分利用葡萄糖,以快速分解脂肪和蛋白质来补充能量和热量。其结果使体内脂肪、蛋白质以及碳水化合物被大量消耗,再加上体内大量水分的丢失,导致病人体重迅速减轻、有的患者情况比较严重体重在短短的时间内可下降几十斤,患者看起来比较枯瘦,整天感觉头晕没有力气,精神萎靡不振。同样,长时间后,血糖升高导致病情加重,消瘦也就越明显。
1.2.2 不典型症状
有些Ⅱ型糖尿病患者症状并不明显,在发病早期他们会在早餐前或者晚餐前血糖突然升高甚至无其他明显症状。导致患者误认为是其他症状从而延误疾病的治疗。
1.2.3 急性并发症的表现
糖尿病在应激等情况下病情加重。可出现食欲减退、呕吐、头晕、恶心、腹痛,嗜睡、视物模糊、呼吸困难、昏迷、多尿等症状。糖尿病患者尤其注意及应激状态下的不良症状。
1.3 病因介绍
1.3.1 与Ⅰ型糖尿病有关的因素
遗传因素:科学研究已经指出:I型糖尿病会伴有遗传,如果父母有糖尿病史,那么其孩子有60%的机率会患上糖尿病,其遗传缺陷表现在人的第6对染色体上,所以I型糖尿病和遗传因素有着较大的关系[3]。
自身免疫系统缺陷:因为在Ⅰ型糖尿病患者的血液中可以查出多种自身免疫抗体,胰岛细胞抗体(ICA抗体)、如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抗体)等。这些异常的自身抗体可以损伤人体胰岛分泌胰岛素B细胞,使B细胞不能正常分泌胰岛素而诱发机体患病。
病毒感染可能是诱因:近年来,许多科学家发现病毒会诱发I型糖尿病。这是因为很多病毒感染者在一定时间段内会患上I型糖尿病,并且这种患者的糖尿病还会随着病毒感染给其他人。例如那些能引起脊髓灰质炎的柯萨奇病毒以及家族引起风疹的病毒、流行性腮腺炎,都可能导致I型糖尿病的发生。
其他因素:据调查一些有机化合物也可诱发糖尿病,例如牛奶、氧自由基、一些灭鼠药等,这些因素是否可以引起糖尿病,科学家正在研究之中。
1.3.2 与Ⅱ型糖尿病有关的因素
年龄:年龄也是Ⅱ型糖尿病的发病因素。Ⅱ型糖尿患者多在55岁以后较易发病。老年人容易患糖尿病同时患病率也与肥胖有关。
肥胖:肥胖症很可能是诱发Ⅱ型糖尿病的另外一个重要因素。遗传因素导致肥胖,还可引起Ⅱ型糖尿病。
现代的生活方式: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经常吃一些高热量高脂肪的食物,由于生活压力迫使很多年轻工作者饮食无规律,导致很多年轻人患上糖尿病,有人认为这也是由于肥胖而导致的。肥胖症和Ⅱ型糖尿病一样都是由于人们日常不良的饮食习惯导致的,所以肥胖和Ⅱ型糖尿病患者应严格控制自己的饮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葡萄糖的摄入可以有效控制体内血糖。
1.3.3 与妊娠型糖尿病有关的因素
激素异常:妊娠期胎盘会产生各种胎儿生长激素这些激素
1 绪论
1.1 疾病分类 1
1.2 临床表现 1
1.2.1 典型症状 1
1.2.2 不典型症状 1
1.2.3 急性并发症的表现 1
1.3 病因介绍 1
1.3.1 与Ⅰ型糖尿病有关的因素 1
1.3.2 与Ⅱ型糖尿病有关的因素 1
1.3.4 高血糖症 1
1.3.5 其他病因: 1
1.4 发展趋势 1
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2.1 临床资料 1
2.1.1 调查结果 1
2.1.2 一般资料 1
2.2 结果分析 1
2.2.1 讨论 1
2.2.2 用药情况 1
3结论
3.1 降糖药的使用 1
3.2 降糖药用药的依从性 1
参考文献 1
致 谢 1
1 绪论
1.1 糖尿病的分类
糖尿病一般分为三类:Ⅰ型糖尿病(type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1
2.2 结果分析 1
2.2.1 讨论 1
2.2.2 用药情况 1
3结论
3.1 降糖药的使用 1
3.2 降糖药用药的依从性 1
参考文献 1
致 谢 1
1 绪论
1.1 糖尿病的分类
糖尿病一般分为三类:Ⅰ型糖尿病(type 1 diabetes)、Ⅱ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和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青少年中的I型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必须靠注射胰岛素治疗维持生命。35岁以后中、老年人多发生Ⅱ型糖尿病,Ⅱ型糖尿病是由于患者体内胰岛素分泌量较高,但由于机体对胰岛素抵抗(即胰岛素不敏感)导致血糖升高必须依靠药物来控制胰岛素的分泌。妊娠期糖尿病一般在分娩后会自愈[1]。(gestational diabetes)是由于细胞的胰岛素抵抗,其胰岛素抵抗是因为妊娠期妇女分泌的激素(荷尔蒙)所导致的。
胰岛素是人体内唯一的降血糖激素是由胰腺β细胞分泌的。胰岛素抵抗是指体内周围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外周组织如肌肉、脂肪对胰岛素促进葡萄糖摄取的作用发生了抵抗。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者胰岛素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导致机体诱发糖尿病
1.2 临床表现
1.2.1 典型症状
多尿:排尿次数明显增多,半个小时就可能小便1次,有的病人甚至一天的排尿次数达到40多次。尿量也明显增多,每昼夜尿量达3500~4500毫升,最高可达10000毫升以上[2]。糖尿病人血糖浓度有所增高,特别是肾小球滤过功能低下不能完全被肾小管重吸收,以致形成渗透性利尿,出现多尿。血糖增高,排出的尿糖就会增多,尿量也越来越多。
多食:由于大量尿糖导致机体能量严重缺乏,导致患者体内不能充分利用葡萄糖,使患者处于半饥饿状态,例如每日失糖500克以上,机体就处于大量能量丢失状态,导致机体不得不从外来及时补充能量,所以食量大大增加、食欲亢进。同时又因高血糖刺激胰岛素大量分泌,所以病人易产生饥饿感,老有吃不饱的感觉,甚至每天吃五六顿饭,吃得多饮得多导致患者大量尿糖,所以一直有吃不饱的感觉
多饮:由于多尿,体内水分大量丢失,导致细胞内脱水,刺激口渴中枢,患者就会出现口渴的症状需要大量饮水来补充,喝的越多排尿次数就会增多。
体重减少:由于胰岛素缺乏,机体不能充分利用葡萄糖,以快速分解脂肪和蛋白质来补充能量和热量。其结果使体内脂肪、蛋白质以及碳水化合物被大量消耗,再加上体内大量水分的丢失,导致病人体重迅速减轻、有的患者情况比较严重体重在短短的时间内可下降几十斤,患者看起来比较枯瘦,整天感觉头晕没有力气,精神萎靡不振。同样,长时间后,血糖升高导致病情加重,消瘦也就越明显。
1.2.2 不典型症状
有些Ⅱ型糖尿病患者症状并不明显,在发病早期他们会在早餐前或者晚餐前血糖突然升高甚至无其他明显症状。导致患者误认为是其他症状从而延误疾病的治疗。
1.2.3 急性并发症的表现
糖尿病在应激等情况下病情加重。可出现食欲减退、呕吐、头晕、恶心、腹痛,嗜睡、视物模糊、呼吸困难、昏迷、多尿等症状。糖尿病患者尤其注意及应激状态下的不良症状。
1.3 病因介绍
1.3.1 与Ⅰ型糖尿病有关的因素
遗传因素:科学研究已经指出:I型糖尿病会伴有遗传,如果父母有糖尿病史,那么其孩子有60%的机率会患上糖尿病,其遗传缺陷表现在人的第6对染色体上,所以I型糖尿病和遗传因素有着较大的关系[3]。
自身免疫系统缺陷:因为在Ⅰ型糖尿病患者的血液中可以查出多种自身免疫抗体,胰岛细胞抗体(ICA抗体)、如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抗体)等。这些异常的自身抗体可以损伤人体胰岛分泌胰岛素B细胞,使B细胞不能正常分泌胰岛素而诱发机体患病。
病毒感染可能是诱因:近年来,许多科学家发现病毒会诱发I型糖尿病。这是因为很多病毒感染者在一定时间段内会患上I型糖尿病,并且这种患者的糖尿病还会随着病毒感染给其他人。例如那些能引起脊髓灰质炎的柯萨奇病毒以及家族引起风疹的病毒、流行性腮腺炎,都可能导致I型糖尿病的发生。
其他因素:据调查一些有机化合物也可诱发糖尿病,例如牛奶、氧自由基、一些灭鼠药等,这些因素是否可以引起糖尿病,科学家正在研究之中。
1.3.2 与Ⅱ型糖尿病有关的因素
年龄:年龄也是Ⅱ型糖尿病的发病因素。Ⅱ型糖尿患者多在55岁以后较易发病。老年人容易患糖尿病同时患病率也与肥胖有关。
肥胖:肥胖症很可能是诱发Ⅱ型糖尿病的另外一个重要因素。遗传因素导致肥胖,还可引起Ⅱ型糖尿病。
现代的生活方式: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经常吃一些高热量高脂肪的食物,由于生活压力迫使很多年轻工作者饮食无规律,导致很多年轻人患上糖尿病,有人认为这也是由于肥胖而导致的。肥胖症和Ⅱ型糖尿病一样都是由于人们日常不良的饮食习惯导致的,所以肥胖和Ⅱ型糖尿病患者应严格控制自己的饮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葡萄糖的摄入可以有效控制体内血糖。
1.3.3 与妊娠型糖尿病有关的因素
激素异常:妊娠期胎盘会产生各种胎儿生长激素这些激素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yxlw/zyx/618.html